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42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4 0 1 2 4 30 1192
本店铺共有 15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1% ,高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无法联系卖家
2
13%
商品问题
1
7%
发货问题
8
53%
退款问题
2
13%
其他
2
13%
已解决
15
100%
店主称呼:何如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941142515    地址:辽宁省 大连市 甘井子区 辽宁省大连市大连海事大学新区
图书分类
店铺介绍
主营大连海事大学各种旧书。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高铭暄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刑法专论(第二版)
出版日期:2006年04月
ISBN:9787040190861 [十位:7040190869]
页数:866      
定价:¥86.00
店铺售价:¥25.80 (为您节省:¥60.20
店铺库存:1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941142515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刑法专论(第二版)》内容提要:
本书是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的**批研究生教学用书之一,汇集了国内刑法学界几位**学者多年来研究刑法专题的丰富经验。全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首先对我国刑法学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与展望,继而介绍了我国的刑事立法并着重探讨了包括犯罪概念、犯罪构成、犯罪停止形态、共同犯罪、罪数、正当防卫、刑事责任在内的一系列犯罪论问题,以及死刑、罚金刑、数罪并罚问题为主的刑罚论问题。各论部分选取了包括贪污罪、抢劫罪、交通肇事犯罪在内的10种常见疑难犯罪进行深入探讨。
全书侧重理论剖析,注重对问题的深入研究。第二版**对修订刑法典之后的立法情况、贪污罪、挪用公款罪、滥用职权罪等部分进行了修改、补充。
《刑法专论(第二版)》图书目录:
上编 刑法总论专题研究
**章 新中国刑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节 新中国刑法学研究的回顾
一、创立、发展时期(1949年10月至1957年上半年)
二、萧条、停滞时期(1957年下半年至1976年10月)
三、复苏、繁荣时期(1976年10月至现在)
第二节 新中国刑法学研究发展之前瞻
一、转换理论观念
二、调整研究方向
三、改革研究方法
四、拓宽研究视野
第二章 新中国刑法立法概述
**节 刑法立法的概念和研究意义
一、刑法立法的概念
二、刑法立法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 中国1979年刑法典的制定及其局部修改补充
一、1979年刑法典孕育诞生的曲折历程
二、对:1979年刑法典的局部修改补充
第三节 刑法典的全面修订及其整体评价
一、刑法典的全面修订:1997年刑法典的公布施行
二、对修订的刑法典的整体评价
三、修订刑法典之后的立法情况
第三章 罪刑法定原则研究
**节 罪刑法定原则的缘起与演进
一、罪刑法定原则的肇始
二、罪刑法定原则在当代面临的挑战及其发展
第二节 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论基础与价值蕴涵
一、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论基础
二、罪刑法定原则的价值蕴涵
第三节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
一、法律主义原则
二、禁止事后法原则
三、禁止类推解释原则
四、明确性原则
五、刑罚法规正当原则
第四节 罪刑法定原则在中国的确立
一、罪刑法定原则在中国确立过程之简要回顾
二、1997年刑法典确立罪刑法定原则过程中的重大理论争议与研讨
三、罪刑法定原则在中国刑法中确立的重大意义
第五节 罪刑法定原则在中国立法与司法贯彻中的缺憾
一、罪刑法定原则在中国刑法立法贯彻中的缺憾
二、罪刑法定原则在中国刑事司法贯彻中的缺憾
三、对中国罪刑法定原则立法与司法缺憾的反思
第四章 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研究
**节 犯罪概念及犯罪的基本特征
一、我国刑法理论对各种犯罪概念表述之评价
二、我国刑法学界关于犯罪基本特征的争论
三、社会危害性与犯罪客体的关系
第二节 犯罪构成的(认识)层次和分类
一、犯罪构成的(认识)层次
二、犯罪构成的分类
第三节 犯罪构成共同要件的内容
一、关于犯罪构成共同要件内容的争议
二、行为主体方面存在犯罪构成要件(即犯罪主体要件)
三、行为侵犯的合法权益方面存在犯罪构成要件(即犯罪客体要件)
四、犯罪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不应合并为一个要件、危害行为不应独立为一个要件
第四节 犯罪构成要件的排列顺序
第五章 犯罪客观方面研究
**节 危害行为概念研究
一、刑法中“行为”的立法及界说
二、危害行为的定义
第二节 不作为犯罪研究
一、不作为犯罪的概念和行为性
二、不作为犯罪的种类和规范构造
三、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根据
……
第六章 犯罪主体研究
第七章 犯罪主观方面研究
第八章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研究
第九章 共同犯罪研究
第十章 罪数问题研究
第十一章 正当防卫研究
第十二章 刑事责任研究
第十三章 刑罚功能与刑罚目的研究
第十四章 死刑研究
第十五章 罚金刑研究
第十六章 自首制度研究
第十七章 数罪并罚制度研究
下编 刑法各论中若干具体罪专题研究
第十八章 交通肇事罪研究
第十九章 故意伤害罪研究
第二十章 绑架罪研究
第二十一章 抢劫罪研究
第二十二章 侵占罪研究
第二十三章 贪污罪研究
第二十四章 受贿罪研究
第二十五章 挪用公款罪研究
第二十六章 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研究
《刑法专论(第二版)》文章节选:
第二十四章 受贿罪研究
受贿罪是我国近年来严厉打击的经济领域中的严重犯罪之一,也是区分罪与非罪界限*复杂,因而在我国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争论较多的犯罪之一。由于l997年修订的现行《刑法》对受贿罪作了较大的修改,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务部门对于受贿罪的构成特征及其司法适用中的一些问题,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节 受贿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一、受贿罪的概念
根据《刑法》第385条的规定,受贿罪,是指**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此外,第388条规定,**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行为,以受贿论处。应当说,第385条第l款受贿罪的定义,是对一切受贿行为的基本特征的概括,揭示了一切受贿行为的本质属性。该条第2款以及第388条规定的“以受贿论处”的行为,实际上是受贿的两种特殊形式,与其他受贿形式具有共同的本质,只是为了明确和便于执行刑法,对二者作了专门规定。但是,也正因为刑法作了专门规定,所以,在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中,也就不能不注意弄清二者与其他一般受贿形式的不同特点,以便正确认定受贿罪。
要正确认定受贿罪,首先要正确理解和把握本罪的基本构成要件,分清犯罪与违纪以及正当行为的界限。然而,正如上面所指出的,围绕本罪的构成要件的理解,存在着许多分歧。故这里着重研讨以下几个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