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9787509703885
[十位:7509703883]
页数:469
定价:¥49.00
店铺售价:¥24.50
(为您节省:¥24.50)
店铺库存:1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5974791540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07 08:58:21]
王*
嘉兴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06 22:15:05]
舒**
宜春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06 17:01:47]
姚*
杭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05 16:07:50]
钓*
铜仁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04 20:52:51]
黄**
武汉市
《武当文化概论》内容提要:
武当山作为道教武当派和内家拳的发源地,位居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首,历史文化遗存非常丰富,其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武当文化是经过道教精神陶铸过的人类活动及其创造物的积淀,是中国**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
本书对武当文化的地理背景和基本精神、道教发展史、建筑艺术、斋醮科仪与音乐、**信仰与美术、武当武术、山水文学、朝山进香民俗等进行了较系统的梳理和阐释,不仅为武当文化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也为今天武当山文物保护和文化开发提供参考。
《武当文化概论》图书目录:
**章 武当文化的地理背景和基本精神
**节 武当山的自然环境和文化地理
第二节 武当文化的定义及基本精神
第二章 武当道教的渊源和发展历程
**节 武当道教的起源
第二节 宋元武当道教的发展
第三节 明代武当道教的鼎盛
第四节 清代至民国武当道教的逐渐衰落
第五节 年以后武当道教的新发展
第三章 玄天上帝信仰及武当**造像
**节 玄天上帝神团及其他道教**
第二节 真武——玄帝历代封号考
第三节 玄天上帝主要经典考略
第四节 武当山**造像艺术
第四章 武当山建筑文化
**节 武当山建筑的起源及明代大修宫观始末
第二节 武当山建筑群的规划特色及历史地位
第三节 主要道宫的建筑艺术
第四节 主要道观及古道、桥梁的建筑艺术
第五章 武当道教斋醮科仪与音乐艺术
**节 武当道教斋醮科仪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道教斋醮科仪的格式及宗教功能
第三节 武当道教斋醮科仪和音乐艺术
第六章 武当武术文化
**节 武当武术的渊源及传承
第二节 武当武术与道教思想
第三节 当代流传的武当武术主要门类与流派
第七章 武当山进香民俗与文化
**节 武当山进香民俗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武当进香民俗的地域分布
第三节 许愿还愿、苦行进香及进香仪式
第四节 香会组织与香会进香仪程
第八章 武当山山水文学
**节 武当山辞赋概述
第二节 题咏武当山诗歌概述
第三节 历代武当山游记述要
参考文献
后记
《武当文化概论》文章节选:
**章 武当文化的地理背景和基本精神
**节 武当山的自然环境和文化地理
一 武当山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
武当山在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内,位于中国**的汉水上游南岸。其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1米,屹立在丹江口市西南部。其余峰支脉绵亘于十堰市所属各县和襄樊市西南部地区。从地质结构看,武当山地处秦岭褶皱系南秦岭印支褶皱带的中部,属大巴山脉的北部延支。武当山系呈近东西方向展布,其西北端起自鄂陕两省交界处,东南端迄于湖北襄樊市南,东西长约二百六十余公里。
就宏观的空间概念而言,武当山西北部是重峦叠嶂的秦岭山脉支脉,西南部为高大巍峨的大巴山脉东端主峰——大神农架。秦岭和大巴山之间的汉水谷地从西向东延伸,武当山正好耸立于其出口处,滔滔汉水蜿蜒流过武当山北麓。《续修大岳太和山志》为此写道:“太和居荆与梁、豫之交,下蟠地轴,上贯天枢,左夹岷山,长江南绕;右分蟠冢,汉水北回。其**叠壑,标奇孕秀,作镇西南,礼诚尊矣。”
关于武当山所占区域的面积,历代估算有所不同。南朝人郭仲产(约456年前生存)所撰《南雍州记》说:“武当山,广圆三四百里。”宋代乐史(930~1007年)所撰《太平寰宇记》云:“武当山……区域周回四五百。”明初刘三吾(1313~?年)撰《武当五龙灵应宫碑》则说:“武当山在襄阳均州南三舍许,盘亘八百余里。”明代以后修撰的《大岳太和山志》皆称“周回八百余里”。
……
《武当文化概论》作者介绍:
杨立志,1961年10月生于湖北省均县(现丹江口市),1983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为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历史学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道教学、武当文化。从事武当文化研究20余年,主持多项省级重大、**科研项目。在《中国道教》、《世界宗教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著有《武当道教史略》、《沧桑与瑰丽——鄂西北历史文化论纲》、《道教与长江文化》等书,点校有《明代武当山志二种》、《中华道藏》(48册)等。十堰市首届有突出贡献专家,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1998年被确定为省级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省级优势学科“武当文化研究”学科带头人,2003年当选为首任湖北省武当文化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