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9787122053879
[十位:7122053873]
页数:186
定价:¥25.00
店铺售价:¥4.90
(为您节省:¥20.10)
店铺库存:6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5758542161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05 14:24:46]
高**
三门峡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05 11:06:12]
左**
潍坊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04 19:45:19]
李**
海东市
-
100分
满分
确���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04 17:38:28]
王**
郑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04 12:47:40]
李**
成都市
《景观生态学》内容提要:
本书共分七章,**章绪论,主要介绍景观与景观生态学的概念、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内容与任务及景观生态学的发展;第二章景观要素,是本教材*基本也是*主要的内容之一,详细介绍了斑块、廊道和基质的概念,尤其是斑块和廊道的类型、度量指标以及生态学意义;第三章景观要素的镶嵌,主要介绍景观异质性、景观多样性、景观边界等;第四章景观生态过程,主要介绍景观中的干扰、生态流、人文过程以及景观破碎化过程以及“源”“汇”景观理论;第五章景观动态变化,介绍景观稳定性、景观变化的空间过程和模式、景观变化的定量表述与动态模拟;第六章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主要介绍景观生态分类的原则、主要景观分类系统以及分类案例、景观生态系统价值评价;第七章景观生态学的一般原理与景观生态规划,主要介绍关于斑块、廊道、景观镶嵌体、整体格局的基本原理,以及景观格局规划与景观要素设计。
本书可作为景观生态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教材,也可供从事景观生态研究的读者参考。
《景观生态学》图书目录:
**章 绪论
**节 景观与景观生态学
一、景观
二、景观生态学
三、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内容与任务
四、景观生态学的科学地位
第二节 景观生态学的由来与发展
一、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历史
二、景观生态学在中国的发展
三、景观生态学中的十大研究论题
第二章 景观要素
**节 斑块
一、斑块的概念
二、斑块的成因
三、斑块的数量、大小、形状与构型
四、斑块的生态学意义
五、斑块动态
第二节 廊道
一、廊道的概念与起源
二、廊道的结构特征
三、廊道类型
四、廊道的功能
五、道路廊道
六、输电线路
七、树篱、防风林带和绿道
八、河流廊道
第三节 基质
一、基质的概念与标准
二、基质的特征
第三章 景观要素的镶嵌
**节 景观异质性
一、景观异质性的概念
二、景观异质性的形成
三、景观异质性的生态意义
四、景观异质性的测度
第二节 景观空间格局
一、空间格局的概念
二、常见的空间格局
第三节 景观多样性
一、景观多样性的概念与类型
二、斑块多样性
三、类型多样性
四、格局多样性
五、景观多样性的定量测度
第四节 景观粒度与景观对比度
一、景观粒度
二、景观对比度
第五节 景观边界与生态交错带
一、基本概念及特征
二、景观边界类型
三、景观边界的功能
四、景观边界的度量指标
五、景观边界影响域
六、基于景观边界特征的景观格局分析
第六节 网络
一、网络的结构特征
二、网络的功能
三、网络的测度
第四章 景观生态过程
**节 干扰
一、干扰的概念与类型
二、常见的干扰
三、干扰的特征因子与性质
四、中度干扰假设
五、干扰的生态学意义
第二节 景观中的生态流
一、物种运动
二、水分与养分的运动
第三节 景观中的人文过程
一、人文过程及其特点
二、人类文明发展对景观的影响
三、景观与文化
第四节 景观破碎化
一、景观破碎化过程
二、景观破碎化的生态意义
三、景观破碎化测度
第五节 景观连接度
一、景观连接度的概念
二、影响景观连接度的因素
三、景观连接度与连通性的关系
第六节 “源”“汇”景观理论
一、“源”、“汇”景观的概念
二、“源”“汇”景观理论的生态学意义
第五章 景观动态变化
第六章 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
第七章 景观生态学的一般原理与景观生态规划
参考文献
《景观生态学》文章节选:
**章 绪论
**节 景观与景观生态学
一、景观
“景观”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概念之一,景观一词*早出自于希伯来语《圣经》旧约全书,指的是具有国王所罗门教堂、城堡和宫殿的耶路撒冷城美丽的全景。这时,景观的含义等同于“风景”、“景致”、“景象”等。在英语、德语、俄语中“景观”一词拼写相似,其原意都是表示自然风光、地面形态和风景画面。在汉语中“景观”一词含义丰富,既有“风景”、“景色”、“景致”之意,又用“观”字表达了观察者的感受,这里景观没有明确的空间界限,主要突出一种综合直观的视觉感受,然而此景观的含义不具有科学的意义。
19世纪初,现代地植物学和自然地理学的伟大先驱洪堡(A.yon Humboldt)把景观作为科学的地理术语提了出来,并从此形成作为“自然地域综合体”代名词的景观含义。这里的景观在强调景观地域整体性的同时,更强调景观的综合性,认为景观是由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以及文化现象组成的地理综合体。地理学家认为景观与地圈是不可分的,它是地表物质世界的具体表现形式,景观的综合形成地圈,地圈的具体体现就是景观。前苏联地理学家把有机和无机现象包括在景观概念中,得出了景观较为广义的解释,称为景观地理的总体研究。随着景观概念在地理学中不断深化,地理学界(主要是前苏联地理学界)主要形成了类型方向和区域方向两种对景观的理解。类型方向把景观抽象为类似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的一般概念,可用于任何等级的分类单位,如荒漠景观、草原景观、森林景观等,并基于此将整个地球表面称作景观壳。区域方向把景观理解为一个区划单位,它无论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方面都具有一致性,并且是由地方性地理系统的复杂综合体在其范围内形成有规律、相互联系的区域组合。目前,地理学中对景观比较一致的理解为:景观是由各个在生态上和发生上共轭的、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的*简单的地域单元所组成的复杂地域系统,并且是各要素相互作用的自然地理过程总体,这种相互作用决定了景观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