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7年05月
ISBN:9787802102200
[十位:7802102200]
页数:223
定价:¥26.80
店铺售价:¥13.40
(为您节省:¥13.40)
店铺库存:16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5165232901
《魔鬼成语》新旧程度及相关说明:
全部正版,拍下付款即可,缺货会通知,不议价,不包邮,无法指定快递,谢谢亲的理解和支持,祝亲购书愉快!
店主推荐图书:
-
¥118.40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11 20:19:27]
张**
深圳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09 17:43:41]
R**
常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29 15:53:22]
张**
广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27 20:22:51]
邱**
泰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27 20:14:57]
沈*
宜昌市
《魔鬼成语》内容提要:
成语是中华文库的瑰宝,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其蕴含着的文化的精华、生命的价值、做人的真谛、审美的情趣、合作创新的精神,对人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成语的理解应把握其人文属性和对人情感的熏陶感染,而不应是对其表层含义的一成不变的粗浅理解。你可以在人生中细品成语,在成语中感悟智慧! 作者在本书中以新的知识,新的理论,树立新的观念,少了一些空洞的
说教,更多地是关注人的心灵和我们置身其中的现实世界。使我们的思维不
脱离时代的步伐,使读者真正把握其内在人文内涵。
解读成语,就是解读我们的苦乐人生。
前言 用成语解读苦乐人生
**辑 人性的张扬
知足常乐:快乐有它的分量,没办法贪多
随波逐流:适者生存的一种方法
无欲则刚;一种理想的境界
安贫乐道:靠觉悟干事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贪生怕死:人*基本的权利
庸人自扰:烦恼无根日日生
喜新厌旧:人性的表现形式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不值得我们奉为价值目标
孤芳自赏:安身立命之本
齐人攫金:强烈的动机导致盲目的行为
水秀于林风必摧之:嫉妒成性的证据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不能改变一个人的性质
《魔鬼成语》图书目录:
成语是中华文库的瑰宝,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其蕴含着的文化的精华、生命的价值、做人的真谛、审美的情趣、合作创新的精神,对人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成语的理解应把握其人文属性和对人情感的熏陶感染,而不应是对其表层含义的一成不变的粗浅理解。你可以在人生中细品成语,在成语中感悟智慧! 作者在本书中以新的知识,新的理论,树立新的观念,少了一些空洞的
说教,更多地是关注人的心灵和我们置身其中的现实世界。使我们的思维不
脱离时代的步伐,使读者真正把握其内在人文内涵。
解读成语,就是解读我们的苦乐人生。
前言 用成语解读苦乐人生
**辑 人性的张扬
知足常乐:快乐有它的分量,没办法贪多
随波逐流:适者生存的一种方法
无欲则刚;一种理想的境界
安贫乐道:靠觉悟干事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贪生怕死:人*基本的权利
庸人自扰:烦恼无根日日生
喜新厌旧:人性的表现形式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不值得我们奉为价值目标
孤芳自赏:安身立命之本
齐人攫金:强烈的动机导致盲目的行为
水秀于林风必摧之:嫉妒成性的证据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不能改变一个人的性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性的盲点
宠辱不惊:真名士自风流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本是毒
助人为乐:结果往往是双赢
君子之交:人际交往的一个误区
韬光养晦:不仅仅是一种生存策略
自知之明:比才能更早见,更优美,更珍奇
第二辑 世态的盛语
愤世嫉俗:斜视久了的眼睛看什么都不顺眼
瓜田李下:适当地限制自己的自由
人言可畏:走自己的路就是了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天赋如沃土,耕耘方有成
买椟还珠:不再是舍本逐末
三人成虎:可怕的从众心理
以貌取人:传统的心理惯性依然顽固地存在
矫枉过正:国人心态中一种不成形的毛病
言过其实:冷漠与恭维交错呈现
百闻不如一见:实践出真知
疑邻盗斧:唯心主义先验论
马马虎虎:民族的痼疾
言而无信:内心极其虚弱的表现
杞人忧天:精神上的感冒
鸡鸣狗盗:不要轻视任何有一技之长的人
数典忘祖:不必一味向后看
自以为是:浓厚的小农意识传统
第三辑 思维的花朵
井底之蛙:天地小也有天地小的好处
水滴石穿:从质变到量变
望洋兴叹:存在决定意识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表达了矛盾转化的思想
郑人买履:思想上的误区
掩耳盗铃: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望梅止渴:条件反射的结果
吹毛求疵:一种近平于强迫症的心理问题
倒行逆施:不协调也是一种美
盲人摸象:一个问题可以有不止一个正确答案
过犹不及:自然是道
异想天开:用不同常规的想法去处理问题
缘木求鱼:重要的是过程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认识论中的辩证原则
蜀犬吠日:共性与个性相互转化
庄周梦蝶:否认客观事物标准
胸有成竹:从必然向自由的发展过程
千金买骨:把握事物间的因果联系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刻舟求剑:运动是**的
朝三薯四:创新的思维方式
守株侍兔:个人的策略很重要
无中生有:一切创新思维的哲学基础
第四辑 文化的传承
愚公移山:人类生生不息的原动力之一
程门立雪:师道尊严的体现
暴殄天物:让人心疼的一个词
不求甚解: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重复”乃学习之母
厚德载物:容人之短,恕人之过
地大物博:并非**浪费的原罪
学而优则仕:人类文明的载体
忍辱负重: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有容乃大:宽容是*好的教育
别无长物:活得简单才能自由
专心致志:学有所成的必要条件
识时务者为俊杰:掌握趋势就是掌握未来
以柔克刚:人类的一种大智能
外圆内方:人生修养的一个标尺
满招损,谦受益:人一自大,他的天地就小了
大巧若拙:顺应自然的规律
从容不迫:保存能量的切实的办法
一日三省:成功者的箴言
大道至简:人*根本的是要战胜自己
叶公好龙:悠远的历史心理
光明磊落:往往是对现实法则的挑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际关系中的白金定律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体现
以退为进:巧妙的人生哲学
死而不朽:为人处世的*高标准
难得糊涂:一种虚静、淡泊的心灵状态
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实质
穷则思变:走出困境的“武器”
