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4年01月
ISBN:9787560827698
[十位:7560827691]
页数:315
定价:¥31.00
店铺售价:¥9.30
(为您节省:¥21.70)
店铺库存:3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8941142515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0-03-18 21:28:10]
马*
郑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0-03-18 20:35:17]
曾**
永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0-03-18 20:10:28]
刘**
衡阳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0-03-18 12:09:44]
邹**
淄博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0-03-13 17:48:18]
王**
泰安市
《建筑经济学(第三版)》内容提要:
《建筑经济学》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前提,以建筑产品、建筑生产、建筑市场为主张,注重研究和阐述建筑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客观经济规律。《建筑经济学》共分五章,主要内容包括:建筑产品的经济属性、经济寿命、价值形态、价格特点和形式、流通和消费;建筑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边际生产率、生产函数及其作用、建筑生产技术进步及工业化和社会化、设计工作的特点、维修中的经济问题;建筑市场的特点、需求和供给、类型、供求关系变化、招标投标的机制、承发包方式等。
《建筑经济学》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生和本科生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作为建筑学、土木工程等专业的选修课教材,还可供建筑经济研究人员和建筑业各级管理人员参考。
《建筑经济学(第三版)》图书目录:
**章 绪论
**节 建筑业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建筑业的范围
第三节 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节 建筑经济学的学科建设
一 建筑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二 建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三 建筑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四 建筑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思考题
第二章 建筑产品
**节 建筑产品概述
一 建筑产品的概念
二 建筑产品的特征
三 建筑产品的经济属性
第二节 建筑产品的使用寿命
一 建筑产品使用寿命的分类
二 建筑产品的技术寿命
三 建筑产品的经济寿命
第三节 建筑产品的价值
一 建筑产品的价值形态
二 评价建筑产品价值的影响因素
三 建筑产品价值形态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 建筑产品的价格
一 建筑产品的价格特点
二 建筑产品的价格形式
三 建筑产品的价格构成
四 建筑产品的价格指数
第五节 建筑产品的流通
一 建筑产品流通的一般特点
二 建筑产品的流通形式
三 建筑产品的流通渠道
四 建筑产品的流通价格
第六节 建筑产品的消费
一 建筑产品的消费特点
二 建筑产品消费的经济影响因素
三 建筑产品的消费效益
思考题
第三章 建筑生产
**节 建筑生产的特点
第二节 建筑生产的要素
一 劳动对象
二 劳动资料
三 劳动力
四 建筑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第三节 建筑生产的生产率
一 生产率的概念
二 劳动生产率
三 边际生产率
四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其他途径
第四节 建筑生产函数
一 生产函数的概念
二 常用生产函数
三 生产函数a和B参数的估计
第五节 建筑生产的技术进步
一 技术进步的概念
二 技术进步的类型
三 建筑生产技术进步的内容和特点
四 建筑生产技术进步的评价
五 技术进步的内涵因子
第六节 建筑生产工业化
一 建筑生产工业化的概念
二 建筑生产工业化的内容
三 工业化建筑体系
第七节 建筑生产社会化
一 生产社会化的概念
二 建筑生产集中化
三 建筑生产专业化
四、建筑生产联合化
第八节建筑生产的活动
一、建筑设计
二、建筑施工
三、维修
思考题
第四章与建筑生产活动有关的机构
**节业主
一、业主的类型
二、业主与用户的区别
三、业主的工作
第二节设计机构
一、设计机构概述
二、设计收费
三、设计机构经营结构
第三节施工机构
一、建筑企业规模
二、建筑企业规模结构
三、建筑企业经营结构
第四节咨询机构
一、咨询行业的概念和发展
二、咨询行业的特点
三、咨询服务的费用
四、咨询人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
五、咨询人员的责任
第五节政府主管机构
一、政府的职能定位
二、政府主管机构的任务
思考题
第五章建筑市场
**节市场的一般概念
一、市场的含义
二、市场构成要素和市场活动当事人
三、市场机制
四、市场秩序
五、市场类型
第二节建筑市场的概念及其特点
一、建筑市场的概念
二、建筑市场的特点
第三节建筑市场的需求和供给
一、建筑市场的需求
二、建筑市场的供给
三、建筑市场的类型
四、建筑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第四节建筑市场的招标投标制
一、招标投标制的概念
二、招标投标制的机制
三、招标方式
四、施工招标的程序和主要内容
五、施工投标的程序和主要内容
六、设计招标投标和设计竞赛
第五节建筑市场的承发包方式
一、平行承发包
二、总分包
三、施工联合体
四、施工合作体
五、工程总承包
六、BOT方式
第六节建筑市场的影响因素
一、固定资产投资
二、建筑材料工业及市场
三、劳动力市场
四、房地产业及市场
思考题
参考文献
……
《建筑经济学(第三版)》文章节选:
