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24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1 1 0 1 18 54 1286
本店铺共有 5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商品问题
2
40%
发货问题
1
20%
退款问题
1
20%
其他
1
20%
已解决
5
100%
店主称呼:鑫鑫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3759117981    地址:云南省 昆明市 五华区 昆明市五华区龙泉路泰旸欣城商业步行街186号商铺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本店主营大学旧课本,如果要新书请直接到新书店买,旧书多少会有一点瑕疵
,不可能和新书一模一样,最好是在购买前和本店客服沟通一下书的具体情况,以免发生误会!!!!!!
店铺工作电话13759117981;15368097981;087166747981;QQ1099298921
请在购买前和在线客服沟通一下所需要书籍是否有货;是否完好;新旧程度以免耽误你的使用!!!!!!!!
店铺介绍
本书店批发;零售大学各专业旧教材及教辅;量大从优。联系电话13759117981;15368097981;087166747981;QQ1099298921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2009版)——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教材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9787802099296 [十位:7802099293]
页数:226      
定价:¥50.00
店铺售价:¥30.00 (为您节省:¥20.00
店铺库存:1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3759117981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店主推荐图书: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2009版)——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教材》内容提要:
为了满足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应试需求,我**组织具有多年环境影响评价实践经验的专家于2005年编写了**版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系列参考教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是该套教材的其中一册,归纳整理了从事环境影响评价业务所必需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并对**内容作了解释和说明。
根据全国统一考试实践和《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我们于2006年至2008年先后组织对该册教材进行了三次修订。为满足2009年度全国统一考试需要,2009年初,我们组织对该册教材进行了第四次修订,根据*新发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及标准,**对环境影响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相关的声环境标准等章节进行了修订,并补充了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章节。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2009版)——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教材》图书目录:
**章 环境保护标准体系
**节 环境标准概述
一、环境标准的定义
二、环境标准的作用
三、环境标准的特性
四、环境标准工作历史沿革
第二节 环境标准体系
一、环境标准体系定义
二、环境标准体系结构
三、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
四、环境质量标准与环境功能区之间的关系
五、污染物排放标准与环境功能区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环境标准的实施与实施监督
一、环境质量标准的实施
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实施
三、**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的实施
四、**环境标准样品的实施
五、**基础标准与环境保护部的实施
六、环境标准的监督实施
第四节 主要环境标准名录
一、环境质量标准
二、污染物排放标准
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第二章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
**节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工作等级
一、总纲的适用范围和发展趋势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三、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
第二节 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
一、工程分析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二、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和**
三、工程分析的阶段划分
第三节 环境现状调查
一、环境现状调查的一般原则
二、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及特点
三、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
第四节 环境影响预测
一、环境影响预测的原则
二、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及特点
三、环境影响时期划分及环境影响预测时段
四、环境影响预测的范围和内容
五、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第五节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一、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的总体要求
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内容
三、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
第三章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相关大气环境标准
**节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
一、概述
二、术语和定义
三、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
四、污染源调查与分析
五、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六、气象观测资料调查
七、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八、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九、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
十、导则**模式清单
十一、报告书附图、附表及附件要求
第二节 相关的大气环境标准
一、《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三、《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四、《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五、《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四章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相关水环境标准
**节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
一、概述
二、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
三、地面水环境现状调查
四、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
五、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相关的水环境标准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二、《地下水质量标准》
三、《海水水质标准》
四、《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第五章 声环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相关声环境标准
**节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
一、概述
二、声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任务
三、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四、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五、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六、环境噪声评价量
七、环境噪声现状调查与测量
八、噪声预测
九、声环境影响评价
十、噪声**对策应考虑的环节
第二节 相关的声环境标准
一、《声环境质量标准》
二、《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
三、《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
