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5年01月
ISBN:9787121007736
[十位:7121007738]
页数:570
定价:¥58.00
店铺售价:¥23.70
(为您节省:¥34.30)
店铺库存:10
本
![](/images/new1/loading1.gif)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https://chat.youlu.net/online.aspx?memberid=3795520&r=1739419415)
18339167916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2-11 22:11:15]
黛*
亳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2-07 12:18:28]
汤**
本溪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2-01 10:40:14]
孟**
昆明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31 18:30:09]
朱**
广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23 11:32:08]
吴**
宁德市
《数据库设计应用开发与管理(第二版)》内容提要:
本书提供了理解数据库技术的基础。本书第二版不仅提出了很多新的内容,还以新的方式和角度对**版中的很多内容进行了阐述。全书分为四篇,分别介绍了关系数据库基础、数据库开发、关系数据库的应用开发、管理数据库环境等内容。**篇讲解了数据库管理的原理、关系数据模型及查询设计方面的知识。第二篇介绍了数据库设计的基础知识。第三篇通过帮助学生掌握**查询设计、数据录入表单和报表数据需求的定义、编写触发器和存储过程、在复杂的数据库设计中使用视图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具备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的基本技能。第四篇讲述数据库管理和DBMS的处理环境。本书在每章的*后都包含了很多思考题、习题和对SQL:1999中相关内容的语法总结,还给出了**的阅读资料。
本书适用于计算机、管理信息、图书情报以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MBA以及博士研究生和与数据库相关的IT工作者。
《数据库设计应用开发与管理(第二版)》图书目录:
**篇 关系数据库基础
第1章 数据库管理引论
1.1 数据库的特点
1.2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1.3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结构的变化
1.4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
1.5 数据库技术对企业的重大影响
第2章 关系数据模型
2.1 基础知识
2.2 完整性规则
2.3 被参照行的删除和更新操作
2.4 关系代数操作符
第3章 SQL查询表达
3.1 背景
3.2 SELECT语句
3.3 SELECT语句的概念评价
3.4 查询表达的关键问题
3.5 用示例说明优化查询表达
3.6 SQL修改语句
第二篇 数据库开发
第4章 数据库开发简介
4.1 信息系统
4.2 数据库开发的目标
4.3 数据库的开发过程
4.4 数据库开发工具
第5章 理解实体联系图
5.1 实体联系图简介
5.2 理解联系
5.3 实体联系模型的分类
5.4 记法总结及作图规则
第6章 为商业数据库开发数据模型
6.1 为用水情况数据库建立ER图
6.2 将ER图转化为关系表
6.3 与其他ER图记法的比较
第7章 关系表的规范化
7.1 关系数据库设计概要
7.2 范式
7.3 细化M元联系
7.4 较**别的范式
7.5 与规范化有关的应用
第8章 物理数据库设计
8.1 物理数据库设计的概要
8.2 物理数据库设计的输入
8.3 文件结构
8.4 查询*优化
8.5 索引的选择
8.6 物理数据库设计中的附加选择
第三篇 关系数据库的应用开发
第9章 **SQL查询
9.1 外联接
9.2 嵌套查询
9.3 编写除运算问题
9.4 空值的进一步研究
第10章 视图应用开发
10.1 背景
10.2 使用视图获取数据
10.3 使用视图进行更新
10.4 在层次表单中使用视图
10.5 在报表中使用视图
第11章 存储过程和触发器
11.1 数据库编程语言和PL/SQL
11.2 存储过程
11.3 触发器
第12章 视图设计和集成
12.1 视图设计和集成的目的
12.2 通过表单设计视图
12.3 视图集成
第13章 开发学生贷款的数据库
13.1 实例描述
13.2 概念数据模型
13.3 优化概念模型
13.4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和应用开发
第四篇 管理数据库环境
第14章 数据和数据库管理
14.1 数据库的组织环境
14.2 数据库管理工具
14.3 数据库专业人员的处理工作
14.4 管理数据库环境
第15章 事务管理
15.1 数据库事务管理基础
15.2 并发控制
15.3 恢复机制
15.4 事务设计
15.5 工作流管理
第16章 数据仓库技术与管理
16.1 基本概念
16.2 数据的多维表示
