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14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18 6 10 6 23 88 3677
本店铺共有 9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无法联系卖家
1
11%
服务态度问题
1
11%
商品问题
2
22%
发货问题
3
33%
退款问题
2
22%
已解决
9
100%
店主称呼:未付款订单不保留库存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165232901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市南区 买书加微信17660908355电话不接哦
促销广告:买书加微信17660908355电话不接哦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微信:17660908355 常见问题回答如下:1.是否正版?答:正版 2.图书品相?答:原则上标十成新的是库存新书,未标明的是二手书,8成新左右,由于只能上传一种品相加上库存随时处于动态变化中,介意品相的情提前说明,一律以本店最终确认为准!图书是特殊商品,不接受无理由退货等无理要求,看好再买,不同意的不要付款!二手书默认无盘,无答案附件等,有笔记划线不影响阅读,对二手书品相介意的慎拍,我们发货按付款顺序先发品相最佳的。3.可否包邮?答:正版图书微利经营,不议价不包邮。4.邮费多少?答:提交订单,系统会提示邮费,根据书的数量,距离等决定,无法笼统回答。5.可否自提?答:无法自提。6.可以发顺丰?发到付?答:不发顺丰,不发到付。7.运输方式?答:随机不指定,以实际收到为准。无法指定快递。8.付款后多久能发货?答:一般付款第二天即可安排发出【注:非发货时限承诺】9.发货后多久能收到?答:江浙沪京津冀等周边发货后一般3,4天左右到达,偏远地区无法承诺。
店铺介绍
本店库存不断更新,敬请收藏本店。因人手有限,还有大量的书暂未上传,如未找到所需图书,可联系本店订购。微信:17660908355 QQ: 2368168282 我们一直在努力做得更好,希望得到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谢谢您再次光临!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赵汀阳 出版社:北京三联出版社
历史·山水·渔樵
出版日期:2019年11月
ISBN:9787108066657 [十位:7108066653]
页数:165      
定价:¥38.00
店铺售价:¥38.00 (为您节省:¥0.00
店铺库存:1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165232901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店主推荐图书: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历史·山水·渔樵》内容提要:
赵汀阳的Z新“思想小品”,一个“实验性的文本”,由三篇长文构成,分别是《历史为本的精神世界》《山水是大地中的CHAOY之地》和《渔樵为何论古话不休》。作者以一种“哲学与诗”的方式来论述他的历史哲学和对中国文明的基本理解:历史乃中国精神世界之根基,中国文明之所以始终以历史为本,在于把历史变成了方法。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密码或关键意象是山水和渔樵耕读。作者尝试提出一种“渔樵史学”,认为虽然在学术性、丰富性和可信性上远远不及以司马迁为代表的太史公传统,但渔樵的论古方式提示了一种不可替代的、有着形而上深度的历史方法论,尤其与一种文明的生死问题密切相关。
《历史·山水·渔樵》图书目录:
目 录: 前言:一个实验性的文本 历史为本的精神世界 历史何以为本? 意义链和问题链 山水是大地中的超越之地 可经验的超越性 山水与邻近意象的相关性 山水与社会的距离 渔樵为何论古话不休? 渔樵何人? 渔樵的话题 永无定论的历史哲学
《历史·山水·渔樵》文章节选:
前言:一个实验性的文本 一个文明的关键词库意味着理解这种文明的线索,类似于开门的密码,关于关键词的哲学-语言学-人类学研究就相当于文明的密码学。其中,有的关键词是关键概念,有的是关键意象,有的身兼两者。概念要求定义,如果能够有效地定义一个概念,就几乎澄清了一个思想疑问,因此可以说,一个清晰界定的概念意味着一个思想问题的终点站,除非它重新被问题化。意象却很难清晰定义,甚至不可能定义,只能解释和说明,但不足以将其含义收敛在封闭边界里,总是有着许多出口或通向别处的道路,因此,一个意象就是思想的一个中转站。 澄清概念通常被认为是属于哲学的工作,甚至,哲学研究被认为等于“概念研究”,这是维特根斯坦的看法[1]。概念研究已经有了成熟的方法,尤其是来自分析哲学的贡献。那么意象呢?