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20年11月
ISBN:9787030663184
[十位:7030663187]
页数:128
定价:¥36.00
店铺售价:¥44.20
(为您节省:¥-8.20)
店铺库存:1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8507486003
店主推荐图书:
-
¥11.70
-
¥13.80
-
¥15.20
-
¥9.20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04 07:51:03]
孔**
深圳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02-09 23:44:21]
刘*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02-07 12:57:56]
邱**
东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01-01 21:08:59]
江*
眉山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01-01 15:30:23]
杨**
东莞市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验教程(第二版)》内容提要: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验教程(第二版)》共四篇。**篇为医学免疫学实验技术,包括体液免疫功能检测实验、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实验;第二篇为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技术,介绍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真菌和病毒的形态结构、培养、致病性与免疫性等方面的检测方法和相应疾病的诊断操作技术;第三篇为中药微生物学检查技术与**作用的检测,介绍注射剂、口服**、外用**的微生物学检测,以及中药体外**作用的定性与定量检测技术;第四篇为医学寄生虫学实验技术,介绍原虫、线虫、吸虫和绦虫的形态结构、致病性与免疫性的检测方法和相应疾病的实验诊断技术。《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验教程(第二版)》介绍经典实验技术的同时,对近年科学研究和临床检验中所应用的一些新方法、新技术也做了介绍,并根据课程内容特点,安排一些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供有条件的学校选用。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验教程(第二版)》图书目录:
目录 实验室规则 1 **篇 医学免疫学实验技术 **章 体液免疫功能检测实验 5 实验一 免疫血清的制备 5 实验二 免疫球蛋白的提取与鉴定 6 实验三 玻片凝集试验 8 实验四 试管凝集试验 9 实验五 间接血凝试验 10 实验六 环状沉淀试验——血迹鉴定 11 实验七 单向琼脂扩散法 12 实验八 双向琼脂扩散法 13 实验九 火箭免疫电泳试验 14 实验十 对流免疫电泳试验 16 实验十一 补体溶细胞试验 17 实验十二 B细胞表面免疫球蛋白测定 18 实验十三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19 第二章 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实验 21 实验十四 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 21 实验十五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试验——密度梯度离心法 22 实验十六 E花环形成试验 23 实验十七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形态法 24 实验十八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MTT法 25 实验十九 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 26 实验二十 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百分率的检测 27 实验二十一 耳肿胀试验 28 实验二十二 白细胞介素-2活性测定 28 第二篇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第三章 细菌学总论实验 33 实验二十三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与细菌形态、特殊结构观察 33 实验二十四 细菌的单染色法 34 实验二十五 细菌的革兰染色法 35 实验二十六 活菌运动的观察 36 实验二十七 常用培养基的制备 37 实验二十八 细菌的接种技术与细菌生长情况的观察 39 