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9787802289420
[十位:7802289424]
页数:183
定价:¥25.80
店铺售价:¥10.30
(为您节省:¥15.50)
店铺库存:11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5165232901
《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新旧程度及相关说明:
全部正版,拍下付款即可,缺货会通知,不议价,不包邮,无法指定快递,谢谢亲的理解和支持,祝亲购书愉快!
店主推荐图书:
-
¥118.40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13 17:26:13]
倪**
温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12 22:37:23]
刘**
上海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12 17:26:34]
陈*
菏泽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11 00:45:01]
李**
秦皇岛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10 15:39:53]
杜**
天津市
《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内容提要:
你手上的每一份工作,都是为自己而做,在服务别人的时候,你所得到的并不仅仅是工作的报酬,还有技术的锻炼,品质的提升与名誉的提高……
工作中,当同事把难题推给你,当公司出现无人承担的责任时,你千万不要推卸,因为这是你积累人力资本的大好机会!
生活总是会给每个人回报的,无论是荣誉还是财富,条件是你必须转变自己的思想和认识,努力培养自己尽职尽责的工作精神。
公司和员工并非对立,而是合伙人的关系。
一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决定了这个人对待生命的态度。
兢兢业业工作,服务于他人,使自己生命的存在有益于社会,让更多人因你而受益、因你而幸福,你的生活就具有了幸福的意义。
《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图书目录:
**章 你在为谁工作:随处可见的“打工者心态”
“给多少工资干多少活”的心理误区
“做得再好,也是为公司赚钱”:事实果真如此吗
为工作多付出一点,你吃亏了吗
“干得差不多就行了”,结果是你成了问题修补专家
“精明”员工为什么*终敌不过“傻”员工
做“职场演员”,你累不累
活是给老板干的,更是给自己干的
第二章 对工作负责就是对息负责
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
对公司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
选择了工作就等于选择了责任
轻视工作的人必将一无所获
对工作认真负责才是真正的聪明
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幸福工作
让负责成为自己的生活态度
第三章 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生命的角色
工作是你在宇宙中存在的职分
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生命的角色
工作是老板送给员工的*好礼物
善待工作者,工作是祝福;厌恶工作者,工作是诅咒
守住责任,就守住了人生的使命
第四章 爱心构建“责任共同体”
工作是一种爱,有爱就有责任在
我们是“责任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构筑责任圈,编织爱的同心圆
老板与员工不是冤家:从对立走向“利益共同体”
认同组织的目标
企业是一艘船,你是船员,也是船长
你的责任心,就是企业的防火墙
第五章 多一分责任,多一分成功
成功,从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开始
责任本身就是奖赏:负责任的精神让你出类拔萃
每一次任务都是成长的机会
“挨一鞭,动一下”是对自己人生的不负责任
工作没有“打折卡”
扩大“承担圈”,便扩大了“成功圈”
第六章 责任不分大小,关键在于落实
没有落实的责任是无效责任
搜狐与新浪的“对决”:责任不分大小,关键在于落实
落实中的小疏忽,客户心中的大问题
“小题大做”才能保证责任落实到位
“*牛的司机”追求**,将责任细化到每一个环节中
每个环节上差一点,*终结果就会差一截
避免责任链中的蝴蝶效应:“敏感性”责任岗位要敏感.
