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8年02月
ISBN:9787501962112
[十位:7501962111]
页数:207
定价:¥28.00
店铺售价:¥6.50
(为您节省:¥21.50)
店铺库存:10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8339167916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23 11:32:08]
吴**
宁德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18 17:51:50]
杨*
南京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17 12:48:24]
吴**
厦门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11 20:16:46]
崔**
临沂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10 12:42:30]
邓**
天津市
《创造学原理与设计应用》内容提要:
创造学理论与应用,作为-个体系。,其中含有许多对于任何学科的设计与研究人员都普遍适用的知识与概念,如人的精神、心理素质、恩维方式、创造方法等。历史上成功的科学家、实业家、艺术家无不具备了顽强的探索精神: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力。凡创造有成者,他们都具有探索者的**心理品质,如捕捉新事物的求异之心;观察新事物的好奇之心;洞察新事物的智慧眼光。这样一些品质与能力才是具有决定意义的。
本书从创造学的基本规律与理论出发,向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各领域作扩展与延伸,深入探寻创造活动的基本特征和创造成功者必需的素质。其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读者通过本书内容的学习及训练,开阔科学技术的视野,获得智力的启示,释放自身的创造潜能,终身受益。
本书内容系统而翔实,穿插有大量的‘自然科学、土程技术、医学、商务营销学、管理学、设计学等方面的创造实例。既有系统的理论性很强的内容,又有操作性强的应用知识。适合作为高校王程技术类、工业设计类等专韭的教学参考书。作者相信,各学科的职业人员都可以从本书系统的原理论述中吸取知识营养,从富有趣味、励志性的案例中获得智力启发与创新技巧,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和创造能力
《创造学原理与设计应用》图书目录:
**篇 创造学基础理论
**章 创造的概念
第二章 创造工程学的形成与研究对象
第三章 创造工程学的研究体系与方法
第四章 现代创造活动的特点和要素
第五章 创造的动力分析
第六章 创造性思维原理
问题与习题
第二篇 现代创造活动与技法
第七章 科学发现
第八章 技术发明
第九章 技术革新
第十章 列举分析型技法
第十一章 组合思考型技法
第十二章 逻辑推理型技法
第十三章 枪术揭示型技法
第十四章 智力激励型技法
第十五章 观察发现型技法
第十六章 其他创造技法
问题与习题
第三篇 产品创新设计
第十七章 企业与产品创新
第十八章 产品的创新设计
第十九章 产品创新设计过程与方法
第二十章 工业产品创新设计图例
问题与习题
第四篇 创业与管理创新案例
第二十一章 创业与竞争
第二十二章 技术与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创造学原理与设计应用》文章节选:
**篇 创造学基础理论
第二章 创造工程学的形成与研究对象
一、创造活动的起源
对创造活动的研究探索起源于原始人类。
从历史**传下来的各种中外神话故事,如神农氏尝百草、大禹治水、智慧女神雅典娜、科学女神缪斯等,我们就知道古代人对于创造的奥秘有着许多推测与猜想,这说明人类早已开始研究创造活动,并力图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二、对创造的理性化研究
对创造的理性化研究则开始于古希腊以后。
公元前300年古希腊的帕普斯写出了《解题术》,是*早研究创造问题的文献。在这之后,亚里士多德、毕达哥拉斯、伽利略、培根等在自然科学方法论方面有大量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如观察法、实验法、归纳法、演绎法等实用的研究工具。
1637年法国数学家、哲学家笛卡儿发表了《方法论》。
1908年法国天文学家、哲学家彭加勒发表了专著《科学与谬说》、《科学的方法》。
1931年美国心理学家洛斯曼调查研究了700多名高产发明家实例,编写了《创造***心理学》。
此后更有大量的哲学、逻辑学、心理学著作纷纷涉及人的创造性问题。这些前人对创造活动的研究活动及著作,为创造工程学的形成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三、创造工程学登上历史舞台
自20世纪30年代起,创造工程学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1936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不创新即被淘汰”的压力,组织了专家学者,对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创新思路与创造技巧进行实用化研究,并编写出了《创造工程》讲义。通过对公司员工进行创造工程教育,使整个企业的创新能力大大增强,并为国内外有识之士所关注。
1941年,美国一广告公司经理奥斯本发表了《思考的方法》,并系统地提出“头脑风暴法”或称“脑力激荡法”,推动了关于创造技法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