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6年01月
ISBN:9787502576875
[十位:7502576878]
页数:182
定价:¥22.00
店铺售价:¥7.30
(为您节省:¥14.70)
店铺库存:6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5758542161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2-04 21:19:42]
吴**
广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2-04 17:26:37]
杨*
西宁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2-04 16:57:22]
袁**
南昌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2-03 22:12:45]
李**
广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2-03 20:25:00]
梅**
惠州市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概论》内容提要:
本书以居民居住生活的基本需求和日常生活行为作背景,分析了居民在城市住区中的生活需求、邻里交往、日常生活行为与物质环境的关系,全面阐述了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本书介绍了现代城市住区规划思想与理论实践的发展历程。以邻里生活和交往为线索阐述了住区居住空间的层次结构、基本规模、空间特点和设计方法;以居民生活需求为线索,阐述了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构成布局与规划设计方法;以居民的交通行为和日常活动为线索,阐述了住区的道路系统组织和道路、停车场的规划设计方法。结合我国住区规划建设的发展,总结和阐述了住区绿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组织与设计住区景观的一般原则与方法。全书以“居民生活——物质构成——设计方法”的论述为特点,层次清晰,图文并茂。
本书为高等院校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管理和设计人员阅读参考。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概论》图书目录:
**章 城市住区规划的产生、演进与发展
**节 现代城市住区规划的产生
一、现代城市住区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现代城市住区规划产生的思想渊源
三、现代城市住区规划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现代城市住区规划思想的变化、演进与实践
一、*初的规划街坊
二、扩大的街坊
三、邻里单位
四、居住小区
五、居住区和居住组群
六、综合区的探索
第三节 现代城市住区规划的发展趋势
一、社区思想与社区规划
二、健康住宅和健康社区
三、绿色生态住宅和住区
四、住区智能化
五、通用住区与通用环境
第四节 我国住区规划设计实践的发展与演变
一、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住区规划与建设
二、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住区规划与建设
三、改革开放后住区规划建设的发展
第二章 居住区规划设计概述
**节 城市与居住区
一、居住区的含义与功能
二、城市生活居住用地的组织与分区
第二节 居住区的组织与构成
一、居住区的组织
二、居住区的组成
三、居住区的构成层次
四、居住区的类型与规模
第三节 居住区与居住小区
一、居住小区在城市中的作用
二、居住区与居住小区的关系
第四节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
一、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二、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内容与成果
三、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四、居住小区的规划结构
五、居住小区的规划布局特点
六、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基础资料
第五节 居住区规划的综合指标
一、用地指标
二、设施指标
三、其他指标
第三章 邻里关系的促进与住宅的合理布局
**节 居民邻里生活的行为特征
一、邻里关系的形成与邻里生活分析
二、邻里生活与住宅布局的关系
第二节 住宅组群布局
一、邻里生活行为的需求对住宅组群布局的影响
二、住宅组群布局的类型
三、住宅组群的组织方法
四、住宅组群布局的技术要求
五、住宅建筑的合理设计
第三节 邻里生活院落空间的环境设计
一、居民的邻里生活行为
二、邻里生活院落空间的环境设计
三、庭院空间环境设计
四、近宅空间环境设计
五、边角与过渡空间环境设计
第四章 居民物质生活秩序的建立与公共服务设施
**节 居民的生活需求与公共设施的关系
一、需要层次论
二、居民对住区环境的需求
三、居民的需求与公共服务设施的关系
第二节 居住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分级与构成
一、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
二、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与分级
三、公共服务设施的项目与规模
第三节 居住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
一、规划布置要求
二、规划布置形式
