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7年06月
ISBN:9787802312265
[十位:7802312264]
页数:294
定价:¥23.00
店铺售价:¥9.70
(为您节省:¥13.30)
店铺库存:1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5974791540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03 11:23:09]
韩**
苏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31 17:40:04]
广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31 08:50:09]
舒**
宜春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30 21:58:03]
唐**
郑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30 14:20:15]
田**
毕节市
《各家针灸学说:供针灸推拿学专业用》内容提要:
各家针灸学说是研究历代针灸流派与名医针灸学说的一门学科。流派是指学术观点、思想、风格、倾向等基本类同的派别;学说则指自成体系,一以贯之,能自圆其说的学术见解、主张、理论而言。
《各家针灸学说》是高等中医药院校针灸本科的专业基础课,是为全面继承祖国针灸医学遗产,适应新世纪教学与未来针灸学术发展而设置的一门必修课程。 本教材重在继承,因继承的目的是发展与发扬,是发展和发扬的基础。抛弃继承而一切从零开始,企图一飞冲天是难以想象的。有位世界**科学家曾断言,人类发明创造,多是站在巨人肩上而攀升的,指出继承不可等闲视之。针灸界的巨人,当然是历代针灸名医,本教材的任务就是将我国数千年来许多针灸名医所形成的学说流派及其绝技展示出来,供读者了解、熟悉、学习、借鉴,以便像他们那样,按古格言“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所说,在沿袭前人成就的基础上,不断迈向新的学术前沿。
《各家针灸学说:供针灸推拿学专业用》图书目录:
绪言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二、内容范围与说明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上篇
**章 针灸学说流派的学术渊源与理论基础
一、《内经》的针灸学成就及其对后世针灸学说流派的影响
二、《难经》的针灸学成就及其对后世针灸学说流派的影响
三、《甲乙经》的针灸学成就及其对后世针灸学说流派的影响
第二章 针灸流派的起源与形成
一、针灸流派起源的传说
二、战国后的主要针灸流派
第三章 针灸学说流派的形成因素
一、学术发展因素
二、师承因素
三、相互影响因素
四、地区因素
五、工作对象因素
六、特定环境和条件因素
七、**因素
八、学科渗透因素
第四章 针灸学说流派对针灸医学发展的影响
一、对经络理论发展的影响
二、对腧穴学发展的影响
三、对刺灸学发展的影响
四、对针灸****学发展的影响
中篇
第五章 张机的针灸学说
第六章 王熙的针灸学说
第七章 葛洪的针灸学说
第八章 陈延之的针灸学说
第九章 巢元方的针灸学说
第十章 杨上善的针灸学说
第十一章 孙思邈的针灸学说
第十二章 王焘的针灸学说
第十三章 王惟一的针灸学说
第十四章 窦材的针灸学说
第十五章 许叔微的针灸学说
第十六章 王执中的针灸学说
第十七章 刘完素的针灸学说
第十八章 张元素的针灸学说
第十九章 张从正的针灸学说
第二十章 李杲的针灸学说
第二十一章 何若愚的针灸学说
第二十二章 窦默的针灸学说
第二十三章 罗天益的针灸学说
第二十四章 席弘的针灸学说
第二十五章 王国瑞的针灸学说
第二十六章 朱震亨的针灸学说
第二十七章 滑寿的针灸学说
第二十八章 刘纯的针灸学说
第二十九章 徐凤的针灸学说
第三十章 汪机的针灸学说
第三十一章 高武的针灸学说
第三十二章 薛己的针灸学说
第三十三章 李梃的针灸学说
第三十四章 杨继洲的针灸学说
第三十五章 吴岜的针灸学说
第三十六章 张介宾的针灸学说
第三十七章 郑宏纲的针灸学说
第三十八章 吴亦鼎的针灸学说
第三十九章 吴师机的针灸学说
第四十章 夏云的针灸学说
第四十一章 李学川的
《各家针灸学说:供针灸推拿学专业用》文章节选:
上篇
**章 针灸学说流派的学术渊源与理论基础
针灸学说流派的学术渊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源于前代文献。如晋代以后的各家学说大多导源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八十一难经》(以下简称《难经》)、《针灸甲乙经》(以下简称《甲乙经》)等经典著作。二是源于师授。如徐凤自称深得彭九思、倪孟仲两公传授,罗天益师李东垣,刘瑾师陈会等,他们的学说多受其师学术思想的影响。三是源于家传,即所谓家学渊源。如张璧即是继承家学,徐文伯、王国瑞、凌云等也都以针灸家世相传而闻名于世。四是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有的医家勤于访书觅友,向广大群众学习,如葛洪、赵学敏等从民间采访到不少针灸经验,笔之于书,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以上四个方面的来源是不可截然分割的。事实证明,不少医家的学术观点,并不单纯来自某一方面,如窦默学说的形成,既有师授因素,也包括《内经》对他的启示,还有从宋子华那里得来的秘传等。
至于理论基础,主要是我国早期的医学文献,包括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帛书》、《内经》、《难经》、甘肃武威汉墓出土的《武威汉代医简》、《伤寒杂病论》、《脉经》、《甲乙经》等。特别是其中的《内经》、《难经》、《甲乙经》,对后世影响*为深远。纵观我国1000多年以来许多针灸学者,他们在学术上的成就和建树,无不导源于这三部经典著作,无不是对其内容的补充和发挥。因此,上述“三经”也是后世针灸学说流派的共同理论基础,必须有全面的了解。
一、《内经》的针灸学成就及其对后世针灸学说流派的影响
《内经》的问世,有着划时代意义,这部约30万字的著作,主要载述中医的基础医学,其中临床医学涉及**方剂甚少,却用很大篇幅记述了针灸医学内容。正如汪石山《针灸问对》中载:“《内经》治病,汤液醪醴为甚少,所载服饵之法才一二,而灸者四五,其他则明针法,无虑十八九。”书中多处引述《九针》(又名《针经》、《针论》)、《刺法》、《经脉》等远古文献,反映了我国早期的针灸医学概况,它是我国针灸发展史上的**座丰碑,标志着战国秦汉时期,针灸就已有了系统的理论,并已发展成为一门重要学科。虽然当时已有**、按摩等多种**手段,但《灵枢》开宗明义**篇还是强调“先立针经”,《素问•八正神明论》也指出:“法往古者,先知针经”,足见在我国早期临床医学中,针灸有着不同寻常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