四、《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五、《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六、《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七、《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第六章 非污染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相关环境标准
**节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非污染生态影响
一、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二、评价范围的确定
三、工程调查与分析
四、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五、生态影响预测
六、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
七、替代方案
八、经济损益分析
九、典型自然资源开发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要点
第二节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一、土壤环境质量分类
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分级
三、生态环境效应
四、监测
第七章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节 总则
一、适用范围
二、环境影响评价**
三、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第二节 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
一、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的基本内容
二、环境影响识别
三、确定评价范围
四、规划方案的初步分析
五、评价专题设置
第三节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要求
一、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基本内容
二、总论
三、开发区规划和开发现状
四、区域环境状况调查和评价
五、规划方案分析
六、开发区污染源分析
七、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八、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主要内容
九、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十、公众参与
十一、开发区规划的综合论证与环境保护措施
十二、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
第八章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节 总则
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二、术语
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与原则
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第二节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
二、规划分析
三、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
四、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
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
六、供决策的环境可行规划方案与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七、关于拟议规划的结论性意见与建议
八、监测与跟踪评价
九、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
第三节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编制要求
一、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要求
二、环境影响篇章及说明的编写要求
第九章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节 总则
一、导则的适用范围
二、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和**
三、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级别和评价范围
四、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程序
五、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风险识别
一、风险识别范围
二、风险识别工作内容
第三节 风险管理
一、降低风险措施——减缓措施
二、应急预案
第十章 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节 总则
一、标准的适用范围
二、验收调查工作程序
三、验收调查时段和范围
四、验收调查标准的确定
五、验收调查运行工况要求
六、验收调查**
第二节 验收调查技术要求
一、环境敏感目标调查
二、工程调查
三、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调查
四、生态影响调查
五、调查结论与建议
第十一章 有关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
**节 概述
一、固体废物的定义与分类
二、危险废物的定义
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定义
四、**废物的定义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法》的有关要求
第二节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一、生活垃圾填埋场的主要特点
二、生活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主要影响
三、《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的应用
四、生活垃圾填埋场环评主要工作内容
五、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的环境保护要求
六、填埋废物的入场要求
七、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第三节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一、标准中的有关定义
二、适用范围
三、一般要求
四、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选址要求
五、危险废物贮存设施(仓库式)的设计原则
六、对危险废物堆放的要求
第四节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一、危险废物填埋处置技术特点
二、标准的适用范围
三、填埋场场址选择的要求
四、填埋场排放污染物控制要求
第五节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一、相关定义
二、危险废物焚烧处置的特点
三、标准的内容和适用范围
四、厂址选址要求
五、焚烧炉的技术性能指标
六、污染物(项目)控制限值
第六节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一、标准中的相关定义
二、标准的适用范围
三、贮存、处置场分类
四、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对环境的主要影响
五、场址选择的环境保护要求
六、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项目
第七节 危险废物和**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2009版)——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教材》文章节选:
**章 环境保护标准体系
**节 环境标准概述
一、环境标准的定义
环境标准是为了**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所做的规定。具体讲,环境标准是**为了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根据**的环境政策和法规,在综合考虑本国自然环境特征、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基础上,规定环境中污染物的允许含量和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数量、浓度、时间和速度以及监测方法和其他有关技术规范。
环境标准是随着环境问题的产生而出现的,随着科技进步和环境科学的发展,环境标准也随之而发展,其种类和数量也越来越多。我国环境标准可分为**标准和地方标准;按其内容和性质,可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方法标准、标准样品标准和基础标准等。
二、环境标准的作用
1.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环境标准具有法规约束性,是我国环境保护法规所赋予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法》等法律法规中,都规定了实施环境标准的条款,使环境标准成为执法必不可少的依据和环境保护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环境标准本身所具有的法规特征是:**环境标准绝大多数是法律规定必须严格贯彻执行的强制性标准。**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部组织制订、审批、发布;地方环境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组织制订、审批、发布。这就使我国环境标准具有行政法规的效力。**环境标准明确规定了适用范围及企事业单位在排放污染物时必须达到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规定了监测分析方法以及违反要求所应承担的经济后果等。同时我国环境标准从制(修)订到发布实施有严格的工作程序,使环境标准具有规范性特征。**环境标准又是**有关环境政策在技术方面的具体表现,如我国环境质量标准兼顾了我国环保的区域性和阶段性特征,体现了我国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的战略政策;我国污染物排放标准综合体现了**关于资源综合利用的能源政策、淘劣奖优的产业政策、鼓励科技进步的科技政策等,其中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又着重体现了我国行业环境政策。
