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13年01月
ISBN:9787030362179
[十位:7030362179]
页数:286
定价:¥39.00
店铺售价:¥11.50
(为您节省:¥27.50)
店铺库存:3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3558697902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0-20 19:52:20]
王**
太原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09-29 09:27:46]
王**
抚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09-29 05:37:33]
李**
厦门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09-24 23:33:36]
陈**
汕头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09-17 09:46:11]
谭**
深圳市
《人文地理学(第三版)》内容提要:
《人文地理学(第三版)》以人为主体,人地关系为主线,以人类各种活动的产生、发展、变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构建教材体系,按人地关系主要领域和问题设置章节,应用案例分析融入理论阐述,建立了一个联系各人文地理要素或现象的解释体系,以探讨和总结人地关系的时空演变及其规律,是一部通论性的人文地理学教材。
《人文地理学(第三版)》与目前中学使用的新教材密切结合,特别适合作为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非地理专业的公共课程教材,还可供讲授中学地理课和环境教育课的教师以及经济、规划等专业人员参考。
《人文地理学(第三版)》图书目录: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序
第二版前言
**版前言
绪论
**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二节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征和体系
一、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征
二、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
第三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地调查
二、比较与分类
三、类比、归纳与演绎
四、分析与综合
五、应用“老三论”和“新三论”
六、预测
七、地理信息系统(GIS)
八、建立科学的研究程序
主要参考文献
**章 人地关系
**节 人地关系理论
一、人地关系理论回顾
二、人地关系理论发展
第二节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一、人地系统中的“人”和“地”
二、人地矛盾的内涵
三、人地系统的结构演变和调控
四、现代经济条件下人地关系的实践特征
五、人地关系的新课题
复习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章 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
**节 农业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
一、农业经济活动
二、农业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
第二节 工业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
一、工业经济活动
二、工业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
第三节 第三产业与地理环境
一、第三产业
二、第三产业与地理环境
复习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三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
**节 人口增长、分布与地理环境
一、人口增长与地理环境
二、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
第二节 人口素质与地理环境
一、人口素质的内容
二、衡量人口素质的指标
三、影响人口素质的主要因素
四、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性
第三节 人口结构与地理环境
一、人口年龄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
二、人口性别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
三、人口产业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
第四节 人口移动与社会经济发展
一、人口移动概述
二、人口移动的历史演变
三、人口移动的规律
四、人口移动的原因及后果
复习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四章 人类活动的**——聚落
**节 城市
一、城市与城市化
二、城市与环境
三、城市的类型
四、城市的地域形态
五、城市的地域结构
第二节 村落
一、村落的产生与发展
二、村落与环境
三、村落的类型
四、村落社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城市与区域的关系
一、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原理
二、城市与区域的协调发展
三、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地域类型
复习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五章 文化活动与地理环境
**节 地域文化系统的构成
一、人、文化系统和环境共同构成地域文化系统
二、文化与文化系统
第二节 文化与地理环境的互动关系
一、文化与自然地理环境
二、文化与社会文化环境
第三节 地域文化系统形成和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特征
一、文化扩散
二、文化区
第四节 地域文化系统的综合表现——文化景观