第四节 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活环境
一、居民日常生活活动
二、日常生活活动与生活环境
三、公共服务设施在住区环境中的作用
第五章 居民的交通行为与道路、停车设施
**节 住区居民的交通行为
一、交通方式选择的一般方法
二、交通需求与方式
三、交通的特点与规律
第二节 居住小区的交通组织与道路规划设计
一、居住小区的交通组织
二、居住小区的道路分类与分级
三、道路的规划设计
第三节 停车场规划设计
一、车辆停放的组织与管理
二、停车场的布置
三、停车场的设计
第四节 无障碍设计
一、无障碍设计的由来与发展
二、我国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与发展状况
三、无障碍设计的主要内容
第六章 休闲活动与绿地、景观规划设计
**节 休闲活动的内容与方式
一、休闲活动的形成与内容
二、休闲活动的场所与环境
第二节 公共绿地规划设计
一、居住小区公共绿地的功能与作用
二、居住小区绿地系统的构成
三、居住小区公共绿地布置的基本形式
四、居住小区各级公共绿地设计方法
五、公共绿地的指标与技术要求
第三节 景观规划设计
一、居住小区中景观组织的功能与作用
二、公共设施与景观体系的构建
三、公共绿地与景观体系的构建
四、道路景观的构建
参考文献
**章 城市住区规划的产生、演进与发展
**节 现代城市住区规划的产生
一、现代城市住区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现代城市住区规划产生的思想渊源
三、现代城市住区规划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现代城市住区规划思想的变化、演进与实践
一、*初的规划街坊
二、扩大的街坊
三、邻里单位
四、居住小区
五、居住区和居住组群
六、综合区的探索
第三节 现代城市住区规划的发展趋势
一、社区思想与社区规划
二、健康住宅和健康社区
三、绿色生态住宅和住区
四、住区智能化
五、通用住区与通用环境
第四节 我国住区规划设计实践的发展与演变
一、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住区规划与建设
二、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住区规划与建设
三、改革开放后住区规划建设的发展
第二章 居住区规划设计概述
**节 城市与居住区
一、居住区的含义与功能
二、城市生活居住用地的组织与分区
第二节 居住区的组织与构成
一、居住区的组织
二、居住区的组成
三、居住区的构成层次
四、居住区的类型与规模
第三节 居住区与居住小区
一、居住小区在城市中的作用
二、居住区与居住小区的关系
第四节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
一、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二、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内容与成果
三、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四、居住小区的规划结构
五、居住小区的规划布局特点
六、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基础资料
第五节 居住区规划的综合指标
一、用地指标
二、设施指标
三、其他指标
第三章 邻里关系的促进与住宅的合理布局
**节 居民邻里生活的行为特征
一、邻里关系的形成与邻里生活分析
二、邻里生活与住宅布局的关系
第二节 住宅组群布局
一、邻里生活行为的需求对住宅组群布局的影响
二、住宅组群布局的类型
三、住宅组群的组织方法
四、住宅组群布局的技术要求
五、住宅建筑的合理设计
第三节 邻里生活院落空间的环境设计
一、居民的邻里生活行为
二、邻里生活院落空间的环境设计
三、庭院空间环境设计
四、近宅空间环境设计
五、边角与过渡空间环境设计
第四章 居民物质生活秩序的建立与公共服务设施
**节 居民的生活需求与公共设施的关系
一、需要层次论
二、居民对住区环境的需求
三、居民的需求与公共服务设施的关系
第二节 居住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分级与构成
一、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
二、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与分级
三、公共服务设施的项目与规模
第三节 居住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
一、规划布置要求
二、规划布置形式
第四节 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活环境
一、居民日常生活活动
二、日常生活活动与生活环境
三、公共服务设施在住区环境中的作用
第五章 居民的交通行为与道路、停车设施
**节 住区居民的交通行为
一、交通方式选择的一般方法
二、交通需求与方式
三、交通的特点与规律
第二节 居住小区的交通组织与道路规划设计
一、居住小区的交通组织
二、居住小区的道路分类与分级
三、道路的规划设计
第三节 停车场规划设计
一、车辆停放的组织与管理
二、停车场的布置
三、停车场的设计
第四节 无障碍设计
一、无障碍设计的由来与发展
二、我国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与发展状况
三、无障碍设计的主要内容
第六章 休闲活动与绿地、景观规划设计
**节 休闲活动的内容与方式
一、休闲活动的形成与内容
二、休闲活动的场所与环境
第二节 公共绿地规划设计
一、居住小区公共绿地的功能与作用
二、居住小区绿地系统的构成
三、居住小区公共绿地布置的基本形式
四、居住小区各级公共绿地设计方法
五、公共绿地的指标与技术要求
第三节 景观规划设计
一、居住小区中景观组织的功能与作用
二、公共设施与景观体系的构建
三、公共绿地与景观体系的构建
四、道路景观的构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