第七章 做好在职的每**
责任:沉淀在生命里,落实在行动上
用****的工作热情做1%的事
用主人翁精神填补企业的“责任空白”
责任心是*高的工作标准
节约的都是利润: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公司的财产
第八章 将责任放在绩效的天平上来考量
绩效是看得见的责任
把问题留给自己,把结果带给公司
把精力放在*具“生产力”的事情上
方法为王:“老黄牛”也要插上绩效的翅膀
清楚责任才能更好地承担责任
第九章 带着思想工作,用智慧和汗水浇开责任之花
“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你到底在忙什么
比人才更贵的是创新:科研人员不如一张价值5元的光盘
“九段秘书”告诉你:***的员工会用“心”
从问题“猎物”到问题“猎手”
第十章 当好自己的人力资源主管
蒙牛精神:工作当前,让大脑“先行”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人力资源主管
学习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责任
自觉多一点,永远超越老板的期待
保持“饥饿感”,跨越“职业停滞期”
“及格”并不是终点,“**”才是我们的目标
定期给自己“升级”:在升值中升职
第十一章 超越责任,让自己成为拉着企业奔跑的人
企业就是我的家,企业的事就是我的事
当上老板的前提是“像老板一样思考”
用心工作,给企业多提合理化建议
积极宣传企业,你就是企业的“形象代言人”
让自己成为企业挖掘财富的“永动机”
《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文章节选:
**章 你在为谁工作:随处可见的“打工者心态”
“给多少工资干多少活”的心理误区
如今,有不少员工把薪水作为他们选择工作的标准,把工资高低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尺度,于是常常听到他们抱怨:“我们辛辛苦苦地工作,就为这点钱,要那么卖命吗?”“市场经济要讲究等价交换,拿多少钱,干多少活。”他们总是想,反正老板给的也不多,所以只要能应付老板就万事大吉,没必要那么认真傻干。
这便是打工者的“哲学”,这种哲学在现实中无处不在,他们希望干*少的活拿*多的钱。他们的信念是:老板给多少钱我就干多少活,这样才不吃亏。
“给多少工资干多少活”真的就不吃亏了吗?事实并非如此。在这里,我们需要了解两个真相:
首先,一个人在企业里工作,*终要获得的是什么?如果你的回答仅仅是**,固然不能说你错了,可是,一个人如果只是为了钱而工作,那就毫无意义了。工作是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只是为钱而忙、为钱而奔波,那么这份工作也许很难让你获得快乐。
除了谋生,我们还有更多的东西可以追求,比如成就感,比如同事之间的友谊,比如自身的成长和成功。马云曾在阿里巴巴上市后的员工大会上说:“阿里巴巴在创业初期,处境非常艰难,有时连工资都发不出来。受不了苦的走了,嫌赚钱少的走了,剩下的都是一心希望阿里巴巴成功的人。结果,当初留下来的人现在很多都变成了百万甚至千万富翁。”
一个人从他的工作中若只获得薪水,而其他一无所得,那么他无疑是很可怜的。因为,他主动放弃了比薪水更重要的东西——在工作中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做真正值得做的争情。
一位**教授有两个十分**的学生,对于他们而言,毕业后找份工作可谓轻而易举。当时,教授有个朋友创办了一家公司,委托教授为他物色一个适当的人选做助理。
教授让两个学生都过去看看,于是他们分别前去应聘。**个应聘的学生叫墨菲。面谈结束几天后,他打电话告诉教授:“您的朋友太苛刻了,月薪居然只给600美元,我不能这样为他工作。现在我已经在另外一家公司上班,月薪是800美元。”
后来去的那位学生叫约翰,尽管月薪只有600美元,他却欣然接受。教授得知后问他:“这么低的工资,你不觉得吃亏了吗?”
约翰说:“我当然想挣更多的钱,但我对您朋友的印象十分深刻,我觉得只要能从他那里学到本领,薪水低一些也是值得的。从长远来看,我在那里工作将更有前途。”
很多年过去了,墨菲的薪水由当年的一年9600美元涨到40000美元,而原先年薪只有7200美元的约翰,现在的年薪却高达200万美元,还有公司股权和分红。