一、文化景观及其构成
二、文化景观的研究
第五节 文化塑造地理景观
一、文化的空间观念
二、透视环境价值观
三、文化的空间观感结构
四、地方感
复习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六章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
**节 人类的休闲活动与旅游活动
一、休闲活动
二、旅游活动
第二节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
一、旅游资源
二、旅游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三、世界遗产与旅游环境
第三节 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影响
一、旅游活动与旅游业的经济作用
二、旅游活动与旅游业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复习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七章 政治活动与地理环境
**节 政治活动概述
一、政治、政治活动、政治系统
二、当代政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研究
三、**及其空间政治行为
第二节 领土、自然资源与政治
一、领土与政治活动
二、自然资源条件与政治实力
三、政治活动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调控和干预
第三节 文化与政治
一、语言与政治
二、民族、民族主义与政治
三、宗教与政治
四、科技进步与政治
五、国际冲突与地理环境
第四节 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
一、地缘政治的观念与主要流派
二、冷战后世界地缘政治格局
三、当今世界地缘经济格局
四、中国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背景
复习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八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节 人文地理学的自然资源观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
二、正确的自然资源观
第二节 世界资源问题
一、资源问题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二、资源的主要保护和**措施
第三节 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一、资源永续利用的基本原理
二、资源永续利用的措施与对策
复习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九章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节 人类的环境观
一、环境悲观论
二、环境乐观论
三、环境可持续发展论
第二节 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类型
一、人类-环境系统的发展
二、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类型
第三节 人类与环境协调
一、创造新的技术形式
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三、加强国际合作和立法
四、加快循环经济的步伐,保护资源与环境
复习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章 区域发展与协调
**节 人文地理学的区域观
一、人文地理学的区域
二、区域的时空完备性
三、区域共同体
第二节 区域发展与演变
一、区域发展与演变的基本问题
二、区域发展与演变的影响因素
三、区域演变阶段与区域发展类型
第三节 区域协调
一、区域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二、区域协调论
三、区域可持续发展论
四、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区域观
复习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人文地理学(第三版)》文章节选:
**章 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是人类诞生以来就存在的客观关系, 不同学科从不同层次和尺度上研
究人地关系, 但以地域为单元, 着重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唯有地理学。不同的
历史阶段, 人地关系有不同的形态, 在现代全球化经济条件下, 人地关系更是人文
地理学关注的重要课题。
**节 人地关系理论
人地关系论是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理论概括, 是对人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程度的哲学观讨论。作为一种理性思维, 它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随人类对地理
环境的客观作用和人类主观能动作用的认识发展而发展, 在不同的阶段形成不同的
理论。每一种理论都围绕“人地关系” 这个客观实体作立论的对象, 都试图说明人
地关系的客观规律, 所以称为人地关系论, 即人地关系研究观点的表述。尽管人文
地理学学科庞杂, 各分支学科的理论不断发展, 但贯穿于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始
终是人地关系论。因此, 要正确进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 首先必须探讨人地关系理
论的历史演变。
一、人地关系理论回顾
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始于古代, 如古代西方的“神创论” , 中国古代的“天
命论” 等, 但由于认识的局限性, 没有做系统的理论总结, 只是到了近代, 人地关
系理论才形成一种科学理论。
1.地理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
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政治等起**支配作用, 是
