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93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0 0 0 0 1 2 589
本店铺共有 0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店主称呼:流年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758542161    地址:云南省 昆明市 官渡区 黄土坡
促销广告:正版二手旧书,购买多本多仓库发货,多本可优惠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正版二手多仓发货,购买多本时会有多个快递发货,不指定快递。
二手书默认不含CD/小册子,有会附赠。
批量上传,套装书只是一本的价格,需要套装联系客服(点击在线交谈)。
不接急单,售后问题请直接电话联系客服(或微信)15758542161。
店铺介绍
正版二手多仓发货,购买多本时会有多个快递发货,不指定快递。
二手书默认不含CD/小册子,有会附赠。
批量上传,套装书只是一本的价格,需要套装联系客服(点击在线交谈)。
不接急单,售后问题请直接电话联系客服(或微信)15758542161。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张千帆 赵娟 黄建军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比较行政法:体系、制度与过程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
ISBN:9787503686047 [十位:7503686049]
页数:809      
定价:¥65.00
店铺售价:¥24.30 (为您节省:¥40.70
店铺库存:7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758542161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比较行政法:体系、制度与过程》内容提要:
《比较行政法--体系、制度与过程》是采用比较的方法对行政法的制度与程序进行研究的行政法学教科书。
《比较行政法--体系、制度与过程》由概论、行政组织的法律结构、行政过程的法律控制三部分构成。针对我国目前行政法的发展现状,《比较行政法--体系、制度与过程》突破传统行政法学教材的写法,关注于各国行政实践的模式、行政组织结构及其在**宪法框架中的地位、政府和公民在行政过程中的关系以及司法审查的方法,尤其是**比较研究了中国、欧洲与美国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及地区的行政法体系,试图为中国行政法治的发展提供一种建设性的对话环境,进而发展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并符合自身需要的行政法体系。因此,《比较行政法--体系、制度与过程》在取得教学意义的同时还将具有突出的学术意义,不仅适合宪法与行政法学学生学习使用,也适合此领域学者研究相关专题时参考使用。
《比较行政法:体系、制度与过程》图书目录:
前言/1

**部分 概论
**章 行政法(学)的理论基础/3
第二章 行政法体系的形成与发展/60

第二部分 行政组织的法律结构
第三章 行政权力的宪法与法律框架/123
第四章 行政权力的政治监督/173
第五章 行政组织的内部及其法律关系/217
第六章 行政行为的类型/303

第三部分 行政过程的法律控制
第七章 行政程序概论/325
第八章 行政程序--具体行政行为/379
第九章 抽象行政行为的制定程序/420
第十章 政府信息及其公开/476

