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75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4 4 7 13 40 165 13990
本店铺共有 2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退款问题
1
50%
其他
1
50%
已解决
2
100%
店主称呼:多多-全部有货当日发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007692526    地址:广东省 东莞市 其它区 东城区堑头
促销广告:快递3元/满19元包邮/极速发货/准确库存全部有货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三元快递费,满19包邮,真实库存,有货可直接购买!另外购书可提供正规机打发票,发票另收8个点,需要请联系!本店同时承诺:本店售出的任何一本书都会先检查再发货,保证书籍无缺页,无破损等影响阅读的情况!本店公众号:多多图书;烦请关注,降价促销第一时间通知
店铺介绍
购书满19元包邮,本店为真实库存,查询有货的,可直接购买!另外购书可提供正规机打发票,发票另收8个点,需要请联系!本店同时承诺:本店售出的任何一本书都会先检查再发货,保证书籍无缺页,无破损等影响阅读的情况!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胡亚敏 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比较文学教程(修订版)
出版日期:2011年03月
ISBN:9787562247715 [十位:7562247714]
页数:226      
定价:¥24.00
店铺售价:¥7.20 (为您节省:¥16.80
店铺库存:1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007692526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比较文学教程(修订版)》内容提要:
《比较文学教程》内容简介:文学理论教材有理论体系和叙述体系,叙述体系必须以理论体系为支撑,教材编撰者没有系统的文学理论观念,教材会是支离破碎的,把现成的理论体系搬到教材之中,却不见得符合本科学生的接受心理。理论体系体现教材编者的见解,不同学派有不同的体系——不同的逻辑起点,不同的基本命题,不同的范畴概念,很难平行介绍。理论体系必须符合理论逻辑,叙述体系则要由易而难、由浅而深、由感性而理性,要打破理论体系的结构另行处理。我们的教材重叙述体系,重现象,重知识,重实际,围绕理论问题介绍历来和当前主要的观点,把若干学派的观点分别而适当地纳入教材的叙述体系之中,努力使我们的教材和教学既是系统的,又是丰富多样的。
教材的叙述体系要考虑学生接受的思维特点,考虑由具体到抽象的循序渐进。例如,《文学理论》一头一尾讲文学的基本性质,中间讲文本,讲创作和接受。我们觉得,对于本科学生教材的论述不宜太抽象,要多联系具体文学现象来讨论,主要给学生方法和知识。一本教材要有一个完整的叙述体系,这一套教材也追求一个大的体系。
《比较文学教程(修订版)》图书目录:
绪论
**编 比较文学的历史和性质
**章 比较文学的历史
**节 比较文学的诞生
第二节 比较文学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比较文学的兴起
第四节 比较文学兴盛的世纪特征

第二章 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
**节 比较文学与相关概念
第二节 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

第三章 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
**节 影响研究
第二节 平行研究
第三节 比较文学的研究立场

第二编 比较文学理论概要
第四章 流传学
**节 流传学的研究类型
第二节 流传的方式
第三节 流传中的变异

第五章 渊源学
**节 渊源学的类型
第二节 渊源研究的途径
第三节 创造性误读

第六章 媒介学
**节 媒介的历史与承担者
第二节 翻译
第三节 媒介学的其他传播方式

第七章 形象学
**节 形象学的发展历史
第二节 形象学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形象学的研究对象
第四节 形象学的基本特征
第五节 形象学反思与前景

第八章 主题学
**节 主题学的历史和定义
第二节 主题学的研究范围
第三节 主题学研究的价值

第九章 文类学
**节 文类学的特征
第二节 文类理论的发展
第三节 文类学的研究类型
第四节 研究文类学的意义

第十章 比较诗学
**节 比较诗学的研究范围
第二节 比较诗学的研究类型
第三节 比较诗学的意义和前景

第三编 跨学科研究
第十一章 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
**节 文学与绘画
第二节 文学与音乐
第三节 文学与影视艺术

第十二章 文学与社会科学
**节 文学与宗教
第二节 文学与哲学
第三节 文学与心理学
第四节 文学与现代语言学

第十三章 文学与科学技术
**节 文学与科学的联系
第二节 科学发现对文学的冲击和渗透
第三节 科技优位下的文学与批评
跨文化的文学关系研究(代结语)
修订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