四、建筑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分工越来越细,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之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相互交叉和渗透,从而形成许多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交叉并不意味着学科之间“相互包含”。每门学科都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明确的研究范围,即使在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的领域,也应当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这是各门学科健康发展、相互促进的必要条件。
与建筑经济学有密切关系的学科主要有固定资产投资学(或简称投资学,我国目前多称为基本建设经济学)、建筑企业经济学、建筑企业管理学(我国多将这两门学科合并为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学)、建筑技术经济学、建筑施工组织学、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学。其中基本建设经济学和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学与建筑经济学的联系*为密切,也是*容易与建筑经济学研究范围混淆、研究内容交叉的两门学科。
基本建设经济学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部门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及其规律性为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学的一个专门领域和重要分支。其研究范围属宏观经济范畴,主要研究如何合理确定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表现为国民收入中积累与消费的比例)、方向、结构、效果,投资计划的安排,具体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基本建设的程序以及实现投资的管理和监督等。
基本建设经济学之所以与建筑经济学有密切联系,是因为固定资产投资的60%左右是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也就是用来购买建筑产品,固定资产投资的实质是建筑生产的需求。因此,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和方向直接影响建筑生产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与此同时,建筑生产力的水平也直接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的效果。客观的联系产生一些共同的课题,需要两门学科分别从供方和求方不同的角度加以研究。例如,建筑产品供求双方如何实现交换,如何处理好建筑产品价格与固定资产投资效益之间的关系,等等。两门学科的研究内容虽有一定的联系,但研究的角度和侧**根本不同。基本建设经济学侧重于研究建筑产品的决策阶段,而建筑经济学只研究建筑产品的生产和使用阶段。两者各自独立,自成体系。
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学以建筑企业全部经济活动(生产和经营)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其研究领域属微观经济范畴。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学主要研究建筑企业的经营预测、经营决策和经营计划,建筑工程的招揽、选择、投标和承包,企业生产的计划管理、施工管理、劳动管理、材料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机械设备管理等工作以及企业
…… 本书第二版出版至今已经5年多了,本次再版主要出于以下考虑:
一是反映新情况。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在与本书内容有关的若干方面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必须在新版中反映出来。例如,我国对建筑业的范围又作了调整,需要引入本书并据此作相应的分析;《招标投标法》的颁布实施需要对招标方式等内容进行改写;设计收费’标准、建筑产品成本构成和内容的修改或调整也应及时予以反映。另外,还引用*新的统计资料来说明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价格指数,在某些问题上增加一些简单的文字来反映该领域的新进展(如政府作为业主的融资方式、FIDICl999版合同条件等)。
二是增强理论性。运用经济学理论来阐述政府的职能定位以及市场机制和市场秩序,是本次再版新增的内容。相应地删除了原书的“政府主管机构的管理原则”,并改写了“政府主管机构的任务”。又如,对建筑生产集中化程度引入了**集中度和相对集中度指标来反映,并运用多种数据对其进行定量分析;运用英国的统计资料说明建筑企业规模大小与其任务类型(新建或维修)之间的关系。
三是改善可读性。有些读者(包括某些高等院校“建筑经济学”的授课教师)在与作者的交流中反映,本书原版中的少数内容不易理解,例如,利用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实现建筑产品的*大总效用、非变动成本的概念、成本价格的概念等。对这些问题,本次再版增加了文字说明,以利于理解和自学。
四是提高严谨性。本书原版中关于建筑产品价格中的税金的阐述不够严谨,现再版时严格地将作为建筑产品成本内容的税金与作为建筑产品价格构成内容的税金(与成本、利润并列)区分开来。另外,对某些用词作了调整,如用“经济发达**”取代原书的“工业发达**”;还改写了原版中一些不够严谨的表述。
在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中,第四章第五节的“政府的职能定位”和第五章**节的“市场机制”和“市场秩序”主要由高显义撰写,谨在此向他表示衷心的感谢。
希望同行、专家学者和读者对本书新版中的错误或不妥之处直言相陈,即使是一字之师,作者也在此预先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