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古希腊的历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 ― 前325) 认为寒冷地区的民族勇
敢无畏, 但缺乏智慧和技术; 亚洲人聪明, 但缺乏勇敢精神; 居住在两者间的希腊
人则具两者的优点, 所以能自立, 能统治其他民族。他认为希腊民族之所以兼有两
者的优良品性, 明显的是由于希腊处于寒冷和炎热之间的这种气候决定的。法国的
哲学家孟德斯鸠(C.Montesquieu , 1689 ― 1755) 在他的《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对
地理要素与政治的关系作了系统阐述, 认为一个**的政治制度和法律性质及其演
变以及民族生理、心理和宗教信仰是受其环境和气候条件决定的。“炎热**的人
民就像老头子一样怯懦; 寒冷**的人民则像青年一样勇敢” ; “气候王国才是一切
王国的**位” 。德国的拉采尔( F.Ratzel , 1844 ― 1904) 认为“环境以盲目的残
酷性统治着人类的命运” 。在他的《人类地理学》一书中, 用达尔文生物学的观点
研究人类社会, 他把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归结为四个方面: ① 直接的生理影响;
② 心理影响; ③ 人类社会组织和经济发展影响; ④ 人类迁移和分布的影响。认为人
类同其他生物都是环境的产物, 其生存发展都由地理环境决定。美国学者亨丁顿
(Ellsworth Huntington , 1876 ― 1947) 在他的《气候与文明》一书中指出, “一个
民族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 若无气候促进因素, 就不能达到文化的**” 。
上述学者一致认为, 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下必然形成一定的人文事象。古代思想
家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只限于对人的生理、性格和气质的制约, 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
色彩; 而后来的环境决定论者又将解释扩大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尺度上, 认为人是环
境的产物, 人和生物一样, 他们的生存发展和分布完全受环境的严格控制。由于拉
采尔过分强调自然环境的作用, 并总结和发挥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 又是**个系
统地把决定论引入地理学的学者, 因而被认为是“环境决定论的创始人和领导人” 。
“环境决定论” 的人地观, 虽然是对“天命论” 、“神创论” 的反叛, 具有一定
进步意义, 但夸大了环境的决定力量, 无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
根本动力。
唯物史观认为, 地理环境通过人类社会活动, 特别是通过生产力来说明地理环
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以生产作为人地关系的中介, 认为人是主动的, 人类社
会一形成, 就有自己内在的发展规律, 对地理环境的限制和变化都会作出主动的响
应和适应。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上看, 在一定技术和社会条件下, 地理环境
确实决定了人类的某些活动, 如没有煤炭资源的地方, 不可能有采煤业; 没有煤炭
资源在交通不发达的时代, 会影响到钢铁工业的发展等。
2.可能论(possibilism)
可能论, 又称人地相关论和或然论。当环境决定论受到广泛批判时, 人们就去
寻求新的理论来解释人地关系。这时物理学中的测不准原理、数学中的概率论相继
形成, 于是人地关系中也出现了“或然论” 。法国地理学家白兰士(de La Blache ,
1845 ― 1918) 认为, 自然为人类居住规定了界限, 为人类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而人
类在创造自己的居住地时, 则是按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能力来利用这种可能性的。
他的学生白吕纳(Jean Bruna , 1898 ― 1930) 把人地关系分为“三纲” 、“六目” 来
研究, 更进一步指出, “自然是固定的, 人文是无定的, 两者间的关系常随时代而
变化” , “环境虽然足以影响人类的活动, 但人类也有操纵与征服环境的能力” , 并
认为人的选择能力来自于“心理因素” , “心理因素” 是随不同社会和时代而变迁
的, 人们可以按心理的动力在同一自然环境内创造出不同的人生事实。白兰士的人
地观不同于“环境决定论” 的“**的” 、“决定的” 、“必然的” 的观点, 而是“有
可能性的” , 因此被称为“可能论” 。也就是说, 环境只提供可能, 如何利用则取决
于人的选择能力, 强调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不是被动的, 而是主动的, 相同的环境
可以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可能论” 过分强调“人” 的选择能力, 认为“地” 只是提供可能。至于人是
根据什么选择? 是何动力推动人的选择? 白吕纳认为是“心理因素” 。而如果心理
因素是*终原因, 必然导致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走向唯意志论; 如果心理因素是
结果, 仍要回到环境中去寻觅原因。由此看来, 可能论仍未摆脱把人地关系看成因
果链的思想怪圈, 所以其对人地关系的解释是不彻底的。但可能论承认环境对人类
的影响, 同时也反对环境决定人类社会的观点, 认为人地关系是相对的而不是**
的, 人类在利用自然方面具有选择力, 能改变和调节自然环境, 并预见人类改变自
然愈甚则两者之间的关系愈密切, 因此具有朴素的辩证观点。
3.适应论(adjustment theory)
适应论, 又称调整论, 由英国地理学家罗士培( Perey Roxby , 1880 ― 1947)
提出。他认为人文地理学应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人群对其周围环境的适应; 二是区
域之间的关系, 即指一定区域内人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他创用了“适应” (ad-
justment) 一词来代替“或然” (possibilism) 一词。possibilism 这个词不但指自然
