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94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0 0 0 0 1 2 708
本店铺共有 0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店主称呼:流年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758542161    地址:云南省 昆明市 官渡区 黄土坡
促销广告:正版二手旧书,购买多本多仓库发货,多本可优惠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正版二手多仓发货,购买多本时会有多个快递发货,不指定快递。
二手书默认不含CD/小册子,有会附赠。
批量上传,套装书只是一本的价格,需要套装联系客服(点击在线交谈)。
不接急单,售后问题请直接电话联系客服(或微信)15758542161。
店铺介绍
正版二手多仓发货,购买多本时会有多个快递发货,不指定快递。
二手书默认不含CD/小册子,有会附赠。
批量上传,套装书只是一本的价格,需要套装联系客服(点击在线交谈)。
不接急单,售后问题请直接电话联系客服(或微信)15758542161。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书名:土壤化学
作/译者:李学桓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土壤化学
出版日期:2001年07月
ISBN:9787040096293 [十位:7040096293]
页数:406      
定价:¥35.90
店铺售价:¥204.50 (为您节省:¥-168.60
店铺库存:6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758542161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土壤化学》内容提要:
本书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审定的“研究生教学用书”之一。本书在大学生本科土壤学及其有关分支学科通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土壤资源与环境这个主题进一步阐述土壤化学过程的基本原理,适当地反映国内外土壤化学新进展的著作。适用于农业资源利用、土化、资源与环境、农学、林学、果蔬、地学、水利等学科硕士研究生的教材和高年级本科生的参考书。全书共分11章。1、2章分别阐述土壤有机质与土壤粘粒矿物;3~9章介绍了土壤表面化学、土壤溶流及溶质迁移、土壤吸附与酸碱和氧化还原的化学、土壤化学反应动力学;10、11章为根际土壤化学与土壤污染化学。
本书可作为农业资源利用、土化、资源与环境、农学、林果蔬、地学、水利等学科硕士研究生的教材和高年级本科生的参考书,还可供其它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生产和开发人员阅读参考。
《土壤化学》图书目录:
**章 土壤有机质
1.1 土壤有机碳库与碳循环
1.2 非腐殖物质
1.3 腐殖物质及其物理特性
1.4 腐殖物质的化学性质
1.5 热性质、光学性质、波谱学性质和生物地球化学性质
1.6 腐殖物质的形成、转化及作用与调节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土壤粘粒矿物
2.1 离子化固体结构原理
2.2 土壤中层次
2.3 土壤中粘料氧化物、氢氧化物的结构、类型与表面功能团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土壤胶体的表面化学
3.1 土壤胶体的带电表面
3.2 土壤中界面的电荷性质
3.3 土壤胶体表面的电位与双电层
3.4 土壤胶体的动电电位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土壤溶液的特性与溶质迁移
4.1 土壤溶液的组成和特性
4.2 土壤溶质运移的影响因素
4.3 土壤溶质运移的机理和模型
4.4 土壤溶质运移的调控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土壤的离子吸附与交换
5.1 土壤对阳离子的静电吸附与交换
5.2 土壤对阴离子的静电吸附与负吸附
5.3 土壤对阳离子的本位吸附
5.4 土壤对阴离子的配位吸附
5.5 三元配合物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土壤酸的化学
6.1 土壤pH与土壤酸度
6.2 土壤铝的溶液化学
6.3 土壤的缓冲作用
6.4 土壤酸化剂
6.5 矿质土壤酸化的简化模型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盐渍化与碱化的化学
第八章 土壤化学动力学
第九章 土壤的氧化还原化学
第十章 根际土壤的化学
第十一章 土壤污染化学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土壤化学》文章节选:
**章 土壤有机质
土壤是固态地球表面具有生命活动、处于生物与环境间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疏松表层,又是能生长植物的复合生物地球化学材料。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具有生物学性质和结构的基本物质,既是生命活动的条件,也是生命活动的产物。土壤犹如地球的皮肤,有机质就犹如构成这种皮肤的蛋白质。
尽管土壤有机质大家都熟知,但给出一个统一的定义却很难,因为不能把土壤中的生命活体(微生物、小动物),未腐烂的或有一定程度腐烂,但解剖结构清晰可见的植、动物残体看成是土壤有机质。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尚无法将生命活体及植、动物残体从土壤完全分出,区分程度也无统一标准,常因人因目的不同而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含义也不尽相同,有的指实测结果(尽管除去根系方法不统一),有的用实测结果代表土壤中某几部分有机物质。理论上不明确、方法上不统一及个人使用习惯的不同,往往给工作和数据比较带来不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