实验二十九 细菌代谢产物的鉴定 42 实验三十 物理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44 实验三十一 化学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48 实验三十二 细菌对**的敏感性试验 49 第四章 细菌学各论实验 53 实验三十三 病原性球菌的形态、染色性及培养特性 53 实验三十四 葡萄球菌血浆凝固酶试验 53 实验三十五 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溶血法 54 实验三十六 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胶乳凝集法 56 实验三十七 肺炎链球菌胆汁溶菌试验 56 实验三十八 淋病奈瑟菌氧化酶试验 57 实验三十九 肠道杆菌的形态、染色性与培养特性 58 实验四十 粪标本中致病性肠道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60 实验四十一 伤寒和副伤寒的血清学检查(肥达反应) 61 实验四十二 厌氧性细菌形态、染色性与培养特性 63 实验四十三 牛奶发酵试验 63 实验四十四 破伤风痉挛毒素的毒力试验与抗毒素的中和试�� 64 实验四十五 临床标本厌氧菌的分离与鉴定 64 实验四十六 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染色性及培养特性 66 实验四十七 结核分枝杆菌的抗酸染色法 67 第五章 其他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实验 69 实验四十八 其他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形态、染色性和培养特性 69 实验四十九 钩端螺旋体动力检查 70 实验五十 解脲脲原体脲酶试验 71 实验五十一 钩端螺旋体的显微镜凝集试验 71 实验五十二 梅毒螺旋体的血清学试验——非特异性试验 72 实验五十三 梅毒螺旋体的血清学试验——特异性试验 74 第六章 真菌学实验 76 实验五十四 真菌形态与菌落观察 76 实验五十五 真菌培养 77 实验五十六 浅部真菌感染临床标本的检查 79 实验五十七 常见深部真菌感染临床标本的检查 80 第七章 病毒学实验 82 实验五十八 病毒的培养方法 82 实验五十九 红细胞凝集试验 88 实验六十 血凝**试验 89 实验六十一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BsAg 90 实验六十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HBs 91 实验六十三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DNA 92 第三篇 中药微生物学检查技术与**作用的检测 第八章 中药微生物学检查技术 97 实验六十四 注射剂的无菌检查 97 实验六十五 口服**的微生物学检查 97 实验六十六 外用**的微生物学检查 99 第九章 中药体外**作用的检测 102 实验六十七 中药体外**作用的定性检测——琼脂扩散法 102 实验六十八 中药体外**作用的定量检测——液体稀释法 104 第四篇 医学寄生虫学实验技术 第十章 原虫实验 107 实验六十九 溶组织内阿米巴(痢疾阿米巴) 107 实验七十 阴道毛滴虫 108 实验七十一 杜氏利什曼原虫(黑热病原虫) 110 实验七十二 刚地弓形虫 111 实验七十三 疟原虫 112 第十一章 线虫实验 115 实验七十四 似蚓蛔线虫(蛔虫) 115 实验七十五 毛首鞭形线虫(鞭虫) 116 实验七十六 蠕形住肠线虫(蛲虫) 116 实验七十七 钩虫 117 实验七十八 班氏吴策线虫(班氏丝虫)及马来布鲁线虫(马来丝虫) 119 第十二章 吸虫实验 121 实验七十九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121 实验八十 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 121 实验八十一 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 122 实验八十二 日本血吸虫 123 实验八十三 日本血吸虫病动物模型制作 125 第十三章 绦虫实验 126 实验八十四 链状带绦虫(猪带绦虫) 126 实验八十五 肥胖带绦虫(牛带绦虫) 127 实验八十六 细粒棘球绦虫(包生绦虫) 128 参考文献 129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验教程(第二版)》文章节选:
实验室规则
1. 进入实验室必须先穿好实验服,离开实验室时脱下反折叠好。实验服要经常清洗消毒。
2. 必需的实验讲义、笔记本、文具等应放在指定位置。其他个人物品一律不准带入实验室内。
3. 实验室内应保持安静有序,禁止高声谈话,不准打闹嬉笑,以免影响他人实验或造成**事故。
4. 在实验室内不准喝水、吃食物、吸烟,不准用嘴湿润铅笔或纸张,以免发生感染。
5. 实验过程中,接种环和接种针使用前后必须烧灼**。必须避免任何有菌材料溅出。如不慎发生吸入菌液、划破手指、培养物损坏致传染物溢出,应立即报告教师,以便及时处理。