第四部分 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
第十一章 司法审查的原则和标准/529
第十二章 行政自由裁量权及其法律控制/612
第十三章 启动司法审查的条件--资格、时效和受案范围/649
第十四章 行政责任与法律救济/706
第十五章 总结与前瞻:比较行政法的发展趋势/756
附录一 美国统一法律委员会的《各州行政程序法范本(1981年)》选译/776
附录二 《规制计划与审查》:美国总统第12866号行政命令/802
……
《比较行政法:体系、制度与过程》文章节选:
三、反思与展望
二十多年来,中国行政法取得了显著进步,成为整个法律体系中发展*为迅速的部门法,行政法学研究为中国行政法治建设做出了令人瞩目的理论贡献,正如应松年教授所言,中国“行政法学的历史是一部行政法治的发展史”,“中国的行政法学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在中国建立行政法治的使命。”行政法学在推动行政法治进程的同时也逐步成长起来,构建了中国行政法学理论框架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理论创新。
在今天全球化的背景下,与中国的其他事业一样,中国行政法也面临机遇和挑战。反思既往的发展历程,我们相信,未来的中国行政法(学)会越来越走向成熟。我们应该从现实状况出发,充分考虑中国的法治发展环境,同时吸收和借鉴法治发达**的经验,并不断克服我们发展中存在的某些不足和缺陷。总的来说,需要我们在行政法治实践和行政法学研究两个层面不懈努力。
在行政法治建设方面,应该从*初的“完善制度”阶段发展到“落实制度”阶段。规则总是笼统、抽象的,而实践却是直接、具体的,需要准确的判断和界定。因此,实践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随着行政法律规范体系的不断完善,无法可依的现象将得到克服,但如何做到有法必依,则是我们面临的新问题,也是法治建设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应该实现从侧重规范到注重适用的转换。另外,在行政执法中,还特别需要克服“运动式执法”的弊端,[160建立“常态”的规制程序与措施。“运动式执法”的典型表现是某些行政管理领域的“专项治理”工作,类似于以往的政治运动,有时是一年一次,有时是半年一次,还有时是不定期的,可以在认为需要时随时进行。这种“运动式执法”往往声势浩大,其优点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处理较急迫的问题。然而,这也带来了执法过程中的公平问题,其效果很难保证。行政执法中的“运动式执法”现象的弊端在于将执法作为一时一事的任务和形势的需要,而不是法治的基本要求。 一、行政、法治与民主
作为生活在文明社会的人,我们每天都在和政府打交道--不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也不论我们本来是否情愿。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社会活动产生,这些活动不可避免地对他人发生影响。某些活动对他人利益的影响是如此严重,以至必须受到约束,或有时候某些活动的缺失会给社会中的许多人都带来不便,因而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不论如何,采取这类措施的主体经常是(尽管不一定总是)这个被称为“政府”的实体。用一句通俗的话讲,许多事情必须由政府出面才能管得住。近来在中国和其他某些地区发生的禽流感就很能说明问题。如果你家周围就住着一个疑似病人,而他自己又不自觉隔离,你不依靠政府的强制措施怎么办?当然,这是一次突发性的非常事件。但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平时大大小小的事情也是这样。譬如说中国各大城市在不久前公共厕所还很不“发达”,给行人和游客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也给中国的公共卫生和居民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如果政府不管,这件事很可能长期解决不了。但如果政府哪天通过了一个法律法规,规定各地政府必须在繁华闹市建造免费的公共厕所,或要求各大商场和机关单位的厕所必须一律对外开放,那么这个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但是政府却将建造免费厕所的义务和费用摊派到各个单位。公共卫生看上去是一个小问题,但是它牵涉法律的方方面面。
当然,政府不一定每件事都管。而且某些事情只需要经过立法机构规定,然后
付诸司法机构的实施就可以了。譬如篮球明星姚明认为某机构侵犯了他的肖像权,可以自己到法院去起诉去保护自己的权利,因为中国的《民法通则》赋予他这样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公民自己在主动帮助法律的实施。但在许多场合下,政府不仅需要通过制定法律去管,而且还要通过所谓的“行政机关”主动介入,才能有效地实施法律以解决社会问题。一旦政府介入社会,自然就产生了如何保证政府行为符合社会利益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两个方面:其一,政府必须依据法律行使行政权;其二,法律本身必须符合公共利益。后者关系到民主政治过程,前者则关系到行政法治,两者缺一不可。事实上,即便局限于纯粹的行政法治,也不能不考虑行政所依之“法”本身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因而民主是行政法(学)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比较行政法:体系、制度与过程》编辑推荐与评论:
《比较行政法--体系、制度与过程》由概论、行政组织的法律结构、行政过程的法律控制三部分构成。针对我国目前行政法的发展现状,《比较行政法--体系、制度与过程》突破传统行政法学教材的写法,关注于各国行政实践的模式、行政组织结构及其在**宪法框架中的地位、政府和公民在行政过程中的关系以及司法审查的方法,尤其是**比较研究了中国、欧洲与美国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及地区的行政法体系,试图为中国行政法治的发展提供一种建设性的对话环境,进而发展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并符合自身需要的行政法体系。因此,《比较行政法--体系、制度与过程》在取得教学意义的同时还将具有突出的学术意义,不仅适合宪法与行政法学学生学习使用,也适合此领域学者研究相关专题时参考使用。
《比较行政法:体系、制度与过程》作者介绍:
张千帆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政府学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南京大学法律评论》主编,中国宪法学会副会长,教育部**研究基地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常务副主任,北京大学法学院人大与议会研究**主任。
赵娟
法学博上,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教研室主任,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法理学与宪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代表作存《行政违法行为判解》(合著)、《宪政、法治与经济发展》(合著)、《行政法学》(参编)、《宪法学》(参编),并在《中国法学》、《法学评论》等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黄建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宪法与行政法学、宪政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同等。代表作有《宪政、法治与经济发展》(合著)、《宪法》(参编),并在《洪范评论》、《理论与改革》、《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法制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报纸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