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14年03月
ISBN:9787111460657
[十位:7111460650]
页数:540
定价:¥68.00
店铺售价:¥27.20
(为您节省:¥40.80)
店铺库存:1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8986284335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3-03-31 19:44:48]
骆**
武汉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2-08-07 15:05:45]
康**
威海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2-07-27 15:09:23]
刘**
漯河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2-05-22 20:18:38]
张*
咸宁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2-04-14 22:22:35]
林**
茂名市
《2015MBA、MPA、MPAcc联考与经济类联考同步复 习指导系列 逻辑分册 第13版》内容提要:
与第12版《逻辑分册》相比,本书做了重要的修订。本书根据2014年管理类专业学位硕士联考考试大纲的要求,以*新2014年管理类联考试题作为导入,参照经济类考试大纲,对大纲中的知识点逐条讲解,并根据历年MBA和管理类联考试题对大纲知识点的应用给予了详细解释。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MBA、MPA、MPAcc逻辑考试历年试题特点,将逻辑考试的本质定义为“汉语的阅读理解”,并且将历年试题分为不同的类型,如结论型、削弱加强型等,根据不同题型给出具体的解题思路和特别关注的内容。
本书作者从事MBA、MPA、GCT等逻辑考试的辅导教学已长达16年,辅导效果和成绩有目共睹;作者曾经参与逻辑考试试题库的命题工作,本书中所讲述的方法和技巧不仅是作者教学辅导经验的理论概括,更是作者长期逻辑命题、解题的经验总结。通过阅读本书,考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提高自己的逻辑应试能力。
2015MBA、MPA、MPAcc联考与经济类联考同步复 习指导系列 逻辑分册 第13版(机工版,连续畅销13年) 机工版精品系列,连续畅销13年,严格按照*新大纲要求编写,*大程度提高逻辑应试能力。_孙勇_机械工业出版社_
《2015MBA、MPA、MPAcc联考与经济类联考同步复 习指导系列 逻辑分册 第13版》图书目录: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绪论
一、认识逻辑考试:2014年1月管理类联考逻辑试题/
二、逻辑考试的实质/
1. 逻辑考试要求的实质是“汉语的阅读理解”/
2. 逻辑考试不考专业知识,但需要理解常识/
3. 逻辑试题要求具备一定的逻辑计算技巧,解题时间是影响考试成绩的重要因素/
三、逻辑考试试题来源和分类/
四、准备逻辑考试的方法/
**篇考试所涉及的逻辑理论与规则
**章概念 /
一、概念的种类 /
二、概念之间的关系 /
三、定义 /
四、划分 /
练习 /
练习答案及解析 /
第二章判断 /
一、简单判断的种类及其关系 /
1. 简单判断的种类/
2. 简单判断之间的关系/
二、复合判断的种类、逻辑涵义及其关系/
1. 复合判断的种类及逻辑涵义/
2. 复合判断之间的关系/
练习/
练习答案及解析/
第三章推理 /
一、演绎推理 /
1. 简单命题推理 /
2. 复合命题推理 /
3. 关系命题推理 /
二、非演绎推理 /
1. 归纳推理 /
2. 类比推理 /
三、综合推理 /
练习 /
练习答案及解析 /
第四章论证 /
一、论证方式分析 /
1. 立论和驳论 /
2. 论证中的因果关系分析 /
二、论证评价 /
1. 论证的假设 /
2. 加强削弱 /
3. 解释 /
4. 典型论证的逻辑 /
三、谬误识别/
练习/
练习答案及解析/
第二篇逻辑试题的类型及其解题思路
第五章结论题特点及解题思路 /
一、结论题解题的一般思路 /
1. 运用形式化逻辑规则推结论 /
2. 数字、数学等关系命题推结论 /
3. 非演绎推理中的驳论 /
二、结论题解题过程中的特别关注 /
1. 广义三段论 /
2. 论述的层次性 /
练习 /
练习答案及解析 /
第六章加强削弱题的特点及解题思路 /
一、加强削弱题解题的一般思路 /
1. 形式化加强削弱 /
2. 论证是否属于典型论证 /
3. 论证中论据和论点是否有关系 /
4. 论证中的因果关系是否存在 /
5. 论证中的因果关系方向是否正确 /
6. 是否存在更好的因果关系 /
7. 选项中是否存在正反例证 /
二、加强削弱题解题过程中的特别关注 /
1. 多种加强削弱解题思路的比较 /
2. 无方向加强削弱 /
练习 /
练习答案及解析 /
第七章假设题的特点及解题思路 /
一、假设题解题的一般思路 /
1. 形式化假设题 /
2. 识别并理解论证的必须假设 /
