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12年02月
ISBN:9787300151700
[十位:7300151701]
页数:219
定价:¥36.00
店铺售价:¥14.40
(为您节省:¥21.60)
店铺库存:9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5848154808 15947137719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2-09-22 17:16:52]
翟**
包头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0-07-17 21:01:51]
李**
焦作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0-01-25 14:46:11]
王*
呼和浩特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19-10-26 15:06:28]
王*
太原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19-09-14 18:36:30]
唐**
太原市
《理论法学》内容提要:
《海天教育•海天国律•司法考试:2012年司法考试考点精读教材:理论法学》是以历年司法考试大纲为依据编写的专业辅.导教材,适合所有参加司法考试的学员提前复习使用。当年司法考试大纲出台后将根据新大纲变化发行增补本,更能体现当年司法考试的*新考查范围。《海天教育•海天国律•司法考试:2012年司法考试考点精读教材:理论法学》特色在于突出司法考试又不限于司法考试,尽量将司法考试与法学理论教学结合起来,同时从法律实务应用角度将考试涉及的体系庞大、内容繁杂的各个主干学科的内容进行系统化讲解。在从结构上系统介绍各个主干部门法时,尽力以图表方式说明各科的体系结构,以便读者形成对主干法体系的整体认知。《海天教育•海天国律•司法考试:2012年司法考试考点精读教材:理论法学》在每章前配有本章结构图,在每节前配有制度依据、学习提示、本节**等提示,有利于读者对每章每节内容有更直观的认识。
《理论法学》图书目录:
法律学
**讲 法的本体
**节 法的概念
第二节 法的价值
第三节 法的要素
第四节 法的渊源
第五节 法律部门和法律体系
第六节 法的效力
第七节 法律关系
第八节 法律责任
第二讲 法的运行
**节 立 法
第二节 法的实施
第三节 法律适用的一般原理
第四节 法律推理
第五节 法律解释
第三讲 法的演进
**节 法的起源
第二节 法的发展
第三节 法的传统
第四节 法的现代化
第五节 法治理论
第四讲 法与社会
**节 法与社会的一般理论
第二节 法与经济
第三节 法与政治
第四节 法与道德
第五节 法与宗教
第六节 法与人权
法制史
**讲 中国古代法制史
第二讲 中国近代法制史
第三讲 罗马法
第四讲 英美法系
第五讲 大陆法系
宪 法
**讲 宪法基本理论
**节 宪法的概念
第二节 宪法的发展历史
第三节 宪法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宪法的作用
第五节 宪法的渊源与宪法典的结构
第六节 宪法规范
第七节 宪法效力
第二讲 宪法的实施及其保障
**节 宪法制定和修改
第二节 宪法实施的途径及特征
第三节 宪法的解释
第四节 宪法实施的保障
第三讲 **基本制度
**节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第二节 **基本经济制度
第三节 **基本文化制度(略)
第四节 **政权组织形式
第五节 选举制度
第六节 **结构形式
第七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八节 特别行政区制度
第九节 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
第四讲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
**节 概 述
第二节 基本权利
第三节 基本义务
第五讲**机构
**节 **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第二节 ****机关
第三节 地方**机关
第四节 司法机关(略)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讲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特征和本质属性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
第三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讲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
第三讲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
司法制度与法律职业道德
**讲司法制度与法律职业道德概述
**节 司法与司法制度的概念
第二节 法律职业道德的概念与特征
第三节 法律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第二讲 审判制度与法官职业道德
**节 审判制度概述
第二节 审判机关
第三节 法 官
第四节 法官职业道德
第五节 法官职业责任(略)
第三讲 检察制度与检察官职业道德
**节 检察制度概述
第二节 检察机关
第三节 检察官
第四节 检察官职业道德
第五节 检察官职业责任(略)
第四讲 律师制度与律师职业道德
**节 律师管理体制
第二节 律师执业
第三节 律师事务所
第四节 律师职业道德与执业行为规范
第五节 律师执业责任(略)
第六节 法律援助制度
第五讲 公证制度与公证员职业道德
**节 公证制度概述
第二节 我国公证体制和公证员
第三节 公证程序和效力
第四节 公证员职业道德
第五节 公证职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