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5年08月
ISBN:9787806762769
[十位:7806762760]
页数:272
定价:¥26.00
店铺售价:¥10.00
(为您节省:¥16.00)
店铺库存:1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3061253263
店主推荐图书:
-
¥12.60
-
¥5.00
-
¥13.40
-
¥20.10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16 23:38:47]
欧**
广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16 17:55:30]
王*
昆明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16 14:32:13]
李**
济宁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15 01:42:53]
叶**
中山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14 18:52:56]
等*
南宁市
《帝国的惆怅: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与人性》内容提要:
本书是易中天先生以其**电视台《百家讲坛》汉代人物风云系列讲座为基础,解读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与人性之间的冲突,渗透,帝国体制由来去向,改革派的命运沉浮,得失奥妙……纵横捭阖,妙趣横生,发人深思。
历史总是让人惦记,历史也从来没有走远。
《帝国的惆怅: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与人性》图书目录:
明月何曾照渠沟
一 晁错之死
二 削藩其事
三 是非功过
四 晁错其人
五 历史之错
六 晁错之错
变法帮了腐败的忙
一 变法迫在眉睫
二 时势造英雄
三 针锋相对
四 事与愿违
五 成败与道德无关
六 教训所在
《水浒》四章
一 替宋江拿个主意
二 犯不着那么傻
三 晁盖遗嘱之谜
四 何不杀去东京
荒唐的正义
一 奸臣严嵩
二 混蛋嘉靖
三 滑头徐阶
四 谁是祸根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一 小人物不小
二 为谁死节
三 认死理的人
四 自掘坟墓是乾隆
五 礼失求诸野
六 土气与士气
鸦片的战争与战争的鸦片
一 弹冠相应的战败者
二 逼出来的谎话
三 一骗到底
四 谎言与高调
五 小曲好唱口难开
六 笑脸与鬼脸
七 鸦片还要吃到什么时候
非典型腐败
一 病例
二 所谓陋规
三 逼良为寇
四 高薪未必养廉
五 有监督就行吗
六 制度并不能保证一切
七 并非不治之症
好制度,坏制度
从出入两难到进退自如
千年一梦
《帝国的惆怅: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与人性》文章节选:
晁错是穿着上朝的衣服(朝衣)被杀死在刑场的。
晁错的这种死法,常常使读书不细的人误以为他死得很体面。这事要怪司马迁。司马迁在为晁错作传时用了“春秋笔法”,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似乎是皇帝给晁错留面子,让他穿着朝服去死,享受了“特殊待遇”。班固就没有司马迁那么厚道,不客气地揭老底说“绐载行市”(其实司马迁也说了这话,只不过是在《吴王刘濞列传》)。绐,就是诳
骗。晁错是被骗到刑场的。奉旨前去执行命令的首都卫戍司令兼公安部长(中尉)陈嘉大约并没有告诉晁错朝廷要杀他,晁错也以为是叫他去开会,兴冲冲地穿了朝服就上车,结果稀里糊涂被拉到东市,腰斩了,连遗嘱也没来得及留。我们不知道,刑前有没有人向他宣读判决书。但可以肯定,晁错之死,没有经过审判,也没有给他辩护的机会。
这实在可以说是“草菅人命”,而这个被“草菅”了的晁错也不是什么小人物。他是西汉初年景帝朝的大臣,官居御史大夫。御史大夫是个什么官呢?用现在的话说,相当于副总理兼监察部长。所以晁错的地位是很高的。一个高官不经审判甚至还身着朝服时就被处死,只有两种可能: 一是事情已经到了非常紧迫的程度;二是对手痛恨此人已经到了不顾一切的地步。现在看来,晁错的死,两种情况都存在。
先说事情的紧迫。
