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35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1 1 2 0 2 11 504
本店铺共有 1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发货问题
1
100%
已解决
1
100%
店主称呼:文华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956056709    地址:安徽省 合肥市 蜀山区 合肥蜀山经济开发区九龙路458
促销广告:批发团购价格更低详情咨询13865986737全场满29元包邮偏远除外
图书分类
店铺介绍
本店主营考研高校教材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张恒庆、 张文辉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保护生物学(第二版)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9787030253538 [十位:7030253531]
页数:203      
定价:¥26.00
店铺售价:¥7.80 (为您节省:¥18.20
店铺库存:2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956056709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保护生物学(第二版)》内容提要:
《保护生物学(第2版)》以生物多样性受到的威胁及其保护为主线,共分11章,**介绍了保护生物学的产生及其与生物多样性危机的关系、物种形成和灭绝的机理、生物多样性演化历程、不同层次上生物多样性的产生与受威胁的现状及其保护、各层次上生物多样性的检测原理及方法、物种保护的优先原则、生物入侵、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迁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关国际行动和组织以及保护生物学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保护生物学(第2版)》涉及知识领域广,突出了该学科综合性强的特点。为了方便学生学习,每章前配有内容提要。之后附有思考题,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
《保护生物学(第2版)》可作为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环境科学的专业教材,也可作为农林院校的农学、林学专业学生用作选修教材,还可供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环保工作人员、科研技术人员参考。
《保护生物学(第二版)》图书目录:
第二版前言
第1章 保护生物学的产生与发展
1.1 保护生物学的概念和学科特点
1.1.1 什么是保护生物学
1.1.2 保护生物学的学科特点
1.2 保护生物学的形成与发展
1.2.1 保护生物学思想的形成
1.2.2 保护生物学的产生
1.2.3 保护生物学的发展
1.3 保护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1.3.1 灭绝
1.3.2 进化的潜能
1.3.3 群落和生态系统
1.3.4 生境的恢复
1.3.5 物种的回归自然和圈养繁殖
1.3.6 生物技术在物种保护中的应用
1.4 保护生物学的研究趋势
思考题
**参考书

第2章 物种起源与生物多样性演化
2.1 物种与物种形成
2.1.1 物种的概念
2.1.2 物种的形成
2.1.3 物种形成的方式
2.1.4 生物进化的规律
2.1.5 生物进化的原因
2.2 生物多样性进化的主要历程
2.2.1 太古代
2.2.2 元古代
2.2.3 古生代
2.2.4 中生代
2.2.5 新生代
2.3 生物进化与环境因素
2.3.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3.2 生物物种间关系
2.3.3 大陆漂移与生物多样性
2.3.4 第四纪冰川及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3.5 青藏高原隆升对高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4 进化系统与生物分类
2.4.1 系统学与分类学的概念
2.4.2 主要分类学派
2.4.3 生物分类
思考题
**参考书

第3章 物种多样性及保护
3.1 物种多样性概念
3.2 全球物种多样性概况
3.2.1 物种数目
3.2.2 物种多样性特丰富**
3.2.3 物种多样性时空格局
3.3 中国物种多样性概况
3.3.1 中国物种多样性特点
3.3.2 中国物种多样性现状
3.3.3 中国物种多样性关键地区
3.4 物种多样性降低的原因
3.4.1 生境丧失
3.4.2 生境破碎
3.4.3 生境退化
3.4.4 资源过度利用
3.4.5 外来种入侵
3.4.6 容易灭绝的物种
3.5 物种濒危等级
3.5.1 濒危等级划分的意义
3.5.2 世界保护同盟(1UCN)濒危等级标准
3.5.3 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等级标准
3.5.4 国内动植物濒危等级标准
3.6 物种多样性保护
思考题
**参考书

第4章 遗传多样性及其保护
4.1 遗传多样性概述
4.1.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
4.1.2 遗传多样性的表现形式
4.1.3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意义
4.1.4 种群遗传结构
4.2 遗传多样性的来源.
4.2.1 遗传多样性产生的基础
4.2.2 影响遗传多样性的一些重要过程
4.3 遗传多样性的检测方法
4.3.1 形态标记
4.3.2 细胞学标记
4.3.3 生化标记
4.3.4 DNA分子标记
4.4 遗传多样性的保护与管理
4.4.1 野生生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与保护
4.4.2 作物和家养动物遗传多样性的保护与管理
4.4.3 圈养种群遗传多样性的保护与管理
思考题
**参考书

第5章 生态系统多样性及保护
5.1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基本功能
5.1.1 生态系统的概念
5.1.2 生态系统的结构
5.1.3 生态系统的功能
5.1.4 生态系统的特征
5.2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5.2.1 生态系统类型划分的依据
5.2.2 全球生态系统多样性概况
5.2.3 中国生态系统多样性概况
5.3 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5.3.1 a多样性的测度方法
5.3.2 卢多样性的测度方法
5.4 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维持
5.4.1 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发生与演替
5.4.2 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稳定性
5.4.3 生态系统的退化
5.4.4 生态系统的恢复
5.5 生态系统保护的意义和途径
5.5.1 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价值
5.5.2 生态系统保护的途径
思考题
**参考书

