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21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8 1 7 11 44 138 4106
本店铺共有 29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1%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无法联系卖家
2
7%
服务态度问题
1
3%
商品问题
4
14%
发货问题
11
38%
退款问题
2
7%
其他
9
31%
已解决
29
100%
店主称呼:满6元起包邮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3061253263    地址:山东省 滨州市 滨城区 尽量12小时发货,48小时未发货的请申请退款
促销广告:6元包邮起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本店所售图书均为正版二手,均为实际库存,品相8成新左右,一般都有笔迹,低于7品的我们会联系同意后才会发货。
二手书不含光盘,部分书可以提供光盘资源免费下载。具体问客服。
大部分地区6元包邮,部分偏远满10元包邮,新疆,西藏不包邮。
店铺介绍
主要经营大学二手教材、小说、杂志,100000余种,100万本。
本店网上只卖7成新以上图书,或多或少都有些笔记,绝不影响使用。
本店所有图书均为正版二手。网上不卖盗版书和打印的。
一律不含光盘销售。如果必须光盘资源,请联系客服确认后再拍。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书名:社会心理学
作/译者:沙莲香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社会心理学
出版日期:2002年08月
ISBN:9787300041865 [十位:7300041868]
页数:356      
定价:¥29.00
店铺售价:¥7.00 (为您节省:¥22.00
店铺库存:1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3061253263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店主推荐图书: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社会心理学》内容提要:
本书以中国人心理与行为的特点为着眼点,除了从社会认知、社会感情、社会动机、社会态度、群体心理等方面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外,还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的社会心理现象做了概括与总结。与同类教材相比,本书新增加了“人际关系”、“人力资源管理”、“人格培育”等内容,还特别增加了”心理健康”一章,充分体现了本书理论分析与应用性相结合的特点。
《社会心理学》图书目录:
**章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学科 
**节 社会心理学的产生 
一、人类文明中的一种精神性存在 
二、准备时期 
三、以学科名义登场 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
一、两种研究传统 
二、社会心理学在美国 
三、理论倾向 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在亚洲 
一、日本人研究 
二、中国人研究 
三、文化、社会、心理 
第四节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
一、研究对象 
二、社会心理基本过程 
三、社会心理学的作用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节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特征 
一、学习研究方法的意义 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性质 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
四、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分类 
第二节 定量研究的设计 
一、定量研究设计的一般特点 
二、实验研究 
三、调查研究 
第三节 定性研究的设计 
一、定性研究的基本特点 
二、定性研究的基本过程 
三、参与观察法 
第四节 研究样本的选取与测量工具的使用 
一、随机抽样 
二、非随机抽样 
三、测量工具的使用
第三章 人际关系 
**节 人际关系概述 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与研究 
二、人际关系的维度与类型 
三、人际关系的测量 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发展 
一、人际吸引 
二、关系的发展 
三、密切关系
第三节 人际冲突与合作
一、人际冲突 
二、人际合作
第四节 利他行为与侵犯行为
一、利他行为 
二、侵犯行为
第四章 社会知觉与认知 
**节 对自我的知觉 
一、自我概念形成的信息来源 
二、自我概念的作用 
三、自我概念的测量 
四、自尊的建构及其作用 
五、自尊的测量
第二节 对他人的知觉--印象形成 
一、印象形成过程中所利用的信息 
二、印象的组织结构 
三、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加工整合的方式 
四、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加工整合的一些规律 
五、印象的作用
第三节 对群体的知觉--刻板印象 
一、刻板印象的形成 
二、影响刻板印象唤起与使用的因素 
三、刻板印象的利与弊 
四、改变刻板印象的方法
第四节 对行为与事件原因的推断--归因 
一、何时归因 
二、归因理论 
三、归因偏差 
