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22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8 1 7 11 44 139 4159
本店铺共有 29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1%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无法联系卖家
2
7%
服务态度问题
1
3%
商品问题
4
14%
发货问题
11
38%
退款问题
2
7%
其他
9
31%
已解决
29
100%
店主称呼:满6元起包邮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3061253263    地址:山东省 滨州市 滨城区 尽量12小时发货,48小时未发货的请申请退款
促销广告:6元包邮起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本店所售图书均为正版二手,均为实际库存,品相8成新左右,一般都有笔迹,低于7品的我们会联系同意后才会发货。
二手书不含光盘,部分书可以提供光盘资源免费下载。具体问客服。
大部分地区6元包邮,部分偏远满10元包邮,新疆,西藏不包邮。
店铺介绍
主要经营大学二手教材、小说、杂志,100000余种,100万本。
本店网上只卖7成新以上图书,或多或少都有些笔记,绝不影响使用。
本店所有图书均为正版二手。网上不卖盗版书和打印的。
一律不含光盘销售。如果必须光盘资源,请联系客服确认后再拍。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书名:土地经济学
作/译者:黄贤金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土地经济学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9787030257086 [十位:7030257081]
页数:387      
定价:¥49.00
店铺售价:¥10.00 (为您节省:¥39.00
店铺库存:1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3061253263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店主推荐图书: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土地经济学》内容提要:
本书将土地经济学理论内容阐述与实践问题分析相结合,在阐述土地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其学科特征的基础上,依据对人地关系的分析,从人口—生态—环境—能源—粮食等角度较为全面的介绍了土地资源承载力理论与方法,继而介绍了土地价值、土地需求与供给、土地市场、地租、地价、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区位等相关理论与方法,并基于对土地利用外部性及市场失灵的阐述,介绍了土地产权及制度变迁以及土地保护、土地利用规划的经济学分析等相关内容,阐述了土地金融制度、土地征用制度、土地税收制度等内容,*后从土地制度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角度,介绍了土地宏观调控政策及其政策评价方法。
本书可作为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农业经济管理、资源与环境管理等相关专业研究生、本科生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同时也适合从事土地经济学及相关学科教学、研究、管理实践人员参考。
《土地经济学》图书目录:
编写说明
丛书序一
丛书序二
前言
**章 绪论
**节 土地的概念、特征与功能
第二节 资源观发展与土地经济问题及其演变
第三节 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产生与发展
第四节 土地经济学方法论
第五节 土地经济学的内容体系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人地关系与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节 人地关系及土地利用中的人地关系问题
第二节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内涵及特征
第三节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
第四节 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测算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土地价值理论
**节 古典经济学中的土地价值理论
第二节 劳动价值论与土地价值理论
第三节 从自然价值到多元化的土地价值构成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土地需求与供给
**节 土地需求
第二节 土地供给
第三节 土地资源的供求变化及弹性
第四节 土地资源的供求关系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土地市场理论
**节 土地市场的内涵、特征、效率及功能
第二节 工业用地市场及其特征、功能
第三节 城市土地市场及其特征
第四节 城乡土地市场
第五节 土地市场构成要素
第六节 公有土地市场度理论
第七节 土地市场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地租理论
**节 地租内涵及类型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中的地租理论
第三节 马克思地租理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地价理论
**节 地价内涵
第二节 地价特征及其运行规律
第三节 土地价格影响因素及定价机理
第四节 工业地价及其空间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节 城市地价及***的影响效应分析
第六节 基于享乐模型的城市景观对地产价格的影响分析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土地利用的经济分析
**节 土地利用与土地可持续利用
第二节 土地利用的经济原理
第三节 开发区土地利用的经济发展贡献率分析
第四节 土地整理规模及时序的经济分析
参考文献
第九章 土地利用的区位选择
**节 土地利用中的区位及其理论分析
第二节 农业土地利用中的区位选择
第三节 城市土地利用中的区位选择
第四节 宏观区位与土地利用
参考文献
第十章 土地利用的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节 土地利用外部性及其形成
第二节 土地利用外部性成本的理论分析
第三节 土地利用与碳排放、全球变暖
第四节 土地市场失灵及其克服路径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土地产权及其制度变迁
第十二章 土地保护的经济学分析
第十三章 土地利用规划的经济分析
第十四章 土地金融制度
第十五章 土地征用制度及其改革
第十六章 土地税收及制度
第十七章 土地制度与经济发展
第十八章 土地宏观调控及其政策效果评价
《土地经济学》文章节选:
第二章 人地关系与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节 人地关系及土地利用中的人地关系问题
一、人地关系及其演变
(一)人地关系及其特征
人地关系也称之为人与自然关系。其中,“人”有自然的人与社会的人双重概念与内涵(刘书楷,1999)。作为自然的人,是大自然和生态环境的产物;作为社会的人,指的是人类社会和人类社会劳动。而“自然”或“地”则是指自然界,包括自然资源和一切环境要素。因此,简单地讲,人地关系实质就是指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过程与表现。这种关系既是人与地互为因果、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通过认知相互协调的结果,因而在不同的认知水平以及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水平下表现出显著的阶段性特征。
由于人地关系实质就是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因此,一切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笼统而言均是以人地关系为研究对象,如地理学、生态学、环境学、资源学等。就自然资源而言,水资源科学主要是研究人水关系,矿产资源科学主要是研究人矿关系,而土地科学则是研究人与土地资源的关系。当然,每类资源利用中人地关系问题的研究,都不能孤立也无法孤立地研究一种资源,还需要考虑与其他自然资源以及社会资源的相互作用与配置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