第6章 物种保护的优先原则与生物多样性信息
6.1 物种保护的优先原则
6.1.1 分类多样性测度
6.1.2 特有性及关键区系分析
6.1.3 优先保护区域分析
6.2 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地区与标准
6.2.1 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地区的特征
6.2.2 牛物多样性优先保护的标准
6.2.3 中国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的内容
6.3 物种监测和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
6.3.1 生物多样性的监测
6.3.2 物种监测
6.3.3 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
思考题
**参考书

第7章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管理
7.1 自然保护区的概述
7.1.1 自然保护区的基本定义
7.1.2 自然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功能作用
7.2 自然保护区的分类
7.2.1 世界自然与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自然保护区分类系统
7.2.2 中国自然保护区级别和分类系统
7.3 保护区的设计原则
7.3.1 保护区的选址原则
7.3.2 保护区的形状与大小原则
7.3.3 自然保护区内部的功能分区原则
7.4 自然保护区网与生境走廊
7.4.1 自然保护区网的模式
7.4.2 生境走廊
7.5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7.5.1 组织管理
7.5.2 社区共管
7.5.3 生物资源管理
7.6 自然保护区的评价
7.6.1 自然保护区评价的基本内容
7.6.2 自然保护区评价指标
7.7 自然保护区的科研工作和科普教育
7.7.1 自然保护区的科研工作
7.7.2 自然保护区的科普教育
思考题
**参考书

第8章 迁地保护与动植物园管理
8.1 迁地保护的概念及意义
8.1.1 迁地保护的概念
8.1.2 迁地保护的意义
8.2 迁地保护的实施原则和理论基础
8.2.1 实施迁地保护的原则
8.2.2 迁地保护的理论基础
8.3 迁地种群的管理
8.3.1 迁地种群建立及繁殖
……
第9章 生物入侵
第10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关法规、行动计划及国际组织
第11章 保护生物学与可持续发展教育
**网页
主要参考文献
《保护生物学(第二版)》文章节选:
序言
保护生物学是一门论述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所面临的威胁以及如何采取措施防止物种灭绝的综合性学科,它是近20年内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中*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也是我国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和农林大学近年来普遍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
生物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但是,由于技术的进步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人类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目前生物多样性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如何在这种状态下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如何用科学的理论和*有效的方法去指导和实施保护行动仍是我们今天必须面对的问题,保护生物学的产生使人们看到了绿色的希望。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之一,同时又是一个生物资源大量丧失而亟待保护的**。为培养新世纪具有可持续发展观的人才,很多大学都开设了保护生物学的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以培养学生自觉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根据学科发展和当前教学改革的要求,结合编者多年来从事保护生物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经验,在科学出版社的组织下,2005年,我们成立了编委会,编写了以高师院校学生为对象,兼顾农、林院校相关专业的保护生物学教材。经过4年的教学检验,本教材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益,2007年被评为“十一五”**级规划教材。本次再版是在总结本教材在教学中应用效果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的进一步完善。《保护生物学》(第二版)在基本保持**版内容、结构的前提下,根据课程的建设和发展的实际情况,相应的调整了部分章节的内容,增加了保护生物学*新的研究成果和保护生物学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一章。在编写过程中,本书参考了国内外一些较为经典和**的相关书籍、文献和网络资料,本书每章的**书目和*后参考文献是课程拓展性学习良好的资源,编者在此向这些作者一并致谢。
本书共分11章,**论述了保护生物学基本原理与各个层次上生物多样性的检测和保护实践,阐述了物种形成和物种灭绝的机理。同时引用了较新的研究成果,使学生对学科的发展现状能有较全面的了解。为方便学生的学习,每章前附有内容提要,章后附有思考题。
本书编写分工如下:张恒庆教授撰写第1、9、11章各节,张文辉教授撰写第2、5、6、8章各节,邵晨、张恒庆教授撰写第4章各节,刘祥君、周其兴教授撰写第3章各节,邵明勤博士、吴孝兵教授撰写第7章各节,李言阔博士、吴孝兵教授撰写第10章各节。全书由主编张恒庆、张文辉统稿。

文摘
第1章 保护生物学的产生与发展
1.1 保护生物学的概念和学科特点
现今生物界正经历着自白垩纪末期恐龙灭绝以来*大的物种灭绝时期,但是这次引发物种的灭绝和全球生境变化的原因不同于以往,其主要区别是过去灭绝事件是伴随着地质变化发生的,而今天的物种灭绝是由于人类对自然界的干预造成的。人类违反规律改造自然的过程对生物群落造成了严重后果:生境退化与片段化、生物资源过度开发与捕杀、外来物种侵入;环境污染加剧,加快了物种的灭绝速度,而次生灭绝效应会导致物种连锁性消亡。保护生物学的产生使人们看到了一线的希望。
1.1.1 什么是保护生物学
保护生物学(Conservation Biology)这个名词*早出现于20世纪初期,当时提出这个概念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利用森林、野生动物和海洋渔业资源而对它们进行科学的管理,真正形成具有完整知识体系的保护生物学学科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造成当代物种灭绝的原因是复杂的,因而,保护生物学研究内容也是广泛的。保护生物学是一门年轻的综合学科,它综合了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实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本学科的创始人之一Soule(1985)指出“保护生物学是应用科学解决由于人类干扰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物种群落和生态系统问题的新途径,其目的是提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原理和工具”。保护生物学包含这样一个基本过程:评估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提出防止物种灭绝的具体措施,拯救濒危物种,研究生物多样性和提出对生物多样性持续、合理地利用的科学方案。
《保护生物学(第二版)》编辑推荐与评论:
《保护生物学(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级规划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