6. 爱护实验室的仪器及设备,使用显微镜和其他仪器时要按要求操作。显微镜油镜使用后应立即用擦镜纸擦净镜头上的油。
7.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节约试剂、爱护器材。损坏器材要及时报告、登记。
8. 实验后应将所用物品放回原处,需培养的标本应及时放入培养箱,需消毒处理的物品应及时送到指定地点,用过的涂有细菌的玻片放入消毒缸内,不得随意弃置。
9. 未经教师许可,不得将实验室内任何物品,特别是菌种带出实验室外。
10. 实验完毕,整理桌面,肥皂洗手后清水冲洗。值日生打扫室内卫生,关好水电、门窗后离室。
**篇 医学免疫学实验技术
**章 体液免疫功能检测实验
实验一 免疫血清的制备
【原理】
机体接受抗原刺激后可以发生免疫应答,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一种抗原能否引起免疫应答,除了主要取决于抗原分子有无抗原决定簇外,还与抗原的性质、剂量、免疫途径及次数有关。适当的抗原进入机体,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后,抗体水平逐渐升高,在恰当时期取免疫后的动物血清,即为免疫血清(也称抗血清)。
【材料】
无菌生理盐水、医用酒精、绵羊红细胞(sheep red blood cell,SRBC)、0.3%~0.5%甲醛、0.5%~1%氯化钙健康成年家兔、剪刀、镊子、注射器(2 mL、50 mL)、无菌试管、动物固定架、血管夹、丝线、塑料放血管等。
【方法与结果】
1. 抗原的制备 无菌采集绵羊静脉全血(抗凝),静置使红细胞沉降后,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3次(每次离心2 000 r/min,10 min),*后配成106/mL浓度的细胞悬液,并且把制备的细胞悬液作为免疫动物的抗原。
不同性质的抗原处理方法不同,颗粒性抗原主要是指细胞抗原或细菌抗原。*常用的细胞抗原为制备溶血素用的绵羊红细胞。细菌抗原多用液体或固体培养物处理而制备。H抗原用有动力的菌株,菌液用0.3%~0.5%甲醛处理,而O抗原则需要100 ℃加温2~2.5 h后应用。Vi抗原则应在**后再加0.5%~1%氯化钙溶液。有时虫卵也可做成抗原,如日本血吸虫卵抗原可制成悬液供免疫用。有些细胞膜成分,如组织细胞膜、血细胞膜经打碎后也可制成颗粒性抗原。颗粒性抗原悬液呈乳浊状,多采用静脉内免疫法免疫,较少使用佐剂。可溶性抗原的制备和纯化:蛋白质、糖蛋白、脂蛋白、细菌毒素、酶、补体等皆为良好的可溶性抗原。但因这些蛋白质多为复杂的蛋白组分,免疫前需进行纯化。蛋白质纯化方法在生物化学技术中已有详述。可溶性抗原免疫时,常加佐剂皮下注射。
2. 免疫动物 免疫效果与抗原的性质、剂量、免疫途径及免疫次数密切相关。本实验的具体免疫动物的方法,见表1-1。
表1-1 绵羊红细胞免疫家兔实验设计
3. 免疫血清的制备
(1)试血。一般在末次注射后的7~10 d,家兔耳静脉采少量血液制备血清,与相应抗原反应,进行试血。抗体效价大于1∶16即可采血。
(2)心脏采血。将家兔四肢缚于动物固定架上,剪去心脏部位被毛,使用络合碘消毒液消毒皮肤,选择心搏*明显处穿刺,对准心搏*强处进行心脏取血。
(3)血清制备。将抽取的血液收集于无菌试管内静置(不抗凝),血液凝固后,用无菌细玻棒使血块与试管壁分离,置37 ℃,2 h后,置4 ℃过夜。使血清充分析出,*终离心2 000 r/min,20 min,取上清即得。
【注意事项】
(1)免疫实验动物时,要少量多次注射。
(2)免疫实验动物时注意无菌操作,以防感染。
(3)实验中所用器皿要干燥、清洁。
附:免疫血清的保存
1. 4 ℃保存 将抗血清**后,液体状态保存于普通冰箱,可以存放3个月到半年,效价高时,1年之内不会影响使用。保存时要加入0.15%~0.2%叠氮钠(NaN3)以防腐。如若加入半量的甘油则可延长保存期。
2. 低温保存 放在40~20 ℃,一般保存5年效价不会有明显下降,但应防止反复冻融。反复冻融可使效价明显降低。因此低温保存应用小包装,以备取出后在短期内用完。
3. 冷冻干燥保存 *后制品内水分不应高于0.2%,封装后可以长期保存,一般在冰箱中5~10年内效价不会明显降低。
【思考题】
免疫血清在医学上有哪些应用?
实验二 免疫球蛋白的提取与鉴定
【原理】
根据各类免疫球蛋白及其他血清蛋白的分子大小、电离密度、等电点及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等特性,可以相互鉴别与分类。利用这些特性,还可以从液体中分离和提取各种免疫球蛋白。
【材料】
免疫血清、生理盐水、50%饱和硫酸铵、层析柱、Sephadex G-200、洗脱液(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或含NaCl的Tris-HCl缓冲液)等。
【方法与结果】
1. 免疫球蛋白的提取
1)盐析法(salt fractionation) 蛋白质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中相对溶解度不同。血清γ球蛋白在一定浓度盐溶液中易于沉淀,而白蛋白则不易沉淀,据此可将二者分离。
(1)饱和硫酸铵溶液的配制。取500 mL蒸馏水加热至70~80 ℃,将400 g硫酸铵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