居安思危:祖宗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
成语是中华文库的瑰宝,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其蕴含着的文化的精华 、生命的价值、做人的真谛、审美的情趣、合作创新的精神对人生的影响是 深广的。对成语的理解应把握其人文属性和对人情感的熏陶感染,而不应是 对其表层含义的一成不变的粗浅理解。其实平时我们对成语的理解仅仅是剥 开了其表皮而已!比如,那个**的“狐假虎威”的成语,所有的词典里对 其的解释都是“仗势欺人”。这个解释应当说没有错,那只狐狸确实是利用 了老虎的威力,在众兽面前耀武扬威了一回。我们现实社会中确实有很多这 样的“小丑”。 可是,这个成语传达给我们的信息仅此而已吗?我们难道不能从中感受 到一种智能的力量吗?那只狐狸在厄运面前,不甘于就那么被老虎吃掉,这 才灵机一动,想出了如此高招,化险为夷。这难道对我们的人生没有启示意 义吗?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导演的“空城计”不就是“狐假虎威”的翻版吗 ?本来没有“势”,却凭空造出来一种“势”来威慑对方,使自己绝处逢生 ,这是多么高超的人生策略啊! 可能有的人认为成语的意思是固定的,不可以随意歪曲。前不久关于成 语“美轮美奂”的话题,时常见诸报端。不是因为“美轮美奂”这个成语运 用的广泛,出现的频率高,而是因为有人认为央视猪年春晚主持人董卿晚会 上的口误,以及于丹教授《百家讲坛》上将成语“美轮美奂”用错,引起网 友广泛关注。具体情况是这样的:猪年春晚上,主持人董卿用成语“美轮美 奂”来形容舞蹈《小城雨巷》之美,而在荧屏上讲《庄子》的于丹教授称舞 蹈《千手观音》真是“美轮美奂”。 为什么网友会认为“美轮美奂”用在这两种情况下是错的呢?因为该词 原义只是用来形容建筑的,大家对这种解释的认同也是根深蒂固的。对此, 《咬文嚼字》杂志社的语法修辞专家王敏在记者采访时表示,“美轮美奂” 在古书中固然只能形容建筑,但这属于“渐变词”,词义正随着时代的变化 而变化。《现代汉语词典》中就这样解释美轮美奂:原来形容新屋高大,也 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我们不必对此太较真,对董卿我们应该抱着 宽容的态度。”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于丹和董卿对成语“美轮美奂”并没用错地方。 时代发展了,文化的内涵肯定也要增加新的元素,我们尊重传统,但也不要 在旧纸堆里固步自封。我们要时常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理论,树立新的 观念,才能触摸时代的脉搏,跟上时代的步伐。否则,落伍了让人笑话还不 知道怎么回事。但思维的更新不能脱离正确的轨道,若像台湾叫阿扁的那位 政客,夸“社工的贡献”真是“罄竹难书”那就贻笑大方了。 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想法,猪年的春节刚过,我就着手写了这样一本关 于成语品读的书。由于我把这本书定位为“大众读物”,所以在写作的过程 中,我尽可能地少一些空洞的说教,更多地是关注人的心灵和我们置身其中 的现实世界。如此说来,成语其实就是我与读者沟通的桥梁而已!解读成语 ,就是解读我们的苦乐人生。 编者 《列子·说符》中有一则“齐人攫金”的有趣故事。说有个齐国人,一 大清早,赶到集市上去买东西。当他走到一个金银铺前的时候,竟当众抢起 金银铺的金子来,然后抱着金子就逃。铺主立时叫来士兵把他抓住了,抓至 官府,官吏审问他说:“铺子旁边有那么多人,你为什么敢抢金子呢?”只 听这人答道:“抢金子的时候,没看见别人,只看见金子。”在我们看来, 这个齐人的行为很可笑,更不可理解,但它正道出了一种带规律性的现象— —动机的影响。可以说,是过于强烈的抢金动机使这个齐人做出了事后也许 连他自己也觉得不可议的愚蠢举动。 1.动机强度影响人解决问题的思维 动机就是指推动和指引人们去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因,是促使人去解 决问题的动力。它能唤起人的行动,使活动指向一定的目标,并在相当长的 时间内维持这一活动。 我们人类的活动总是有目的的,特别是人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需要艰 苦而紧张的智力劳动,更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这一目的就是解决问题的动机 ,它维持思维活动的始终。很难想象,一个对任何事情都毫无兴趣的人,一 个对问题的解决无一定动机的人,能够去绞尽脑汁地冥思苦想,在挫折面前 表现出坚强的毅力,也就谈不到在思维活动中有所建树。所以,动机水平太 低,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那么,是不是说动机越强解决问题的效率就越高呢?为了探讨动机强度 与解决问题效率的关系,心理学家伯克曾以黑猩猩为对象作过这样一个实验 。实验前预先把不同的黑猩猩分别饿2、6、12、24、36、48个小时,然后分 别把它们关在铁笼子里,铁笼子外面一定距离处放一串香蕉,香蕉附近放一 根长棍。在背离香蕉的笼子的另一端放一根短棍。我们就看到,在这种情景 中的黑猩猩首先站在靠近香蕉的笼子一端,眼望着香蕉。但要想吃到香蕉, 它**可行的方法是先拿到笼中的短棍,用短棍将长棍拨过来,再用长棍去 够香蕉,不过,笼中的短棍是放在背离黑猩猩站立的方向,不容易被看到, 所以这个问题的解决对于���猩猩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那么,这些黑猩猩是 不是都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呢? 饿2小时的黑猩猩才吃过东西不久,要拿到香蕉的动机相当低,所以它 注视了香蕉不久,注意力就转而被笼子本身这个无关因素吸引,东走西逛地 看起笼子来了,似乎已忘记了要解决的问题。而饿上48小时的黑猩猩,看到 香蕉却是迫不及待了,动机特别强烈,这时的它就像那个当众抢金的齐人一 样,眼里只有香蕉。它伸出爪子去够香蕉,但总够不着,就目瞪着香蕉发脾 气,用尖声叫喊来“不成”,根本没有注意到笼子的对面还有根可以利用的 短棍,所以,这个黑猩猩也没有顺利解决问题。而只有那动机强度适中的黑 猩猩,才*终用正确的方法拿到了香蕉。 这表明,当动机强度很低时,活动效果很差,因为这时人的注意力容易 分散,思维活动易受干扰,不能充分利用已有的经验去有效的解决问题。随 着动机强度的增加,活动效果也逐渐提高,动机强度适中时,活动效果达到 *优水平。而此后动机强度再增加,活动效果会转而下降。这是因为动机太 强,人们的全部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在目的物上,使思维活动的领域变得十 分狭窄,思维僵化,人就会忽略情境中其他的对于解决问题可能是很重要的 线索。就如故事中的那个齐人,由于整日梦想发财,对金子的占有欲**强 烈,一见到金子,周围的一切就都“视而不见”了,才做出了愚蠢的举动。 所以,“齐人攫金”的故事应该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在解决问题时,将 动机水平调节到*适中的点上,你将站在钟型曲线的**。 人要顺利解决问题除自身要有适当的动机外,还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 2.知识对解决问题的影响 扎实雄厚的基础知识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强大动力因素,同时,知识面 越广博,联想的天地越大,机遇越多,创造的成功率也越高。比如,马克思 写《资本论》时,摘录了1500多本书的资料。古希腊的**学者亚里士多德 通晓哲学、物理学、生物学、美学、语言学、逻辑学等学科。可以说,任何 专门的创造性成果都是以广博的知识为基础的。对一般问题的解决也是如此 ,也要求我们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知识。下面,你不妨看一看日常生活中 的这两个故事,去体会知识的作用。 故事一:有个捕鸟者,很熟悉鸟的习性。有一次:他在湖边支起了一张 大网,果然有许多鸟都陆续钻进去寻食。