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15年07月
ISBN:9787550243798
[十位:7550243794]
页数:160
定价:¥12.00
店铺售价:¥5.30
(为您节省:¥6.70)
店铺库存:1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3126639130
《资治通鉴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历史地理必读本)》内容提要: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的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记载了上起周威烈士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讫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6朝1362年的史事。
司马光从开始编撰到停笔花费了整整十九年的时间。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历史的发展脉络,看到秦、汉、晋、隋、唐等统一的王朝和战国七雄、魏蜀吴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政权的兴衰,看到帝王将相们的处世之道、为政之法,以及他们在历史漩涡中的生死沉浮、悲欢离合。
由于篇幅有限,本书仅从原著所记的三千多个大大小小的历史事件中,精心遴选*精彩、*典型的故事,以供读者朋友们窥一斑而见全豹。 资治通鉴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历史地理必读本)_北京联合出版公司_北京联合出版公司_
《资治通鉴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历史地理必读本)》图书目录:
资治通鉴 目录
周纪
三家分晋
商鞅变法
围魏救赵
毛遂自荐
秦纪
荆轲刺秦
大泽起义
破釜沉舟
汉纪
楚汉相争
韩信之死
飞将李广
魏纪
司马诛曹
晋纪
淝水之战
齐纪
魏迁洛阳
梁纪
侯景之乱
陈纪
杨坚篡周
隋纪
杨广夺嫡
唐纪
玄武之变
贞观治道
中宗复辟
马嵬事变
甘露之变
《资治通鉴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历史地理必读本)》文章节选:
周纪
三家分晋
【原文】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智宣子将以瑶为后。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髯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弗听,智果别族①于太史,为辅氏。赵简子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将置后,不知所立。乃书训戒之辞于二简,以授二子曰:“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辞,求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辞甚习,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简子使尹铎②为晋阳,请曰:“以为茧丝③乎?抑为保障④乎?”简子曰:“保障哉!”尹铎损其户数。
【注释】
①别族:从智氏宗族分出,另立族姓。
②尹铎(duó):少昊的后裔,晋卿赵鞅的家臣。
③茧丝:指敛取人民的财物像抽丝一样,直到抽干为止。
④保障:指待民宽厚。
【译文】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智宣子想要立智瑶为帝位的继承者。宗族之人智果说:“若要挑选继承者,智瑶不如智宵。因为智瑶身上有五点贤能之处,却有一点不足。他的贤能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身材魁梧,英姿潇洒;第二,驾车有力,善于骑射;第三,能力出众,才艺超群;第四,能言善辩,文笔出众;第五,坚强勇敢,做事果决。虽然具备这些贤能,但他没有君主所应该具备的仁德之心。如果他使用这五贤操控他人,却唯独使用这不仁之心做事情,又有谁能承受得了呢?倘若一定要将智瑶立为继承人,那么智氏宗族一定会招来灭门之祸。”智宣子不听智果的话,智果便请求离开智族,另立辅姓。赵国大夫赵简子的长子名伯鲁,次子名无恤。对于继承人的问题,赵简子总是迟疑不定,不知道如何是好,于是他将日常训诫的话写在两片竹简上面,分别交到两个儿子手里,并且嘱咐说:“一定要用心记住这些话!”过了三年,赵简子让两个儿子说出竹简上的内容。长子伯鲁回答不出来,赵简子便让他拿出竹简,可他说竹简不知道丢到哪里了。赵简子又问次子无恤,他则非常娴熟地背出了竹简上的话,问他竹简在哪里,他立刻从袖子里面拿了出来。赵简子认为无恤更加贤能,便将他立为自己的继承人。赵简子派尹铎去管理晋阳,尹铎说:“大王,您是让我前去剥削百姓,聚敛财富,还是让我将那里建设为一道保障呢?”赵简子说:“自然是保障了。”尹铎便整理相关户籍,减少税户,以此减轻百姓的负担。
【原文】
简子谓无恤曰:“晋国有难,而无以尹铎为少,无以晋阳为远,必以为归。”及智宣子卒,智襄子为政,与韩康子、魏桓子宴于蓝台。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智国闻之,谏曰:“主不备难,
难必至矣!”智伯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对曰:“不然。《夏书》有之:‘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夫君子能勤小物,故无大患。今主一宴而耻人之君相,又弗备,曰‘不敢兴难’,无乃不可乎!蜹①、蚁、蜂、虿②,皆能害人,况君相乎!”弗听。
【注释】
①蜹(ruì):同“蚋”,成虫形似蝇而小,黑色,俗称“黑蝇”。
②虿(chài):蛇、蝎类毒虫的古称。
【译文】
赵简子对无恤说:“如果某**晋国不幸发生动荡,你不要因为尹铎的地位卑贱而对他产生嫌隙,也不要因为晋阳地方偏远而不进行治理,而要以尹铎管辖的晋阳作为屏障。”待到智宣子死后,智襄子智瑶即位。有一次,他邀请韩康子、魏桓子二人在蓝台宴饮。宴饮之际,智襄子对韩康子百般戏弄、侮辱。智国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就劝告智瑶说:“主公,您如果不加防范,灾祸必定会降临啊!”智瑶说:“天下人的生死都攥在我的手里,我不降祸于别人,谁还敢放肆?”智国说:“只怕事情并不如您说的这样。《夏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总是犯错,人们的怨恨会积压在心里,并不会表露在外面,所以要在他还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防范。’贤能之人需要在小事上心存戒心,才可以避免大祸的发生。现在,主公您在一次宴会上就把别人得罪了,却又不加以防备,还说别人没有胆量加害于您,这只怕是不可以的!蚊子、蚂蚁、蜜蜂、蝎子都可以害人,更何况是国君、国相呢!”智瑶却执意如此。
【原文】
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欲弗与。段规曰:“智伯好利而愎①,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彼狃于得地,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向之以兵。然后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康子曰:“善”。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智伯悦。又求地于魏桓子,桓子欲弗与。任章曰:“何故弗与?”桓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与。”任章曰:“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主不如与之以骄智伯,然后可以择交而图智氏矣。奈何独以吾为智氏质乎!”
