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13年06月
ISBN:9787511321336
[十位:751132133X]
页数:405
定价:¥59.00
店铺售价:¥17.70
(为您节省:¥41.30)
店铺库存:1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5974791540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03 11:23:09]
韩**
苏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31 17:40:04]
广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31 08:50:09]
舒**
宜春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30 21:58:03]
唐**
郑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30 14:20:15]
田**
毕节市
《一战全史》内容提要:
《一战全史(超值白金版)》全景再现20世纪初那场血泪与生死交织的**军事浩劫!**次世界大战发生于1914~1918年,主要战场在欧洲但波及全世界。它的本质是一场帝国主义**间的争霸战,主要在同盟国与协约国这两大军事集团之间进行,后来发展到共38个**、15亿人卷入这场****的全球性军事冲突。
1914年6月28日的萨拉热窝事件引爆了欧洲的火药桶,随后,欧洲列强纷纷全面动员,倾其全国之力,投入这场前所未见的残酷血战。战线主要分东线、西线和南线,其中以西线的战事*为惨烈。此次大战利用了人类文明从物理到化学全面的科技成果,使人深刻体会到了文明的负能量。两个集团都疯狂扩军,并建立起发达的军事工业,许多新式武器被投入战场,完全改变了以往的战争形式,大大增加了这场战争的残酷性,客观上也促进了许多军事理论的产生。
随着1918年11月11日德国投降,**次世界大战终于以协约国的胜利告终。此次浩劫使人类蒙受了极大损失,并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对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等,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战全史(超值白金版)》分“历史纪实”和
“专题解说”两大部分,不仅
《一战全史》图书目录:
上篇 **次世界大战全程历史纪实
**章 大战策源地——从大炮中“孵化”出来的德国
一、德国崛起的源头——普鲁士
二、在三个鸡蛋上跳舞——“铁血宰相”俾斯麦
三、统一德国的序幕——普丹战争
四、“用铁与血”统一德意志——普奥战争
五、他的喜怒无常反倒令人高估其智慧——路易·波拿巴
六、种下仇恨的种子——普法战争
第二章 “挑战海上霸主”——走向大洋
一、霍亨索伦王室的终结者——威廉二世
二、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欧洲的两大军事集团
三、“海权论”的鼻祖——马汉
四、走向大洋——崛起中的德国海军
五、“德国海军之父”——永远的提尔皮茨
六、布尔战争——大英帝国的衰落之战
七、挑战“海上霸主”——阿加迪尔危机
第三章 欧洲火药库——动荡的巴尔干
一、被肢解的“西亚病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二、巴尔干战争的前奏曲——意土战争
三、奥斯曼帝国的遗产——动荡的巴尔干
四、美泉宫隐士——弗朗茨·约瑟夫一世
五、风雨飘摇——哈布斯堡的黄昏
六、“一战”导火索——萨拉热窝的枪声