过了一会儿,他见网里的鸟已不少 了,就上前去收网。但他的行动被网里的鸟发觉,它们一起振翅高飞,竟将 网带上了天空。怎么办?追!他亳不犹豫地作出了决定。于是,网在天上向 前走,他在地上跑着追。有许多人看见这一情景,都半带嘲讽地劝他说:“ 别瞎费事了,你这样追是怎么也追不上的。”捕鸟者回答说:“谁说我追不 上呢?天快黑了,鸟就要各自归巢,必然会各奔东西,它们一乱飞,网一定 会掉下来。”果然,他的判断对了,不久鸟就开始乱飞,网坠了下来。所有 的鸟,无一漏网。这不正是由于捕鸟者熟知鸟的习性这方面的知识,从而采 取了正确的行动,才使问题的解决达到预定的目的吗? 故事二:11世纪,埃及有位克娄巴特拉女王,她有一个十分嫉恨她的妹 妹。当时,女王有一顶闻名于世的宝物——金冠,上面有一颗被称为“埃及 的眼泪”的世界上*大的珍珠。有**,女王的侍女拖着王妹的女佣来向她 报告说:“女王陛下,‘埃及的眼泪’被人偷去,并且被她吞到肚子里去了 。”女王听后,十分恼怒。她想:惩罚女佣倒很容易,可怎么样才能将珍珠 取出来呢?女王又极不愿剖开女佣的肚子,这样鲜血会沾染珍珠,她十分焦 急。这时,歹毒的王妹前来献策了。她说“人喝多了醋就会泻个不停,你让 她多喝点醋,珍珠不就会随着排泄出来吗?”女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果 然让这个女佣喝了大量的醋,可珍珠并没有排下来。因为这本来就是王妹设 下的圈套,珍珠含有大量的碳酸钙,浸在醋中就会溶解。女王被王妹欺骗了 ,“埃及的眼泪”消失在女王的无知中。 知识可以增强人们思维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可以拓宽人的思路,开阔人 的视野。解决问题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就如同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所说: “空袋难以直立。” 思维需要知识,创造需要知识,因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拥有知识,如 饥似渴地追求知识。但在知识经验的运用中,还必须注意。P25-27
《魔鬼成语》文章节选:
成语是中华文库的瑰宝,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其蕴含着的文化的精华、生命的价值、做人的真谛、审美的情趣、合作创新的精神,对人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成语的理解应把握其人文属性和对人情感的熏陶感染,而不应是对其表层含义的一成不变的粗浅理解。你可以在人生中细品成语,在成语中感悟智慧! 作者在本书中以新的知识,新的理论,树立新的观念,少了一些空洞的
说教,更多地是关注人的心灵和我们置身其中的现实世界。使我们的思维不
脱离时代的步伐,使读者真正把握其内在人文内涵。
解读成语,就是解读我们的苦乐人生。
前言 用成语解读苦乐人生
**辑 人性的张扬
知足常乐:快乐有它的分量,没办法贪多
随波逐流:适者生存的一种方法
无欲则刚;一种理想的境界
安贫乐道:靠觉悟干事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贪生怕死:人*基本的权利
庸人自扰:烦恼无根日日生
喜新厌旧:人性的表现形式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不值得我们奉为价值目标
孤芳自赏:安身立命之本
齐人攫金:强烈的动机导致盲目的行为
水秀于林风必摧之:嫉妒成性的证据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不能改变一个人的性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性的盲点
宠辱不惊:真名士自风流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本是毒
助人为乐:结果往往是双赢
君子之交:人际交往的一个误区
韬光养晦:不仅仅是一种生存策略
自知之明:比才能更早见,更优美,更珍奇
第二辑 世态的盛语
愤世嫉俗:斜视久了的眼睛看什么都不顺眼
瓜田李下:适当地限制自己的自由
人言可畏:走自己的路就是了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天赋如沃土,耕耘方有成
买椟还珠:不再是舍本逐末
三人成虎:可怕的从众心理
以貌取人:传统的心理惯性依然顽固地存在
矫枉过正:国人心态中一种不成形的毛病
言过其实:冷漠与恭维交错呈现
百闻不如一见:实践出真知
疑邻盗斧:唯心主义先验论
马马虎虎:民族的痼疾
言而无信:内心极其虚弱的表现
杞人忧天:精神上的感冒
鸡鸣狗盗:不要轻视任何有一技之长的人
数典忘祖:不必一味向后看
自以为是:浓厚的小农意识传统
第三辑 思维的花朵
井底之蛙:天地小也有天地小的好处
水滴石穿:从质变到量变
望洋兴叹:存在决定意识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表达了矛盾转化的思想
郑人买履:思想上的误区
掩耳盗铃: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望梅止渴:条件反射的结果
吹毛求疵:一种近平于强迫症的心理问题
倒行逆施:不协调也是一种美
盲人摸象:一个问题可以有不止一个正确答案
过犹不及:自然是道
异想天开:用不同常规的想法去处理问题
缘木求鱼:重要的是过程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认识论中的辩证原则
蜀犬吠日:共性与个性相互转化
庄周梦蝶:否认客观事物标准
胸有成竹:从必然向自由的发展过程
千金买骨:把握事物间的因果联系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刻舟求剑:运动是**的
朝三薯四:创新的思维方式
守株侍兔:个人的策略很重要
无中生有:一切创新思维的哲学基础
第四辑 文化的传承
愚公移山:人类生生不息的原动力之一
程门立雪:师道尊严的体现
暴殄天物:让人心疼的一个词
不求甚解: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重复”乃学习之母
厚德载物:容人之短,恕人之过
地大物博:并非**浪费的原罪
学而优则仕:人类文明的载体
忍辱负重: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有容乃大:宽容是*好的教育
别无长物:活得简单才能自由
专心致志:学有所成的必要条件
识时务者为俊杰:掌握趋势就是掌握未来
以柔克刚:人类的一种大智能
外圆内方:人生修养的一个标尺
满招损,谦受益:人一自大,他的天地就小了
大巧若拙:顺应自然的规律
从容不迫:保存能量的切实的办法
一日三省:成功者的箴言
大道至简:人*根本的是要战胜自己
叶公好龙:悠远的历史心理
光明磊落:往往是对现实法则的挑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际关系中的白金定律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体现
以退为进:巧妙的人生哲学
死而不朽:为人处世的*高标准
难得糊涂:一种虚静、淡泊的心灵状态
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实质
穷则思变:走出困境的“武器”
居安思危:祖宗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