2.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规划的体现
环境规划的目标主要是用标准来表示的。我国环境质量标准就是将环境规划总目标依据环境组成要素和控制项目在规定时问和空间内予以分解并定量化的产物。因而环境质量标准是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和区域性特征的规划指标,是环境规划的定量描述。污染物排放标准则是根据环境质量目标要求,将规划措施,根据我国的技术和经济水平以及行业生产特征,按污染控制项目进行分解和定量化,它是具有阶段性和区域性特征的控制措施指标。
环境规划是指在什么地方到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措施达到什么标准,也就是通过环境规划来实施环境标准。通过环境标准提供了可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的具体环境保护指标,为环境保护计划切实纳入**各级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创造了条件;环境标准为其他行业部门提出了环境保护具体指标,有利于其他行业部门在制订和实施行业发展计划时协调行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工作;环境标准提供了检验环境保护工作的尺度,有利于环保部门对环保工作的监督管理,对于人民群众加强对环保工作的监督和参与,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也有积极意义。
3.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的依据
多年来逐步形成的环境管理制度,是环境监督管理职能制度化的体现。但是,这些制度只有在各自进行技术规范化之后,才能保证监督管理职能科学有效地发挥。
环境管理制度和措施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定量管理,定量管理就要求在污染源控制与环境目标管理之间建立定量评价关系,并进行综合分析。因而就需要通过环境保护标准统一技术方法,作为环境管理制度实施的技术依据。
目标管理的核心是对不同时间、空间、污染类型,确定相应要达到的环境标准,以便落实**控制目标;另一方面需要从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区域总量控制指标出发,确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和“三同时”验收指标,确定集中控制工程与限期治理项目对污染源的不同控制要求,确定工业点源执行排放标准和总量指标的负荷分配量,以及相应的排污收费额度。
总之,环境标准是强化环境管理的核心,环境质量标准提供了衡量环境质量状况的尺度,污染物排放标准为判别污染源是否违法提供了依据。同时,方法标准、标准样品标准和基础标准统一了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的技术要求,为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正确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并相应提高了环境监督管理的科学水平和**程度。
4.环境标准是推动环境保护科技进步的一个动力
环境标准与其他任何标准一样,是以科学与实践的综合成果为依据制订的,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代表了今后一段时期内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使标准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判断污染**技术、生产工艺与设备是否先进可行的依据,成为筛选、评价环保科技成果的一个重要尺度,对技术进步起到导向作用。同时,环境方法、样品、基础标准统一了采样、��析、测试、统计计算等技术方法,规范了环保有关技术名词、术语等,保证了环境信息的**性,使环境科学各学科之间、环境监督管理各部门之间以及环境科研和环境管理部门之间有效的信息交往和相互促进成为可能。标准的实施还可以起到强制推广先进科技成果的作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使切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无废、少废、节能、节水及污染治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尽快得到推广应用。
5.环境标准是进行环境评价的准绳
无论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编制环境质量报告书,还是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都需要环境标准。只有依靠环境标准,方能做出定量化的比较和评价,正确判断环境质量的好坏,从而为控制环境质量,进行环境污染综合整治,以及设计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6.环境标准具有投资导向作用
环境标准中指标值高低是确定污染源治理资金投入的技术依据;在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中也是根据标准值,确定治理程度,提前安排污染**资金。环境标准对环境投资的这种导向作用是明显的。
三、环境标准的特性
环境标准不同于产品质量标准,环境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有其独特的法规属性。环境标准属于技术法规,具有强制性,必须执行。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实行的是**制定产品标准的体制,由于历史的原因,环境保护标准纳入了标准化法的调整范围;但是鉴于环境保护标准特殊性,标准化法在“标准的制定”一章中的第六条第三款规定“法律对标准的制定另有规定的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九条、第十条规定: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只在编号、发布形式上采用产品标准的做法。应当指出,环境保护标准虽然采用产品标准的形式(如编GB号、采用产品标准的格式等)发布,但是环境标准与产品质量标准在内涵、外延和制定标准的目的等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
(1)在标准体系方面,环境保护标准中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只有**和地方两级,而产品质量标准除**级和地方级标准外,还有行业级标准和企业级标准。
(2)在各级标准的优先执行关系上,环境保护标准与产品质量标准也截然不同:环境质量标准以**级标准为主,地方环境质量标准补充制定**级标准中没有的项目,**级标准和地方级标准同时执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项目可以是**级标准中没有的项目,若与**级标准项目相同的要严于**级排放标准,执行标准时地方级标准优先于**级标准;而产品质量标准以**级标准的效力*高,有**级标准的就不能再制定相同适用范围的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3)环境保护标准的内涵不同于产品质量标准。产品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所做的统一规定,制定标准的对象是产品的规格、尺寸(如螺钉、螺母的螺纹规格,铁路的轨距和机车车辆的轮距,电源插头、插座的形状、尺寸等)。可见,制定产品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产品的通用性和互换性,从而降低成本,,为用户和消费者提供方便。产品标准中的技术指标是完全可以人为加以控制和改变的,不同的城市甚至**可以按照同一产品标准,制造出质量和性能完全相同的产品。环境不是人工制造的产品,环境因素错综复杂,、大多数环境因素是不能人为地加以控制的,制定环境保护标准要考虑被保护对象的要求和控制对象的承受能力。环境因素具有与产品性能完全不同的高度的特异性,一个特定区域的环境不可能在其他区域被复制。因此,环境不是“重复性事物”,环境因素中不存在通用性和互换性的问题,不宜把环境保护标准当作产品质量标准来进行管理和看待。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些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围绕环境保护标准管理权的争论以及对环境保护标准属性认识上的分歧反映了在环境保护标准的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只能通过改革环境保护标准的管理体制予以解决。
四、环境标准工作历史沿革
我国的环境标准是与环境保护事业同步发展起来的。1973年8月召开的**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审查通过了我国**个环境标准——《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奠定了我国环境标准的基础。这一标准为我国刚刚起步的环保事业提供了管理和执法依据,在“三同时”把关、排污收费、污染源控制和污染**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1979年3月,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决定进一步加强环境标准工作。同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明确规定了环境标准的制(修)订、审批和实施权限,使环境标准工作有了法律依据和保障。同时开始制定大气、水质和噪声等环境质量标准及钢铁、化工、轻工等40多个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1980年代中期配合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了相应的方法标准和标准样品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