如果意象对于思想的构成同样重要,就似乎应该有一种哲学的“意象研究”,但是意象研究却还没有成熟的方法,虽有一些当代哲学、语言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可以借鉴,但似乎还没有达到在哲学上分析意象的成熟方法。在这本小书中,我尝试进行一项关于“渔樵”和“山水”的意象研究,不能说有了方法,只是一个实验性的文本。既然意象的含义无边界,有着散开的链接,却又在错综的链接中隐约有着共聚点,因此与概念分析颇为不同,很难建立一种逻辑化或模型化的分析方法。基于意象的非封闭而有“弹性”的意义域,我希望能够以“意义链”和“问题链”的概念来显示意象的内部含义和外接意义,或者说,试图为意象建立起“意义链”和“问题链”而显示意象含义的链接方式。 许多意象有着为人熟知的符号化含义,比如说基督教的十字架和共产主义的镰刀锤子。另有一些意象并非能够被清楚界定的符号,隐含着无法归化或转译为明确符号或概念的一簇有着延伸性的多层多向含义,比如“百科全书”和“城堡”,还有欧洲哲学喜欢使用的“星丛”。在中国传统中,Z**的意象应该是易经八卦之象,这个系列意象隐含着关于万物之理和天地之道的无限性和具体性,因此易经意味着一种以意象为本而不是以概念为本的形而上学。对《周易》的解读可谓百家争鸣,可见其中的意象有着深远而不可封闭的含义空间。 “渔樵耕读”也属于构成中国古代文明根基的基本意象,象征着这个文明的Z小存在模型,隐含着一个文明社会不可再加化简的生存问题。如果失去“渔樵耕读”,这个文明就缺乏存在或继续存在的基本条件,应该说,就恐怕不复存在了。其中“渔樵”的意象Z具神秘感,其含义既远又近,暗含着丰富的可能性。渔樵意象的深广意义空间对于思想是一种难忘的诱惑,时而浮于眼前飘过心头。前几年读到张文江意味悠长的“渔樵象释”一文[2],大有知音感,于是以 “历史,山水与渔樵”一文与他唱和[3]。我也曾经给法国历史学家弗朗索瓦·阿赫托(Francois Hartog)解释过“渔樵历史观”,给他看过“历史,山水与渔樵”一文的法文翻译版。阿赫托先生明察渔樵的历史观的某些特征,但他不理解历史为什么要由非专业历史学家的渔樵来言说,也很难理解“青史”凭什么要对照“青山”。这些意象显然是欧洲历史意识中之所无,所以他才这样提问。话说历史言不休的渔樵可能是中国的特有形象,但如果以广义的渔樵精神性去理解渔樵形象,而不限于讨论历史的话,西方可能就不乏其人了,我愿意举出斯宾诺莎和维特根斯坦,他们是西式的渔樵,只是西式渔樵通常思考哲学或神学,却不是历史。据说斯宾诺莎以磨镜片为生而一生研究哲学,维特根斯坦更为典型,据说打过多种短工,还曾经牧羊。毛姆在以维特根斯坦为主角的小说《刀锋》中让四处游荡的维特根斯坦Z后当了出租车司机,这个形象就颇具渔樵风格。 对于渔樵意象及其问题的深度,一篇文章之论难免过于简略,显然需要更多的分析和解释,所以写成这本同名小书,希望能够或多或少地深入“渔樵”意象的核心意义及其相关问题,特别是,渔樵如何言说历史,渔樵有着什么样的“渔樵史观”,渔樵有什么独特理由来言说历史。 中国传统的历史观以儒家为主流。渔樵历史观虽与儒家历史观没有理论上的矛盾,却有意识上的距离,似乎与周易的世界观和时间观有着更密切的关系。当然,周易为群经之首,是百家思想的共同资源。从渔樵的“山水时间尺度”去看历史,纷纷之人事沉浮于滔滔之时间中,更具一种沧桑感。渔樵没有写作历史,但渔樵的论古方式提示了一种历史哲学。在本书中,我试图论证,渔樵史学虽然在学术性、丰富性和可信性上远远不及以司马迁为代表的太史公传统,但渔樵的论古方式提示了一种不可替代的、有着形而上深度的历史方法论,尤其与一种文明的生死问题密切相关。 本书由三个论题组成:历史、山水和渔樵。三者之间有着内在关联:青山是观察青史的时间尺度,山水是历史与渔樵的联系方式,渔樵通过谈论历史之事而反思历史之道——历史问题是三者之轴心。在一个以历史为本的精神世界中,我希望能从渔樵的思考角度发现理解历史观的一个线索。按照理论线索,**章是历史哲学,讨论历史观的形而上根据。第二章关于山水,山水是观察历史的形而上尺度。第三章关于渔樵,他们是凭借青山观青史的言说者。 写作这本小书得助于许多朋友。王音和郝量都是很有成就的艺术家,王音对山水和渔樵相关问题的追问和见识都促进了我的反思,郝量对中国古典山水画的精熟知识对我多有帮助,他们还提供了古人涉及渔樵的国画图像。我的学生王惠民和孙飞帮助我查对了许多涉及渔樵的诗词戏曲。另外,吴学军先生组织了关于渔樵的颐和园讨论会,众多学者就渔樵问题提出了很有价值的意见,在此感谢吴学军先生、吴飞、刘成纪、王铭铭、许宏、程广云、李溪、陈壁生、关凯、王青诸位教授。 在此,我以友谊之名,对朋友们表达诚挚的谢意。 赵汀阳 2018年11月18日
《历史·山水·渔樵》作者介绍:
赵汀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代表作有《论可能生活》(1994)、《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2005)、《坏世界研究:作为**哲学的政治哲学》(2009)、《**哲学的支点》(2013)、《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2016)、《惠此中国:作为一个神性概念的中国》(2016)、《四种分叉》(2017)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