3. 典型论证的假设 /
4. 一般论证的四种基本假设 /
二、假设题解题过程中的特别关注 /
1. *合理假设的要求 /
2. 多假设试题 /
练习 /
练习答案及解析 /
第八章解释题、评价题和比较题的特点及解题思路 /
一、解释题的解题思路 /
二、评价题的解题思路 /
三、比较题的解题思路 /
练习 /
练习答案及解析 /
第三篇逻辑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模拟试卷一 /
模拟试卷二 /
模拟试卷三 /
模拟试卷四 /
模拟试卷五 /
《2015MBA、MPA、MPAcc联考与经济类联考同步复 习指导系列 逻辑分册 第13版》文章节选:
逻辑分册已经出版了12年,历经了12个版本。与前12版相比,第13版做了重要的修订,尤其是在例题和练习的选择上,更加注重循序渐进和有的放矢。
目前,有关管理类和经济类专业学位硕士逻辑科目考试的辅导丛书不可谓不多,但综观这些丛书,它们都没有真正把握管理类和经济类专业学位硕士逻辑考试的特点,也没有准确地把握管理类和经济类专业学位硕士逻辑考试的备考方法。这些书籍大致分以下两种模式:**种模式,也是*常见的一种,是形式逻辑学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不是从专业学位硕士逻辑考试试题的特点出发,而是从形式逻辑学的知识出发,章节体例安排与形式逻辑学教科书相差无几,只不过是在形式逻辑学知识点后附加少量的考试试题。这种模式虽然可使考生掌握形式逻辑学的基础知识,但是没有明显提高考试分数。事实上,即使考生熟练掌握形式逻辑学的知识,也很难掌握逻辑科目考试的特点和规律,考生的逻辑科目成绩不仅不会提高,甚至还可能下降。在这种模式之下,考生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掌握了形式逻辑学的知识,而这些知识不仅大部分没有必要,甚至还会使考生误入歧途。第二种模式则是没有逻辑学知识,完全是试题,并将试题在形式上加以分类,如加强型、削弱型、假设型等,然后给出解答。这种模式可以简单地称为“题库”模式。在这种模式之下,考生完全是在进行“题海”战术的训练,由于不了解出题者的思路和解题的一般技巧,考生即使将某一具体试题做对了,但当试题变化或遇到同类型的其他试题时,逻辑分数仍然不高。
本书的编排不同于上述两种模式。本书从我国管理类专业学位硕士逻辑考试大纲出发,并结合经济类考试大纲,对大纲中罗列的知识点详细讲解,并以历年MBA和管理类联考试题为例题,细致介绍怎样将这些知识点应用于逻辑考试。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历年试题特点的分析,从中寻找出题者的思路和试题的解题技巧,并归纳出命题、解题*一般的规律。本书将我国的管理类专业学位硕士逻辑考试的本质要求定义为“汉语的阅读理解”。逻辑理论和规则事实上是“汉语阅读理解”的规则,当然也是解题的基本思路和规则。
本书结构分为绪论和绪论之后的三部分。绪论以2014年1月管理类联考试题作为导入,使考生对逻辑考试具有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概括了逻辑考试的实质、试题的类型以及如何准备考试。
**部分,按照2014年1月管理类综合科目中逻辑考试大纲所要求的知识点,对相关逻辑理论和规则进行详细介绍,**在于介绍这些规则“是什么?”和“怎么用?”
第二部分,作为标准化考试要求,本书根据问题将试题分为:结论、削弱加强、假设、解释、评价、比较六种类型,根据不同的类型给出解题的特殊规则和技巧,**介绍逻辑考试试题有什么类型,用什么思路解答这些试题。
第三部分,给出具有前瞻性和预测性的五套模拟试题。
本书作者早在1994年和1995年就参加过MBA逻辑试题库的命题工作,之后长期从事MBA、MPA、GCT以及经济类专业的逻辑辅导教学,其辅导效果和考生成绩一直非常出色。在辅导教学中,本书作者将我国历年MBA、MPA、GCT等考试逻辑科目的所有试题及美国GMAT、GRE和LSAT考试中逻辑科目的几乎所有试题都一一亲自做过。可以说,书中所讲述的方法与技巧不仅仅是作者教学辅导经验的理论概括,更是作者逻辑解题的经验总结。因此,这本书是目前我国管理类和经济类专业学位硕士逻辑科目考试辅导书中*权威、实用的一本。相信每一位阅读和使用过此书的人都会有这种感受。
我们希望读者能从本书中得到*大的收获;同时,更希望读者能将在阅读和使用本书过程中所发现的可能存在的疏漏告诉我们,以便我们作出改进。作者的工作邮箱是tongjisunyong@hotmail.com。作者的新浪微博是@同济大学孙勇逻辑。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王雪芳、黄艳斐、祁子扬、倪倩、罗秋香、贾殿珍、张静、史凤华、王木苟、王炎方、周平东、孙瑞英、周涛、曹招兄、朱凌琳、张林、王付斌、贾殿娟、张剑、张夕平、张连德、贾殿红、贾佳、张强、王晓丹、张凤英、朱思义、贾殿勋也参与了部分资料整理及编写工作,在此一并致谢。
《2015MBA、MPA、MPAcc联考与经济类联考同步复 习指导系列 逻辑分册 第13版》编辑推荐与评论:
权威教师编写,细致讲解*新考点,迅速提高各类考生应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