七、战争***——奥匈帝国的*后通牒
八、“塞壬女妖”的歌声——各国的抉择
第四章 西线狼烟——旋转的右翼
一、一个无法完成的神话——奇正结合的“施利芬计划”
二、僵硬的德国战争计划——小毛奇的折中方案
三、不屈的小国——比利时
四、比利时的大门——毁于巨炮下的列日要塞
五、霞飞的杰作——随拍起舞的“第十七号计划”
六、“我们要把他们拦腰截断”——法国边境战争
七、保卫巴黎——老将加利埃尼
八、“法国的镇静剂”——霞飞
九、扭转乾坤——“马恩河奇迹”
第五章 东线风云——“俄国压路机”乘虚而入
一、罗曼诺夫王朝的覆灭——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
二、“欧洲宪兵”——沙皇俄国
三、东普鲁士之战——可悲的冯·普里特维茨
四、“护国之神”——兴登堡
五、将“总体战”进行到底——鲁登道夫
六、东线奇迹——坦能堡会战
第六章 三方角力的战场——加利西亚
一、“他手中的剑是脆弱的”——弗朗茨·康拉德
二、挥舞的马刀——“哥萨克来了”
三、康拉德的悲哀——奥匈兵败加利西亚
四、君主制的坚决拥护者——马肯森
五、自投罗网——伊万哥罗德战役
六、猎人变猎物——罗兹战役
第七章 盛衰无常——变幻莫测的东线
一、“巨人同矮子”的战争——奥、塞之战
二、战局的**转移——马祖里湖的冬季
三、狮子博兔——戈尔利采突破
四、雪崩的俄军——华沙易帜
五、土耳其的“自由英雄”——恩维尔·帕夏
六、改写历史的战舰——“戈本”号
七、以一敌五——俄土索契角海战
八、“诗人将军”——伊恩·汉密尔顿
九、俄土争夺亚美尼亚——萨勒卡默什之战
十、达达尼尔战役——土耳其的雄起之战
十一、澳新军团的伤心地——加利波利半岛
十二、“东方的普鲁士”——保加利亚
十三、从摇摆到参战——“一战”中的希腊
十四、英、土、俄三国的能源争夺——波斯战线
第八章 封锁与反封锁——大洋中的较量
一、拉开“巨舰大炮”的序幕——费希尔
二、雾中出击——赫尔戈兰湾海战
三、“给的船越多,他的胆越大!”——戴维·贝蒂
四、“一战”中被遗忘的战役——日德两军交战青岛
五、“东方的天鹅”——印度洋的变色龙“埃姆登”号
六、科罗内尔海战——游击舰长冯·施佩
七、冤家路窄——福克兰群岛海战
八、破译密码——多格尔沙洲伏击战
第九章 由速战到僵持——“施利芬计划”的破产
一、“西线至上!”——法金汉
二、地狱岁月——堑壕战
三、“奔向大海”——埃讷堑壕战
四、法国陆军的“医师”——贝当
五、让法国人把血流尽——“凡尔登绞肉机”
六、没有赢家的阵地战——索姆河战役
第十章 实行双重标准——拉偏架的“中立”国
一、初露锋芒——水下幽灵潜艇
二、以小博大——德国的**次无限制潜艇战
三、饿死一个**——英国对德国的海上封锁
四、“大洋快犬”——被击沉的“卢西塔尼亚”号
五、“苏塞克斯号承诺”——美国人有在战场漫步的权利
第十一章 多事之秋——浑水摸鱼的两个**
一、一次攻袭毁了仨皇帝——布鲁西洛夫突破
二、严寒中的攻势——埃尔祖鲁姆战役
三、“背信弃义的意大利”——卡波雷托战役
四、“拿着空头支票参战”——罗马尼亚战役
第十二章 东征西讨——英国的两线作战
一、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战犯——弗里茨·哈伯
二、化学武器登场——毒气弥漫的伊普雷
三、“装甲战之父”——富勒
四、**次装甲集群突击——康布雷坦克战
五、大漠“公牛”——艾伦比
六、争取民族独立——阿拉伯大起义
七、“献给英国的圣诞节礼物”——攻占耶路撒冷
八、让胜利从手中滑过的海军元帅——约翰·杰利科
九、大炮巨舰的**聚会——日德兰海战
第十三章 决定命运的一年——战争的转折
一、加拿大远征军的荣誉之战——维米岭大捷
二、壮观的“地下城”——阿拉斯之战
三、“屠夫”引发的兵变——“尼韦尔攻势”
四、战争史上*大的坑道爆破——梅西纳山脊之战
五、俄国的*后攻势——六月进攻
六、葬送临时政府的俄军总司令——拉夫尔·科尔尼洛夫
