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6年12月
ISBN:9787040158519
[十位:7040158515]
页数:398
定价:¥35.20
店铺售价:¥7.00
(为您节省:¥28.20)
店铺库存:2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8256736886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3-04-25 14:15:34]
崔*
合肥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3-03-12 16:47:28]
吴*
郑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3-03-06 18:40:16]
粥*
漳州市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内容提要:
全书共分三篇17章。**篇着重介绍工程测试基础和传感器技术基础,内容包括:测试的基础知识、信号分析基础、测试系统的特性及传感器技术概论;第二篇着重从应用的角度,介绍常用传感器的原理、结构及应用,内容包括: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磁敏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和数字式传感器,以典型示例的形式给出各种传感器在工程测试中的具体应用,详细论述常见物理量的测试方法;第三篇主要介绍新型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内容包括:光纤传感器、固态图像传感器、辐射式传感器、微型传感器等新型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基本特性和应用实例;《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后还介绍了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的组成、设计以及虚拟测试仪器,并以综合应用示例的形式分析了其应用特点。全书内容信息量大,突出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各章均附有习题或思考题。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可作为机械工程、测控技术及仪器、自动化等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图书目录:
绪论
**编 室内设计基础
**章 建筑基础
**节 建筑概说
第二节 建筑常识与构造
第二章 制图初步
第三章 材料应用
**节 概述
第二节 材料分类
第四章 装饰与设备设计常识
**节 装饰施工分类
第二节 设备设计常识
第五章 绘画与装饰艺术基础
**节 绘画与室内设计
第二节 线描、速写与变形规律
第三节 多种工具表现
第四节 装饰艺术与室内设计
第五节 色彩与室内设计的色调
第六章 草图、表现图基础
**节 草图的表现技法
第二节 效果图表技法
第七章 陈设艺术设计基础
**节 装饰艺术设计概述
第二节 装饰艺术的分类
第三节 装饰艺术设计概念
第二编 室内设计方法
**章 室内设计工作方法和程序
**节 计划(前期工作)
第二节 调查与构思
第三节 方案初步设计
第二章 立意、功能
**节 人文、风情、艺术文化与地方特色
第二节 室内设计功能
第三章 室内陈设艺术设计
**节 总体设计方案
第二节 室内陈设设计
第四章 建筑、室内装饰中外风格初探
**节 中国历代风格
第二节 历代风格
第三编 室内设计实例
室内设计与民族传统——全国政协办公楼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实例图片
全国政协办公楼室内设计图
全国政协礼堂改造工程接待厅室内设计图
山东曲阜阙里宾舍室内设计图
北京国际饭店中式套间室内设计图
北京国际饭店中式家具设计图
外交部工程室内灯具设计图
某歌舞厅、餐厅室内设计图
人民大会堂北京厅室内设计图
海南三亚别墅室内设计图
深圳迎宾馆别墅室内设计图
国际新闻广播电视交流**(梅地亚**)室内设计图
青岛海天大酒店标准客房室内设计图
大连宾馆入建室内设计图
线描效果图
……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文章节选: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是集机械、电子、信息及控制等为一体的综合技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各个领域需要获取的信息量(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等等)越来越多,对信息测试准确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测试的难度越来越大,从而对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当前国内外都将传感器与测试技术作为优先发展的科技领域之一。
本书力求从突出工程应用、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着重对工程测试技术及常用传感器应用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进行较为系统的阐述;从适应学科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对国内外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新成果与新技术做实用性论述;*后对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及虚拟测试仪器做概要性介绍。本书采用将传感器与测试技术结合起来介绍的方法,充分考虑了传感器的应用及教学内容的需要,以此促进传感器与测试技术的教学。
本书取材新颖,内容丰富,每章内容相对独立,不同专业可对内容适当进行取舍。本书将理论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实用性强,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可作为机械工程、测控技术及仪器、自动化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全书共分17章。参与编写的有李晓莹(绪论、第1、2、3、4、5章,附录)、张新荣(第8、9、10、13、14章)、刘笃喜(第12、15、17章)、任海果(第6、7、11章)、马炳和(第16章)。全书由李晓莹统稿、整理及补充。
本书由西北工业大学朱名铨教授审阅。朱名铨教授对本书的总体结构和内容细节等进行了全面审订,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在此深表感谢。
本书从编写大纲的制定到全书的完成,得到了朱名铨教授、冯凯日方教授、石秀华教授和焦生杰教授的指导和帮助,在编写过程中也得到其他兄弟院校许多同志的关心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地感谢。
本书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尽管作者已做了很大努力,但由于水平所限,书中欠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