出版日期:2010年06月
ISBN:9787302225652
[十位:7302225656]
页数:369
定价:¥40.00
店铺售价:¥16.00
(为您节省:¥24.00)
店铺库存:8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5848154808 15947137719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2-09-22 17:16:52]
翟**
包头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0-07-17 21:01:51]
李**
焦作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0-01-25 14:46:11]
王*
呼和浩特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19-10-26 15:06:28]
王*
太原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19-09-14 18:36:30]
唐**
太原市
《公共管理学概论》内容提要:
本书以面向21世纪新的学术视野,对公共管理学的主体、客体、环境以及公共部门战略、公共资源、公共财政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21世纪公共管理学理论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本书的*大突破点是将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的跨国组织引入公共管理学理论之中,进而使著作整体结构发生变化,因此解决政府与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均衡与协调发展,便是本书要解决的**问题。政府要充分发挥核心作用,管理模式的选择是关键。非政府公共组织发挥新兴力量的驱动作用则是合作的加速器,这样便可形成多元主体相互影响的网络结构。
本书以面向21世纪新的学术视野,对公共管理学的主体、客体、环境
以及公共部门战略、公共资源、公共财政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21
世纪公共管理学理论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本书既是一部高等院校从事公共管理教学研究的教师学术参考书,又
是一部面向21世纪公共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学、政治学及其相关专业的
本科生、研究生的基本教材,还可供党政领导干部阅读参考。
**章 绪论
一、公共管理一般理论概述
二、公共管理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三、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公共
《公共管理学概论》图书目录:
本书以面向21世纪新的学术视野,对公共管理学的主体、客体、环境以及公共部门战略、公共资源、公共财政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21世纪公共管理学理论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本书的*大突破点是将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的跨国组织引入公共管理学理论之中,进而使著作整体结构发生变化,因此解决政府与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均衡与协调发展,便是本书要解决的**问题。政府要充分发挥核心作用,管理模式的选择是关键。非政府公共组织发挥新兴力量的驱动作用则是合作的加速器,这样便可形成多元主体相互影响的网络结构。
本书以面向21世纪新的学术视野,对公共管理学的主体、客体、环境
以及公共部门战略、公共资源、公共财政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21
世纪公共管理学理论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本书既是一部高等院校从事公共管理教学研究的教师学术参考书,又
是一部面向21世纪公共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学、政治学及其相关专业的
本科生、研究生的基本教材,还可供党政领导干部阅读参考。
**章 绪论
一、公共管理一般理论概述
二、公共管理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三、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公共管理的主体
一、公共管理的主体:呈多元互动的发展趋势
二、政府是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
三、非政府组织是公共管理的新兴主体
四、全球治理下的国际组织是公共管理的辅助主体
第三章 公共管理的客体
一、公共管理的客体:一切公共事务
二、社会公共事务的特征
三、基于公共管理客体的管理思想的演变
四、能本管理是时代的召唤
第四章 公共管理中的公共权力
一、公共权力合理运用:公共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
二、公共责任:公共权力运行的基本要求
三、公共权力异化的治理
第五章 公共物品的供给
一、公共物品的供给:公共管理的逻辑起点
二、公共物品的政府供给
三、公共物品的市场供给
四、公共物品的非政府组织供给
五、全球治理下公共物品的国际组织供给
第六章 公共管理的环境
一、良好的公共环境:公共管理能力提升的外部条件
二、生态环境对公共管理的影响
三、社会环境对公共管理的影响
四、国际环境对公共管理的影响
五、公共管理与各种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七章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一、前瞻性的公共部门战略:公共管理持续发展动因
二、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特性
三、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过程及其内容
四、公共战略管理的技术和方法
五、我国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问题及其改进
第八章 公共资源管理
一、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公共管理内在发展的依据
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三、公共信息资源管理
四、自然资源管理
第九章 公共财政管理
一、均衡的公共财政预算与收支:公共管理内在发展的基础
二、公共预算管理
三、公共收入管理
四、公共支出管理
第十章 公共政策
一、构建公共政策协调机制:公共管理协调发展的生命
二、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
三、公共政策的过程分析
四、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优化的对策
第十一章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
一、科学的公共部门绩效机制:公共管理发展的加速器
二、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指标体系构建和技术方法选择
三、我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第十二章 公共管理伦理
一、与时俱进的公共管理伦理:公共管理能力提升的自滤器
二、公共管理过程中伦理困境的形成
三、公共管理伦理困境的化解
四、和谐社会与我国公共管理伦理建设
第十三章 公共管理改革与创新
一、改革与创新:公共管理发展的永恒主题
二、西方**公共管理改革与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三、21世纪中国公共管理改革与创新的任务