能力锻炼远比薪水重要得多,公司的存在为你能力的提升和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当你的能力得到老板的认可和赏识时,老板就会付给你更多的薪水。许多杰出的经理人所具有的创造能力、决策能力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工作中学习和积累起来的。由此可见,公司不但是员工之间互相交流和协作的平台,也是员工学习和展示才华的平台。只有从这个意义上认识公司,你才能充分焕发出内心的热情和责任感,将工作视为事业发展的一个契机,而不是痛苦的工作一薪水交换过程。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从工资的困境中走出来,找到工作的真正意义。
其次,“价格”是别人给的,随时可以拿走,“价值”却是自己创造出来的,任谁也无法带走。
一家小公司招聘业务人员,在前来求职的人中有一位资历很深,对于这个公司来说,是“小庙容不了大和尚”。因此,公司老总与他面谈时,很诚实地对他说:“依据公司规定,目前给不出太高的薪水。”老总的意思是不想浪费彼此的时间,没想到他竟然接受了公司给出的条件,而这个公司给的工资只有他原来薪水的1/3,这让老总感到很奇怪。
上班之后,他从来都是准时上班,勤跑客户。不久之后,他的“功力”便显现出来,业绩远远超乎老总原本的预期,为公司创造了很多的财富。
于是,老总对他破格晋升,而且大幅度地加薪。在庆功宴上,他道出了原委。
原来,之前他在原单位已做到主管,工作很顺手,薪水也很丰厚,可是没想到公司的一次海外投资失败,老板远逃国外,他也受了连累,只好另投门路。
在找工作期间,他碰了好几次壁,也曾经因为薪水无法与自己所要求的相符而痛苦,总认为自己怀才不遇,老板不识货。有**,他突然想到一句话:“价格是别人给的,随时可以拿走;价值却是自己创造的,任谁也无法带走。”在这句话的激励下,他选择了重新出发。
“价格由老板决定,价值请自己创造”,这句话值得我们深思。一个员工能否创造价值,创造的价值有多少,老板心中其实是有数的。不要动不动就想让老板给你加薪,而应在工作中让老板看到你的价值,主动给你加薪。
薪水并不能保证一个人尽职尽责地工作。只有把工作视为一个实现自我价值、追求**体验、造福社会的平台,我们才能充分激发出内心的热情和责任感。
“做得再好,也是为公司赚钱”:事实果真如此吗
很多年轻人初入职场时都有这样的感觉,自己做事都是为了老板,做得再好也是为老板挣钱,反正是为人家干活,所以能混就混,即便公司亏损了也跟我没关系。有些人甚至还扯公司的后腿,背地里做些不良之事!仔细想想,这样做对自己并没什么好处。
我们不妨来看看下面这个故事:
A对B说:“老板就给我这么点钱,我要离开这个公司。我恨这个公司!”B建议道:“我举双手赞成你报复!破公司,一定要给它点颜色看看。不过你现在离开,还不是*好的时机。”A问:“为什么?”B说:“如果你现在走,公司的损失并不大。你应该趁着在公司的机会,拼命去为自己拉一些客户,成为公司独当一面的人物,然后带着这些客户突然离开公司。”A觉得B说得非常在理,于是努力工作。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后,他有了许多的忠诚客户。再见面时,B问A:“���在正是好时机,要跳赶快行动哦!”A淡然笑道:“老总跟我长谈过了,准备升我做总经理,我现在不打算离开了。”其实,这正是B的初衷。
A*初关注的主要是薪水的多少,而努力工作后,他的眼光放得长远了,他明白了薪水并不是工作的**目的。“无心插柳柳成荫”,努力工作为他带来了许多,超过了他的预期。
生活中像A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如今,有许多年轻人刚刚踏人社会时,只考虑薪水的多少,而忽视了工作本身带给自己的报酬,所以才会产生“工作是为老板赚钱”的消极想法。
其实,刚从校园里出来走上工作岗位,大多数人的工资都不会太高。因此,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因受不了自认为很低的工资待遇,经常跳槽。这些蜻蜓点水式的就业态度和做法,只会使锻炼个人工作能力的机会白白溜走。
拿破仑·希尔曾说过,提供超出你所得酬劳的服务,很快酬劳就将超出你所提供的服务。一个人如果总是为自己到底能拿多少工资而大伤脑筋的话,他是看不到工资背后的成长机会的,当然,他也不会重视自己从工作中获得的技能和经验。事实上,决定他未来发展的恰恰是这些技能和经验,而不是现在他可以拿到多少薪水。