成语是中华文库的瑰宝,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其蕴含着的文化的精华 、生命的价值、做人的真谛、审美的情趣、合作创新的精神对人生的影响是 深广的。对成语的理解应把握其人文属性和对人情感的熏陶感染,而不应是 对其表层含义的一成不变的粗浅理解。其实平时我们对成语的理解仅仅是剥 开了其表皮而已!比如,那个**的“狐假虎威”的成语,所有的词典里对 其的解释都是“仗势欺人”。这个解释应当说没有错,那只狐狸确实是利用 了老虎的威力,在众兽面前耀武扬威了一回。我们现实社会中确实有很多这 样的“小丑”。 可是,这个成语传达给我们的信息仅此而已吗?我们难道不能从中感受 到一种智能的力量吗?那只狐狸在厄运面前,不甘于就那么被老虎吃掉,这 才灵机一动,想出了如此高招,化险为夷。这难道对我们的人生没有启示意 义吗?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导演的“空城计”不就是“狐假虎威”的翻版吗 ?本来没有“势”,却凭空造出来一种“势”来威慑对方,使自己绝处逢生 ,这是多么高超的人生策略啊! 可能有的人认为成语的意思是固定的,不可以随意歪曲。前不久关于成 语“美轮美奂”的话题,时常见诸报端。不是因为“美轮美奂”这个成语运 用的广泛,出现的频率高,而是因为有人认为央视猪年春晚主持人董卿晚会 上的口误,以及于丹教授《百家讲坛》上将成语“美轮美奂”用错,引起网 友广泛关注。具体情况是这样的:猪年春晚上,主持人董卿用成语“美轮美 奂”来形容舞蹈《小城雨巷》之美,而在荧屏上讲《庄子》的于丹教授称舞 蹈《千手观音》真是“美轮美奂”。 为什么网友会认为“美轮美奂”用在这两种情况下是错的呢?因为该词 原义只是用来形容建筑的,大家对这种解释的认同也是根深蒂固的。对此, 《咬文嚼字》杂志社的语法修辞专家王敏在记者采访时表示,“美轮美奂” 在古书中固然只能形容建筑,但这属于“渐变词”,词义正随着时代的变化 而变化。《现代汉语词典》中就这样解释美轮美奂:原来形容新屋高大,也 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我们不必对此太较真,对董卿我们应该抱着 宽容的态度。”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于丹和董卿对成语“美轮美奂”并没用错地方。 时代发展了,文化的内涵肯定也要增加新的元素,我们尊重传统,但也不要 在旧纸堆里固步自封。我们要时常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理论,树立新的 观念,才能触摸时代的脉搏,跟上时代的步伐。否则,落伍了让人笑话还不 知道怎么回事。但思维的更新不能脱离正确的轨道,若像台湾叫阿扁的那位 政客,夸“社工的贡献”真是“罄竹难书”那就贻笑大方了。 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想法,猪年的春节刚过,我就着手写了这样一本关 于成语品读的书。由于我把这本书定位为“大众读物”,所以在写作的过程 中,我尽可能地少一些空洞的说教,更多地是关注人的心灵和我们置身其中 的现实世界。如此说来,成语其实就是我与读者沟通的桥梁而已!解读成语 ,就是解读我们的苦乐人生。 编者 《列子·说符》中有一则“齐人攫金”的有趣故事。说有个齐国人,一 大清早,赶到集市上去买东西。当他走到一个金银铺前的时候,竟当众抢起 金银铺的金子来,然后抱着金子就逃。铺主立时叫来士兵把他抓住了,抓至 官府,官吏审问他说:“铺子旁边有那么多人,你为什么敢抢金子呢?”只 听这人答道:“抢金子的时候,没看见别人,只看见金子。”在我们看来, 这个齐人的行为很可笑,更不可理解,但它正道出了一种带规律性的现象— —动机的影响。可以说,是过于强烈的抢金动机使这个齐人做出了事后也许 连他自己也觉得不可议的愚蠢举动。 1.动机强度影响人解决问题的思维 动机就是指推动和指引人们去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因,是促使人去解 决问题的动力。它能唤起人的行动,使活动指向一定的目标,并在相当长的 时间内维持这一活动。 我们人类的活动总是有目的的,特别是人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需要艰 苦而紧张的智力劳动,更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这一目的就是解决问题的动机 ,它维持思维活动的始终。很难想象,一个对任何事情都毫无兴趣的人,一 个对问题的解决无一定动机的人,能够去绞尽脑汁地冥思苦想,在挫折面前 表现出坚强的毅力,也就谈不到在思维活动中有所建树。所以,动机水平太 低,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那么,是不是说动机越强解决问题的效率就越高呢?为了探讨动机强度 与解决问题效率的关系,心理学家伯克曾以黑猩猩为对象作过这样一个实验 。实验前预先把不同的黑猩猩分别饿2、6、12、24、36、48个小时,然后分 别把它们关在铁笼子里,铁笼子外面一定距离处放一串香蕉,香蕉附近放一 根长棍。在背离香蕉的笼子的另一端放一根短棍。我们就看到,在这种情景 中的黑猩猩首先站在靠近香蕉的笼子一端,眼望着香蕉。但要想吃到香蕉, 它**可行的方法是先拿到笼中的短棍,用短棍将长棍拨过来,再用长棍去 够香蕉,不过,笼中的短棍是放在背离黑猩猩站立的方向,不容易被看到, 所以这个问题的解决对于黑猩猩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那么,这些黑猩猩是 不是都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呢? 饿2小时的黑猩猩才吃过东西不久,要拿到香蕉的动机相当低,所以它 注视了香蕉不久,注意力就转而被笼子本身这个无关因素吸引,东走西逛地 看起笼子来了,似乎已忘记了要解决的问题。而饿上48小时的黑猩猩,看到 香蕉却是迫不及待了,动机特别强烈,这时的它就像那个当众抢金的齐人一 样,眼里只有香蕉。它伸出爪子去够香蕉,但总够不着,就目瞪着香蕉发脾 气,��尖声叫喊来“不成”,根本没有注意到笼子的对面还有根可以利用的 短棍,所以,这个黑猩猩也没有顺利解决问题。而只有那动机强度适中的黑 猩猩,才*终用正确的方法拿到了香蕉。 这表明,当动机强度很低时,活动效果很差,因为这时人的注意力容易 分散,思维活动易受干扰,不能充分利用已有的经验去有效的解决问题。随 着动机强度的增加,活动效果也逐渐提高,动机强度适中时,活动效果达到 *优水平。而此后动机强度再增加,活动效果会转而下降。这是因为动机太 强,人们的全部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在目的物上,使思维活动的领域变得十 分狭窄,思维僵化,人就会忽略情境中其他的对于解决问题可能是很重要的 线索。就如故事中的那个齐人,由于整日梦想发财,对金子的占有欲**强 烈,一见到金子,周围的一切就都“视而不见”了,才做出了愚蠢的举动。 所以,“齐人攫金”的故事应该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在解决问题时,将 动机水平调节到*适中的点上,你将站在钟型曲线的**。 人要顺利解决问题除自身要有适当的动机外,还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 2.知识对解决问题的影响 扎实雄厚的基础知识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强大动力因素,同时,知识面 越广博,联想的天地越大,机遇越多,创造的成功率也越高。比如,马克思 写《资本论》时,摘录了1500多本书的资料。古希腊的**学者亚里士多德 通晓哲学、物理学、生物学、美学、语言学、逻辑学等学科。可以说,任何 专门的创造性成果都是以广博的知识为基础的。对一般问题的解决也是如此 ,也要求我们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知识。下面,你不妨看一看日常生活中 的这两个故事,去体会知识的作用。 故事一:有个捕鸟者,很熟悉鸟的习性。有一次:他在湖边支起了一张 大网,果然有许多鸟都陆续钻进去寻食。过了一会儿,他见网里的鸟已不少 了,就上前去收网。但他的行动被网里的鸟发觉,它们一起振翅高飞,竟将 网带上了天空。怎么办?追!他亳不犹豫地作出了决定。于是,网在天上向 前走,他在地上跑着追。有许多人看见这一情景,都半带嘲讽地劝他说:“ 别瞎费事了,你这样追是怎么也追不上的。”捕鸟者回答说:“谁说我追不 上呢?天快黑了,鸟就要各自归巢,必然会各奔东西,它们一乱飞,网一定 会掉下来。”果然,他的判断对了,不久鸟就开始乱飞,网坠了下来。所有 的鸟,无一漏网。这不正是由于捕鸟者熟知鸟的习性这方面的知识,从而采 取了正确的行动,才使问题的解决达到预定的目的吗? 故事二:11世纪,埃及有位克娄巴特拉女王,她有一个十分嫉恨她的妹 妹。当时,女王有一顶闻名于世的宝物——金冠,上面有一颗被称为“埃及 的眼泪”的世界上*大的珍珠。