七、退出“一战”——俄国“十月革命”
八、城下之盟——《布列斯特和约》
第十四章 改变战争天平的砝码——美国的介入
一、“我不能,但摩根先生可以”——被绑架的美国
二、政界“百灵鸟”——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
三、美国参战的导火索——齐默尔曼电报
四、协约国的救星——在法国登陆的美军
五、“恐怖的杰克”——潘兴
六、“渗透战术”的创始人——胡蒂尔
七、“**开花”——破产的米夏埃尔行动
八、美军初试身手——贝莱奥森林争夺战
九、濒临崩溃的奥军——意大利战线
十、奥匈帝国的结束——维托利奥-威尼托之战
十一、风雨飘摇中继位的奥匈末代皇帝——卡尔一世
第十五章 大局已定——协约国军队的反攻
一、空权理论的先驱——威廉·米切尔
二、从无到有——“一战”中的美国空军
三、横空出世——航空兵的诞生
四、德军的*后一次大规模攻击——第二次马恩河战役
五、*后冲刺——兰斯战役
六、美军的“身份证”——圣米耶尔战役
七、压垮骆驼的一根重要稻草——亚眠战役
八、*后的战役——默兹-阿尔贡攻势
第十六章 尾声
一、美丽的童话——十四点原则
二、“背后一刀”——德国的“十一月革命”
三、“**次世界大战的终结者”——三国元帅福煦
四、一百零一响礼炮——渐渐熄灭的战火
五、代号“彩虹行动”——德国大洋舰队的归宿
六、胜利者的分赃——播种战争的“巴黎和会”
下篇 专题解说
风云人物
一、德意志之剑——老毛奇
二、“统帅是天生而不是任命的”——小毛奇
三、死于猴子之口的希腊国王——亚历山大一世
四、芬兰的传奇守护者——曼纳海姆元帅
五、“战略空军之父”——世界空战先驱杜黑
六、“闪电战”理论的创始人——施利芬
七、波兰独立之父——约泽夫·毕苏斯基
八、大器晚成——乔治·马歇尔
九、塞尔维亚的杰出统帅——拉多米尔·普特尼克
十、“水手国王”——英王乔治五世
十一、俄罗斯*后一位皇后——圣亚历山德拉
十二、法国的“老虎”总理——乔治·克里孟梭
十三、“玩命的法国人”——路易斯·德斯佩雷
十四、狡猾的狐狸——英国首相劳合·乔治
十五、“土耳其之父”——穆斯塔法·凯末尔
十六、美军装甲部队创始人——“一战”中的乔治·巴顿
十七、“苏俄红军之父”——托洛茨基
谍光秘影
一、德国间谍管理**——瓦尔特·尼古拉少校
二、神秘莫测的天生特工——西德尼·赖利
三、“克格勃之父”——捷尔任斯基
四、“谍海女王”——玛塔·哈丽
五、谜一样的人生——传奇人物劳伦斯
六、失败的计划——洛克哈特阴谋
七、*善潜伏的杰出的间谍——巴龙·施卢加
八、英国情报机关的“开山祖师”——军情六处
九、传奇谍王——卡纳里斯
十、被钻石刀鞘绊倒的“情报英雄”——阿尔弗雷德·列德尔
十一、是她行刺了列宁?——芬妮·卡普兰
十二、“级别*高”的间谍——卡尔·曼纳海姆
十三、展翅云雀——马尔塔·里舍
十四、英雄难过美人关——使德军兵败马恩河的美妇
十五、近乎白纸——“一战”前的美国军事情报机构
十六、红色卫士——契卡
十七、“翻云覆雨的灵掌”——恩尼格玛密码机
十八、曾为英国情报部门工作——墨索里尼
战争逸闻
一、“一战”中的军事教条——法国军队的进攻学派
二、“一个人的战争”——德属东非战场上的沃尔贝克
三、对自由射手的报复——火烧卢万
四、“加利波利杀手”——沈比利
五、被鱼雷艇击沉的战列舰——“圣·伊斯特万”号
六、世界上**个**飞行员——罗兰·加洛斯
七、远去的骑士——乔治·居内梅
八、“上升倒转”空战技术的***——殷麦曼
九、德军空战**——“红男爵”冯·里奇特霍芬
十、大洋游侠——占克纳尔伯爵的风帆战舰“海鹰”号
十一、自己遇到自己——英德海军一场奇妙的伪装巧遇
十二、一氧化二氮——使潜艇官兵“安乐死”的“笑气”
十三、“突击战车”——“雷诺”出世
十四、空中巡洋舰——齐柏林飞艇
十五、初试锋芒——两艘航母斗不过一艘搁浅的巡洋舰
十六、“孤狼”潜伏——“柯尼斯堡”号传奇
十七、米字旗下的弯刀战士——“廓尔喀旅”
