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6年07月
ISBN:9787040196368
[十位:7040196360]
页数:481
定价:¥44.70
店铺售价:¥7.70
(为您节省:¥37.00)
店铺库存:6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8941142515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0-03-18 21:28:10]
马*
郑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0-03-18 20:35:17]
曾**
永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0-03-18 20:10:28]
刘**
衡阳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0-03-18 12:09:44]
邹**
淄博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0-03-13 17:48:18]
王**
泰安市
《环境监测(内容一致,印次、封面或原价不同,统一售价,随机发货)》内容提要:
本书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主干课短学时系列教材之一,是为适应目前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而编写的应用型教材。
本书以环境要素监测为对象,在全面介绍环境监测相关概念与理论、基本体系、环境监测一般程序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环境监测实际,以中国环境监测技术路线为指导,以*新环境监测标准和规范为依据,以连续采样一实验室分析为基础,以自动监测为主导,以生态监测、应急监测为辅助,对内容进行了优化组合。突出了环境监测的科学化、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注重了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有机融合;强调了本学科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性;从监测技术路线、自动监测、监测网络、监测信息、总量控制、通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全方位把握当今环境监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教材取材新颖,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特色鲜明。
本书除各章的习题与思考题外,还编有大量例题,对解决环境监测和环境工程中相关的计算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化学、化学化工等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供环境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
《环境监测(内容一致,印次、封面或原价不同,统一售价,随机发货)》图书目录:
**章 绪论
**节 环境问题与环境污染物
一、环境问题
二、环境污染物
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环境激素
四、优先污染物与优先监测
第二节 环境监测概述
一、环境监测的意义
二、环境监测的目的和任务
三、环境监测的特点和分类
四、环境监测的基本程序、技术路线及监测方案的制定
第三节 环境标准
一、基本概念
二、制定环境标准的原则
三、环境质量标准
四、污染物排放标准
习题与思考题
第二章 水和废水监测
**节 概述
一、水体、水体污染和水质
二、水质监测的对象和目的
三、水质监测项目和分析方法
四、排污总量监测
五、流域污染物通量监测
六、水质监测基本程序
第二节 地表水和水污染源监测技术路线
一、地表水监测技术路线
二、水污染源监测技术路线
第三节 水环境监测方案
一、地表水监测方案
二、地下水监测方案
三、水污染源监测方案
四、其他监测方案
第四节 水样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一、水样的采集
二、水样的运输和保存
第五节 水样的预处理
一、水样的消解
二、样品的分离与富集
第六节 水的物理指标检测
一、水温
二、色度
三、浊度
四、透明度
五、臭与味
六、残渣或悬浮物的测定
七、水的电导率
第七节 金属污染物的监测
一、测定金属污染物常用分析方法简介
二、金属污染物的测定
第八节 无机阴离子污染物的测定
一、氰化物
二、氟化物(电位分析简介)
三、硫化物
四、氯化物和余氯(离子色谱简介)
第九节 营养盐及有机污染综合指标的监测
一、溶解氧(DO)
二、化学需氧量(COD)(库仑滴定简介)
三、高锰酸盐指数
四、生化需氧量(BOD)
五、总有机碳(TOC)
六、总需氧量(TOD)
七、有机污染综合指标间的相关关系
八、含氮化合物
……
第三章 空气和废气监测
第四章 固体废物监测
第五章 土壤监测
第六章 生物监测与生物污染监测
第七章 噪声、放射性和电磁辐射监测
第八章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第九章 现代环境监测技术
参考文献
附录1 环境监测站基本仪器设备配置表
附录2 开展专项监测工作需增加的基本仪器设备表
《环境监测(内容一致,印次、封面或原价不同,统一售价,随机发货)》文章节选:
**章 绪论
**节 环境问题与环境污染物
一、环境问题
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类所构成的空间中可以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总体。人类的大多数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环境发生着联系,这主要表现为人类同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人类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不断地从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质和能量。
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主要表现为人们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当这种开发活动过度,超过环境本身的调节作用和缓冲能力,便导致环境结构和组成的变化及生态功能的下降,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与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这样的问题统称为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大致分为两类:由自然力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也称为**环境问题,如火山喷发、地震、洪涝、干旱、滑坡等引起的环境问题。由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也称为第二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包括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生态破坏是指人类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生态系统,造成其生产能力显著减少和结构显著改变,从而引起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则指人类活动的副产品和废弃物进入环境后,对生态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扰乱和侵害,使环境质量恶化,并对人或其他生物的健康产生危害的现象。目前,人们所说的环境问题一般是指次生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20世纪50~60年代出现了**次环境破坏的浪潮,工业发达**的环境污染达到了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的地步,造成了一系列震惊世界的公害,使成千上万人罹难。7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了第二次环境破坏的浪潮,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的趋势有增无减,酸雨、生态环境退化日益严重,这些全球性环境问题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了**的威胁。
……
《环境监测(内容一致,印次、封面或原价不同,统一售价,随机发货)》编辑推荐与评论:
为了很好地反映当前学科发展的水平,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本书力图突破现有环境监测教材编写思路的局限,以“整体优化”、“内容更新”为出发点,从监测技术路线、自动监测、监测网络、监测信息、总量控制、通量控制、生态监测等全方位把握当今环境监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本书以环境监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为主线,既有必要的相关基础学科的基本知识,又有相应的理论知识的扩展。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化学、化学化工等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供环境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