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42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4 0 1 2 4 30 1192
本店铺共有 15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1% ,高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无法联系卖家
2
13%
商品问题
1
7%
发货问题
8
53%
退款问题
2
13%
其他
2
13%
已解决
15
100%
店主称呼:何如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941142515    地址:辽宁省 大连市 甘井子区 辽宁省大连市大连海事大学新区
图书分类
店铺介绍
主营大连海事大学各种旧书。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张海藩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软件工程导论(第5版)
出版日期:2008年02月
ISBN:9787302164784 [十位:7302164789]
页数:393      
定价:¥39.50
店铺售价:¥5.90 (为您节省:¥33.60
店铺库存:42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941142515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软件工程导论(第5版)》新旧程度及相关说明:
库存有误,具体库存请联系旺旺 何如数码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软件工程导论(第5版)》内容提要:
软件工程导论(第5版)》全面系统地讲述了软件工程的概念、原理和典型的方法学,并介绍了软件项目的管理技术,《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软件工程导论(第5版)》正文共13章,第1章是概述,第2章至第8章顺序讲述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任务、过程、结构化方法和工具,第9章至第12章分别讲述面向对象方法学引论、面向对象分析、面向对象设计和面向对象实现,第13章介绍软件项曰管理。正文后面有两个附录,分别讲述了用面向对象方法和结构化方法开发两个软件的过程,对渎者深入理解软件工程学很有帮助,也是上机实习的好材料。
显示更多
显示更少
《软件工程导论(第5版)》图书目录:
第1章 软件工程学概述
1.1 软件危机
1.1.1 软件危机的介绍
1.1.2 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
1.1.3 消除软件危机的途径
1.2 软件工程
1.2.1 软件工程的介绍
1.2.2 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
1.2.3 软件工程方法学
1.3 软件生命周期
1.4 软件过程
1.4.1 瀑布模型
1.4.2 快速原型模型
1.4.3 增量模型
1.4.4 螺旋模型
1.4.5 喷泉模型
1.4.6 Rationa1统一过程
1.4.7 敏捷过程与极限编程
1.4.8 微软过程
1.5 小结
习题1
第2章 可行性研究
2.1 可行性研究的任务
2.2 可行性研究过程
2.3 系统流程图
2.3.1 符号
2.3.2 例子
2.3.3 分层
2.4 数据流图
2.4.1 符号
2.4.2 例子
2.4.3 命名
2.4.4 用途
2.5 数据字典
2.5.1 数据字典的内容
2.5.2 定义数据的方法
2.5.3 数据字典的用途
2.5.4 数据字典的实现
2.6 成本/效益分析
2.6.1 成本估计
2.6.2 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
2.7 小结
习题2
第3章 需求分析
3.1 需求分析的任务
3.1.1 确定对系统的综合要求
3.1.2 分析系统的数据要求
3.1.3 导出系统的逻辑模型
3.1.4 修正系统开发计划
3.2 与用户沟通获取需求的方法
3.2.1 访谈
3.2.2 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求精
3.2.3 简易的应用规格说明技术
3.2.4 快速建立软件原型
3.3 分析建模与规格说明
3.3.1 分析建模
3.3.2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
3.4 实体一联系图
3.4.1 数据对象
3.4.2 属性
3.4.3 联系
3.4.4 实体一联系图的符号
……
第4章 形式化说明技术
第5章 总体设计
第6章 详细设计
第7章 实现
第8章 维护
第9章 面向对象方法学引论
第10章 面向对象分析
第11章 面向对象设计
第12章 面向对象实现
第13章 软件项目管理
附录A C++类库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附录B 一个汉字行编辑程序的设计
参考文献
《软件工程导论(第5版)》文章节选:
第1章 软件工程学概述
迄今为止,计算机系统已经经历了4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是,人们仍然没有彻底摆脱“软件危机”的困扰,软件已经成为限制计算机系统发展的瓶颈。
为了更有效地开发与维护软件,软件工作者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认真研究消除软件危机的途径,从而逐渐形成了一门新兴的工程学科——计算机软件工程学(通常简称为软件工程)。
1.1 软件危机
在计算机系统发展的早期时代(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通用硬件相当普遍,软件却是为每个具体应用而专门编写的。这时的软件通常是规模较小的程序,编写者和使用者往往是同一个(或同一组)人。这种个体化的软件环境,使得软件设计通常是在人们头脑中进行的一个隐含的过程,除了程序清单之外,没有其他文档资料保存下来。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是计算机系统发展的第二个时期,这个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出现了“软件作坊”,广泛使用产品软件。但是,“软件作坊”基本上仍然沿用早期形成的个体化软件开发方法。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软件数量急剧膨胀。在程序运行时发现的错误必须设法改正;用户有了新的需求时必须相应地修改程序;硬件或操作系统更新时,通常需要修改程序以适应新的环境。上述种种软件维护工作,以令人吃惊的比例耗费资源。更严重的是,许多程序的个体化特性使得它们*终成为不可维护的。“软件危机”就这样开始出现了。1968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计算机科学家在联邦德国召开国际会议,讨论软件危机问题,在这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并使用了“软件工程”这个名词,一门新兴的工程学科就此诞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