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11年05月
ISBN:9787301167830
[十位:7301167830]
页数:245
定价:¥30.00
店铺售价:¥8.50
(为您节省:¥21.50)
店铺库存:10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8339167916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18 17:51:50]
杨*
南京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17 12:48:24]
吴**
厦门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11 20:16:46]
崔**
临沂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10 12:42:30]
邓**
天津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10 07:22:01]
于**
长春市
《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内容提要:
“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是教育部规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
。《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长陈
立思教授主编。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部分是社会思潮概论,讲解了社
会思潮的实质、特征,它的发生、传播和运行的规律,社会思潮与社会生活
、与青年群体、与社会运动的关系,社会思潮评论的意义、方法、原则等。
第二部分是专题研究,评介了中外十余种思潮,并分析了它们在青年中产生
的影响。
《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可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各专业的本科
生、研究生教学用书,也适合各级党校、干部培训机构、军校和思想宣传部
门使用。
**章 社会思潮及其发生、传播和运行
**节 社会思潮的本质和特征
一、什么是社会思潮
二、社会思潮的特征
三、正确理解社会思潮本质特征的意义
第二节 社会思潮的发生和传播
一、社会思潮发生的历史前提
二、社会思潮发生的现实条件
三、社会思潮的传播路线和方式
第三节 社会思潮的运行
一、社会思潮之间相互作用的不同情况
二、社会思潮运行的动力和活力与思想文化政策
第二章 社会思潮与社会生活
**节
《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图书目录:
“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是教育部规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
。《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长陈
立思教授主编。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部分是社会思潮概论,讲解了社
会思潮的实质、特征,它的发生、传播和运行的规律,社会思潮与社会生活
、与青年群体、与社会运动的关系,社会思潮评论的意义、方法、原则等。
第二部分是专题研究,评介了中外十余种思潮,并分析了它们在青年中产生
的影响。
《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可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各专业的本科
生、研究生教学用书,也适合各级党校、干部培训机构、军校和思想宣传部
门使用。
**章 社会思潮及其发生、传播和运行
**节 社会思潮的本质和特征
一、什么是社会思潮
二、社会思潮的特征
三、正确理解社会思潮本质特征的意义
第二节 社会思潮的发生和传播
一、社会思潮发生的历史前提
二、社会思潮发生的现实条件
三、社会思潮的传播路线和方式
第三节 社会思潮的运行
一、社会思潮之间相互作用的不同情况
二、社会思潮运行的动力和活力与思想文化政策
第二章 社会思潮与社会生活
**节 社会思潮与社会日常生活
一、社会思潮影响社会生活的途径
二、社会思潮与社会“热点”及突发事件
三、信息时代新媒体对社会思潮传播的影响
第二节 社会思潮与社会运动
一、社会思潮与社会运动的一般关系
二、社会思潮对社会运动的影响因素
三、社会思潮对社会运动的影响途径
第三节 社会思潮与青年群体
一、青年群体对社会思潮的接受过程
二、社会思潮影响下的青年群动行为
第三章 社会思潮的评论
**节 社会思潮评论的意义
一、社会思潮评论与社会生活
二、社会思潮评论与青年成长
三、社会思潮评论与提高理论认识
第二节 社会思潮评论的原则
一、对社会思潮评论中几种倾向的分析
二、社会思潮评论的原则
第四章 回应“双重困境”挑战的现代新儒家思潮
**节 现代新儒家思潮概述
一、现代新儒家产生的历史背景与直接原因
二、现代新儒家的概念和基本发展线索
三、现代新儒家学说的框架和基本论题
第二节 现代新儒家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梁漱溟的“新孔学”
二、德性儒学
三、政治儒学
四、心灵儒学
五、儒学中的实学
第三节 在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
一、现代化与传统文化关系的论纲:四君子《文化宣言》
二、现代新儒家对待世界文化的基本态度
第四节 现代新儒家思潮与青年
一、现代新儒家对青年的期望
二、当代大学生对现代新儒家的态度
三、现代新儒家思潮影响扩散的原因
四、用马克思主义引导青年正确对待现代新儒家思潮
第五章 “自我”的发现和消解:科学主义、反理性主义、后现代主义
**节 科学主义思潮及其在中国的影响
一、实证主义
二、马赫主义
三、逻辑实证主义
四、批判理性主义(证伪主义)
五、历史主义