有**,女王的侍女拖着王妹的女佣来向她 报告说:“女王陛下,‘埃及的眼泪’被人偷去,并且被她吞到肚子里去了 。”女王听后,十分恼怒。她想:惩罚女佣倒很容易,可怎么样才能将珍珠 取出来呢?女王又极不愿剖开女佣的肚子,这样鲜血会沾染珍珠,她十分焦 急。这时,歹毒的王妹前来献策了。她说“人喝多了醋就会泻个不停,你让 她多喝点醋,珍珠不就会随着排泄出来吗?”女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果 然让这个女佣喝了大量的醋,可珍珠并没有排下来。因为这本来就是王妹设 下的圈套,珍珠含有大量的碳酸钙,浸在醋中就会溶解。女王被王妹欺骗了 ,“埃及的眼泪”消失在女王的无知中。 知识可以增强人们思维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可以拓宽人的思路,开阔人 的视野。解决问题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就如同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所说: “空袋难以直立。” 思维需要知识,创造需要知识,因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拥有知识,如 饥似渴地追求知识。但在知识经验的运用中,还必须注意。P25-27
《魔鬼成语》编辑推荐与评论:
成语是中华文库的瑰宝,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其蕴含着的文化的精华、生命的价值、做人的真谛、审美的情趣、合作创新的精神,对人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成语的理解应把握其人文属性和对人情感的熏陶感染,而不应是对其表层含义的一成不变的粗浅理解。你可以在人生中细品成语,在成语中感悟智慧! 作者在本书中以新的知识,新的理论,树立新的观念,少了一些空洞的
说教,更多地是关注人的心灵和我们置身其中的现实世界。使我们的思维不
脱离时代的步伐,使读者真正把握其内在人文内涵。
解读成语,就是解读我们的苦乐人生。
前言 用成语解读苦乐人生
**辑 人性的张扬
知足常乐:快乐有它的分量,没办法贪多
随波逐流:适者生存的一种方法
无欲则刚;一种理想的境界
安贫乐道:靠觉悟干事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贪生怕死:人*基本的权利
庸人自扰:烦恼无根日日生
喜新厌旧:人性的表现形式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不值得我们奉为价值目标
孤芳自赏:安身立命之本
齐人攫金:强烈的动机导致盲目的行为
水秀于林风必摧之:嫉妒成性的证据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不能改变一个人的性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性的盲点
宠辱不惊:真名士自风流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本是毒
助人为乐:结果往往是双赢
君子之交:人际交往的一个误区
韬光养晦:不仅仅是一种生存策略
自知之明:比才能更早见,更优美,更珍奇
第二辑 世态的盛语
愤世嫉俗:斜视久了的眼睛看什么都不顺眼
瓜田李下:适当地限制自己的自由
人言可畏:走自己的路就是了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天赋如沃土,耕耘方有成
买椟还珠:不再是舍本逐末
三人成虎:可怕的从众心理
以貌取人:传统的心理惯性依然顽固地存在
矫枉过正:国人心态中一种不成形的毛病
言过其实:冷漠与恭维交错呈现
百闻不如一见:实践出真知
疑邻盗斧:唯心主义先验论
马马虎虎:民族的痼疾
言而无信:内心极其虚弱的表现
杞人忧天:精神上的感冒
鸡鸣狗盗:不要轻视任何有一技之长的人
数典忘祖:不必一味向后看
自以为是:浓厚的小农意识传统
第三辑 思维的花朵
井底之蛙:天地小也有天地小的好处
水滴石穿:从质变到量变
望洋兴叹:存在决定意识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表达了矛盾转化的思想
郑人买履:思想上的误区
掩耳盗铃: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望梅止渴:条件反射的结果
吹毛求疵:一种近平于强迫症的心理问题
倒行逆施:不协调也是一种美
盲人摸象:一个问题可以有不止一个正确答案
过犹不及:自然是道
异想天开:用不同常规的想法去处理问题
缘木求鱼:重要的是过程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认识论中的辩证原则
蜀犬吠日:共性与个性相互转化
庄周梦蝶:否认客观事物标准
胸有成竹:从必然向自由的发展过程
千金买骨:把握事物间的因果联系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刻舟求剑:运动是**的
朝三薯四:创新的思维方式
守株侍兔:个人的策略很重要
无中生有:一切创新思维的哲学基础
第四辑 文化的传承
愚公移山:人类生生不息的原动力之一
程门立雪:师道尊严的体现
暴殄天物:让人心疼的一个词
不求甚解: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重复”乃学习之母
厚德载物:容人之短,恕人之过
地大物博:并非**浪费的原罪
学而优则仕:人类文明的载体
忍辱负重: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有容乃大:宽容是*好的教育
别无长物:活得简单才能自由
专心致志:学有所成的必要条件
识时务者为俊杰:掌握趋势就是掌握未来
以柔克刚:人类的一种大智能
外圆内方:人生修养的一个标尺
满招损,谦受益:人一自大,他的天地就小了
大巧若拙:顺应自然的规律
从容不迫:保存能量的切实的办法
一日三省:成功者的箴言
大道至简:人*根本的是要战胜自己
叶公好龙:悠远的历史心理
光明磊落:往往是对现实法则的挑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际关系中的白金定律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体现
以退为进:巧妙的人生哲学
死而不朽:为人处世的*高标准
难得糊涂:一种虚静、淡泊的心灵状态
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实质
穷则思变:走出困境的“武器”
居安思危:祖宗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
成语是中华文库的瑰宝,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其蕴含着的文化的精华 、生命的价值、做人的真谛、审美的情趣、合作创新的精神对人生的影响是 深广的。对成语的理解应把握其人文属性和对人情感的熏陶感染,而不应是 对其表层含义的一成不变的粗浅理解。其实平时我们对成语的理解仅仅是剥 开了其表皮而已!比如,那个**的“狐假虎威”的成语,所有的词典里对 其的解释都是“仗势欺人”。这个解释应当说没有错,那只狐狸确实是利用 了老虎的威力,在众兽面前耀武扬威了一回。我们现实社会中确实有很多这 样的“小丑”。 可是,这个成语传达给我们的信息仅此而已吗?我们难道不能从中感受 到一种智能的力量吗?那只狐狸在厄运面前,不甘于就那么被老虎吃掉,这 才灵机一动,想出了如此高招,化险为夷。这难道对我们的人生没有启示意 义吗?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导演的“空城计”不就是“狐假虎威”的翻版吗 ?本来没有“势”,却凭空造出来一种“势”来威慑对方,使自己绝处逢生 ,这是多么高超的人生策略啊! 可能有的人认为成语的意思是固定的,不可以随意歪曲。前不久关于成 语“美轮美奂”的话题,时常见诸报端。不是因为“美轮美奂”这个成语运 用的广泛,出现的频率高,而是因为有人认为央视猪年春晚主持人董卿晚会 上的口误,以及于丹教授《百家讲坛》上将成语“美轮美奂”用错,引起网 友广泛关注。