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6年03月
ISBN:9787504553935
[十位:750455393X]
页数:149
定价:¥15.00
店铺售价:¥12.10
(为您节省:¥2.90)
店铺库存:6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5758542161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2-04 21:19:42]
吴**
广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2-04 17:26:37]
杨*
西宁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2-04 16:57:22]
袁**
南昌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2-03 22:12:45]
李**
广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2-03 20:25:00]
梅**
惠州市
《收银员(基础知识 初级)》内容提要:
本书根据《**职业标准——收银员》编写,是职业技能考核与培训用书。
本书介绍了收银员应掌握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内容涉及职业道德、收银员基础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收银机知识与操作技能、票款结算、现金管理、顾客服务等。
本书是考核鉴定前培训和自学教材,也是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相关专业师生**资料,还可供从事收银工作的有关人员参考。
《收银员(基础知识 初级)》图书目录:
**部分 基础知识
**章 职业道德
**节 职业道德基础知识
第二节 收银员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守则
第二章 收银员基础知识
**节 商品基础知识
第二节 零售商业企业的基础知识
第三节 现金基础知识
第四节 商品防盗知识
第三章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知识
第二节 产品质量法的相关知识
第三节 劳动法的相关知识
第二部分 收银员工作技能
**单元 收银机知识与操作技能
第四章 收银机及相关设备基础知识
**节 收银机基础知识
第二节 商业信息系统网络基本知识
第五章 收银机操作技能
**节 电子收银机的键盘功能
第二节 Windows环境下POS机的操作
第三节 收银机故障诊断与处理常识
第二单元 票款结算
第六章 票款结算的专业知识
**节 收银相关应用设备基础知识
第二节 识别现金和开具发票的专业知识
第七章 票款结算的操作技能
**节 收取现金
第二节 收银作业中的操作
第三单元 现金管理
第八章 现金管理专业知识
**节 现金及票据管理的内容
第二节 大钞的管理与兑换零钱
第九章 现金管理操作技能
**节 领取备用金
第二节 营业收入管理
第四单元 顾客服务
第十章 顾客服务专业知识
**节 服务规范的要求
第二节 装袋包装作业规范
第十一章 顾客服务操作技能
**节 服务规范
第二节 商品包装检查
第三节 收银中各种事件的处理
《收银员(基础知识 初级)》文章节选:
**部分 基础知识
**章 职业道德
**节 职业道德基础知识
一、职业道德的概念
职业道德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所谓职业道德,就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人们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
每个从业人员,不论是从事哪种职业,在职业活动中都要遵守职业道德。如教师要遵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医生要遵守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等。在**市场等零售商场中,为顾客提供面对面服务的人员主要是收银员,收银员职业道德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商场的服务水平。
职业道德不仅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而且还是本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职业道德是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心理意识、行为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因此,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化。
要理解职业道德需要掌握以下四点:
首先,在内容方面,职业道德总是要鲜明地表达职业义务、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的道德准则。而职业责任包括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应该做的工作和应该承担的义务,与物质利益存在直接关系,因此职业道德不是反映社会道德和**道德的要求,而是反映职业、行业以至产业特殊利益的要求;它不是在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而是在特定的职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以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来维系的,因而它往往表现为某一职业特有的道德传统和道德习惯。表现为从事某一职业的人们所特有道德心理和道德品质。甚至造成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在道德品貌上的差异。
其次,在表现形式方面,职业道德往往比较具体、灵活、多样。它总是从本职业交流活动的实际出发,采用制度、守则、公约、承诺、誓言、条例,以至标语口号之类的形式,这些灵活的形式既易于为从业人员所接受和实行,又易于形成一种职业的道德习惯。
再次,从调节的范围来看,职业道德一方面是用来调节从业人员内部关系,加强职业、行业内部人员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它也是用来调节从业人员与其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用来塑造本职业从业人员的形象。
*后。从产生的效果来看,职业道德既能使一定的社会或**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职业化”。又能使个人道德品质“成熟化”。职业道德虽然是在特定的职业生活中形成的,但它绝不是离开**道德或社会道德而独立存在的道德类型。在**社会里。职业道德始终是在**道德和社会道德的制约和影响下存在、发展的;职业道德和**道德或社会道德之间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二、职业道德的特征
职业道德的形式因行业而异。任何职业道德的适用范围都是特定的。一般来说有多少种不同的职业,就会有多少种不同的职业道德,某一特定行业的职业道德只适用于专门从事本职业的人。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道德是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