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限制, 也指人类对社会环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罗士培认为
人类需要主动地、不断地适应环境对人类的限制, 而这种适应与生物遗传上的适应
不同, 它是通过文化发展对自然环境和环境变化的适应。故有些学者认为, 该理论
已有了“协调” 人地关系的思想。
4.生态论(human ecology)
该理论与适应论的观点很相似。生态论观点首先是美国地理学者巴罗斯
( H.H.Barrows , 1877 ― 1960) 在其《人类生态学》一文中提出来的。他认为地理
学的目的不在于考察环境本身的特征与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 而是致力于人类生态
的研究, 所以该理论又被称为生态论或人类生态论。巴氏认为人是**命题, 应该
注意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 其他现象只有当其涉及人和自然环境的反应时才给予
说明。他曾指出“真正的地理学必须从头到尾是一种按人地关系正常秩序的解释性
论述” , 地理学是研究人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因此他把地理学称
为“人类生态学” , 强调了人地关系中人对环境的认识和适应。但当时生态论并没
有引起地理学界的支持。20 世纪50 年代以来, 由于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地理
学从人地关系研究出发, 再次引申出人类生态的概念, 注重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机制和全球的生态效应研究, 逐步形成以现代生态学理论为基础, 以人类经济活动
为**, 以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为目标的现代生态论。
5.文化景观论(cultural landscape)
该理论是由美国地理学家索尔(Carl O.Sauer , 1889 ― 1975) 在其《景观的形
态》(1925 年) 一文中提出的。他认为一个特定的人群, 有其特有的文化, 在其长
期活动的地域内, 一定会创造出一种适应环境的地表特征, 这种被人为活动改造后
的自然景观就是文化景观, 人类是造成景观的*后一种力量。在这个演化过程中,
“文化是动因, 自然条件是中介, 文化景观是结果” 。解释文化景观就是人文地理学
研究的核心。地理学的**命题是可见景观的研究, 要鉴别和区分不同的文化区
域, 研究人类如何认识、介入、适应和改造环境, 尤其要研究自然环境如何随文化
景观而发生变化。文化景观论强调: 人类居住的大地, 不单是人类活动的舞台, 也
是人类“塑造” 的过程, 这种“塑造” 不仅寻求功能上的效益, 也体现人类的审美
观赋予其文化上的价值。文化景观就是人类的自我表现, 研究文化景观就是研究文
化如何烙印在大地之上。
“景观” 一词是德国人首先提出的, 泛指地面上所见的一切现象(自然的、人
文的) , 意义很广, 并认为可见景观的研究是地理学的**命题。美国的地理学家
哈特向(Richard Hartshorne) 认为, 景观和文化景观只有联系社会和社会变化时
其含义才能被正确理解, 哈特��还认为所观察的文化景观和景观变化, 构成了社会
结构和社会变化的基础指标。文化景观的内容是丰富的, 内涵是深远的, 它包括人
类哲学思想、历史发展、伦理道德和审美观等。其价值与应用方面在当代受到普遍
重视, 如文化景观的形态与发展、稳定与演化、文化景观的生态与环境等。对文化
景观的研究也从早期的仅局限于表象的静态经验分析, 走向动态的, 深入景观内部
不同层次的, 整体结构与功能的综合研究。
6.生产关系决定论(production relations determinism) 和唯意志论(voluntarism)
这两个理论否定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相互联系, 与地理环境决定论正
好相对, 它们单方面强调人地关系的社会属性, 并把其**化, 否定地理环境对人
类社会有重大作用的自然属性。具有代表性的是原苏联的一些学者, 他们认为自然
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 各自按自身的规律发展, 也因此把自然环
境与经济发展割裂开, 否定了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主要有两种
观点。
(1) 生产关系决定论。把生产关系的作用估计得过高, 认为生产关系的改变可
超越对自然环境的考虑, 甚至认为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发展, 从而对地理环境的
作用持虚无主义的态度。
(2) 唯意识论(又称征服自然论) 。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好像自然界
可以听从人的意志。这实质上是一种人能战胜自然的人地关系思想。该思想历史久
远, 如我国古代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 ; 《圣经》中关于人利用万物、主宰和统治
万物的表述等。近代, 英国的哲学家培根等更进一步把这种思想引入实践, 提出
“知识就是力量” , 鼓舞人们向大自然开战, 认为人类为了统治自然就需要认识自
然, 科学的真正目的就是认识自然的奥秘, 从而找到征服自然的途径。当然, 这种
思想及其实践对人类社会的发展的确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但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
动性, 认为“人定胜天” , 则会导致滥用自然资源, *终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人有
多大胆, 地有多大产” 等思潮就是一种唯意识论的人地关系思想, 已经给我国的社
会实践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危害。
7.环境感知论(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文化地理学家认为, 外界环境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印象就是环境感知, 各种文
化集团的成员对相同环境的感觉认知是不完全相同的。这种环境感知就成为人们对
该环境进行解释、判断和选择的依据, 从而导致对该环境进行利用、改造的决策不
同, 因而研究各种文化集团尤其是决策人的环境感知就是一种重要的人地关系。
