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22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8 1 7 11 44 139 4173
本店铺共有 29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1%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无法联系卖家
2
7%
服务态度问题
1
3%
商品问题
4
14%
发货问题
11
38%
退款问题
2
7%
其他
9
31%
已解决
29
100%
店主称呼:满6元起包邮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3061253263    地址:山东省 滨州市 滨城区 尽量12小时发货,48小时未发货的请申请退款
促销广告:6元包邮起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本店所售图书均为正版二手,均为实际库存,品相8成新左右,一般都有笔迹,低于7品的我们会联系同意后才会发货。
二手书不含光盘,部分书可以提供光盘资源免费下载。具体问客服。
大部分地区6元包邮,部分偏远满10元包邮,新疆,西藏不包邮。
店铺介绍
主要经营大学二手教材、小说、杂志,100000余种,100万本。
本店网上只卖7成新以上图书,或多或少都有些笔记,绝不影响使用。
本店所有图书均为正版二手。网上不卖盗版书和打印的。
一律不含光盘销售。如果必须光盘资源,请联系客服确认后再拍。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 出版社:甘肃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题研究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
ISBN:9787226041949 [十位:7226041944]
页数:256      
定价:¥30.00
店铺售价:¥6.00 (为您节省:¥24.00
店铺库存:3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3061253263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店主推荐图书: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题研究》图书目录:
**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
**章 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的界定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
一、世界历史的形成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全球经济联系与资产**的历史“使命”
三、世界生产力为共产主义创造了物质前提
四、世界历史同时也是人的解放的历程
五、“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第三章 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独特贡献
一、恩格斯反对教条主义地对待唯物史观
二、恩格斯坚持唯物史观与辩证法的统一
三、恩格斯提出历史发展的“意志合力论”
四、恩格斯晚年坚持和完善唯物史观的意义
第四章 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路径
一、生产力高度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前提
二、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政治民主条件
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条件

第二编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
第五章 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19世纪的实践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新总结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六章 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
一、列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二、列宁转向实行“新经济政策”
三、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成果
第七章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
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特征
三、苏联模式的历史地位
四、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
第八章 科技革命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
二、**次科技革命催生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三、第二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
四、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激发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

第三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次飞跃——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与实践
二、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经验总结
三、毛泽东思想对党建理论的创新发展
四、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
第十章 中国共产党人对时代特征的认识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时代特征的认识
二、中国共产党人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
三、中国共产党人对“新科技革命”的准确把握
四、中国共产党人对“经济全球化”的高度自觉
五、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多极化”的深刻认识
六、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发展”的坚定意志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理论形态——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和作为指导思想的确立
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四、邓小平全球化思维与改革开放
五、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显著特征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承前启后的理论形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
五、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理论形态——科学发展观等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二、科学发展观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显示部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