桓子曰:“善。”复与之万家之邑一。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襄子将出,曰:“吾何走乎?”从者曰:“长子近,且城厚完。”襄子曰:“民罢力以完之,又毙死以守之,其谁与我!”从者曰:“邯郸之仓库实。”襄子曰:“浚民之膏泽以实之,又因而杀之,其谁与我!其晋阳乎,先主之所属也,尹铎之所宽也,民必和矣。”乃走晋阳。
【注释】
①好利而愎:形容人贪财好利,刚愎自用。愎,固执、任性。
【译文】
智瑶让韩康子割地给他,韩康子想要拒绝。段规劝说:“智瑶这个人一向贪得无厌、独断专行,倘若我们不答应割地给他,他一定会借此机会征讨我们,倒不如答应。他得到土地之后,必定会更加狂妄,进而再强迫别人;别人如果不给,他一定会举兵讨伐。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避开祸端而见机行事了。”韩康子说:“好主意。”于是派遣使臣去见智瑶,把土地给了他。智瑶得到土地之后非常高兴,果然又要求魏桓子割地给他。魏桓子想要拒绝,但是任章问:“大王为什么不把土地给他呢?”魏桓子说:“他要地是毫无缘由的,所以不给他。”任章说:“智瑶无缘无故地索要他人的土地,一定会招致其他**的怨恨,我们答应他,他一定会因此沾沾自喜,轻视敌人,而我们因为惧怕必定会更加团结。用团结的**来应对自负的智瑶,智氏的命数也就不会长久了。《周书》说:‘想要打败敌人,就一定要先听从于他;想要夺取别人的利益,就要先给他一些好处。’主公倒不如先答应智瑶,借此来助长智瑶的骄横,之后我们就可以寻找盟友一起对付智氏,何必要单独成为智瑶的攻击目标呢!”
魏桓子说:“好。”于是也将土地给了智瑶。智瑶又向赵襄子索要蔡、皋狼等地方。赵襄子不答应。智瑶因此大怒,遂率领韩、魏的军队对赵氏发起猛烈进攻。赵襄子决定外出避难,问道:“我应该到哪里去呢?”随从建议:“去长子城吧,那里距离这里*近,而且城墙*为完整坚固。”赵襄子说:“百姓历尽千辛万苦才将城墙修好,现在又要他们出生入死为我守御,谁能够与我同心呢?”随从又说:“邯郸城的仓库充实,大王不妨去那里。”赵襄子说:“国库之所以充实都是剥削百姓的缘故,现在又因为战乱而让无辜的百姓送命,他们又怎么能够与我同心呢?还是去晋阳吧,那是先主的地方,那儿的尹铎为人宽厚,善待百姓,所以百姓必定会与我们共进退的。”于是,赵襄子逃往晋阳。
《资治通鉴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历史地理必读本)》编辑推荐与评论:
★《通鉴》开创了“编年体”史书多功能目录的新体例,文字优美,叙事生动,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古代之史家绝笔。★《通鉴》体例严谨,脉络清晰,网罗宏大,体大思精,史料充实,考证稽详,叙事详明,繁简得宜。★宋末元初胡三省:“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 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清代学者王鸣盛:“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近代**学者梁启超:“司马温公《通鉴》,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结构之宏伟,其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势不能不据以为蓝本,而 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温公亦伟人哉!”★毛泽东:“中国有两部大书,一曰《史记》,一曰《资治通鉴》,都是有才气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境遇中编写的……《通鉴》里写战争,真 是写得神采飞扬,传神得很,充满了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