具体情况是这样的:猪年春晚上,主持人董卿用成语“美轮美 奂”来形容舞蹈《小城雨巷》之美,而在荧屏上讲《庄子》的于丹教授称舞 蹈《千手观音》真是“美轮美奂”。 为什么网友会认为“美轮美奂”用在这两种情况下是错的呢?因为该词 原义只是用来形容建筑的,大家对这种解释的认同也是根深蒂固的。对此, 《咬文嚼字》杂志社的语法修辞专家王敏在记者采访时表示,“美轮美奂” 在古书中固然只能形容建筑,但这属于“渐变词”,词义正随着时代的变化 而变化。《现代汉语词典》中就这样解释美轮美奂:原来形容新屋高大,也 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我们不必对此太较真,对董卿我们应该抱着 宽容的态度。”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于丹和董卿对成语“美轮美奂”并没用错地方。 时代发展了,文化的内涵肯定也要增加新的元素,我们尊重传统,但也不要 在旧纸堆里固步自封。我们要时常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理论,树立新的 观念,才能触摸时代的脉搏,跟上时代的步伐。否则,落伍了让人笑话还不 知道怎么回事。但思维的更新不能脱离正确的轨道,若像台湾叫阿扁的那位 政客,夸“社工的贡献”真是“罄竹难书”那就贻笑大方了。 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想法,猪年的春节刚过,我就着手写了这样一本关 于成语品读的书。由于我把这本书定位为“大众读物”,所以在写作的过程 中,我尽可能地少一些空洞的说教,更多地是关注人的心灵和我们置身其中 的现实世界。如此说来,成语其实就是我与读者沟通的桥梁而已!解读成语 ,就是解读我们的苦乐人生。 编者 《列子·说符》中有一则“齐人攫金”的有趣故事。说有个齐国人,一 大清早,赶到集市上去买东西。当他走到一个金银铺前的时候,竟当众抢起 金银铺的金子来,然后抱着金子就逃。铺主立时叫来士兵把他抓住了,抓至 官府,官吏审问他说:“铺子旁边有那么多人,你为什么敢抢金子呢?”只 听这人答道:“抢金子的时候,没看见别人,只看见金子。”在我们看来, 这个齐人的行为很可笑,更不可理解,但它正道出了一种带规律性的现象— —动机的影响。可以说,是过于强烈的抢金动机使这个齐人做出了事后也许 连他自己也觉得不可议的愚蠢举动。 1.动机强度影响人解决问题的思维 动机就是指推动和指引人们去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因,是促使人去解 决问题的动力。它能唤起人的行动,使活动指向一定的目标,并在相当长的 时间内维持这一活动。 我们人类的活动总是有目的的,特别是人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需要艰 苦而紧张的智力劳动,更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这一目的就是解决问题的动机 ,它维持思维活动的始终。很难想象,一个对任何事情都毫无兴趣的人,一 个对问题的解决无一定动机的人,能够去绞尽脑汁地冥思苦想,在挫折面前 表现出坚强的毅力,也就谈不到在思维活动中有所建树。所以,动机水平太 低,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那么,是不是说动机越强解决问题的效率就越高呢?为了探讨动机强度 与解决问题效率的关系,心理学家伯克曾以黑猩猩为对象作过这样一个实验 。实验前预先把不同的黑猩猩分别饿2、6、12、24、36、48个小时,然后分 别把它们关在铁笼子里,铁笼子外面一定距离处放一串香蕉,香蕉附近放一 根长棍。在背离香蕉的笼子的另一端放一根短棍。我们就看到,在这种情景 中的黑猩猩首先站在靠近香蕉的笼子一端,眼望着香蕉。但要想吃到香蕉, 它**可行的方法是先拿到笼中的短棍,用短棍将长棍拨过来,再用长棍去 够香蕉,不过,笼中的短棍是放在背离黑猩猩站立的方向,不容易被看到, 所以这个问题的解决对于黑猩猩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那么,这些黑猩猩是 不是都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呢? 饿2小时的黑猩猩才吃过东西不久,要拿到香蕉的动机相当低,所以它 注视了香蕉不久,注意力就转而被笼子本身这个无关因素吸引,东走西逛地 看起笼子来了,似乎已忘记了要解决的问题。而饿上48小时的黑猩猩,看到 香蕉却是迫不及待了,动机特别强烈,这时的它就像那个当众抢金的齐人一 样,眼里只有香蕉。它伸出爪子去够香蕉,但总够不着,就目瞪着香蕉发脾 气,用尖声叫喊来“不成”,根本没有注意到笼子的对面还有根可以利用的 短棍,所以,这个黑猩猩也没有顺利解决问题。而只有那动机强度适中的黑 猩猩,才*终用正确的方法拿到了香蕉。 这表明,当动机强度很低时,活动效果很差,因为这时人的注意力容易 分散,思维活动易受干扰,不能充分利用已有的经验去有效的解决问题。随 着动机强度的增加,活动效果也逐渐提高,动机强度适中时,活动效果达到 *优水平。而此后动机强度再增加,活动效果会转而下降。这是因为动机太 强,人们的全部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在目的物上,使思维活动的领域变得十 分狭窄,思维僵化,人就会忽略情境中其他的对于解决问题可能是很重要的 线索。就如故事中的那个齐人,由于整日梦想发财,对金子的占有欲**强 烈,一见到金子,周围的一切就都“视而不见”了,才做出了愚蠢的举动。 所以,“齐人攫金”的故事应该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在解决问题时,将 动机水平调节到*适中的点上,你将站在钟型曲线的**。 人要顺利解决问题除自身要有适当的动机外,还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 2.知识对解决问题的影响 扎实雄厚的基础知识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强大动力因素,同时,知识面 越广博,联想的天地越大,机遇越多,创造的成功率也越高。比如,马克思 写《资本论》时,摘录了1500多本书的资料。古希腊的**学者亚里士多德 通晓哲学、物理学、生物学、美学、语言学、逻辑学等学科。可以说,任何 专门的创造性成果都是以广博的知识为基础的。对一般问题的解决也是如此 ,也要求我们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知识。下面,你不妨看一看日常生活中 的这两个故事,去体会知识的作用。 故事一:有个捕鸟者,很熟悉鸟的习性。有一次:他在湖边支起了一张 大网,果然有许多鸟都陆续钻进去寻食。过了一会儿,他见网里的鸟已不少 了,就上前去收网。但他的行动被网里的鸟发觉,它们一起振翅高飞,竟将 网带上了天空。怎么办?追!他亳不犹豫地作出了决定。于是,网在天上向 前走,他在地上跑着追。有许多人看见这一情景,都半带嘲讽地劝他说:“ 别瞎费事了,你这样追是怎么也追不上的。”捕鸟者回答说:“谁说我追不 上呢?天快黑了,鸟就要各自归巢,必然会各奔东西,它们一乱飞,网一定 会掉下来。”果然,他的判断对了,不久鸟就开始乱飞,网坠了下来。所有 的鸟,无一漏网。这不正是由于捕鸟者熟知鸟的习性这方面的知识,从而采 取了正确的行动,才使问题的解决达到预定的目的吗? 故事二:11世纪,埃及有位克娄巴特拉女王,她有一个十分嫉恨她的妹 妹。当时,女王有一顶闻名于世的宝物——金冠,上面有一颗被称为“埃及 的眼泪”的世界上*大的珍珠。有**,女王的侍女拖着王妹的女佣来向她 报告说:“女王陛下,‘埃及的眼泪’被人偷去,并且被她吞到肚子里去了 。”女王听后,十分恼怒。她想:惩罚女佣倒很容易,可怎么样才能将珍珠 取出来呢?女王又极不愿剖开女佣的肚子,这样鲜血会沾染珍珠,她十分焦 急。这时,歹毒的王妹前来献策了。她说“人喝多了醋就会泻个不停,你让 她多喝点醋,珍珠不就会随着排泄出来吗?”女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果 然让这个女佣喝了大量的醋,可珍珠并没有排下来。因为这本来就是王妹设 下的圈套,珍珠含有大量的碳酸钙,浸在醋中就会溶解。女王被王妹欺骗了 ,“埃及的眼泪”消失在女王的无知中。 知识可以增强人们思维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可以拓宽人的思路,开阔人 的视野。解决问题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就如同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所说: “空袋难以直立。” 思维需要知识,创造需要知识,因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拥有知识,如 饥似渴地追求知识。但在知识经验的运用中,还必须注意。P25-27
