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6年07月
ISBN:9787118045604
[十位:7118045608]
页数:256
定价:¥30.00
店铺售价:¥24.00
(为您节省:¥6.00)
店铺库存:11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5165232901
《人文生态学》新旧程度及相关说明:
全部正版,拍下付款即可,缺货会通知,不议价,不包邮,无法指定快递,谢谢亲的理解和支持,祝亲购书愉快!
店主推荐图书:
-
¥118.40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12 22:37:23]
刘**
上海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12 17:26:34]
陈*
菏泽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11 00:45:01]
李**
秦皇岛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10 15:39:53]
杜**
天津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09 21:44:39]
苑**
泰安市
《人文生态学》内容提要:
“人文生态学”是一门集社会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为一体的系统科学。本书提出“人文生态学”概念,旨在深入了解当今世界拥有海量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成果的人类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内涵。本书简要介绍了人文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客体关系,环境恶化的评价、治理、控制以及管理等内容;可作为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与生态学专业的基础课教材,也可作为文、理、工科学生拓宽视野的跨专业选修课教材;对其他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工作者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人文生态学》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人文生态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
1.2 人文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
1.3 人文生态学的特点
1.4 人文生态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关系
1.5 人文生态学教育
1.6 人文生态学的学习方法及研究方法
第2章 人文生态环境的主体——人类
2.1 人口的基本特征
2.2 人口的数量动态
2.3 人口的空间动态
2.4 人类与人类文明
第3章 人文环境及自然资源
3.1 人文环境的概念及类型
3.2 人文环境的基本特征
3.3 人文生态因子及其类型
3.4 主要人文生态因子及其生态作用
3.5 自然资源的分类
3.6 主要自然资源的保护
3.7 自然保护区
第4章 人文生态系统
4.1 人文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基本规律
4.2 人文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4.3 人文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4.4 人文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4.5 人文生态系统的发展与演化
第5章 城市生态系统
5.1 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研究内容
5.2 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
5.3 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
5.4 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
5.5 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与演化
5.6 城市生态系统的管理与规划
第6章 人类面临的人文生态学问题
6.1 人口爆炸问题
6.2 能源危机
6.3 食物储备下降
6.4 自然资源衰竭
6.5 环境污染
第7章 人文生态系统的稳态机制
7.1 生态适应性
7.2 趋中性生态适应对策与人文生态系统的稳态概念
7.3 研究人文生态系统稳态机制的意义
7.4 人文生态系统稳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7.5 趋中性生态适应对策的研究
7.6 人文生态系统稳态的机理——趋中性生态适应对策
第8章 环境质量的人文生态学评价
8.1 环境质量评价的意义
8.2 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
8.3 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
第9章 人文环境污染的生态工程治理及生态产业
9.1 人文环境生态工程的任务及内容
9.2 人文环境污染的**工程
9.3 环境系统生态工程
9.4 人文生态投资
第10章 人文环境管理
10.1 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10.2 人文环境的质量标准
10.3 人文环境监测
10.4 人文环境保护法
10.5 我国环境管理的**
10.6 人文环境观的拓展与管理
参考文献
《人文生态学》作者介绍:
王兰州,教授,湖南衡阳人,1952年生,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教授,获博士学位;2000年赴美国(芝加哥)做博士后研究;自1991年起,进修和出访的**有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现任《中国计量学院学报》副主编、浙江植物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食品质量**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从事高校教学科研工作29年,1994年获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在《植物种群适应对策模型与生化机制》(科学出版社)中系统论述了植物种群趋中适应对策理论——MSEP假说与成因。提出了植物群落稳定的量化指标KW值和“亚黄金分割”的种群适应论点;主持和参与己宪成的**基金**项目、科技部“十五”攻关、省基金等务类科研课题10余项;正式出版学术专著2部,教材1部,发表各类科研论文、译文60余篇,其中10余篇分别被SCI、EI、ISTP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