十八、苏波战争中的奇迹——华沙战役
武器大观
一、“��地巡洋舰”——坦克
二、马克沁——机关枪打出传奇一生
三、“空中骑士”——从砖头、刀子互搏到歼击机
四、诞生于**次世界大战中的士兵保护神——钢盔
五、来自野猪的启示——过滤式防毒面具的产生
六、昙花一现的“霸主”——“巴黎大炮”
七、开启“潘多拉魔盒”——随风飘荡的毒气
八、**之路——航空母舰的诞生
九、空中“铁翼”——在战争中催生的飞机
十、海上轻骑——“一战”中的意大利MAS鱼雷艇
十一、水下**杀手——“一战”中德国的潜艇
十二、地中海幽灵——德奥潜艇
十三、英国早期航母——名垂海军航空兵史的“暴怒”号
十四、大英帝国杀手武器——维克斯机枪
十五、“一战”时*不受欢迎的武器——法制绍沙轻机枪
十六、不列颠的杰作——李一恩菲尔德步枪
十七、堑壕战的克星——迫击炮
十八、“铁道恐龙”——沙俄的装甲列车
十九、“一战”中的重要角色——热气球
二十、水陆两栖的“新鲜玩意”——水上飞机和飞船
二十一、大型战舰的保镖——驱逐舰
二十二、对潜艇战的回应——反潜武器
二十三、军阶的象征——手枪
二十四、海军**品——巡洋舰
二十五、**艘现代化战舰——“无畏”舰
二十六、空战的升级——防空炮
揭秘档案
一、初露锋芒——隆美尔在“一战”
二、“一战”中的传令兵——下士希特勒
三、小国之道——“立陶宛自由战争”
四、协约国对土耳其的瓜分——《色佛尔条约》
五、武装干涉苏俄——日本出兵西伯利亚
六、爱尔兰独立运动——复活节起义
七、25万童子军开赴战场——掩盖80多年的真相
八、“一战”退伍老兵的遭遇——美国政府的血腥镇压
九、1916年的中亚暴动——吉尔吉斯人逃往中国
十、为石油而进行的战争——法英瓜分中东
十一、苏俄红军中的“中国军团”——“红鹰团”
十二、“一战”中的战胜国中国——被豺虎欺凌的羔羊
十三、万里赴戎机——奋战在西伯利亚的捷克军团
十四、苏俄内战——协约国的武装干涉
十五、魂断法兰西——在“一战”中牺牲的华工
十六、“一战”时期的国际红十字会——世界人道组织机构
十七、柏林——巴格达铁路——被英国拒绝的橄榄枝
十八、对保加利亚的瓜分——《纳伊条约》
十九、“十月革命”的标志——“阿芙乐尔号”的炮声
二十、“一战”结束的催化剂——基尔水兵起义
奇人异事
一、点燃了“一战”导火索的少年——加夫里洛·普林西普
二、引发**次世界大战的怪车——它曾使十几人丧命
三、“欧洲的神秘人”——巴希尔·扎哈罗夫
四、20世纪鲜为人知的种族屠杀——亚美尼亚大屠杀
五、沙俄宝藏——高尔察克黄金
六、结束**次世界大战的流感——“西班牙女郎”
七、挥师库伦——徐树铮收复外蒙古
八、英国军事史上*昂贵的工程——神秘的地下城
九、“让自己活也让别人活”——圣诞节休战
十、不甘当德国人战俘——戴高乐六次越狱
十一、冬宫的*后守卫者——俄国“女子敢死营”
十二、“远征军中的花花公子”——麦克阿瑟
十三、欧洲上空的中国**飞行员——朱斌侯
《一战全史》文章节选:
“让我们把德国扶上马鞍!”这是奥托·冯·俾斯麦一句**的话语。
俾斯麦崇尚武力,素有“铁血”之名;他在俄、法、奥三个鸡蛋上跳舞,终于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他曾充满豪气地宣称:“在这世界上,我们德国人只畏惧上帝,此外什么也不畏惧。”但他*后却不得不黯然下野。
1815年4月1日,俾斯麦出生于普鲁士一个容克**地主家庭,他的父亲曾是腓特烈大帝手下的军官,腓特烈大帝70岁时与这位下级军官进行了一次随意的交谈,这成为了整个俾斯麦家族的荣耀。俾斯麦在他父亲的庄园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八岁时被送往柏林小学读书,那是一所处于**中的小学,绝大部分学生都是新兴资产**的孩子,对于一个大容克地主的儿子可谓罕见,因此,被视为乡下人的俾斯麦在学校中总是受到同学们的排挤,这使得他的童年生活充满了痛苦和压力,不过这样的环境也促成了他那抗争的性格。大一点后他考入了号称“学术之都”的哥廷根大学学习,在学习期间,体格雄壮的俾斯麦强悍粗暴,曾与同学进行过27次决斗,脸上还因此留下了一道长长的剑伤而破了相。然而在当时的社会中,那是*受尊重的标志。
