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3年04月
ISBN:9787040110579
[十位:7040110571]
页数:486
定价:¥18.30
店铺售价:¥8.50
(为您节省:¥9.80)
店铺库存:10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8339167916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15 19:44:29]
桂*
连云港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12 18:18:30]
李**
威海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05 08:40:41]
苏**
淮安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04 08:33:00]
巴**
武汉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03 18:31:45]
万*
苏州市
《中国现代史(上册)(第二版)》内容提要:
中国现代史.上》本书系统阐述了1999年至20世纪末的中国历史。编者在初版基础上,站在新世纪的高度,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作为回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的主线,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展开一幅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并走向现代化的宏伟画卷;增补了党的十三大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成就,吸取新的研究成果,构架更适合教学的体例。本书初版荣获**教委**教材二等奖,并得到高校历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主要可供高校本专科、师资培训和成人教育使用,也可供社会读者阅读
《中国现代史(上册)(第二版)》图书目录:
【本书目录】
前言
**章 北洋军阀统治的继续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1919年5月—1923年12月)
**节 北洋政府统治下的中国
一、袁世凯统治的垮台军阀割据纷争局面的出现
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社会力量的成长
三、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四、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二节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和“六三”以后的发展
二、新文化运动的扩展和深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
三、各派新思潮的竞起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争论
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中国共产党**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三节 军阀的混战和政治争斗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一、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协同侵略”
二、直皖战争和**次直奉战争北京政府权力的更迭
三、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迟滞 一度兴起的资产**改良主义思潮
四、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和宣传
五、工人运动高潮的出现和各界群众运动的新发展
六、孙中山的继续奋斗和国共合作的酝酿
第二章 国民革命北洋军阀的末路(1924年1月—1927年7月)
**节 军阀势力的演变 国民革命高潮的掀起
一、中国国民党第~次全国代表大会 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二、第二次直奉战争和北京政变
三、国共合作建立后革命工作的开展五卅运动
四、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同国民党右派及**主义派的斗争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五、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初步形成
六、各派军阀势力的演变和中国政局
第二节 北伐战争和工农运动的大发展
一、北伐的胜利进军
二、反帝运动和工农运动的大发展
三、国民政府迁都武汉反对军事独裁的斗争
第三节 国民革命的失败
一、奉系军阀在北方的统治
二、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三、工农运动继续高涨和二期北伐武汉政府的转向
四、革命的紧急形势和共产党的对策
五、七一五“分共” 国民革命的失败
第三章 中国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 苏维埃革命的开展(1927年8月—1931年9月)
**节 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中国革命的低潮
一、国民党各派系的争斗与合流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
二、“二次北伐”和东北“易帜”
三、国民党“训政”的开始国民政府初期的内政和外交
四、中国革命的低潮
第二节 苏维埃革命的开始
一、南昌起义八七会议
二、各地武装起义的发动和苏维埃口号的提出
三、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三节 国民党军阀的混战 中间政派的活动和主张
一、各派国民党军阀的争斗中原大战
二、“国民会议”和《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三、中间政派的活动和主张国民党对他们的破坏与镇压
第四节 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扩大
一、各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二、苏区土地革命的开展
三、李立三“左”倾错误及其被纠正王明“左”倾错误的出现
四、国民党军对红军“围剿”和红军反“围剿”作战
第四章 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过渡(1931年9月—1937年7月)
**节 九一八事变全国抗日民主浪潮的兴起
一、九一八事变全国抗日民主浪潮的掀起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
二、王明“左”倾错误的发展中华苏维埃政府的成立及其各项政策
三、国民党统治的危机一·二八事变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国策
四、伪“满洲国”的成立国联调查团的调查及其报告书
第二节 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加强 抗日民主运动继续发展
一、国民党独裁政权的强化和**垄断资本的形成
二、国民政府的土地法令关于农村问题和农民土地问题的各种主张
三、日本帝国主义向关内侵略扩张和国民政府的退让
四、中间政派的抗日民主要求和抗日民主运动的持续发展
第三节 苏区革命的深入和严重挫折 红军长征
一、鄂豫皖和湘鄂西红军的转移 **红军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川陕苏区的开辟
二、苏区土地革命的深入和各项建设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
三、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红军开始长征
四、遵义会议 反对张国焘反党分裂主义的斗争红军长征到达陕北
五、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
第四节 华北事变一二·九运动
一、日本对华北的经济掠夺和华北事变
二、“八一宣言”的发表一二·九运动
三、中共瓦窑堡会议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确立
四、共产党在白区工作的恢复和发展
五、少数民族地区的革命斗争和维护**权益的斗争
第五节 共产党政策的调整 国民党对日政策的变化西安事变 全国团结抗日局面的基本形成
一、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对日政策的变化 国共两党开始接触法币政策和国民政府统治地区经济的增长
二、共产党政策的调整对东北军西北军的统战工作
三、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两广事变绥远抗战和援绥运动
四、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五、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中共苏区代表会议 全国团结抗日局面基本形成
第五章 抗日战争(1937年7月—1945年8月)
**节 全国抗战的开始正面战场的作战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一、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全国抗日高潮的掀起
二、淞沪会战忻口会战 南京沦陷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日军的“南京大屠杀”
三、共产党的洛川会议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四、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和《抗战建国纲领》 国民参政会的设立中间集团的抗战主张
五、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沦陷区伪政权的建立
六、抗战初期的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
第二节 战略相持阶段前期抗战形势的演变
一、日本侵华策略的变化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
二、相持阶段前期正面战场的作战 敌后战场成为重要战场
三、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加强和国共摩擦的激化
四、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阐发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五、汪伪政权的成立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统治
六、皖南事变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
第三节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抗战中期的国民党统治区和解放区
一、太平洋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
二、敌伪的“治安强化运动”和“清乡运动”敌后军民的艰苦奋斗解放区的政权建设、整风和大生产运动
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正面战场 国民党统治日趋腐朽大后方经济由发展到衰落
四、不平等条约的废除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中国之命运》的发表和中共对它的批判
五、少数民族地区的抗日、争取民主和维护**统一的斗争
第四节 抗战后期的政治斗争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日本太平洋战线的崩溃 缅北滇西作战的胜利 敌后战场转入局部反攻
二、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的大溃败民主运动的新发展
三、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 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四、雅尔塔会议 日本帝国主义的*后挣扎和投降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六章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崩溃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5年9月—1949年10月)
**节 国民党坚持独裁内战中国人民力争和平民主
一、战后国际国内形势各党派的建国主张
二、重庆谈判国民党挑动内战和解放区的自卫反击国统区人民的反内战运动
三、停战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
四、国民党破坏政协协议,准备发动全面内战‘解放区准备自卫战争
第二节 全面内战爆发人民解放军的战略防御
一、国民党的军事进攻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二、“制宪国大”和“改组政府”反蒋的第二条战线形成
三、中间路线的宣传及破灭
四、少数民族的政治斗争
第三节 国民党南京政权的覆灭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国民党政府的。戡乱总动员
二、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和中共十二月会议
三、国民党召开“行宪国大”国统区民主运动的深刻演变
四、解放军的战略决战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五、国民党南京政权的全面崩溃
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四节 哲学科学文学
一、哲学
二、史学
三、经济学
四、社会学
五、自然科学
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