《魔鬼成语》作者介绍:
成语是中华文库的瑰宝,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其蕴含着的文化的精华、生命的价值、做人的真谛、审美的情趣、合作创新的精神,对人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成语的理解应把握其人文属性和对人情感的熏陶感染,而不应是对其表层含义的一成不变的粗浅理解。你可以在人生中细品成语,在成语中感悟智慧! 作者在本书中以新的知识,新的理论,树立新的观念,少了一些空洞的
说教,更多地是关注人的心灵和我们置身其中的现实世界。使我们的思维不
脱离时代的步伐,使读者真正把握其内在人文内涵。
解读成语,就是解读我们的苦乐人生。
前言 用成语解读苦乐人生
**辑 人性的张扬
知足常乐:快乐有它的分量,没办法贪多
随波逐流:适者生存的一种方法
无欲则刚;一种理想的境界
安贫乐道:靠觉悟干事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贪生怕死:人*基本的权利
庸人自扰:烦恼无根日日生
喜新厌旧:人性的表现形式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不值得我们奉为价值目标
孤芳自赏:安身立命之本
齐人攫金:强烈的动机导致盲目的行为
水秀于林风必摧之:嫉妒成性的证据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不能改变一个人的性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性的盲点
宠辱不惊:真名士自风流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本是毒
助人为乐:结果往往是双赢
君子之交:人际交往的一个误区
韬光养晦:不仅仅是一种生存策略
自知之明:比才能更早见,更优美,更珍奇
第二辑 世态的盛语
愤世嫉俗:斜视久了的眼睛看什么都不顺眼
瓜田李下:适当地限制自己的自由
人言可畏:走自己的路就是了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天赋如沃土,耕耘方有成
买椟还珠:不再是舍本逐末
三人成虎:可怕的从众心理
以貌取人:传统的心理惯性依然顽固地存在
矫枉过正:国人心态中一种不成形的毛病
言过其实:冷漠与恭维交错呈现
百闻不如一见:实践出真知
疑邻盗斧:唯心主义先验论
马马虎虎:民族的痼疾
言而无信:内心极其虚弱的表现
杞人忧天:精神上的感冒
鸡鸣狗盗:不要轻视任何有一技之长的人
数典忘祖:不必一味向后看
自以为是:浓厚的小农意识传统
第三辑 思维的花朵
井底之蛙:天地小也有天地小的好处
水滴石穿:从质变到量变
望洋兴叹:存在决定意识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表达了矛盾转化的思想
郑人买履:思想上的误区
掩耳盗铃: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望梅止渴:条件反射的结果
吹毛求疵:一种近平于强迫症的心理问题
倒行逆施:不协调也是一种美
盲人摸象:一个问题可以有不止一个正确答案
过犹不及:自然是道
异想天开:用不同常规的想法去处理问题
缘木求鱼:重要的是过程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认识论中的辩证原则
蜀犬吠日:共性与个性相互转化
庄周梦蝶:否认客观事物标准
胸有成竹:从必然向自由的发展过程
千金买骨:把握事物间的因果联系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刻舟求剑:运动是**的
朝三薯四:创新的思维方式
守株侍兔:个人的策略很重要
无中生有:一切创新思维的哲学基础
第四辑 文化的传承
愚公移山:人类生生不息的原动力之一
程门立雪:师道尊严的体现
暴殄天物:让人心疼的一个词
不求甚解: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重复”乃学习之母
厚德载物:容人之短,恕人之过
地大物博:并非**浪费的原罪
学而优则仕:人类文明的载体
忍辱负重: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有容乃大:宽容是*好的教育
别无长物:活得简单才能自由
专心致志:学有所成的必要条件
识时务者为俊杰:掌握趋势就是掌握未来
以柔克刚:人类的一种大智能
外圆内方:人生修养的一个标尺
满招损,谦受益:人一自大,他的天地就小了
大巧若拙:顺应自然的规律
从容不迫:保存能量的切实的办法
一日三省:成功者的箴言
大道至简:人*根本的是要战胜自己
叶公好龙:悠远的历史心理
光明磊落:往往是对现实法则的挑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际关系中的白金定律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体现
以退为进:巧妙的人生哲学
死而不朽:为人处世的*高标准
难得糊涂:一种虚静、淡泊的心灵状态
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实质
穷则思变:走出困境的“武器”
居安思危:祖宗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
成语是中华文库的瑰宝,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其蕴含着的文化的精华 、生命的价值、做人的真谛、审美的情趣、合作创新的精神对人生的影响是 深广的。对成语的理解应把握其人文属性和对人情感的熏陶感染,而不应是 对其表层含义的一成不变的粗浅理解。其实平时我们对成语的理解仅仅是剥 开了其表皮而已!比如,那个**的“狐假虎威”的成语,所有的词典里对 其的解释都是“仗势欺人”。这个解释应当说没有错,那只狐狸确实是利用 了老虎的威力,在众兽面前耀武扬威了一回。我们现实社会中确实有很多这 样的“小丑”。 可是,这个成语传达给我们的信息仅此而已吗?我们难道不能从中感受 到一种智能的力量吗?那只狐狸在厄运面前,不甘于就那么被老虎吃掉,这 才灵机一动,想出了如此高招,化险为夷。这难道对我们的人生没有启示意 义吗?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导演的“空城计”不就是“狐假虎威”的翻版吗 ?本来没有“势”,却凭空造出来一种“势”来威慑对方,使自己绝处逢生 ,这是多么高超的人生策略啊! 可能有的人认为成语的意思是固定的,不可以随意歪曲。前不久关于成 语“美轮美奂”的话题,时常见诸报端。不是因为“美轮美奂”这个成语运 用的广泛,出现的频率高,而是因为有人认为央视猪年春晚主持人董卿晚会 上的口误,以及于丹教授《百家讲坛》上将成语“美轮美奂”用错,引起网 友广泛关注。具体情况是这样的:猪年春晚上,主持人董卿用成语“美轮美 奂”来形容舞蹈《小城雨巷》之美,而在荧屏上讲《庄子》的于丹教授称舞 蹈《千手观音》真是“美轮美奂”。 为什么网友会认为“美轮美奂”用在这两种情况下是错的呢?因为该词 原义只是用来形容建筑的,大家对这种解释的认同也是根深蒂固的。对此, 《咬文嚼字》杂志社的语法修辞专家王敏在记者采访时表示,“美轮美奂” 在古书中固然只能形容建筑,但这属于“渐变词”,词义正随着时代的变化 而变化。《现代汉语词典》中就这样解释美轮美奂:原来形容新屋高大,也 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我们不必对此太较真,对董卿我们应该抱着 宽容的态度。”