道德的内容由纵横两种关系构成。从纵向关系看,是由核心、宗旨、原则、基本要求构成。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也是*根本的宗旨和要求;集体主义是贯穿始终的基本原则;“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这“五爱”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从横向关系看。人们的社会生活包括社会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三大领域。与三大领域相适应,就有三种不同的道德要求。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与家庭美德。在现代生活里,职业生活对每个人来说意义更为重要,它几乎是每个人必经的生活领域。职业者所产生的职业行为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与每个人的生活产生广泛而直接的联系。每一种职业不仅反映个人的利益,而且还能体现人民、**、社会主义事业的利益。因此,个人职业行为不单纯是个人的问题。如果各行各业都出现了严重的职业道德问题。影响的就是党和**的形象,就会损害整个**的利益。
2.职业道德内容具有不同的层次性
这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相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非公有制经济包括私营、个体、三资企业等成分。对全体劳动者来说,使他们能够遵守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遵守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和各行各业具体职业道德要求和准则,就达到了基本要求,就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对于私营企业主、个体所有者来说,只要他们能够守法经营、公平竞争、讲究信誉,就基本达到职业道德底线,也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所以坚持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多层次性的教育,是我党一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
3.职业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原则是集体主义,**是树立主人翁劳动态度问题
为人民服务不仅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同样也是职业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既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一致,又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集体主义不仅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还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也是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适应的,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与社会共同利益关系的基本准则。真正的集体主义,是自**社会以来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独有现象。对待劳动的态度取决于劳动者在劳动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如果劳动者处于被统治、被奴役的地位,他们就会厌恶劳动;如果处于主人的地位,就会对劳动产生极高的热情。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树立主人翁劳动态度是解决敬业精神、职业责任感问题的关键所在,主人翁的劳动态度是从业者具有敬业精神和强烈的职业责任感的源泉和动力。
4.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接受教育与自觉修养而成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在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上建立的职业道德,它的主体内容不像旧的职业道德那样自发形成。这是因为:
(1)公有制取代私有制是根本性的社会巨变,其职业道德不能简单地延袭旧的职业道德。
(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从本质上属于共产主义道德体系,要在社会主义时期为人们掌握。必须通过马克思主义教育,必须在外部不断地灌输、强化。
(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原则、规范与历史上各种职业道德有着本质的区别,是马克思主义在职业道德领域中的具体体现,是完整的科学理论。作为一门科学,只有通过刻苦学习,进行理性思考,才能变成人们的道德意识,化为人们的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意志。上升为道德信念。而*终成为人们的道德行为,必须将上述过程转化为个人的自觉行为。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外因靠内因起作用,还需要依靠人们自觉的道德修养。职业道德修养才是从业人员提高职业道德水平的内在动力。
三、职业道德的作用
由于职业分工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与其相适应的职业道德也就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往往因职业道德特点的变化而改变,因此,职业道德也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社会职业道德的特点,其社会作用也相应发生了改变,出现了以往职业道德所不具有的社会作用。
1.有利于建立新型、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中,职业道德所调节的是私人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即私人业主、私人企业与作为私人利益主体的个人之间的关系。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随着以公有制为主体社会制度的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利益互相冲突关系。劳动的性质也由此发生质的变化,劳动即谋生,既是为自己,也是为他人、为社会。职业道德的作用在于调节这样的新型人际关系,即根本利益一致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之间的关系,作为人民一分子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与**、与集体之间的关系等。
私有制下的劳动虽有社会性,但是这种社会性只具有间接性质。它对于劳动者来说,是意识不到的,是一种异己的客观规律的表现。劳动者的直接目的是为了个人谋生,是为自己追求交换价值,所以这种劳动是私人劳动,其职业道德所调整的关系,也是私人之间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