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20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3 3 4 2 18 52 1712
本店铺共有 14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1%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无法联系卖家
1
7%
商品问题
5
36%
发货问题
5
36%
退款问题
2
14%
其他
1
7%
已解决
14
100%
店主称呼:莹莹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814101068    地址:广东省 广州市 番禺区 广州番禺大学城
促销广告:满26包邮 ( 西北五部除外)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莹莹书店满48元部分地方包邮
店铺介绍
正版二手莹莹书店满26元部分地方包邮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唐宝民 江凌云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通信网技术基础
出版日期:2009年02月
ISBN:9787115191717 [十位:7115191719]
页数:378      
定价:¥38.00
店铺售价:¥5.80 (为您节省:¥32.20
店铺库存:1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814101068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通信网技术基础》内容提要:
《通信网技术基础》主要介绍通信运营商建设和管理的各类公用通信网,包括固定和移动电话网、数据网、互联网、传送网、接入网和软交换网络;同时讲述了电信网支撑技术:公共信道信令网和IP信令网技术,数字同步和时间同步网技术,网络监控和管理技术;讨论和分析了通信网络的结构、接口、协议和组成,并对通信网进行理论和性能分析,介绍了图论和排队论在网络分析中的应用,也对下一代交换网的性能进行了分析。
《通信网技术基础》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工程、网络工程和信息工程专业“通信网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从事通信网规划、设计、维护和管理工作的人员参考。
《通信网技术基础》图书目录:
第1章 通信网概述1
1.1 通信网的类型1
1.1.1 通信网类型的划分1
1.1.2 电话网2
1.1.3 互联网5
1.1.4 传送网6
1.1.5 电信支撑网8
1.2 通信网的发展10
1.2.1 下一代传送网10
1.2.2 下一代交换网16
1.2.3 下一代互联网18
1.2.4 下一代移动网21
1.2.5 网络融合技术23
1.3 通信网的体系结构25
1.3.1 网络协议及其功能25
1.3.2 OSI参考模型26
1.3.3 TCP/IP协议模型33
1.3.4 IP网络的分层协议模型36
习题37

第2章 电话网38
2.1 固定电话网38
2.1.1 电话网的拓扑结构38
2.1.2 电话网的等级制结构39
2.1.3 电话网的业务节点40
2.1.4 电话网中路由规划44
2.1.5 电话网的传输规划46
2.2 移动电话网49
2.2.1 移动电话网概述49
2.2.2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的网路结构50
2.2.3 GSM系统组成51
2.2.4 GSM系统中的各类接口55
2.2.5 GSM蜂窝网络结构56
习题57

第3章 广域数据网络59
3.1 数据链路控制与协议59
3.1.1 数据链路的基本功能59
3.1.2 数据链路层协议62
3.2 数据子网提供的服务63
3.2.1 数据子网的概念63
3.2.2 数据报和虚电路64
3.3 路由选择66
3.3.1 路由优化原则66
3.3.2 路由选择策略67
3.4 拥塞控制70
3.4.1 拥塞控制的意义70
3.4.2 拥塞控制与流量控制的关系71
3.4.3 拥塞控制的作用71
3.4.4 拥塞控制的一般方法72
3.5 帧中继73
3.5.1 背景73
3.5.2 帧中继网络74
3.5.3 帧中继的层次75
3.5.4 帧中继的拥塞控制76
3.6 异步传递方式78
3.6.1 异步传递方式的基本概念78
3.6.2 ATM网络79
3.6.3 ATM的协议参考模型80
习题82

第4章 互联网84
4.1 网际互连协议84
4.1.1 IP编址84
4.1.2 IP数据报的格式88
4.1.3 IP数据报的转发89
4.2 IP路由协议90
4.2.1 自治系统的概念91
4.2.2 路由信息协议91
4.2.3 开放*短路径优先93
4.2.4 边界网关协议95
4.3 多协议标签交换95
4.3.1 多协议标签交换产生的背景95
4.3.2 MPLS的工作原理97
4.3.3 MPLS的应用100
4.4 IP网络的组网和规划103
4.4.1 网络结构103
4.4.2 地址分配和路由协议104
4.4.3 IP城域网105
4.4.4 IP网络与其他网络的互通106
习题109

