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9787040256451
[十位:7040256452]
页数:419
定价:¥38.80
店铺售价:¥15.50
(为您节省:¥23.30)
店铺库存:17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5165232901
《环境生态学导论(第二版)》新旧程度及相关说明:
全部正版,拍下付款即可,缺货会通知,不议价,不包邮,无法指定快递,谢谢亲的理解和支持,祝亲购书愉快!
店主推荐图书:
-
¥118.40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29 15:53:22]
张**
广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27 20:22:51]
邱**
泰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27 20:14:57]
沈*
宜昌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24 22:47:14]
鄂尔多斯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23 21:17:39]
苑**
包头市
《环境生态学导论(第二版)》内容提要: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级规划教材,是专门为非生态学专业本科生的生态教育而编写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生态学的基本知识,包括生态过程的基本规律、自然界生命系统与其支持系统间的相互关系、人类社会的发展及生产活动对生物圈各类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人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对生态系统的保育,对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和所开展的生态建设等知识。
全书共10章,**章介绍环境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学科任务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二至四章介绍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是生态系统生态学;第五至第十章分别介绍人类在自然景观破碎化中的作用,环境污染的监测与评价、生态修复、生态系统管理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等内容。
本书内容丰富,注重生态学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不仅是非生态学专业本科生的通用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环境保护与管理等专业人员的学习参考书。
《环境生态学导论(第二版)》图书目录:
**章 绪论
**节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环境生态学的诞生和发展
一、生态圈
二、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及演变
三、环境生态学的诞生及学科发展
第二节 环境生态学的研究范畴与学科任务
一、环境生态学的研究范畴
二、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
第三节 环境生态学与相关学科
一、环境生态学与生态学
二、环境生态学与环境科学
三、环境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
四、环境生态学与恢复生态学
五、环境生态学与其他相关学科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
**节 地球上的生物
一、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二、生物多样性
三、地球自我调节理论——caia假说
第二节 环境的概念及其类型
一、环境的概念
二、环境的类型
三、环境因子的分类
第三节 生物与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
一、光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二、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三、水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四、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五、其他环境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六、环境因子作用的一般规律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生物圈中的生命系统
**节 生命系统的层次性
一、分子
二、基因
三、细胞
四、组织与器官
五、个体
六、种群
七、生物群落
第二节 生物种群的特征及动态
一、种群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二、种群的增长及其数量变动
三、种群调节理论
第三节 种群关系
一、种內关系
二、种间关系
三、种群的遗传与生活史对策
四、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
第四节 生物群落及其动态
一、生物群落的定义及特征
二、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
三、生物群落的结构
四、生物群落的演替
五、影响群落组成与结构变化的因素
第五节 群落的分类与排序
一、群落的分类
二、群落的排序及应用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
第五章 生态系统服务
第六章 景观生态学理论与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利用
第七章 环境污染的监测与评价
第八章 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
第九章 生态系统管理
第十章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
《环境生态学导论(第二版)》文章节选:
第三章 生物圈中的生命系统
第二节 生物种群的特征及动态
一、种群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一)种群的概念
种群(population)含人口或人民的意思“population”这个术语是由拉丁语派生的,一般译为人口。以前,有人在昆虫生态学中将其译为“虫口”等,我国大陆生态学家统一将其译为种群或“居群”,台湾学者则译为“族群”或“繁群”,日语中译为“个体群”。种群研究的空间边界往往是人为划定的。例如,实验室饲养的一群小家鼠,可称为一个实验种群。如果种群的栖息地具有天然的分界线,这个天然的分界线就是该种群分布的空间边界,如岛屿、湖泊等都可作为栖息于其中的种群与其他种群划分的边界。
一般认为,种群是物种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基本单位。在生物分类学中,门、纲、目、科、属等分类单元是学者按物种的特征及其在进化中的亲缘关系来划分的,唯有种才是真实存在的。因此,从进化论的观点看,种群是一个演化单位。从生态学观点看,种群又是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
(二)种群的基本特征
种群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三方面:①数量特征(密度或大小)。这是所有种群都具备的基本特征。种群的数量越多、密度越高,种群就越大,种群对生态系统功能的作用也就越大。种群的数量大小受四个种群基本参数,即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这些参数同时又受种群的年龄结构、性别比率、内分布格局和遗传组成的影响。了解种群的特征有助于理解种群的结构,分析种群动态。②空间分布特征。它包括内分布格局和地理分布格局,前者是指种群内部的个体是聚群分布、随机分布还是均匀分布(图3-2),后者则指种群分布在什么地理范围内。③遗传特征。种群具有一定的遗传组成,是一个基因库。种群的遗传特征是种群遗传学和进化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
《环境生态学导论(第二版)》编辑推荐与评论:
本书作为环境科学类非生态学专业(或生态学专业的导论性)教材,自2002年出版以来,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其重要原因可能是,教材依据生态学原理,着力阐述和介绍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受损后的变化过程、规律以及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理论和实践问题,在知识结构体系上反映了学科发展的特点,突出了学科间的交叉和生态学理论的应用。作为教育部确定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级规划教材”这次重新修订出版,在教材内容的整合上继续坚持并更凸显了这一特点。 全书共10章,**章介绍环境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学科任务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二至四章介绍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是生态系统生态学;第五至第十章分别介绍人类在自然景观破碎化中的作用,环境污染的监测与评价、生态修复、生态系统管理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