在普鲁士统一德意志过程中有两个*杰出的人物,那就是老毛奇和俾斯麦,这两个人的外表与他们所选择的行业正好相反。作为普鲁士的一代名将,老毛奇自青年时代就生得瘦削文弱,一副书生模样,以致曾被亲王时代的威廉一世惊呼为“这可不是一块当兵的好材料”。和老毛奇正好相反,俾斯麦是个文官,却从青年时代就人高马大、体格雄壮,很有其先祖乡村武士的遗风。同样也是这位威廉亲王,**次见到俾斯麦时,就震惊于有这样好的体格为什么不去从军,俾斯麦的回答是“军队不适合我这种人的发展”,这在当时尚武的普鲁士,可以说是一个另类的回答。
在英国、美国、法国先后爆发资产**革命,并完成**独立统一的历史任务之时,位于中欧的德意志仍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这对正处于求学阶段的俾斯麦影响很大,作为一个德国人,他深切感受到**四分五裂的痛苦,从那时起,俾斯麦就成了一名主张德国统一的坚定人物。在当时的德国,大大小小共有300多个邦,还有1700多个骑士领地,威斯特伐利亚地区仅仅12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竟然有52个邦国,许多领地内甚至不敢进行军事演习,生怕炮弹子弹掉到别的邦国上引起纠纷。整个德意志**关卡重重,严重妨碍了经济发展,所以要求统一的呼声已经越来越高了。1832年,在美国独立战争纪念日上,俾斯麦同自己的美国朋友莫特利用25瓶香槟啤酒打赌,他宣称,在25年内德意志必然统一,虽说德意志的*后统一时间比俾斯麦所言晚了10年,但毕竟还是在他的手中实现了。
大学毕业后,俾斯麦回到家乡去管理自己的两处领地,可他根本不适合当庄园主,一心想要出人头地的他去到英国考查。自游历英国后,只要有时间,便到处游览,足迹遍布了欧洲各主要**。1846年秋,回到家乡的俾斯麦被任命为负责易北河右岸从耶里肖夫到圣道的一段堤坝总管,这是他的**个独立自主的公职,也是他从政的开始。35
岁时,俾斯麦正式踏人政界,担任了普鲁士国会的议员,这也是他政治生涯的转折点,在此期间,他迎来了自己人生的另一次转折,那便是他的第三次婚约。他一改往日放荡不羁的性格,去迎合乔安娜的双亲,排除万难后,终于在1847年正式结婚。
俾斯麦*大的外交长处是他善于审时度势和灵活善变。尽管他**的愿望是要用战争去统一德意志,但在不同的场合,他会提出与自己立场背道而驰的主张。当时奥地利是德国南方强大的邻国,曾经威胁说,如果德国企图统一,奥地利就要出兵干预。尽管俾斯麦做梦都想要击败奥地利而统一德国,但令人惊异的是,这样一个好战分子居然在国会上屡次主张和平,他说:“没有对于战争后果清醒的认识,却执意去发动战争,这样的政客,请自己去赴死吧!战争结束后,你们是否有勇气承担农民面对农田化为灰烬的痛苦?是否有勇气承受身体残疾、妻离子散的悲伤?”这就使得人们还以为他是个和平主义者。
1862年,普鲁士议会举行全体会议,新当选的人民进步党议员占了多数席位。这些议员都是一些知识分子和小商人的代表,他们大力鼓吹民主和自由主义,认为普鲁士的一切都必须经过表决以多数票来决定。在国王、工人和资产**这三种力量中,资产**在议会中势力大增,因此,会场上总是议而不决,争吵不休。当年9月,俾斯麦被任命为普鲁士宰相,当过普鲁士驻俄大使和驻法大使的俾斯麦很了解俄、法统治者的内心想法,这就使他当上宰相后深知该如何使用武力去对付敌人。在他当上宰相的**周,就站出来发表了经典的“铁血”演说。他非常激动地说道:“当代的重大政治问题不是用说空话和多数派决议所能决定的,必须要用铁和血来解决,德国所指望的不是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是它的武力!”