晁错被杀的直接原因是“削藩”。晁错是一有机会就要向汉景帝鼓吹削藩的。而且,正是因为他的极力主张和一再鼓吹,景帝才*终下了削藩的决心。什么是“削藩”呢?简单地说,就是削减藩国的辖地。所谓“藩国”,就是西汉初年分封的一些王国。这些王国的君主,不是皇帝的兄弟,就是皇帝的子侄,是大汉王朝的既得利益者。削藩,无疑是要剥夺他们的权力,侵犯他们的利益,这些凤子龙孙岂能心甘情愿束手就擒?所以,削藩令一下,*强大的两个王国——吴国和楚国就跳了起来。吴王刘濞和楚王刘戊联合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卬、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东王刘雄渠起兵造反,组成七国联军,浩浩荡荡杀向京师,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七国之乱”,也叫“吴楚之乱”。
七国兴乱,朝野震惊,舆论哗然。景帝君臣一面调兵遣将,一面商量对策。这时,一个名叫袁盎的人就给景帝出了个主意。袁盎说,吴楚两国,其实是没有能力造反的。他们财大气粗不假,人多势众也不假,但他们高价收买的,不过是一些见利忘义的亡命之徒,哪里成得了气候?之所以贸然造反,只因为晁错怂恿陛下削藩。因此,只要杀了晁错,退还削去的领地,兵不血刃就能平定叛乱。袁盎是做过吴国丞相的,说话的分量就比较重一点。何况这时景帝大约也方寸已乱,听了袁盎的建议,就起了丢卒保车的心思。
不能说袁盎的主意没有道理,因为吴楚叛乱确实是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借口的。打出的旗号,则是“存亡继绝,振弱伐暴,以安刘氏”。什么叫“清君侧”呢?就是说皇帝身边有小人,要清理掉。这个“小人”,具体说就是晁错。那好,你们不就是要“清君侧”吗?如果晁错已诛,君侧已清,你们还反什么反?
事实证明,袁盎的这个主意并不灵。晁错被杀以后,七国并未退兵,作为汉使的袁盎反倒被吴王扣了起来。袁盎给汉景帝出了诛杀晁错的主意后,被任命为“太常”(主管宗庙礼仪和教育的部长),出使吴国。袁盎满心以为吴王的目的既已达到,应该见好就收的。谁知道吴王的胃口已经吊起来了,根本不把袁盎和朝廷放在眼里,不但连面都不见,还丢下一句话: 要么投降,要么去死。这下子袁盎可就哑巴吃黄连了。虽然后来他总算从吴营中逃了出来,却也从此背上了一个恶名: 挑拨离间,公报私仇,谗言误国,冤杀功臣。
实际上当时就有人为晁错鸣冤叫屈,对袁盎不以为然。晁错被杀以后,有一个名叫“邓公”的人从前方回京,向汉景帝汇报军情。邓公的官职是“谒者仆射”(宫廷卫队长郎中令的属官),级别“比千石”,此刻被任命为校尉(比将军低一级的武官),将兵平叛。汉景帝问邓公: 晁错已经杀了,吴国和楚国应该退兵了吧?邓公却回答说,怎么会退?吴王图谋造反,准备了几十年,所谓“诛晁错,清君侧”,不过是个借口罢了,“其意非在错也”(他们的意图并非在诛杀晁错)。所以,吴国和楚国是不会退兵的,天下人的嘴巴却恐怕会闭起来,不敢再说话了(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景帝问他为什么。邓公说,晁错为什么要主张削藩?是因为担心诸侯过于强盛,尾大不掉,威胁**政权,这才提出要削减藩国辖地,以提高京师地位。这是我们汉家社稷的千秋大业和万世之利呀!可是,他的计划才刚刚开始实行,自己却被冤杀于东市,这不是“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做了令亲者痛仇者快的事吗?“臣窃为陛下不取也!”景帝听了以后,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默然良久”,才叹了一口气说,你说得对,朕也是追悔莫及啊!
《帝国的惆怅: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与人性》编辑推荐与评论:
历史总是让人惦记,历史也从来没有走远。本书中这些鲜活的故事和生命,以民族文化心理为核心,通过轻松有趣的讲述,促使人们反省历史,反省人生,反省自己,将智慧蕴含于趣味之中。
本书是易中天先生以其**电视台《百家讲坛》汉代人物风云系列讲座为基础,解读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与人性之间的冲突、渗透,帝国体制由来去向,改革派的命运沉浮,得失奥妙……纵横捭阖,妙趣横生,发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