四、归因的个体差异
第五章 社会动机
**节 社会动机概述 
一、动机的概念 
二、动机的性质 
三、动机的类型
第二节 几种主要的动机理论 
一、麦独孤的本能论 
二、劳伦兹的习性论 
三、弗洛伊德的性欲力学说 
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
五、麦奎尔的动机类型说
第三节 几种主要的社会动机 
一、成就动机 
二、亲和动机 
三、权力动机
第六章 社会感情 
**节 社会感情概述 
一、社会感情的概念 
二、社会感情的功能 
三、社会感情的维度 
四、社会感情的分类 
第二节 社会感情理论 
一、情绪心理学的观点 
二、心理**学派的观点 
三、社会学的观点 
第三节 社会感情的发展 
一、儿童的情绪发展 
二、青少年的情绪发展 
三、成年人的情绪发展 
四、人生情绪发展小结 
五、情绪成熟的指标 
第四节 社会文化和感情 
一、社会文化和情绪 
二、中国文化和情绪 
三、中国人的特殊情感 
四、社会群体的情绪 
第五节 社会感情调适 
一、情感智商 
二、情绪感知等级 
三、情绪管理的方法 
第六节 感情表达与人际沟通 
一、情绪表达的功能和障碍 
二、有效表达情绪的原则 
三、良好应对他人的情绪 
四、情绪混淆与情绪疏离 
五、减少人际冲突--有效沟通
第七章 社会态度 
**节 态度概述 
一、社会态度的概念 
二、社会态度的构成 
三、社会态度的功能 
第二节 态度的形成 
一、态度形成研究 
二、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
第三节 态度变化理论 
一、平衡理论 
二、和谐理论 
三、认知不协调理论 
四、信息理论 
第四节 态度的测量 
一、态度测量的性质 
二、态度量表 
三、态度量表的评价
第八章 群体心理 
**节 社会群体概述 
一、社会群体及群体特征 
二、群体心理效应 
三、群体分类 
四、群体内聚力 
第二节 社会影响 
一、社会促进 
二、优势反应强化说
第三节 从众 
一、从众现象的实验研究 
二、影响从众的因素分析 
三、服从的实验研究 
四、对实验的分析评价 
第四节 集群行为 
一、集群行为 
二、集群行为的过程 
三、集群行为的理论 
四、去个性化 
第五节 民族心理研究 
一、早期民族心理研究 
二、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 
三、弗罗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 
四、中国民族心理研究
第九章 传播与社会心理 
**节 传播活动的心理基础 
一、传播过程与社会心理 
二、信息接收过程中的心理作用 
三、信息理解中的心理作用 
四、传播效果中的心理作用 
第二节 舆论、谣言、民谣与社会心理 
一、舆论及其形成 
二、谣言 
三、民谣 
四、舆论、谣言、民谣的社会心理研究 
第三节 时尚、流行与社会心理 
一、时尚、流行的特点 
二、时尚、流行的产生与传播基础 
三、时尚的心理机制
第十章 人力资源管理 
**节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
一、“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
二、注重人力资源开发 
三、工作绩效和对企业的忠诚感
第二节 人力资源培训 
一、岗前培训 
二、沟通培训 
三、管理人员开发
第三节 招聘选拔 
一、招聘与人力资源聚集 
二、面试 
三、无领导小组讨论
第四节 激励、绩效考核与工作满意度 
一、激励 
二、绩效考核 
三、工作满意度
第十一章 人格培育 
**节 人格的界定 
一、什么是人格 
二、人格特性 
第二节 人格差异 
一、人格的认知差异 
二、人格的生理差异 
三、人格的社会差异 
第三节 人格的测评 
一、测验法 
二、投射法 
三、实验法 
第四节 人格的培养 
一、生物遗传因素 
二、社会文化因素 
三、家庭环境因素 
四、早期童年经验 
五、学校教育因素 
六、自然物理因素 
七、自我调控因素
第十二章 心理健康 
**节 心理健康概述 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
二、心理健康的标志 
三、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
四、心理健康的维护 
第二节 心理应激和应对策略 
一、心理应激的概念 
二、心理应激的影响与后果 
三、如何有效应对心理应激 
第三节 心理异常与心理** 
一、心理异常的概念 
二、常见的心理异常或障碍 
三、心理**的理论和方法 
后记
<
《社会心理学》文章节选:
为了六十五周年校庆,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心理学研究所正在筹办“心理学论坛”和“人文奥运论坛”,前者主题是“中国人比任何时期都需要心理学”,后者主题是“人文奥运与心态环境建设”,于是,我想,借机写几句话,可能会更贴近思绪,更顺手,更经济一些。. 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变迁,以其迅速而又壮观的巨变,牵动着国人的心魂,也引起了世人的兴趣和注目。这种牵动、兴趣和注目,提醒我们要自省和自知。而“心理学”这只眼睛从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应当和可能做些什呢?这就是说,对上面提到的中国人应当自省什么和自知什么的问题,“心理学”的应对选择和应有...
《社会心理学》作者介绍:
本书提供作译者介绍
沙莲香,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心理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女性研究**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经济心理学、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研究。主要代表作有:《社会心理学》、《中国民族性》(一)(二)、《中国人素质研究》、《外国人看中国人100年》、《中国人百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