俾斯麦担任宰相的时候,正是普鲁士军事力量的上升时期,这正好为他的“铁血政策”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俾斯麦深知,议会里的资产**议员有着很强的软弱性,他们是没有勇气对抗政府的,为了更有效地实行“铁血政策”
,俾斯麦干脆一脚踢开议会,在议会指控政府“违背宪法”的情况下,他不但不害怕,反而公开表示:“冲突在所难免,在冲突中*有力量的方面,一定获胜!”上台后的俾斯麦大力推进行军事改革,扩大军事预算,议会曾经要罢免他,他回答道:“我们这里不是英国,我们这些大臣是国王的奴仆,而不是你们的。”
1863年底,丹麦合并了属于德意志联邦的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这两个公国在名义上归属丹麦,但在实际上是存在争议的,因为这两个公国中的一个,它的居民是以德意志人为主的。第二年开始,俾斯麦以这件事为借口,联合了奥地利一同对丹麦开战,丹麦以4万士兵对抗奥普6万联军,结果战败。普鲁士得到了石勒苏益格,奥地利得到了荷尔斯泰因。打败丹麦后,“铁血政策”的第二步,就是挑起对奥地利的战争,俾斯麦调转枪口,对准了奥地利。当时的欧洲形势对普鲁士极其有利,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奥地利在战争中没有支持俄国,反而和英国、法国结盟,战后,奥俄两国在巴尔干半岛的矛盾加剧,因此奥地利此时不可能再指望得到俄国的帮助。英国深恐法国独霸欧洲,于是支持普鲁士,牵制法国。而法国则等待着即将到来的普奥之战,好准备在双方的厮杀中坐收渔人之利。
尽管外部条件比较有利,然而奥地利毕竟是个大国,打败它可不像打败丹麦那样容易,俾斯麦先和与奥地利有冲突的意大利结成反奥联盟,然后又亲往法国,假意许诺打败奥地利后,让法国得到一份领土报酬,这样就稳住了法国。在做好了这些铺垫之后,俾斯麦挑起了普奥战争。1866年,俾斯麦一举击溃了奥军,由于他估计到法俄此时定会出面干预,再加上从长远考虑,他拒绝了乘势攻下奥地利首都的建议,而是和奥地利签订了宽松的条约,这样,就为统一德意志迈出了**步。法国直到这时才突然惊觉普鲁士已不再是以前那个弱小的邦国了,如果普鲁士统一德意志各邦,成立一个强大的帝国,并与法国为邻,这会令法国在欧洲大陆上的霸主地位消失,法国不能再坐视不理。法国此时不愿意德意志强大起来,便竭力阻止德国的统一,这时对法作战就成为了统一德意志*后的关键。俾斯麦在等待着有利的时机,他这次是利用南部德意志诸邦对法国的恐惧心理和它们之间的矛盾,以此促进南北德意志的民族感情。
1870年,时机到来,俾斯麦毫不迟疑地发动了普法战争。在战争中,南北德意志并肩作战,战后,南部四个邦便与北部联邦合并,成立了“德意志帝国”。
普法战争结束后,法国与德国签订了《法兰克福条约》,主要内容为: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给德国,赔款50亿法郎,分三年付清,赔款付清前德军留驻巴黎和法国北部诸省。由于《法兰克福条约》条件苛刻,令战败的法国与德国从此结怨,引起了法国的复仇主义,埋下了**次世界大战*早的起因。在普法战争中,战败的法国割地赔款,德意志不仅完成了政治上的统一,而且来自法国巨大的战争赔款,使得德国迅速成为了欧洲列强之一。用当时欧洲列强的话来说,还没等人们看清楚是怎么回事时,一个强大的德国已经从大炮中“孵化”出来了,俾斯麦到此实现了“让我们把德国扶上马鞍”的誓言。