8.文化决定论(cultural determinism)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 是对所处环境适应的一种表现。从把工具和火作为技术开
始使用时, 文化就成为人类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类对自
然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不断扩大和加深, 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强。因此, 一些学者
认为在人地关系中, 人对地的影响和利用程度取决于文化发展的程度, 人类的文化
可以改变自然。这种人地关系的观点就称为“文化决定论” 。
9.“****” 观(concept of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自古以来, 中国的人地观多种多样, 既有“人制于天” , 也有“人定胜天” , 然
而影响*为深远的是“****” 观。这里所指的“天” 就是大自然, “人” 就是
我们人类。天人关系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 , 强调天与人的和谐
一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基调, 这种思想在中国古代的很多著作中都有论述。如
《周易? 乾卦? 文言》说: “天人者与天地合其德, 与日月合其明, 与四时合其序,
与鬼神合吉凶, 先天而天弗违, 后天而奉天时。” 这里讲的就是“****” 的思
想, 是人生*高的理想境界。宋代张载明确地提出“****” 的命题。程颐说:
“天、地、人, 只一道也” 。老子说: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庄子
说: “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 齐物论》) , 强调人与自然融为一
体, 共损共荣。东汉王充(公元27 ― 97) 在《论衡》中认为, “夫人不能以行感受
天, 天亦不能随行而应人” , 主张“人地各有规律, 互不侵犯” 。北魏贾思勰(公元
533 ― 544) 在《齐民要术》中提出“顺天时, 量地利, 则有力少而成功多; 任情返
道, 劳而无获” , 即指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
“****” 的人地观认为人与自然处于一个整体中, 天人关系是由自然规律
联系的, 人与环境之间不是对立而是统一的。要求人们遵循自然, 合理利用自然,
不能违背天, 要能与天融合为一体。“****” 观不但有了“人地协调” 的意思,
而且认为“和” 是协调人地关系的关键。如荀子认为, “和则一, 一则多力, 多力
则强, 强则胜物” (《荀子? 王制》) , 又说, “万物各得其和为生” (《荀子? 天论》) ;
孔子认为, “礼之用, 和为贵” ( 《论语? 学而》) ; 庄子认为, “一上一下, 以和为
量” ( 《庄子? 山木》) 等。
不但中国有“****” 的思想, 古代东方如印度、日本和朝鲜等国, 也有类
似的思想。如印度称“天” 为“梵” 、“人” 称为“我” , 他们所说的“梵我一如”
就是“梵我合一” , 即“****” 。可以说, “****” 观是东方普遍的思想表
露, 是东方综合思维模式的*高、*完整的体现, 与西方传统的人地观是完全不相
同的。“****” 观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尤其在人地矛盾尖锐的
今天, 深入学习和研究“天地合一” 观更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历史上形成的传统的人地关系论中, 出现过两个**: 一是人被看做和其他生
物一样完全受控于他所处的地理环境中, 环境是人的**, 人地之间的相互作用关
系只是从环境到人的线性作用, 而人类对环境的作用完全被掩盖在环境的压力下;
二是人类**主义的人地关系思想, 以人类为**, 环境本身失去了独立存在的价
值和内在的价值, 人地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也是一种单向的线性过程, 只不过作用的
方向是从人到环境。人类只把环境作为一种纯粹被人类任意开发和利用资源的对象
而存在, 而在人类价值的尺度下,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被认为是合理的, 这必然会导
致人类活动会失去应有的控制, 因而人类**主义的人地关系在实践上更具危害
性。这两种**都是把“人” 和“地” 简化为因果链的两端, 纠缠于是“人” 为中
心决定“地” , 还是“地” 为**决定“人” 的思想怪圈, 没有反映出真正的“人
地关系” 。
二、人地关系理论发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20 世纪以来, 由于人类活动能力、活动空间的**
膨胀, 同时出现了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南北差距扩大
等全球性的重大问题, 人地关系处于剧烈的对抗中。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
活质量的提高, 继而威胁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从根本上说, 把人地关系这一古
老的课题, 以****的全面性、深刻性与尖锐性展现在人们面前, 令人惊心动
魄。对此, 国际学术界存在两种大相径庭的看法: 悲观论者认为世界将变得更加拥
挤, 污染更严重, 生态更不稳定并更容易受破坏。与此相反, 一些学者持乐观态
度。不论是悲观论者还是乐观论者, 都认为人对自然的支配力量日益增强, 同时人
类也更加依赖于自然。所以及早协调人地关系是全人类*紧迫的任务, 因而谋求人
地关系和谐的观点应运而生, 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人文地理学(第三版)》编辑推荐与评论:
打破过去以人文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组建教材的“拼盘式”结构,建立了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人为主体的结构体系,充分体现人文地理学教材通论性特点。
强调基础理论,并补充新知识,体现了学科教育功能的社会化、普及化和独特视角。
理论与案例分析紧密结合,教材可读性强。
增加了教学课件和素材,便于教学。
《人文地理学(第三版)》作者介绍:
陈慧琳、郑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