16.3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仓库的支持
16.4 向数据仓库中填充数据
第17章 客户-服务器处理与分布式数据库
17.1 概述:分布式处理与分布式数据
17.2 客户-服务器数据库结构
17.3 Web数据库联接
17.4 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结构
17.5 分布式数据库处理的透明性
17.6 分布式数据库处理
第18章 对象数据库管理系统
18.1 使用对象数据库管理的动机
18.2 面向对象的基本原理
18.3 对象数据库管理的体系结构
18.4 SQL:1999中的对象数据库特征
18.5 Oracle 9i对象数据库的特征
术语表
参考文献 **篇 关系数据库基础
第1章 数据库管理引论
1.1 数据库的特点
1.2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1.3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结构的变化
1.4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
1.5 数据库技术对企业的重大影响
第2章 关系数据模型
2.1 基础知识
2.2 完整性规则
2.3 被参照行的删除和更新操作
2.4 关系代数操作符
第3章 SQL查询表达
3.1 背景
3.2 SELECT语句
3.3 SELECT语句的概念评价
3.4 查询表达的关键问题
3.5 用示例说明优化查询表达
3.6 SQL修改语句
第二篇 数据库开发
第4章 数据库开发简介
4.1 信息系统
4.2 数据库开发的目标
4.3 数据库的开发过程
4.4 数据库开发工具
第5章 理解实体联系图
5.1 实体联系图简介
5.2 理解联系
5.3 实体联系模型的分类
5.4 记法总结及作图规则
第6章 为商业数据库开发数据模型
6.1 为用水情况数据库建立ER图
6.2 将ER图转化为关系表
6.3 与其他ER图记法的比较
第7章 关系表的规范化
7.1 关系数据库设计概要
7.2 范式
7.3 细化M元联系
7.4 较**别的范式
7.5 与规范化有关的应用
第8章 物理数据库设计
8.1 物理数据库设计的概要
8.2 物理数据库设计的输入
8.3 文件结构
8.4 查询*优化
8.5 索引的选择
8.6 物理数据库设计中的附加选择
第三篇 关系数据库的应用开发
第9章 **SQL查询
9.1 外联接
9.2 嵌套查询
9.3 编写除运算问题
9.4 空值的进一步研究
第10章 视图应用开发
10.1 背景
10.2 使用视图获取数据
10.3 使用视图进行更新
10.4 在层次表单中使用视图
10.5 在报表中使用视图
第11章 存储过程和触发器
11.1 数据库编程语言和PL/SQL
11.2 存储过程
11.3 触发器
第12章 视图设计和集成
12.1 视图设计和集成的目的
12.2 通过表单设计视图
12.3 视图集成
第13章 开发学生贷款的数据库
13.1 实例描述
13.2 概念数据模型
13.3 优化概念模型
13.4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和应用开发
第四篇 管理数据库环境
第14章 数据和数据库管理
14.1 数据库的组织环境
14.2 数据库管理工具
14.3 数据库专业人员的处理工作
14.4 管理数据库环境
第15章 事务管理
15.1 数据库事务管理基础
15.2 并发控制
15.3 恢复机制
15.4 事务设计
15.5 工作流管理
第16章 数据仓库技术与管理
16.1 基本概念
16.2 数据的多维表示
16.3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仓库的支持
16.4 向数据仓库中填充数据
第17章 客户-服务器处理与分布式数据库
17.1 概述:分布式处理与分布式数据
17.2 客户-服务器数据库结构
17.3 Web数据库联接
17.4 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结构
17.5 分布式数据库处理的透明性
17.6 分布式数据库处理
第18章 对象数据库管理系统
18.1 使用对象数据库管理的动机
18.2 面向对象的基本原理
18.3 对象数据库管理的体系结构
18.4 SQL:1999中的对象数据库特征
18.5 Oracle 9i对象数据库的特征
术语表
参考文献
《数据库设计应用开发与管理(第二版)》作者介绍:
Michael V.Mannino,从1983年开始,他先后执教于佛罗里达大学、得克萨斯大学、华盛顿大学以及科罗拉多大学,主要教授数据库管理方面的课程。他曾在IEEE、ACM以及INFORMS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本书第12章介绍了他在数据库设计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即表单驱动方法。
唐常杰,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成员,ACM SIGMOD中国西南片区CHA-PTER CHAIRPERSON,中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长期致力于数据库、知识工程和计算机**方面教学与科研工作,近年来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了专著四部,教材五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