1871年1月18日,在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威廉一世被拥立为南北德意志帝国的皇帝,不过当时的威廉一世并不真的为此而高兴,按照他的意见,普鲁士国王才是男人一生追求的*伟大的荣誉。4月16日,新选出的德意志帝国议会批准了德意志帝国的宪法,俾斯麦成为了这个帝国的**任首相。就这样,在不到7年的时间里,通过三次王朝战争,俾斯麦用铁和血统一德意志的计划取得了完全的成功。
才思敏捷、机智善变的俾斯麦成为了举世瞩目的人物。左拉在卢浮宫详细端详俾斯麦的举止后说,他“像一位诙谐的巨人在和少数的来宾侃侃而谈”。德国人的深沉和高卢人的优雅在俾斯麦身上得到了恰到好处的融合,他是德国将**政治和思想精神融为一体的少数典范之一。俾斯麦*大的优点在于善于拿捏尺度,打击对手的同时适可而止,让对方不会产生非常强烈的反应。但俾斯麦对法国却没能拿捏好分寸,强逼割地引发法国对德国深深的仇恨,而将法国抽干的外交政策,直接导致了威廉二世日后的严重外交失误。俾斯麦靠三场对外战争来达成统一的大业,但这并不表示俾斯麦是一位好战分子,俾斯麦*高明的地方,是记住了战争只是一种政治手段,必须为政治服务,必须有明确的政治目的,战争必须不能走得太远。他只视战争为一种协助统一的“工具”,当统一完成后,便将其弃之不顾,采用一种较“柔和”的手法来处理国际事务。他并不希望扩张殖民地,只想维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让德国平稳地发展,令德国强大起来。
在德国的历史上,俾斯麦是****的政治人物,他堂堂的仪表和举止,确实使得国王对这位臣下深信不疑。从1862年成为普鲁士的首相以来,28年来,他把普鲁士从欧洲五大强国中*弱的一个,逐渐变成了有能力决定世界格局的一支力量。但俾斯麦办事风格强悍,很少听进别人的意见,这种强势性格在统一过程中,可以坚定地完成很多压力很大的改革,但当德国统一后,这种性格的缺陷就暴露出来了。统一完成后,德国无一人地位可与俾斯麦媲美,政令基本出自俾斯麦之手,一些机密的外交文件甚至不经德皇过目,这便埋下了他日后被德皇摒弃的根源。俾斯麦的性格可以说是有些神经质,他勇敢善战,甚至晚年还接受过决斗,不过,他又易于意志消沉,忧郁寡欢;他是个彻头彻尾的独裁者,越到晚年越是专横傲慢,不过有时,他也确实能做到和别人商量,谅解别人的过失。他也曾私下里把国王比作自己的坐骑,认为必须用马刺驱使它疾驰,这一切激怒了威廉二世,成为导致俾斯麦下台的重要原因。
俾斯麦在外交领域中纵横捭阖,合纵连横,在19
年的帝国首相任内,他与奥地利、俄国和意大利等国结盟,对宿敌法国也很宽松对待,这位“铁血宰相”借着三帝同盟巧妙地保持着欧洲的和平,从而使德国处在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之中。威廉二世继位后,急于向世界扩张,罢免了年事已高的俾斯麦,并抛弃了他的一贯政策,挑起了**次世界大战,*终导致了德国的战败。P4-6
《一战全史》编辑推荐与评论:
一段惊心动魄的战争往事一卷悲壮惨烈的战争素描!全景再现20世纪初那场血泪与生死交织的**军事浩劫!1914年6月28日的萨拉热窝事件引爆了欧洲的火药桶,随着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欧洲列强纷纷倾其全国之力,投入这场前所未见的残酷血战。《一战全史(超值白金版)》不仅分析战争形势和战略战术,介绍战役经过、主要将领、武器装备,更论及历史谜团和一战趣闻等,辅以200余幅珍贵照片,尽量还原**次世界大战的本来面目。回顾这次**浩劫,重温那段血与火的岁月,不仅可以丰富知识,更可以吸取历史教训,更深入地反思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战争与和平等问题。本书由张卉妍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