2007年,高贤峰博士提出了一个“岗位股份制公司”的理论,这个理论可以很好地说明我们“不仅仅是为公司赚钱,同时也在为自己打工”。看后,相信你会有所领悟。
“岗位股份制公司”的主要内容是说: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是一个股份制公司。这个股份制公司有两个股东,一个是老板,一个是员工。老板向岗位股份制公司投入的是货币资本,表现为资金、厂房、设备、土地等,要求回报的是利润;而员工向岗位股份制公司投入的是人力资本,表现为知识、经验、技能等,要求回报的首先是知识、经验、技能。
总结一下,从“岗位股份制公司”理论中可以发散出以下几点,值得我们认真吸收,并运用于实践,这对我们树立起“为自己工作,对自己负责”的心态有很大的帮助。
1.岗位股份制公司中,老板以资金入股,员工以人力资本共同入股,所以,员工也是股东之一。工资是劳动的报酬,知识、经验、技能的积累是股东的分红。
2.老板和员工分别向股份制公司投入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但投入的额度不一样,一般来说,老板投入较多,员工投入较少。因此,在这个岗位股份制公司里,老板还是董事长,员工则是总经理。
3.紧盯工资报酬就是打工者定位。把自己定位为打工者,必然产生“我为别人做事,别人给我工资”、“尽量少做事,想法多挣钱”、“遇到难事躲着走,能少干就少干”的心理。
4.打工者定位千万要不得。少干一件事,就少积累一次经验,就等于少分红一次。躲过一个困难的工作,等于放弃一次技能提升的机会,同时又放弃一次分红的机会。*终,知识、经验、技能没有提升,报酬的提升就没有了根基。
而多克服一个困难的工作,就等于多争取了一次技能提升的机会,又争取到一次分红的机会。*终,知识、经验、技能大大提升,报酬的提升才能有根本的保证。
综上所述,你并不仅仅是在为公司老板们赚钱,你也是在为自己赚钱。怎样使你自己的“公司”“生意兴隆”,从而分到更多的“红利”,就要看你怎么去对待你的“岗位公司”了。
为工作多付出一点,你吃亏了吗
为公司多做一点点,对你来讲是吃亏吗?或许有的人觉得当然是。但是如果把眼光放远一些,甚至更远,便会发现,多做永远不吃亏。每天多做一点点,初衷也许并非为了获得利益,但往往会获得比利益更多的东西。
杨丽萍是我国**的舞蹈演员,她留给我们*深印象的便是那支美丽的孔雀舞。可是你知道吗,刚开始她并没有什么名气。
那时,杨丽萍刚从云南到北京歌舞团,也没有几个人看得起她。但是她很能吃苦,一般人练舞*多到晚上12点,她却要练到凌晨四五点钟。
有一次,北京歌舞团要举行一次全国性舞蹈比赛,她很想参加。做一条跳舞时穿的孔雀裙要花几百块钱,而当时她一个月的工资只有几十块钱,尽管非常为难,但她咬咬牙,想尽办法借到了钱,做了一条。
在评选即将结束的前**,下着瓢泼大雨,杨丽萍带着录好的带子敲开了一位评委家的门。
这次大赛有规定:**,带子必须由单位送来;第二,过了规定时间就不能参加。这两条杨丽萍都不符合,但是这位评委还是被她的真诚感动了,于是答应她:“我会在一个合适的时候,将你的作品放给大家看一下。”
结果,在看到她的带子时,所有的评委都被她优美的舞姿震惊了,杨丽萍*终获得了一等奖。
后来,杨丽萍说:“我要成功,而作为一个女性要成功,我只能要求自己比别人多付出。”
多付出一点,多做一点,便多了一份展示的机会。
在工作中也是一样,任何老板都不会轻易地让一个人担任重要职位,如果你想得到重用,就得一点一滴地展现你的**品质。
曾经,有一个机构组织了这样一次社会调查,问题是这样的:如果没人付给你加班费,你还愿意加班吗?
有5000名员工接受了调查,调查显示:有4000多人认为:“谁愿意加班啊,更何况还没有加班费!”而将近800人说:“要看具体的情况,如果公司确实有难处,可以适当加班。”剩下的不到200人则觉得“可以随时听从公司的安排”,他们认为,公司要求加班必有它的理由,作为员工就应该服从。
从上面的调查中不难看出,绝大多数职场中人都有这样的想法——每天工作8小时,到了下班时间,连一分钟也不愿意在公司里待着。不是自己分内的工作,更没有人愿意多做一点,很多人都会以“这不是我的工作”为由来逃避责任。
从调查中也可以看出精英只在少数的原因。因为那些愿意主动“每天多做一点点”的少数人,都会将这“一点点”视为提高自己的一种机会,而不在乎这“一点点付出”、能不能换来“加班费”!