四、善治是公共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公共管理学概论》文章节选:
本书以面向21世纪新的学术视野,对公共管理学的主体、客体、环境以及公共部门战略、公共资源、公共财政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21世纪公共管理学理论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本书的*大突破点是将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的跨国组织引入公共管理学理论之中,进而使著作整体结构发生变化,因此解决政府与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均衡与协调发展,便是本书要解决的**问题。政府要充分发挥核心作用,管理模式的选择是关键。非政府公共组织发挥新兴力量的驱动作用则是合作的加速器,这样便可形成多元主体相互影响的网络结构。
本书以面向21世纪新的学术视野,对公共管理学的主体、客体、环境
以及公共部门战略、公共资源、公共财政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21
世纪公共管理学理论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本书既是一部高等院校从事公共管理教学研究的教师学术参考书,又
是一部面向21世纪公共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学、政治学及其相关专业的
本科生、研究生的基本教材,还可供党政领导干部阅读参考。
**章 绪论
一、公共管理一般理论概述
二、公共管理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三、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公共管理的主体
一、公共管理的主体:呈多元互动的发展趋势
二、政府是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
三、非政府组织是公共管理的新兴主体
四、全球治理下的国际组织是公共管理的辅助主体
第三章 公共管理的客体
一、公共管理的客体:一切公共事务
二、社会公共事务的特征
三、基于公共管理客体的管理思想的演变
四、能本管理是时代的召唤
第四章 公共管理中的公共权力
一、公共权力合理运用:公共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
二、公共责任:公共权力运行的基本要求
三、公共权力异化的治理
第五章 公共物品的供给
一、公共物品的供给:公共管理的逻辑起点
二、公共物品的政府供给
三、公共物品的市场供给
四、公共物品的非政府组织供给
五、全球治理下公共物品的国际组织供给
第六章 公共管理的环境
一、良好的公共环境:公共管理能力提升的外部条件
二、生态环境对公共管理的影响
三、社会环境对公共管理的影响
四、国际环境对公共管理的影响
五、公共管理与各种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七章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一、前瞻性的公共部门战略:公共管理持续发展动因
二、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特性
三、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过程及其内容
四、公共战略管理的技术和方法
五、我国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问题及其改进
第八章 公共资源管理
一、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公共管理内在发展的依据
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三、公共信息资源管理
四、自然资源管理
第九章 公共财政管理
一、均衡的公共财政预算与收支:公共管理内在发展的基础
二、公共预算管理
三、公共收入管理
四、公共支出管理
第十章 公共政策
一、构建公共政策协调机制:公共管理协调发展的生命
二、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
三、公共政策的过程分析
四、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优化的对策
第十一章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
一、科学的公共部门绩效机制:公共管理发展的加速器
二、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指标体系构建和技术方法选择
三���我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第十二章 公共管理伦理
一、与时俱进的公共管理伦理:公共管理能力提升的自滤器
二、公共管理过程中伦理困境的形成
三、公共管理伦理困境的化解
四、和谐社会与我国公共管理伦理建设
第十三章 公共管理改革与创新
一、改革与创新:公共管理发展的永恒主题
二、西方**公共管理改革与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三、21世纪中国公共管理改革与创新的任务
四、善治是公共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公共管理学概论》编辑推荐与评论:
本书以面向21世纪新的学术视野,对公共管理学的主体、客体、环境以及公共部门战略、公共资源、公共财政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21世纪公共管理学理论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本书的*大突破点是将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的跨国组织引入公共管理学理论之中,进而使著作整体结构发生变化,因此解决政府与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均衡与协调发展,便是本书要解决的**问题。政府要充分发挥核心作用,管理模式的选择是关键。非政府公共组织发挥新兴力量的驱动作用则是合作的加速器,这样便可形成多元主体相互影响的网络结构。
本书以面向21世纪新的学术视野,对公共管理学的主体、客体、环境
以及公共部门战略、公共资源、公共财政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21
世纪公共管理学理论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本书既是一部高等院校从事公共管理教学研究的教师学术参考书,又
是一部面向21世纪公共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学、政治学及其相关专业的
本科生、研究生的基本教材,还可供党政领导干部阅读参考。
**章 绪论
一、公共管理一般理论概述
二、公共管理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三、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公共管理的主体
一、公共管理的主体:呈多元互动的发展趋势
二、政府是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
三、非政府组织是公共管理的新兴主体
四、全球治理下的国际组织是公共管理的辅助主体
第三章 公共管理的客体
一、公共管理的客体:一切公共事务
二、社会公共事务的特征
三、基于公共管理客体的管理思想的演变
四、能本管理是时代的召唤
第四章 公共管理中的公共权力
一、公共权力合理运用:公共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
二、公共责任:公共权力运行的基本要求
三、公共权力异化的治理
第五章 公共物品的供给
一、公共物品的供给:公共管理的逻辑起点
二、公共物品的政府供给
