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20年04月
ISBN:9787300278926
[十位:7300278922]
页数:--
定价:¥38.00
店铺售价:¥26.30
(为您节省:¥11.70)
店铺库存:32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5130313496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3-03-30 10:29:13]
龚**
北京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3-03-30 08:46:10]
栗*
邢台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3-03-21 15:49:38]
伍**
东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3-03-21 15:24:42]
陈**
广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3-03-20 17:02:06]
赵**
保定市
《审计实务(第二版)(21世纪高职高专会计类专业课程改革规划教材)》内容提要:
“审计实务” 作为高职院校会计和审计等财经类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 其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了解**有关财经方针、 政策和审计相关法规, 掌握审计的基本原则、 工作内容和实践方法, 同时使学生初步具有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核心, 进行审计监督、 参与经济管理的能力。 审计是一种理念, 更是一种实践, “审” 是手段, “计” 才是根本。 本书立足于*审计准则和应用指南, 由具有多年审计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和来自会计师事务所的具有多年审计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士进行充分讨论确定大纲, 按工作内容设计教材内容, 体现了高职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新理念。
《审计实务(第二版)(21世纪高职高专会计类专业课程改革规划教材)》图书目录:
项目一 认识审计 1 学习目标 1 引例 1 任务一 审计基本认知 2 任务二 认识审计准则和审计标准 8 任务三 掌握审计方法 13 任务四 获取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22 技能训练 30 项目二 接受业务委托与计划审计工作 32 学习目标 32 引例 32 任务一 接受业务委托 33 任务二 计划审计工作 37 技能训练 45 项目三 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49 学习目标 49 引例 49 任务一 认识审计风险和审计重要性 50 任务二 认识审计风险评估程序和信息来源 56 任务三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58 任务四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65 任务五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73 技能训练 77 项目四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80 学习目标 802 引例 80 任务一 认识销售与收款循环 80 任务二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 88 任务三 主营业务收入审计 94 任务四 应收账款审计 102 技能训练 114 项目五 采购与付款循���审计 116 学习目标 116 引例 116 任务一 认识采购与付款循环 116 任务二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 122 任务三 应付账款审计 125 任务四 固定资产审计 129 技能训练 137 项目六 存货与仓储循环审计 140 学习目标 140 引例 140 任务一 认识存货与仓储循环 141 任务二 存货与仓储循环的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 144 任务三 存货审计 148 技能训练 155 项目七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158 学习目标 158 引例 158 任务一 认识筹资与投资循环 159 任务二 筹资与投资循环的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 163 任务三 借款相关项目审计 166 任务四 所有者权益相关项目审计 170 技能训练 176 项目八 货币资金审计 178 学习目标 178 引例 178 任务一 认识货币资金与交易循环 179 任务二 库存现金审计 185 任务三 银行存款审计 189目 录 /3 技能训练 194 项目九 完成审计工作与撰写审计报告 197 学习目标 197 引例 197 任务一 完成审计工作 198 任务二 撰写审计报告 206 任务三 保管审计档案 220 技能训练 224 主要参考文献 226
《审计实务(第二版)(21世纪高职高专会计类专业课程改革规划教材)》文章节选:
赵峰松,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担任主编。讲授基础会计、初级会计实务、成本会计和审计实务等课程。主编《成本会计》《审计实务》,副主编《基础会计》《企业纳税实务》《外贸会计》等教材;发表论文8篇,参加课题研究10余项。2012-2017连续6年指导我校学生参加辽宁省高职会计技能大赛均获得一等奖,全国三等奖,本人荣获“**指导老师称号”。
《审计实务(第二版)(21世纪高职高专会计类专业课程改革规划教材)》作者介绍:
审计目的的确定主要受审计对象的制约, 也与委托人的要求密切相关。 按照现代的审计理论, 审计的目的包括一般目的和特殊目的。审计的特殊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按照特殊编制基础编制的会计报表或其他会计信息进行审计, 并发表审计意见。 特殊目的的审计意见一般包括合法性和公允性, 也可以包括效益性等。
审计的作用是指实施审计后在客观上产生的效果, 也是衡量审计工作质量的标尺。 如果完成了审计任务, 就能发挥制约性作用、 促进性作用和证明性作用。
审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考察, 从而分为不同的种类。 例如, 按主体的不同, 分为政府审计、 内部审计和独立审计; 按目的和内容的不同, 分为财务报表审计、 经营审计和合规性审计; 按与被审计单位的关系不同, 分为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 按审计技术模式的不同, 分为账项基础审计、 系统基础审计和风险基础审计; 按审计实施时间的不同, 分为事前审计、 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 按审计范围的不同, 分为全部审计、 局部审计和专项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