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8年01月
ISBN:9787501184217
[十位:7501184216]
页数:299
定价:¥98.00
店铺售价:¥39.20
(为您节省:¥58.80)
店铺库存:11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5165232901
《用新闻拯救生命--抗震救灾中的中国记者》新旧程度及相关说明:
全部正版,拍下付款即可,缺货会通知,不议价,不包邮,无法指定快递,谢谢亲的理解和支持,祝亲购书愉快!
店主推荐图书:
-
¥118.40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2-04 22:43:23]
管**
南通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2-02 09:46:01]
李**
白城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2-02 09:42:09]
李**
白城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27 15:33:13]
北京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26 01:15:38]
邱**
广州市
《用新闻拯救生命--抗震救灾中的中国记者》内容提要:
由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主编,记录抗震救灾中中国媒体先进事迹的大型彩色图文书《用新闻拯救生命——抗震救灾中的中国记者》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书广泛收集了有代表性的新闻单位的工作情况,和有典型性的前线记者的先进事迹,汇集了全国几十家**及地方新闻单位、数百名记者的文字和图片稿件。其中文字稿100余篇,图片300余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地再现了抗震救灾中中国媒体的身影,忠实地记录了前线记者和后方工作人员夜以继日地全情投入、忘我工作的情景。
全书分为“媒体力量”“团队出击”“记者身影”“采访手记”四大部分,分别展现了中国媒体在抗震救灾中的工作全景,各个新闻单位的团队风貌,前线记者的先进事迹和震区记者的采访手记。另外,在这次抗震救灾过程中,新闻记者拍摄了大量震撼人心的新闻图片,本书以“焦点瞬间”的形式,讲述了这些图片背后的感人故事。
《用新闻拯救生命--抗震救灾中的中国记者》图书目录:
1 媒体力量
中宣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慰问信
关于表彰全国新闻单位抗震救灾宣传报道
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抗震救灾中国新闻媒体不辱使命
向人民交上合格的答卷
铁肩担道义 真情铸文章
灾情就是紧急动员令
中国媒体全面出击参与抗灾报道
[焦点瞬间]"还有谁是孩子的亲人"
歌声和广播时刻回荡在灾区
多方联动为受灾群众寻亲
[焦点瞬间]生命在这里分岔
[焦点瞬间]人间*悲是别离
以爱守候 一网情深
新媒体深度"震"入现实
灾难面前凸现新闻力
[焦点瞬间]2008.5.19 14:28
地震中,年轻记者在成长
前线记者也是真正的勇士
[焦点瞬间]谭千秋,大爱千秋
灾情《号外》动民心
灾难中的版面力量
2 团队出击
"此刻,我们就是战士"
人民日报启动一级应急响应
难忘那十一个日日夜夜
[焦点瞬间]"面孔女孩"重返课堂
新华社记者,你的名字叫勇敢
**两台**时间奔赴现场
电波的速度与力量
抗震救灾直播牢塑**电视台形象
我们做到了
[焦点瞬间]我拍"敬礼娃娃"
是工作职责,也是血脉所系
前赴后继奔向灾区一线
总有一种责任让我们冲锋在前
头顶天职,我们不辱使命
每个人背后都有感人故事
四川媒体:以信息救人
成都媒体:扶稳"震荡"的家园
生死路上,记者抢着往里走
让我们为灾区提供精神援助
[焦点瞬间]"吊瓶男孩"背后的故事
绵阳晚报:震后首入北川的生死记忆
[焦点瞬间]勇敢少年
德阳日报:所有人都是战地记者
绵阳日报:车库中办公坚持出报
[焦点瞬间]被救出的救人小英雄
阿坝日报:把悲伤埋在心底
广元日报:灾难中的坚守
陇南日报:记录历史,也书写了历史
[焦点瞬间]营救"小红帽"
六人小组坚守阿坝州政府网
3 记者身影
汶川,向世界报道
以党性书写忠诚
一位记者与北川的难舍情缘