三、公共物品的市场供给
四、公共物品的非政府组织供给
五、全球治理下公共物品的国际组织供给
第六章 公共管理的环境
一、良好的公共环境:公共管理能力提升的外部条件
二、生态环境对公共管理的影响
三、社会环境对公共管理的影响
四、国际环境对公共管理的影响
五、公共管理与各种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七章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一、前瞻性的公共部门战略:公共管理持续发展动因
二、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特性
三、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过程及其内容
四、公共战略管理的技术和方法
五、我国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问题及其改进
第八章 公共资源管理
一、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公共管理内在发展的依据
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三、公共信息资源管理
四、自然资源管理
第九章 公共财政管理
一、均衡的公共财政预算与收支:公共管理内在发展的基础
二、公共预算管理
三、公共收入管理
四、公共支出管理
第十章 公共政策
一、构建公共政策协调机制:公共管理协调发展的生命
二、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
三、公共政策的过程分析
四、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优化的对策
第十一章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
一、科学的公共部门绩效机制:公共管理发展的加速器
二、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指标体系构建和技术方法选择
三、我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第十二章 公共管理伦理
一、与时俱进的公共管理伦理:公共管理能力提升的自滤器
二、公共管理过程中伦理困境的形成
三、公共管理伦理困境的化解
四、和谐社会与我国公共管理伦理建设
第十三章 公共管理改革与创新
一、改革与创新:公共管理发展的永恒主题
二、西方**公共管理改革与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三、21世纪中国公共管理改革与创新的任务
四、善治是公共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公共管理学概论》作者介绍:
本书以面向21世纪新的学术视野,对公共管理学的主体、客体、环境以及公共部门战略、公共资源、公共财政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21世纪公共管理学理论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本书的*大突破点是将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的跨国组织引入公共管理学理论之中,进而使著作整体结构发生变化,因此解决政府与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均衡与协调发展,便是本书要解决的**问题。政府要充分发挥核心作用,管理模式的选择是关键。非政府公共组织发挥新兴力量的驱动作用则是合作的加速器,这样便可形成多元主体相互影响的网络结构。
本书以面向21世纪新的学术视野,对公共管理学的主体、客体、环境
以及公共部门战略、公共资源、公共财政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21
世纪公共管理学理论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本书既是一部高等院校从事公共管理教学研究的教师学术参考书,又
是一部面向21世纪公共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学、政治学及其相关专业的
本科生、研究生的基本教材,还可供党政领导干部阅读参考。
**章 绪论
一、公共管理一般理论概述
二、公共管理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三、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公共管理的主体
一、公共管理的主体:呈多元互动的发展趋势
二、政府是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
三、非政府组织是公共管理的新兴主体
四、全球治理下的国际组织是公共管理的辅助主体
第三章 公共管理的客体
一、公共管理的客体:一切公共事务
二、社会公共事务的特征
三、基于公共管理客体的管理思想的演变
四、能本管理是时代的召唤
第四章 公共管理中的公共权力
一、公共权力合理运用:公共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
二、公共责任:公共权力运行的基本要求
三、公共权力异化的治理
第五章 公共物品的供给
一、公共物品的供给:公共管理的逻辑起点
二、公共物品的政府供给
三、公共物品的市场供给
四、公共物品的非政府组织供给
五、全球治理下公共物品的国际组织供给
第六章 公共管理的环境
一、良好的公共环境:公共管理能力提升的外部条件
二、生态环境对公共管理的影响
三、社会环境对公共管理的影响
四、国际环境对公共管理的影响
五、公共管理与各种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七章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一、前瞻性的公共部门战略:公共管理持续发展动因
二、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特性
三、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过程及其内容
四、公共战略管理的技术和方法
五、我国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问题及其改进
第八章 公共资源管理
一、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公共管理内在发展的依据
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三、公共信息资源管理
四、自然资源管理
第九章 公共财政管理
一、均衡的公共财政预算与收支:公共管理内在发展的基础
二、公共预算管理
三、公共收入管理
四、公共支出管理
第十章 公共政策
一、构建公共政策协调机制:公共管理协调发展的生命
二、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
三、公共政策的过程分析
四、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优化的对策
第十一章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
一、科学的公共部门绩效机制:公共管理发展的加速器
二、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指标体系构建和技术方法选择
三、我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第十二章 公共管理伦理
一、与时俱进的公共管理伦理:公共管理能力提升的自滤器
二、公共管理过程中伦理困境的形成
三、公共管理伦理困境的化解
四、和谐社会与我国公共管理伦理建设
第十三章 公共管理改革与创新
一、改革与创新:公共管理发展的永恒主题
二、西方**公共管理改革与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三、21世纪中国公共管理改革与创新的任务
四、善治是公共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