在我们的身边,是不是有这样的**员工?他们是公司的骄傲,是我们的精神财富,而让他们与我们之间产生巨大差距的原因,仅仅是他们每天愿意为公司多付出一点,一年365天,天天如此!
多付出一点,并不是要求你完全不计报酬,只是要你明白,多付出的劳动绝不会白白流走,它*终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干得差不多就行了”,结果是你成了问题修补专家
职场中经常会有人觉得,“干得差不多就行了”,“认真工作反而是自己吃亏”。
持有这种想法的员工大都缺乏那种做到*好的精神,觉得差不多就可以蒙混过关了。但实际上,这种怕麻烦的偷懒心理到*后带来的往往是一系列忙碌不堪的修补工作,而这种返工所带来的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为冤枉。
江珊在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由于完成任务的时间比较紧,加上她很少在工作中出错,也懒得一一细对,所以在做账过程中,她总是觉得差不多就行了,也没有仔细检查。结果结完账后,她才发现应收账款的总账和明细账相差20元。到底哪里出错了?江珊从月初的**张记账凭证开始查找,可是每张凭证都没错,难道是记账时记错了?于是她又把明细账与凭证对了一遍,也没错!还有什么地方会出错呢?唉!会不会是凭证汇总时出了问题呢?于是江珊又一笔一笔地核对,*后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汇总时她把科目汇总错了。为了这20元,江珊忙了整整两天,不但耽误了其他工作,还得加班修改账目和报表。
如果当初江珊认真一点、仔细一点,对工作精益求精,**次就把工作做到位的话,就不用再浪费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返工了。抱着差不多就行了的心态来工作,很容易产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劣后果,并且更糟糕的是,如果**次没把事情做对,忙着改错,改错中又很容易忙出新的错误,恶性循环的死结越缠越紧。这些错误往往不仅让自己忙,很有可能放大到让很多人跟着你忙,造成巨大的人力和物资损失。
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上,当记者问“为什么很多*先进的设备却生产不出*高端的产品”时,人大代表冯海荣回答:“因为我们做事通常随意性比较大,总想着快点把事情做完,出了差错再想办法去补救。”这也是在工作中很多员工业绩不好的一个重要症结。
小王和小张差不多同时受雇于人人乐超市,从*底层干起。不久,小王便受到总经理的青睐,一再被提升,从领班直到部门经理。小张却像被人遗忘了一般,还在*底层混。终于有**,小张忍无可忍,向总经理提出辞呈,并痛斥总经理不懂用人,辛勤忙碌工作的人不提拔,倒提拔那些吹牛拍马的人。
总经理耐心地听着,他了解这个小伙子,工作肯吃苦,但似乎缺了点什么。缺什么呢?三言两语说不清楚,说清楚了他也不服,看来……他忽然有了个主意。
“小张,”总经理说,“你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
小张很快从集市回来说,刚才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车土豆在卖。
“一车大约有多少袋?多少斤?”总经理问。
小张又跑去,回来后说有40袋。
“价格是多少?”小张再次跑到集市上。
总经理望着跑得气喘吁吁的小张,说:“请休息一会儿吧,看看小王是怎么做的。”说完,总经理叫来小王,对他说:“小王,你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
《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编辑推荐与评论:
中国**企业培训机构聚成资讯集团****读本。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职业精神与行为准则。
守住责任就守住了人生的使命,就在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生命位置。
一部缔造员工企业双嬴的**读本,一本攀登个人事业高峰的成功指南。工作是职业,更是事业。工作看似是为老板赚钱,实际上是为自己打工。珍惜工作,恪尽职守,是对工作负责,也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作者介绍:
谢静,聚成资讯集团华北区兼河南分公司总经理,**营销培训专家,一直致力于企业营销战略管理和团队建设工作,对如何帮助员工提升责任意识、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热-隋和潜力,实现员工与企业双赢,有深刻理解。本书是作者结合个人成功的经历,对工作与实现人生价值、责任心大小与事业成败等辩证关系的长期感悟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值得现代职场人借鉴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