第5章 传送网111
5.1 PDH和SDH系统111
5.1.1 PDH和SDH的特点111
5.1.2 SDH的帧结构114
5.1.3 复用和映射116
5.2 SDH网元设备119
5.2.1 SDH设备一般化逻辑框图119
5.2.2 SDH网元设备121
5.2.3 SDH传送网结构122
5.3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123
5.3.1 MSTP技术的产生123
5.3.2 **代MSTP124
5.3.3 内嵌弹性分组环(RPR)的MSTP126
5.3.4 内嵌MPLS的MSTP128
5.4 光自动交换网络130
5.4.1 光自动交换网络的起源130
5.4.2 ASON的概念131
5.4.3 ASON的关键性技术133
5.4.4 ASON组网及应用138
习题140

第6章 接入网142
6.1 接入网的基本概念142
6.1.1 接入网在通信网中的位置142
6.1.2 接入网的定义和定界143
6.1.3 接入网的功能模型143
6.1.4 接入网技术的分类144
6.2 铜双绞线接入网145
6.2.1 数字用户线技术145
6.2.2 ADSL技术148
6.3 光纤接入网152
6.3.1 概述152
6.3.2 光纤接入网的拓扑类型158
6.3.3 无源光接入网160
6.4 无线接入网164
6.4.1 概述164
6.4.2 固定无线接入网164
6.4.3 移动无线接入网166
6.4.4 几种宽带无线接入标准167
习题172

第7章 数字同步网和时间同步网173
7.1 数字同步网173
7.1.1 数字同步的基本概念173
7.1.2 网同步的方法174
7.1.3 同步网的时钟等级和时钟源177
7.1.4 BITS及其在同步网中的应用181
7.1.5 同步网的规划和建设184
7.1.6 SDH传送网的同步规划186
7.1.7 同步状态信息的应用187
7.2 时间同步网190
7.2.1 时间同步概念190
7.2.2 时间同步网络192
7.2.3 网络时间协议(NTP)195
7.2.4 电信网时间同步系统的设计200
7.2.5 PTP时间同步协议202
7.3 下一代网络中同步技术的发展208
习题209

第8章 公共信道信令网和IP信令网211
8.1 电话网信令211
8.1.1 电话网的信令类型211
8.1.2 电话网的信令分类212
8.1.3 随路信令系统213
8.2 数字用户环路1号信令215
8.2.1 DSS1的协议概述215
8.2.2 Q.9 31第3层协议216
8.2.3 DSS1呼叫过程218
8.3 7号信令网219
8.3.1 7号信令网概述219
8.3.2 7号信令系统的协议220
8.3.3 7号信令网的规划232
8.4 IP信令网235
8.4.1 IP信令网概述235
8.4.2 SIGTRAN协议栈235
8.4.3 信令网关240
8.4.4 IP信令网的建设246
习题246

第9章 网络监控和管理技术248
9.1 TMN概述248
9.1.1 TMN的基本概念248
9.1.2 TMN管理的分层模型249
9.1.3 TMN的管理功能和管理模型250
9.1.4 TMN的功能模块和接口252
9.1.5 TMN物理结构和接口254
9.2 Q3网络管理接口255
9.2.1 Q3接口的低层协议256
9.2.2 Q3接口的高层协议257
9.2.3 Q3接口的管理信息模型258
9.3 SNMP网络管理接口262
9.3.1 SNMP概述262
9.3.2 SNMP管理信息库265
9.3.3 SNMP的发展267
9.4 CORBA网络管理接口268
9.4.1 CORBA概述268
9.4.2 ORB的结构269
9.4.3 基于CORBA的网络管理272
习题275

第10章 软交换网组网技术276
10.1 软交换网层次和组成276
10.1.1 软交换的技术定义276
10.1.2 软交换网层次结构277
10.1.3 软交换的功能278
10.1.4 软交换网的组成280
10.2 软交换网接口和协议281
10.2.1 软交换网络中各部件的接口281
10.2.2 软交换网的协议282
10.3 软交换承载网和接入网规划286
10.3.1 软交换承载网的要求286
10.3.2 软交换承载网的结构287
10.3.3 NGN业务与Internet业务的隔离方法289
10.3.4 NGN接入网建设291
10.4 软交换网的路由规划293
10.4.1 软交换网的路由解决方案293
10.4.2 TRIP路由协议296
10.5 软交换技术的应用300
10.5.1 软交换在固网中的应用300
10.5.2 软交换在3G核心网中的应用303
10.6 固网和移动网的融合306
10.6.1 固网和移动网的融合概述306
10.6.2 NGN的融合结构308
10.6.3 基于IMS的网络融合309
习题312