[焦点瞬间]劫后余生
新华社抗震救灾前方记者的真情实感
**电台王亮:灾难让我成长
[焦点瞬间]难忘那只手
成都电台孙静:没有消失的电波
救灾感动了记者,记者感动了我们
记者,抗灾一线的特种兵
[焦点瞬间]"震中一枝英雄的小花"
记者电话救了85位村民
记者震中被埋 自救又救他人
[焦点瞬间]感恩的灾区孩子
映秀绝境,法晚记者背出4岁娃
绵阳日报成和平:抓拍地震瞬间
[焦点瞬间]生命因爱而美丽
"留守"灾区采访的八天八夜
记者联手志愿者抬出两伤员
[焦点瞬间]与爱同行
4 采访手记
像战士一样往前冲
战斗在抗灾*前沿
向世界发出震后汶川的**组照片
震区九记
飞向灾区
进军震源地
强震中的音像记忆
故乡,让我轻轻擦去你的泪
让我们去救人吧
[焦点瞬间]坚持住,陈坚
我的灾区军旅生活
难忘汶川路
挺进汶川,险!险!险!
我是记者,更是一名军人
灾难,让我心灵历经洗礼
救灾救到家门口
"死者为大",我选择放下镜头
用手机发出映秀镇灾情新闻
寻找失散的同行记者
余震中的记者
惊闻直升机失事
京华"招待所"
灾区"心"路
深夜绝壁徒步4小时入汶川
白天是志愿者 晚上才是记者
我见证了新闻的力量
站在前沿,记录身边的历史瞬间
[焦点瞬间]丈夫亲吻待产妻子
没有这次报道机会,该有多好
……
《用新闻拯救生命--抗震救灾中的中国记者》文章节选:
向*可爱的记者致敬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
一场毁灭性的地震灾害,让我们的民族历经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一场**艰巨的灾难报道,让我们新闻工作者队伍经历了一回生与死的考验。
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8.0级特大地震,顷刻之间夺走了我们数以万计同胞的生命,毁灭了我们的大片美丽家园。灾难面前,英勇的中华民族没有屈服,党**、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温家宝总理在几个小时之内便飞抵灾区,深入**线指挥救灾工作;大批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医务工作者、志愿者、新闻工作者**时间奔赴灾区,以*快速度到达受灾地区,开始夜以继日抢救正在废墟中受困受难的群众。
在这个庞大的一线抗震救灾大军中,新闻记者是一支特殊的队伍。"哪里有险隋,哪里就有记者的身影",在反复崩塌的毀损山路上,在行走于险滩激流的冲锋舟上,在揪人心肺的抢救现场,在余震不断的每一处灾区险境中,新闻工作者们用手中的笔、话筒和镜头,在**时间将一条条灾情信息,把一个个救灾现场传递给党**,传递给全国人民,传递给全世界,为救灾工作部署提供了有力参考,为安定人心作出了突出贡献,为感召天下爱心发挥了巨大作用,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等党和**领导人都先后对新闻工作者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在这场万众一心的抗震救灾行动中,广大新闻工作者不负重托,不辱使命,担当了重任。特大地震造成通信中断,灾区群众一度恐慌和无望,正是媒体的声音、记者的身影给了大家希望和勇气;在一些谣言扰乱人心的时候,正是媒体及时、权威的报道,澄清传言,稳定了人心;在交通受阻、通信不畅,全国人民心急如焚的时候,新闻媒体的**手报道为**和地方各级部门救灾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面对无情的自然灾害,媒体大力宣传党**、国务院心系灾区,**时间部署指挥救灾工作的决策,宣传灾区党委政府干部群众奋力投入抗震救灾的果敢行动,宣传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和公安干警挺身而出、不怕牺牲的英雄壮举,宣传全国人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精神。正是这股"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主旋律,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战胜灾难,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决心,为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