六、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
第二节 反理性主义思潮
一、反理性主义的含义和特征
二、意志主义
三、生命哲学
四、存在主义
五、反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
一、后现代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二、后现代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及观点
三、后现代主义的评析
第六章 新老实用主义
**节 古典实用主义
一、古典实用主义的形成、发展和特征
二、古典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第二节 新实用主义
一、布里奇曼:操作主义
二、蒯因:“两江合流”与“花开两枝”
三、普特南:“接着讲”的实用主义
四、罗蒂:“对着讲”的实用主义
第三节 实用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研究和影响
一、实用主义在中国传播情况概述
二、胡适、陶行知、蒋梦麟对古典实用主义的研究和传播
三、中国学术界近十多年(1998―2009)对实用主义的研究
四、实用主义在中国青年中的影响
第七章 对工业文明的反思
**节 法兰克福学派及其社会批判理论
一、法兰克福学派的兴起和发展
二、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第二节 未来学和未来主义思潮
一、未来学研究的基本情况
二、未来主义思潮的主要流派和观点
三、未来主义思潮的大众影响
第三节 当代消费主义思潮
一、消费主义:定义及主张
二、消费主义:历史及背景
三、当代消费主义的理论阐释
四、消费主义的伦理批判
五、学校德育如何面对消费异化的挑战
第四节 反全球化思潮
一、什么是反全球化思潮
二、反全球化思潮产生的背景
三、反全球化思潮的发展脉络
四、反全球化思潮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五、对反全球化思潮的评价
参考文献
后记
《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文章节选:
“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是教育部规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
。《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长陈
立思教授主编。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部分是社会思潮概论,讲解了社
会思潮的实质、特征,它的发生、传播和运行的规律,社会思潮与社会生活
、与青年群体、与社会运动的关系,社会思潮评论的意义、方法、原则等。
第二部分是专题研究,评介了中外十余种思潮,并分析了它们在青年中产生
的影响。
《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可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各专业的本科
生、研究生教学用书,也适合各级党校、干部培训机构、军校和思想宣传部
门使用。
**章 社会思潮及其发生、传播和运行
**节 社会思潮的本质和特征
一、什么是社会思潮
二、社会思潮的特征
三、正确理解社会思潮本质特征的意义
第二节 社会思潮的发生和传播
一、社会思潮发生的历史前提
二、社会思潮发生的现实条件
三、社会思潮的传播路线和方式
第三节 社会思潮的运行
一、社会思潮之间相互作用的不同情况
二、社会思潮运行的动力和活力与思想文化政策
第二章 社会思潮与社会生活
**节 社会思潮与社会日常生活
一、社会思潮影响社会生活的途径
二、社会思潮与社会“热点”及突发事件
三、信息时代新媒体对社会思潮传播的影响
第二节 社会思潮与社会运动
一、社会思潮与社会运动的一般关系
二、社会思潮对社会运动的影响因素
三、社会思潮对社会运动的影响途径
第三节 社会思潮与青年群体
一、青年群体对社会思潮的接受过程
二、社会思潮影响下的青年群动行为
第三章 社会思潮的评论
**节 社会思潮评论的意义
一、社会思潮评论与社会生活
二、社会思潮评论与青年成长
三、社会思潮评论与提高理论认识
第二节 社会思潮评论的原则
一、对社会思潮评论中几种倾向的分析
二、社会思潮评论的原则
第四章 回应“双重困境”挑战的现代新儒家思潮
**节 现代新儒家思潮概述
一、现代新儒家产生的历史背景与直接原因
二、现代新儒家的概念和基本发展线索
三、现代新儒家学说的框架和基本论题
第二节 现代新儒家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梁漱溟的“新孔学”
二、德性儒学
三、政治儒学
四、心灵儒学
五、儒学中的实学
第三节 在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
一、现代化与传统文化关系的论纲:四君子《文化宣言》
二、现代新儒家对待世界文化的基本态度
第四节 现代新儒家思潮与青年
一、现代新儒家对青年的期望
二、当代大学生对现代新儒家的态度
三、现代新儒家思潮影响扩散的原因
四、用马克思主义引导青年正确对待现代新儒家思潮
第五章 “自我”的发现和消解:科学主义、反理性主义、后现代主义
**节 科学主义思潮及其在中国的影响
一、实证主义
二、马赫主义
三、逻辑实证主义
四、批判理性主义(证伪主义)
五、历史主义
六、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
第二节 反理性主义思潮
一、反理性主义的含义和特征
二、意志主义
三、生命哲学
四、存在主义
五、反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
一、后现代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二、后现代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及观点
三、后现代主义的评析
第六章 新老实用主义
**节 古典实用主义
一、古典实用主义的形成、发展和特征
