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5年01月
ISBN:9787560730226
[十位:7560730221]
页数:321
定价:¥28.00
店铺售价:¥5.00
(为您节省:¥23.00)
店铺库存:4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3061253263
店主推荐图书:
-
¥11.00
-
¥7.50
-
¥5.60
-
¥13.40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20 19:43:16]
曾**
抚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19 23:21:26]
小*
成都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18 14:20:21]
路*
济宁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16 14:09:07]
二*
徐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15 22:49:53]
鲁**
昆明市
《中国传统文化教程》内容提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是高校进行文化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教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悠久的文明历史和广瀚的传统文化。主要内容包括:中国传统哲学、宗教,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礼仪制度,中国传统衣食住行、古代交通工具,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
素质教育直接对高等教育的课程及其结构改革提出了新的任务。大学课程大体可分为人文课程、自然课程和社会课程三大类。长期以来,人文课程被忽视、削弱,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大缺憾,因此,在基于素质教育的课程改革与建设中,应着力抓好人文课程的改革与建设,构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作为人才培养的依托和凭借,课程改革与建设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和**,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和前提。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水平和成效关系到学校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进而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教程》图书目录:
**章 绪论
**节 文化概论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第二章 中国传统哲学
**节 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演进
第二节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民族精神
第三章 中国传统宗教
**节 中国原始宗教
第二节 中国传统佛教
第三节 中国传统道教
第四节 伊斯兰教
第五节 民间秘密宗教
第四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节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
第二节 中国传统道德规范
第三节 中国传统修身之道与理想人格
第五章 中国传统礼仪制度
**节 中国传统的五礼
第二节 中国传统婚姻习俗
第三节 中国传统丧葬习俗
第六章 中国传统衣食住行
**节 中国传统服饰
第二节 中国传统饮食
第三节 中国传统建筑
第四节 中国古代的交通工具
第五节 中国传统节日
第七章 中国传统文学艺术
**节 中国传统文学
第二节 中国传统艺术
第八章 中国传统科学技术
**节 中国传统天文历法
第二节 中国传统医药学
第三节 中国传统数学
第四节 中国传统科技发明
第九章 中国传统教育、科举
**节 中国传统教育
第二节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第十章 中国传统谋略
**节 中国传统政治谋略
第二节 中国传统军事谋略
第三节 中国传统人生谋略
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文物鉴赏
**节 中国古代陶瓷
第二节 中国古代玉器
第三节 中国古代青铜器
第四节 中国古代钱币
第五节 中国古代兵器
第十二章 中西文化精神比较
**节 中西自然观比较
第二节 中西价值取向比较
第三节 中西思维方式比较
后记
……
《中国传统文化教程》文章节选:
二、文化的构成与分类
文化是一个大概念,由于其内涵的广泛性而决定了其外延的宽泛性,文化研究者往往根据各自不同的视角,对文化作不同的分类。如:从时问角度上,可分为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现代文化等等;从空间角度上,可分为东方文化、两方文化、非洲文化、南亚文化等等;从地理环境上,可分为大陆文化、海洋文化、草原文化、河谷文化等等;从生产方式上,可分为农业文化、工商文化、游牧文化、旅游文化等等;从社会**上,可分为**文化、平民文化、官方文化、民间文化等等;从社会功用上,可分为礼仪文化、服饰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等;从文化的地位上,可分为主流文化、亚文化(次文化、副文化)、反文化、俗文化等等;从文化的结构或自身逻辑上,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等。
既然文化是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那么,从人类活动蕴含的下列三种关系--人与自然的物质变量关系、人与社会的行为转化关系、人与自身的自我意识关系的角度观察和分析文化的构成就是*恰当的了。概言之,文化的构成分为四个层面:物质文化处于文化结构的表层,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处于文化结构的中层,精神文化处于文化结构的深层。
物质文化物质文化又称物态文化,是人类所从事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结果的总和,是构成整个文化的基础,是文化中*活跃的因素。
物质文化以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发展所必需的衣食住行等各种条件为目标,直接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利用和改造的程度和结果。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即劳动者的工艺技术与劳动工具的结合,对物质文化的风貌具有制约和决定性作用。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在利用周围的自然环境来为自己的生存服务,并逐渐丰富和改变着自身的物质文化,创造了无数灿烂的物质文化产品。为了维持生存,原始人使用粗糙简陋的石器获取食物,穿的是树叶和兽皮,住的是树洞、山洞或窝棚,行走当然靠徒步。进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以后,随着劳动丁具和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人类的物质文化随之不断发生变化。 20世纪末,在高等教育领域兴起的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的素质教育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不断升华,围绕素质考0育的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素质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直接着眼人的发展的教育思想,关心的是人*根本的质性方面的发展(“素”本身含有原本、根本之义)。因此,开展规范性的素质教育,不仅能够丰富知识、启迪智慧,而且能让学生的精神更加高尚、形象更加**。素质教育准确而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的论断,体现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素质教育直接对高等教育的课程及其结构改革提出了新的任务。大学课程大体可分为人文课程、自然课程和社会课程三大类。长期以来,人文课程被忽视、削弱,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大缺憾,因此,在基于素质教育的课程改革与建设中,应着力抓好人文课程的改革与建设,构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作为人才培养的依托和凭借,课程改革与建设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和**,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和前提。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水平和成效关系到学校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进而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