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3年01月
ISBN:9787503620003
[十位:7503620005]
页数:387
定价:¥29.00
店铺售价:¥7.30
(为您节省:¥21.70)
店铺库存:10
本
![](/images/new1/loading1.gif)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https://chat.youlu.net/online.aspx?memberid=3795520&r=1738755948)
18339167916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2-01 10:40:14]
孟**
昆明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31 18:30:09]
朱**
广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23 11:32:08]
吴**
宁德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18 17:51:50]
杨*
南京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17 12:48:24]
吴**
厦门市
《物权法(第二版)》内容提要:
按照大陆法系民法理论,规范财产关系的法律为财产法。财产法分为物权法与债权法两大部分。物权法是规范财产的归属关系和利用关系的法律,债权法是规范财产的流转关系(主要是市场交易关系)的法律。从1979年开始,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规范财产流转关系的法律较早受到重视。1984年以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从这时起,民法学界开始将研究的视角移向物权法。1992年以后,中国实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立法机关遂将物权法的制定纳入议事日程,决定制定中国物权法。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撰写了《物权法》教科书作为“九五民商法系列教材”之一种,并于1997年9月出版与读者见面。从本书**版出版到现在,五年多的时间过去了,中国物权法的立法取得了重要进展,出现了三个物权法草案,即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的“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设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以及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的“中国物权法草案征求意见稿”。物权法的理论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些物权法专题研究著作纷纷面世,使物权法的研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银荣景象。此外,从1997年到现在的五年间,**立法机关也颁布了
《物权法(第二版)》图书目录:
**章 绪论
**节 物权法的意义
第二节 物权法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中国物权法的制定
第二章 物权的意义
**节 物权的意义
第二节 物权的特性
第三节 物权与债权
第三章 物权的客体
**节 物的意义
第二节 动产与不动产
第三节 主物与从物
第四节 原物和学息
第五节 特种物
第四章 物权的种类
**节 物权法定主义
第二节 物权的种类
第五章 物权的效力
**节 概述
第二节 物权的排他效力
第三节 物权的优先效力
第四节 物权的追及效力
第五节 物权请求权
第六章 物权变动
**节 概述
第二节 物权行为
第三节 物权变动
第四节 物权的公示与公信原则
第五节 物权消灭的原因
第七章 所有权通说
**节 所有权的概念与作用
第二节 所有权的变迁与演进文
第三节 所有权的权能
第四节 所有权的限制
第五节 所有权的物权请求权
第六节 取得时效
第八章 土地所有权
**节 土地所有权的基础理论
第二节 土地的单独所有与共同所有
第三节 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制度
第四节 从土地法到空间法——空间权法理的产生与发展
第九章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节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基础理论
第二节 专有所有权与共有所有权
第三节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的成员权
第四节 建立我国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
第十章 不动产相邻关系
**节 不动产相邻关系的基础理论
第二节 土地相邻关系
第三节 建筑物相邻关系
第十一章 动产所有权
**节 善意取得
第二节 遗失物的拾得
第三节 埋藏物的发现
第四节 先占
第五节 添附
第六节 货币所有权
第十二章 共有
**节 概述
第二节 共同共有
第三节 按份共有
第四节 准并有
第十三章 用益物权概述
**节 用益物权的意义
第二节 用益物权的社会作用
第三节 用益物权的种类
第十四章 基地使用权
**节 基地使用权的基础理论
第二节 基地使用权的取得与存续期间
第三节 基地使用权人的权利义务
第四节 基地使用权的消灭
第五节 空间基地使用权(区分基地使用权)
第十五章 农地使用权
**节 农地使用权的基础理论
第二节 农地使用权的取得
第三节 农地使用权的效力
第四节 农地使用权的消灭
第十六章 邻地利用权
**节 邻地利用权概说
第二节 邻地利用权的取得
第三节 邻地利用权的效力与消灭
第四节 空间役权(空间邻地利用权)
第十七章 典权
**节 概述
第二节 典权的取得
第三节 典权的期限
第四节 典权的效力
第五节 典权的消灭
第十八章 _担保物权概述
**节 担保物权的概念与作用
第二节 担保物权的种类
第三节 担保物权的特征
第十九章 抵押权
**节 概述
第二节 抵押权的取得
第三节 抵押权的效力
第四节 抵押权的消灭
第五节 特别抵押权
第二十章 质权
**节 概述
第二节 动产质极
第三节 权利质权
第二十一章 图置权
**节 概述
第二节 留置权的取得
第三节 留置权的效力
第四节 留置权的消灭
第五节 特殊留置权
第二十二章 非典型担保
**节 非典型担保的意义
第二节 让与担保
第三节 所有权保留
第二十三章 占有
**节 概述
第二节 占有的取得
第三节 占有的效力
第四节 占有的保护
第五节 占有的消灭与准占有
主要参考著作
《物权法(第二版)》作者介绍:
梁慧星,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o 1944年1月出生,四川青神人。1966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民法硕士学位。1985—1988年担任《法学研究》杂志副主编;1988年晋升研究员,担任民法室主任;1990年**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现任《法学研究》杂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主要著作:独著:《民法》、《中国民法经济法诸问题研究》、《民法学判例与立法研究》、《民法解释学》、《民法总论》;合著:《合同法》、《经济法的理论问题》、《民法债权》、《物权法》、《中国物权法研究》、《民商法论从》(主编)、《中国民商法专题研究丛书》(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