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于丹和董卿对成语“美轮美奂”并没用错地方。 时代发展了,文化的内涵肯定也要增加新的元素,我们尊重传统,但也不要 在旧纸堆里固步自封。我们要时常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理论,树立新的 观念,才能触摸时代的脉搏,跟上时代的步伐。否则,落伍了让人笑话还不 知道怎么回事。但思维的更新不能脱离正确的轨道,若像台湾叫阿扁的那位 政客,夸“社工的贡献”真是“罄竹难书”那就贻笑大方了。 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想法,猪年的春节刚过,我就着手写了这样一本关 于成语品读的书。由于我把这本书定位为“大众读物”,所以在写作的过程 中,我尽可能地少一些空洞的说教,更多地是关注人的心灵和我们置身其中 的现实世界。如此说来,成语其实就是我与读者沟通的桥梁而已!解读成语 ,就是解读我们的苦乐人生。 编者 《列子·说符》中有一则“齐人攫金”的有趣故事。说有个齐国人,一 大清早,赶到集市上去买东西。当他走到一个金银铺前的时候,竟当众抢起 金银铺的金子来,然后抱着金子就逃。铺主立时叫来士兵把他抓住了,抓至 官府,官吏审问他说:“铺子旁边有那么多人,你为什么敢抢金子呢?”只 听这人答道:“抢金子的时候,没看见别人,只看见金子。”在我们看来, 这个齐人的行为很可笑,更不可理解,但它正道出了一种带规律性的现象— —动机的影响。可以说,是过于强烈的抢金动机使这个齐人做出了事后也许 连他自己也觉得不可议的愚蠢举动。 1.动机强度影响人解决问题的思维 动机就是指推动和指引人们去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因,是促使人去解 决问题的动力。它能唤起人的行动,使活动指向一定的目标,并在相当长的 时间内维持这一活动。 我们人类的活动总是有目的的,特别是人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需要艰 苦而紧张的智力劳动,更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这一目的就是解决问题的动机 ,它维持思维活动的始终。很难想象,一个对任何事情都毫无兴趣的人,一 个对问题的解决无一定动机的人,能够去绞尽脑汁地冥思苦想,在挫折面前 表现出坚强的毅力,也就谈不到在思维活动中有所建树。所以,动机水平太 低,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那么,是不是说动机越强解决问题的效率就越高呢?为了探讨动机强度 与解决问题效率的关系,心理学家伯克曾以黑猩猩为对象作过这样一个实验 。实验前预先把不同的黑猩猩分别饿2、6、12、24、36、48个小时,然后分 别把它们关在铁笼子里,铁笼子外面一定距离处放一串香蕉,香蕉附近放一 根长棍。在背离香蕉的笼子的另一端放一根短棍。我们就看到,在这种情景 中的黑猩猩首先站在靠近香蕉的笼子一端,眼望着香蕉。但要想吃到香蕉, 它**可行的方法是先拿到笼中的短棍,用短棍将长棍拨过来,再用长棍去 够香蕉,不过,笼中的短棍是放在背离黑猩猩站立的方向,不容易被看到, 所以这个问题的解决对于黑猩猩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那么,这些黑猩猩是 不是都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呢? 饿2小时的黑猩猩才吃过东西不久,要拿到香蕉的动机相当低,所以它 注视了香蕉不久,注意力就转而被笼子本身这个无关因素吸引,东走西逛地 看起笼子来了,似乎已忘记了要解决的问题。而饿上48小时的黑猩猩,看到 香蕉却是迫不及待了,动机特别强烈,这时的它就像那个当众抢金的齐人一 样,眼里只有香蕉。它伸出爪子去够香蕉,但总够不着,就目瞪着香蕉发脾 气,用尖声叫喊来“不成”,根本没有注意到笼子的对面还有根可以利用的 短棍,所以,这个黑猩猩也没有顺利解决问题。而只有那动机强度适中的黑 猩猩,才*终用正确的方法拿到了香蕉。 这表明,当动机强度很低时,活动效果很差,因为这时人的注意力容易 分散,思维活动易受干扰,不能充分利用已有的经验去有效的解决问题。随 着动机强度的增加,活动效果也逐渐提高,动机强度适中时,活动效果达到 *优水平。而此后动机强度再增加,活动效果会转而下降。这是因为动机太 强,人们的全部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在目的物上,使思维活动的领域变得十 分狭窄,思维僵化,人就会忽略情境中其他的对于解决问题可能是很重要的 线索。就如故事中的那个齐人,由于整日梦想发财,对金子的占有欲**强 烈,一见到金子,周围的一切就都“视而不见”了,才做出了愚蠢的举动。 所以,“齐人攫金”的故事应该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在解决问题时,将 动机水平调节到*适中的点上,你将站在钟型曲线的**��� 人要顺利解决问题除自身要有适当的动机外,还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 2.知识对解决问题的影响 扎实雄厚的基础知识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强大动力因素,同时,知识面 越广博,联想的天地越大,机遇越多,创造的成功率也越高。比如,马克思 写《资本论》时,摘录了1500多本书的资料。古希腊的**学者亚里士多德 通晓哲学、物理学、生物学、美学、语言学、逻辑学等学科。可以说,任何 专门的创造性成果都是以广博的知识为基础的。对一般问题的解决也是如此 ,也要求我们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知识。下面,你不妨看一看日常生活中 的这两个故事,去体会知识的作用。 故事一:有个捕鸟者,很熟悉鸟的习性。有一次:他在湖边支起了一张 大网,果然有许多鸟都陆续钻进去寻食。过了一会儿,他见网里的鸟已不少 了,就上前去收网。但他的行动被网里的鸟发觉,它们一起振翅高飞,竟将 网带上了天空。怎么办?追!他亳不犹豫地作出了决定。于是,网在天上向 前走,他在地上跑着追。有许多人看见这一情景,都半带嘲讽地劝他说:“ 别瞎费事了,你这样追是怎么也追不上的。”捕鸟者回答说:“谁说我追不 上呢?天快黑了,鸟就要各自归巢,必然会各奔东西,它们一乱飞,网一定 会掉下来。”果然,他的判断对了,不久鸟就开始乱飞,网坠了下来。所有 的鸟,无一漏网。这不正是由于捕鸟者熟知鸟的习性这方面的知识,从而采 取了正确的行动,才使问题的解决达到预定的目的吗? 故事二:11世纪,埃及有位克娄巴特拉女王,她有一个十分嫉恨她的妹 妹。当时,女王有一顶闻名于世的宝物——金冠,上面有一颗被称为“埃及 的眼泪”的世界上*大的珍珠。有**,女王的侍女拖着王妹的女佣来向她 报告说:“女王陛下,‘埃及的眼泪’被人偷去,并且被她吞到肚子里去了 。”女王听后,十分恼怒。她想:惩罚女佣倒很容易,可怎么样才能将珍珠 取出来呢?女王又极不愿剖开女佣的肚子,这样鲜血会沾染珍珠,她十分焦 急。这时,歹毒的王妹前来献策了。她说“人喝多了醋就会泻个不停,你让 她多喝点醋,珍珠不就会随着排泄出来吗?”女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果 然让这个女佣喝了大量的醋,可珍珠并没有排下来。因为这本来就是王妹设 下的圈套,珍珠含有大量的碳酸钙,浸在醋中就会溶解。女王被王妹欺骗了 ,“埃及的眼泪”消失在女王的无知中。 知识可以增强人们思维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可以拓宽人的思路,开阔人 的视野。解决问题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就如同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所说: “空袋难以直立。” 思维需要知识,创造需要知识,因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拥有知识,如 饥似渴地追求知识。但在知识经验的运用中,还必须注意。P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