二、古典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第二节 新实用主义
一、布里奇曼:操作主义
二、蒯因:“两江合流”与“花开两枝”
三、普特南:“接着讲”的实用主义
四、罗蒂:“对着讲”的实用主义
第三节 实用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研究和影响
一、实用主义在中国传播情况概述
二、胡适、陶行知、蒋梦麟对古典实用主义的研究和传播
三、中国学术界近十多年(1998―2009)对实用主义的研究
四、实用主义在中国青年中的影响
第七章 对工业文明的反思
**节 法兰克福学派及其社会批判理论
一、法兰克福学派的兴起和发展
二、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第二节 未来学和未来主义思潮
一、未来学研究的基本情况
二、未来主义思潮的主要流派和观点
三、未来主义思潮的大众影响
第三节 当代消费主义思潮
一、消费主义:定义及主张
二、消费主义:历史及背景
三、当代消费主义的理论阐释
四、消费主义的伦理批判
五、学校德育如何面对消费异化的挑战
第四节 反全球化思潮
一、什么是反全球化思潮
二、反全球化思潮产生的背景
三、反全球化思潮的发展脉络
四、反全球化思潮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五、对反全球化思潮的评价
参考文献
后记
《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编辑推荐与评论:
“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是教育部规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
。《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长陈
立思教授主编。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部分是社会思潮概论,讲解了社
会思潮的实质、特征,它的发生、传播和运行的规律,社会思潮与社会生活
、与青年群体、与社会运动的关系,社会思潮评论的意义、方法、原则等。
第二部分是专题研究,评介了中外十余种思潮,并分析了它们在青年中产生
的影响。
《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可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各专业的本科
生、研究生教学用书,也适合各级党校、干部培训机构、军校和思想宣传部
门使用。
**章 社会思潮及其发生、传播和运行
**节 社会思潮的本质和特征
一、什么是社会思潮
二、社会思潮的特征
三、正确理解社会思潮本质特征的意义
第二节 社会思潮的发生和传播
一、社会思潮发生的历史前提
二、社会思潮发生的现实条件
三、社会思潮的传播路线和方式
第三节 社会思潮的运行
一、社会思潮之间相互作用的不同情况
二、社会思潮运行的动力和活力与思想文化政策
第二章 社会思潮与社会生活
**节 社会思潮与社会日常生活
一、社会思潮影响社会生活的途径
二、社会思潮与社会“热点”及突发事件
三、信息时代新媒体对社会思潮传播的影响
第二节 社会思潮与社会运动
一、社会思潮与社会运动的一般关系
二、社会思潮对社会运动的影响因素
三、社会思潮对社会运动的影响途径
第三节 社会思潮与青年群体
一、青年群体对社会思潮的接受过程
二、社会思潮影响下的青年群动行为
第三章 社会思潮的评论
**节 社会思潮评论的意义
一、社会思潮评论与社会生活
二、社会思潮评论与青年成长
三、社会思潮评论与提高理论认识
第二节 社会思潮评论的原则
一、对社会思潮评论中几种倾向的分析
二、社会思潮评论的原则
第四章 回应“双重困境”挑战的现代新儒家思潮
**节 现代新儒家思潮概述
一、现代新儒家产生的历史背景与直接原因
二、现代新儒家的概念和基本发展线索
三、现代新儒家学说的框架和基本论题
第二节 现代新儒家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梁漱溟的“新孔学”
二、德性儒学
三、政治儒学
四、心灵儒学
五、儒学中的实学
第三节 在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
一、现代化与传统文化关系的论纲:四君子《文化宣言》
二、现代新儒家对待世界文化的基本态度
第四节 现代新儒家思潮与青年
一、现代新儒家对青年的期望
二、当代大学生对现代新儒家的态度
三、现代新儒家思潮影响扩散的原因
四、用马克思主义引导青年正确对待现代新儒家思潮
第五章 “自我”的发现和消解:科学主义、反理性主义、后现代主义
**节 科学主义思潮及其在中国的影响
一、实证主义
二、马赫主义
三、逻辑实证主义
四、批判理性主义(证伪主义)
五、历史主义
六、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
第二节 反理性主义思潮
一、反理性主义的含义和特征
二、意志主义
三、生命哲学
四、存在主义
五、反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
一、后现代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二、后现代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及观点
三、后现代主义的评析
第六章 新老实用主义
**节 古典实用主义
一、古典实用主义的形成、发展和特征
二、古典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第二节 新实用主义
一、布里奇曼:操作主义
二、蒯因:“两江合流”与“花开两枝”
三、普特南:“接着讲”的实用主义
四、罗蒂:“对着讲”的实用主义
第三节 实用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研究和影响
一、实用主义在中国传播情况概述
二、胡适、陶行知、蒋梦麟对古典实用主义的研究和传播
三、中国学术界近十多年(1998―2009)对实用主义的研究
四、实用主义在中国青年中的影响
第七章 对工业文明的反思
**节 法兰克福学派及其社会批判理论
一、法兰克福学派的兴起和发展
