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67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5 1 2 4 25 86 5731
本店铺共有 7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商品问题
2
29%
发货问题
2
29%
退款问题
2
29%
其他
1
14%
已解决
7
100%
店主称呼:开心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507486003    地址:湖南省 长沙市 岳麓区 岳麓街道 罗小姐书店
促销广告:全网最低价,见钱就卖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拍前必读】
2022年1月24日 大家好 目前快递已停发 年后初九9(2月9号)正常发货 给大家带来有便 敬请谅解 谢谢大家的配合 祝大家新年快乐。






本店经营正版二手书,由于旧书库存不准确经常断货,为保证您的利益,拍前请务必联系卖家咨询库存情况.
1. 注意:本店默认 中通 邮政快递,不接受指定快递。

2.正版二手书6-8层新左右 ,班级团购联系旺旺质量从优,价格优惠!

3. 二手书新旧不一,没有可比性 ,有笔迹有划线,书完好无损不缺页,检查好后发货,二手书一般没有光盘,下单前请同学们考虑好是否需要在下单,本店都是挑选好的发货,发货后二手书不支持退换货,因买家原因拒签退货者,需要买家承担来回快递费用,望谅解!祝同学们学习进步,购物愉快!!
店铺介绍
书籍都是正版旧书 发韵达快递.本店专营大学生二手教材,满19元包邮几个偏远省分除外!真实库存,欢迎广大朋友来购物!每天下午发货,快递为韵达快递。量大可以直接交流,价格更加实惠,便宜处理,清仓出货,见钱就卖。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孔志明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环境毒理学(第四版)
出版日期:2008年04月
ISBN:9787305028007 [十位:7305028002]
页数:353      
定价:¥36.00
店铺售价:¥44.40 (为您节省:¥-8.40
店铺库存:1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507486003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店主推荐图书: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环境毒理学(第四版)》内容提要:
全书计四篇共十四章。**篇(1-6章)介绍环境毒理学基础理论,论述了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污染物在体内的代谢、毒作用及其机理、毒作用的影响因素、化学物的毒理学评价方法及评价程序;第二篇(7-11)阐述了环境中不同污染物的毒性作用,包括常见化学致癌物、重金属、农药、环境内分泌于扰物及有害物理因素等;第三篇(12-14)**论述了环境毒理学的主要分支科学,如大气污染的环境毒理学、土壤污染的环境毒理学及水污染的环境毒理学等,以期拓宽本学科的研究领域;第四篇为环境毒理学实验指导,介绍了环境毒理学中常用的毒理学方法,供学生实验之用。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中环境科学有关专业的教材,亦可供从事环境科学、环境医学、环境生物学、卫生防疫部门的科研人员和实际工作者以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
《环境毒理学(第四版)》图书目录:
**篇 环境毒理学基础理论
**章 绪论
**节 环境毒理学的产生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地位
第二节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任务和内容
第三节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环境毒理学的已有成就及未来趋向
第二章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
**节 概述
第二节 环境污染的迁移
第三节 环境污染物的转化
第三章 环境污染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
**节 污染物的吸收、分布与排泄
第二节 污染物的生物转化
第三节 污染物代谢动力学
第四章 环境污染物理毒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节 环境污染物的毒作用
第二节 影响毒作用的因素
第五章 环境毒理学常用实验方法
**节 急性毒性实验
第二节 畜积毒性实验
第三节 亚慢性和慢性毒性实验
第五节 致突变试验
第六节 致癌试验
第六章 化学物质的毒理学**性评价程序
**节 毒理学**性评价程序的内容
第二节 不同阶段**性评价的毒理学项目
第三节 **性评价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 现有的化学物**性毒理学评价程序
第二篇 不同环境因素的毒性作用
第七章 常见化学致癌物的环境毒理学
**节 多环芳烃类
第二节 芳香胺类化合物
第三节 N-亚硝基本化合物
第四节 烷化剂
第五节 黄曲霉毒素
第八章 金属的环境毒理学
**节 概述
第二节 汞
第三节 镉
第四节 铅
第五节 铬
第九章 农药的环境毒理学
**节 有机氯农药
……
第十章 内分泌干扰物的环境毒理学
第十一章 有害物理因素的环境毒理学
第三篇 环境毒理学的分支科学
第十二章 大气污染的环境毒理学
第十三章 土壤污染的环境毒理学
第十四章 水污染的环境毒理学
第四篇 环境毒理学实验指导
**部分 一般操作技术及急性毒性试验
第二部分 细胞及生化毒理学
第三部分 生态环境监测
第四部分 致突变试验
第五部分 致畸试验
索引
《环境毒理学(第四版)》文章节选:
第四节 环境毒理学的实际应用及其发展趋向
一、环境毒理学的实际应用
环境毒理学不仅要对现有的环境污染进行监测,而且还要对新的化学物质进行**性评价。就实验方法而言,可分为实验室研究及现场环境的生物监测。
实验室研究主要两方面工作,一是在新的化学物质进入市场前,按照化学物质毒理学评价程序所规定的实验对其毒性进行鉴定,即根据该化学物质的毒性及危害性来全面权衡其利弊和实际应用的可能性,以避免进入环境后对人类健康和生态造成危害;二是对采集的环境样品进行生物测试。就是先将环境介质(空气、水、土壤)或动植物体内的化学物质提取出来,然后在实验室内对微生物、高等植物、水生生物、哺乳动物及人体细胞在体外或整体条件下,在实验室内进行毒理学检测。
现场环境的生物监测通常采用的生物是当地产植物、水生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小的陆生哺乳动物等。例如利用水花生根尖细胞微核试验监测水体污染,利用海带、肩藻和大米草的微核技术监测海水中诱变剂,再如现场采集在水体中被污染的敏感品种,如鲫鱼、黄鳝、泥鳅等直接进行遗传毒理学测试,对水环境遗传毒物进行监测。
利用生物手段对化学物质进行测定起始于20世纪初,*初只是用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法,如对一些新上市的化学物质进行一些急性毒性试验,测定其LD,。和Ec,。等。随着环境污染状况日益恶化,各工业发达**为了防止污染的危害,相继制订了一些保护生态、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健康的环境保护与监测的法规措施,并依靠理化检测制订了环境质量标准,如空气质量标准、水质标准、污水排放标准等。后来人们在实践中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工作决不仅仅是完成化学分析就可以了,化学监测应该与生物监测相结合。20世纪70年代以来,水污染生物监测、空气污染生物监测和土壤污染生物监测得到了迅速发展。试验的生物品种除哺乳动物外,还有水生生物、陆生植物、浮游植物、蠕形动物、昆虫类、软体动物、甲壳
动物等。试验方法除急性毒性外,人们更为重视亚急性试验、慢性毒性试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