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8年07月
ISBN:9787563815364
[十位:7563815368]
页数:347
定价:¥31.00
店铺售价:¥9.30
(为您节省:¥21.70)
店铺库存:11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5848154808 15947137719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2-09-22 17:16:52]
翟**
包头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0-07-17 21:01:51]
李**
焦作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0-01-25 14:46:11]
王*
呼和浩特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19-10-26 15:06:28]
王*
太原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19-09-14 18:36:30]
唐**
太原市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内容提要:
社会调查是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传播学等社会科学中使用*多的研究方式,也是人们认识社会现象、探索社会问题的有力工具。根据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编者们编写了这本社会调查方法的教材。本书以社会调查过程为主线,将社会调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具体操作方法和操作技巧等恰当地组织到各个具体章节中,并结合编写者多次组织和开展社会调查研究的实际经验进行编写。本书较好地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适合作为高等院校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大学生和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学习参考书。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图书目录:
**章 社会调查概述
**节 社会调查的概念与作用
第二节 社会调查的类型和题材
第三节 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
第四节 传统社会调查与现代社会调查
第五节 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思考与实践
第二章 调查设计
**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问题
第三节 分析单位
第四节 具体方案
思考与实践
第三章 抽样的原理与类型
**节 抽样的意义与作用
第二节 抽样的类型与抽样程序
第三节 样本规模与抽样误差.
思考与实践
第四章 抽样方法
**节 概率抽样方法
第二节 非概率抽样方法
思考与实践
第五章 变量测量
**节 测量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 测量层次
第三节 概念的操作化
第四节 量表
第五节 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思考与实践
第六章 问卷设计
**节 问卷的概念及其结构
第二节 问卷设计的原则
第三节 问卷设计的步骤
第四节 问卷中问题的形式及答案的设计
第五节 问卷中问题的语言及提问方式
第六节 问题的数量与顺序
第七节 问卷设计中的常见错误
第八节 如何提高问卷设计的质量
思考与实践
第七章 资料收集方法
**节 自填问卷法
第二节 结构访问法
思考与实践
第八章 调查的组织与实施
**节 标准化调查
第二节 调查人员的招募与挑选
第三节 调查员的培训
第四节 调查过程的控制与督导
第五节 调查过程的反思与评估
思考与实践
第九章 调查资料的整理
**节 问卷资料的审核与整理
第二节 问卷资料的编码
第三节 问卷资料的输入
第四节 数据清理
思考与实践
第十章 单变量的描述统计
**节 描述统计的基本技术
第二节 集中趋势测量
第三节 离散趋势测量
思考与实践
第十一章 单变量的推论统计
**节 推论统计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 参数估计
第三节 假设检验
思考与实践
第十二章 双变量的描述统计
**节 相关的基本性质
第二节 交互分类
第三节 相关测量法
思考与实践
第十三章 双变量的推论统计
**节 x检验
第二节 Gamma系数的检验:Z检验法
第三节 单因方差分析与F检验
第四节 积矩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的检验
第五节 总结:相关测量法与检验
思考与实践
第十四章 统计分析软件应用
**节 单变量描述统计
第二节 双变量交互分类统计与检验
第三节 子总体均值比较与方差分析
第四节 数据调整与转化
第五节 统计图制作
思考与实践
第十五章 调查报告的撰写
**节 调查研究报告的类型与特点
第二节 撰写调查报告的基本要求与步骤
第三节 应用性调查报告的结构与写作
第四节 学术性调查报告的结构与写作
第五节 调查报告撰写中应注意的问题
思考与实践
附录一 常用统计数表
附录二 青年发展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三 城市在职青年的婚姻期望与婚姻实践
参考文献
后记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文章节选:
**章 社会调查概述
**节 社会调查的概念与作用
一、对社会调查的一般认识
提起社会调查,我们或许并不陌生。调查不就是到社会中去了解情况,向有关的人提出一些问题,再分析所了解到的情况,得出若干条结论吗?当我们翻开各种社会科学类杂志,如《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中国人口科学》、《人口研究》、《社会》、《青年研究》等,经常可以读到关于各种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调查报告;就是在一些非专业性的、以普通读者为对象的报纸杂志上,甚至在许多通俗读物中,我们也能不时地看到“关于××问题的调查报告”、“对××现象的调查分析”这样的文章。
然而,究竟什么是社会调查?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活动的社会调查,又具有哪些不同于人们日常生活中一般认识活动的基本特征?对于这样的问题,人们又常常是难以用几句话说清楚的。特别是当需要亲自动手做一项社会调查时,许多人往往就是凭着头脑中对社会调查的那一点点感性认识——不管这种认识正确与否、科学与否、全面与否,就大胆地去干了。调查结果自然会有,其中不少结果还发表在各种报纸杂志上,有的也送到了各级政府决策部门领导的办公桌上。可是,这些调查结果的质量究竟如何呢?它们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客观现实呢?它们会不会歪曲了现实、误解了现实呢?也许人们——包括调查者和调查结果的使用者——很少去认真思考这些问题,但是,现实生活中存在这类问题的社会调查却比比皆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