二、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第二节 未来学和未来主义思潮
一、未来学研究的基本情况
二、未来主义思潮的主要流派和观点
三、未来主义思潮的大众影响
第三节 当代消费主义思潮
一、消费主义:定义及主张
二、消费主义:历史及背景
三、当代消费主义的理论阐释
四、消费主义的伦理批判
五、学校德育如何面对消费异化的挑战
第四节 反全球化思潮
一、什么是反全球化思潮
二、反全球化思潮产生的背景
三、反全球化思潮的发展脉络
四、反全球化思潮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五、对反全球化思潮的评价
参考文献
后记
《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作者介绍:
“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是教育部规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
。《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长陈
立思教授主编。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部分是社会思潮概论,讲解了社
会思潮的实质、特征,它的发生、传播和运行的规律,社会思潮与社会生活
、与青年群体、与社会运动的关系,社会思潮评论的意义、方法、原则等。
第二部分是专题研究,评介了中外十余种思潮,并分析了它们在青年中产生
的影响。
《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可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各专业的本科
生、研究生教学用书,也适合各级党校、干部培训机构、军校和思想宣传部
门使用。
**章 社会思潮及其发生、传播和运行
**节 社会思潮的本质和特征
一、什么是社会思潮
二、社会思潮的特征
三、正确理解社会思潮本质特征的意义
第二节 社会思潮的发生和传播
一、社会思潮发生的历史前提
二、社会思潮发生的现实条件
三、社会思潮的传播路线和方式
第三节 社会思潮的运行
一、社会思潮之间相互作用的不同情况
二、社会思潮运行的动力和活力与思想文化政策
第二章 社会思潮与社会生活
**节 社会思潮与社会日常生活
一、社会思潮影响社会生活的途径
二、社会思潮与社会“热点”及突发事件
三、信息时代新媒体对社会思潮传播的影响
第二节 社会思潮与社会运动
一、社会思潮与社会运动的一般关系
二、社会思潮对社会运动的影响因素
三、社会思潮对社会运动的影响途径
第三节 社会思潮与青年群体
一、青年群体对社会思潮的接受过程
二、社会思潮影响下的青年群动行为
第三章 社会思潮的评论
**节 社会思潮评论的意义
一、社会思潮评论与社会生活
二、社会思潮评论与青年成长
三、社会思潮评论与提高理论认识
第二节 社会思潮评论的原则
一、对社会思潮评论中几种倾向的分析
二、社会思潮评论的原则
第四章 回应“双重困境”挑战的现代新儒家思潮
**节 现代新儒家思潮概述
一、现代新儒家产生的历史背景与直接原因
二、现代新儒家的概念和基本发展线索
三、现代新儒家学说的框架和基本论题
第二节 现代新儒家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梁漱溟的“新孔学”
二、德性儒学
三、政治儒学
四、心灵儒学
五、儒学中的实学
第三节 在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
一、现代化与传统文化关系的论纲:四君子《文化宣言》
二、现代新儒家对待世界文化的基本态度
第四节 现代新儒家思潮与青年
一、现代新儒家对青年的期望
二、当代大学生对现代新儒家的态度
三、现代新儒家思潮影响扩散的原因
四、用马克思主义引导青年正确对待现代新儒家思潮
第五章 “自我”的发现和消解:科学主义、反理性主义、后现代主义
**节 科学主义思潮及其在中国的影响
一、实证主义
二、马赫主义
三、逻辑实证主义
四、批判理性主义(证伪主义)
五、历史主义
六、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
第二节 反理性主义思潮
一、反理性主义的含义和特征
二、意志主义
三、生命哲学
四、存在主义
五、反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
一、后现代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二、后现代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及观点
三、后现代主义的评析
第六章 新老实用主义
**节 古典实用主义
一、古典实用主义的形成、发展和特征
二、古典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第二节 新实用主义
一、布里奇曼:操作主义
二、蒯因:“两江合流”与“花开两枝”
三、普特南:“接着讲”的实用主义
四、罗蒂:“对着讲”的实用主义
第三节 实用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研究和影响
一、实用主义在中国传播情况概述
二、胡适、陶行知、蒋梦麟对古典实用主义的研究和传播
三、中国学术界近十多年(1998―2009)对实用主义的研究
四、实用主义在中国青年中的影响
第七章 对工业文明的反思
**节 法兰克福学派及其社会批判理论
一、法兰克福学派的兴起和发展
二、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第二节 未来学和未来主义思潮
一、未来学研究的基本情况
二、未来主义思潮的主要流派和观点
三、未来主义思潮的大众影响
第三节 当代消费主义思潮
一、消费主义:定义及主张
二、消费主义:历史及背景
三、当代消费主义的理论阐释
四、消费主义的伦理批判
五、学校德育如何面对消费异化的挑战
第四节 反全球化思潮
一、什么是反全球化思潮
二、反全球化思潮产生的背景
三、反全球化思潮的发展脉络
四、反全球化思潮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五、对反全球化思潮的评价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