第11章 通信网理论分析313
11.1 图论基础313
11.1.1 网络和图313
11.1.2 图的矩阵表示315
11.1.3 *小生成树及其算法317
11.2 *短路径算法321
11.2.1 Bellman-Ford算法322
11.2.2 Dijkstra算法323
11.2.3 Floyd算法325
11.3 排队论基础327
11.3.1 排队模型基本概念328
11.3.2 M/M/1,M/G/1,M/D/1排队模型329
11.3.3 M/M/m排队333
11.3.4 排队网络335
11.4 电路交换网分析338
11.4.1 呼损系统338
11.4.2 等效随机话务理论341
11.5 分组交换数据网分析344
11.5.1 节点时延345
11.5.2 端-端平均时延345
11.5.3 分组交换吞吐量347
11.6 下一代网络性能分析348
11.6.1 下一代承载网的QoS348
11.6.2 承载网分组语音节点的时延349
11.6.3 软交换网络的容量349
11.7 多址接入系统的分析350
11.7.1 ALOHA技术350
11.7.2 CSMA技术、CSMA/CD技术352
11.8 传输网性能分析354
11.8.1 误码性能分析354
11.8.2 滑码性能分析359
11.8.3 同步性能分析362
习题368

附录A 缩略语372
参考文献378
……
《通信网技术基础》文章节选:
MIB树的根节点是一个虚拟的节点,没有实际对应的名字和编号,根节点之下有3个子树,分别是:
·cciTT(O):由CCITT管理;
·iso(1):由ISO管理;
·joint-iso-ccitt(2):由ISO和原CCITT共同管理。
其中MIB-II可以划分为以下类别。
System:主机或路由器的操作系统。
Interfaces:各种网络接口及它们的测定通信量。
address translation:地址转换(例如ARP映射)。
ip:Internet软件(IP分组统计)。
icmp:CMP软件(已收到ICMP消息的统计)。
top:TCP软件(算法、参数和统计)。
udp:UDP软件(UDP通信量统计)。
egp:EGP软件(外部网关协议通信量统计)。
SNMP:SNMP系统管理消息。


通信网是信息化社会的基础设施,包括公用网络、专用网络和虚拟专用网络,本书主要讨论公用网。公用网络是指由通信运营商建设和管理,为公众提供通信服务的网络。公用网是由各种类型的网络组成的,包括业务网、传送网和支撑网,业务网如固定电话网、移动电话网、Internet等。专用网络是为某一特定团体服务的网络,如证券公司、航空公司等专用的计算机网络,是为本单位提供某一项具体服务的网络。利用公用网络的设施,建设为本单位服务的专用网络则称为虚拟专用网络。
通信网的发展方向是下一代网络(NGN)。NGN是一个内涵十分广泛的术语,即泛指一个不同于当代或前一代的网络体系结构,通常是指以数据为**的融合网络体系结构。从广义上讲,NGN应是一个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视频和多媒体业务的基于分组技术的综合开放的网络架构。NGN的含义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理解:从业务上看,它应支持语音、数据、视频和多媒体业务;从网络层面上看,在垂直方向它应包括业务层、传送层等不同层面,在水平方向它应覆盖核心网和边缘网。NGN包含下一代交换网、下一代传送网、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移动网和下一代接入网。
网络技术已经成为通信工程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此项技术涉及网络的结构、接口、协议、性能等一系列的问题。网络技术知识已经逐步成为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为了适应通信网技术发展和教学的需要,我们编写了《通信网技术基础》一书。在这本书中,介绍已经建设的主要的通信网络,包括电话网、互联网、数据网、传送网、接入网和软交换网络。同时还讲述电信网支撑技术,包括信令网和信令网关技术,数字同步和时间同步技术,网络监控和管理技术。此外还从网络的结构、接口、协议和组成对通信网进行讨论和分析,并对通信网进行理论和性能分析,讨论了图论和排队论在网络分析中的应用,以利于读者系统地掌握通信网的基本技术和基本理论,为今后从事通信网的规划、设计、维护和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