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37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1 0 3 9 17 57 2058
本店铺共有 4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商品问题
3
75%
发货问题
1
25%
已解决
4
100%
店主称呼:东苑书店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986284335    地址:湖北省 武汉市 洪山区 珞狮路205号武汉理工大学东院
促销广告:需要书的各位亲请直接下单,我们会很快安排发货的。QQ1796600159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亲,本店图书利润都很低,不接受退货,所以买家请仔细确认是否是自己想要的书。发货前我们会仔细检查,不会缺页、少页、白页、倒页,保证不影响使用。需要的话直接拍下等我们确认就是。(所有书都无光盘学习卡等)
店铺介绍
本店经营:考研 考博 考研专业课教材 教辅 公务员 司法考试 计算机类 注册会计师(CPA)四六级 剑桥商务英语(BEC)报关员 MBA MPA MPAcc 托业 雅思 托福 GRE GMAT 会计从业 初中级会计 证券从业 银行从业 日语 法语 韩语 德语 俄语 西班牙语 文艺小说等全国各大出版社丛书……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郭明瑞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担保法(第二版)
出版日期:2004年03月
ISBN:9787503647338 [十位:7503647337]
页数:317      
定价:¥24.00
店铺售价:¥12.00 (为您节省:¥12.00
店铺库存:1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986284335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店主推荐图书: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担保法(第二版)》内容提要:
本教材根据大陆法系的担保法律理论体系进行编排介绍,讲述了担保法概述、人的担保、担保物权概述、抵押权、质权、留置权、优先权、非典型物的担保、物的担保竞合和定金等内容。
本教材对于我国法律已经规定的担保法律制度,如保证、抵押物权、质权、留置权和定金等,在详细介绍了法律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行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进行了阐述。对于目前我国法律还没有规定的大陆法系较为典型担保法律制度,如优先权、让与担保、所有权保留等,则结合大陆法系**德国、日本等国的法律规定进行了介绍。
本教材内容全面、资料详实,适合大学法学本科学生阅读使用。
《担保法(第二版)》图书目录:
**章 担保法概述
**节 担保法的概念与作用
第二节 担保法的原则
第三节 担保方式
第四节 担保的设立与效力
第五节 反担保
第六节 对外但保
第二章 人的担保
**节 保证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保证合同和保证方式
第三节 保证责任的内容和范围
第四节 保证对保证人与债权人、主债务人间的效力
第五节 保证责任的免除和消灭
第六节 保证责任的免除和消灭
第七节 无效保证时保证人的责任
第三章 担保物权概述
**节 担保物权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担保物权的历史发展与社会作用
第三节 担保物权的定位与种类
第四章 抵押权
**节 抵押权概述
第二节 抵押权的成立
第三节 抵押权的效力
第四节 抵押权的实现
第五节 抵押权的消灭
第六节 特别抵押权
第五章 质权
**节 质权概述
第二节 动产质权
第三节 权利质权
第六章 留置权
**节 留置权概述
第二节 留置权的取得
第三节 留置权的效力
第四节 留置权的消灭
第七章 优先权
**节 优先权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优先权的种类
第三节 优先权的效力
第八章 非典型物的担保
**节 所有权保留
第二节 让与担保
第九章 物的担保的竞合
**节 物的担保竞合概述
第二节 非典型物的担保与典型物的但保的竞合
第三节 典型物的担保的竞合
第十章 定金
**节 定金概述
第二节 定金的成立
第三节 定金的效力
附: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担保法(第二版)》作者介绍:
郭明瑞,1947年9月生,山东省招远市人,法学博士。现为烟台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省法学会副会长。代表性著作:《民法学概论》、《民商法原理》、《担保法原理与实务》等。代表性论文:《关于无因管理的几个问题》、《论现代物权法的发展》、《关于我国物权立法的三点思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