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8年01月
ISBN:9787307051355
[十位:7307051354]
页数:288
定价:¥29.00
店铺售价:¥62.00
(为您节省:¥-33.00)
店铺库存:1
本
![](/images/new1/loading1.gif)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https://chat.youlu.net/online.aspx?memberid=203005&r=1738929619)
18986284335
店主推荐图书:
-
¥45.00
-
¥39.00
-
¥9.00
-
¥14.40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30 09:08:14]
海***
新乡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23 17:04:06]
冯**
兰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14 20:01:45]
宋**
上海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04 15:09:52]
黄**
武汉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11 11:26:21]
齐**
青岛市
《艺术概论》内容提要:
本书是文化部教科司组织编写的“全国高等艺术职业教育系列教材”重要选题之一,也是艺术高职院校的基础理论教材。
近几年来,全国的高职艺术教育发展迅猛。为了适应高职艺术教育的教学需要,我们在文化部教科司的领导和关心下,组织长期从事艺术理论教学,具有一定教学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并取得相应研究成果的一线教师参与了本教材的编写工作。针对高职艺术教育的特点。
本教材力图广泛联系各门类艺术的实际,深入浅出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的基本观点,传授艺术理论的基本知识,以理论指导实践,增强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真正成为一名技艺型、实用型的专门艺术人才。
《艺术概论》图书目录:
绪论
一、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
二、艺术概论的学科性质及形成发展
三、艺术概论的学习目的与学习方法
**章 艺术本质
**节 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
一、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二、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
第二节 艺术特征
一、形象性特征
二、情感性特征
三、审美性特征
第三节 艺术的社会功能
一、艺术的审美认识功能
二、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
三、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
四、艺术的社会功能相互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 艺术发展
**节 艺术发生的主要学说
一、模仿说
二、游戏说
三、表现说
四、巫术说
五、劳动说
六、多因说
第二节 艺术发展的继承与创新
一、艺术发展的根本原因
二、继承、借鉴与创新
第三节 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一、艺术从民族走向世界的时代背景
二、艺术从民族走向世界的民族性根源
三、艺术从民族走向世界的必然趋势
四、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五、全球化时代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第三章 艺术门类
**节 艺术的分类
一、艺术门类的演变分化
二、艺术门类的分类方法
第二节 艺术的主要门类
一、语言艺术
二、造型艺术
三、表情艺术
四、综合艺术
第三节 艺术的相互联系
一、各种艺术的共同性
二、各种艺术的相互联系
三、艺术在分化与综合中发展
第四章 艺术创作
**节 艺术创作主体
一、艺术创作主体的内涵
二、艺术创作主体与艺术创作客体的关系
第二节 艺术创作过程
一、生活体验
二、艺术构思
三、意象物化
四、艺术创作过程三个阶段的关系
第三节 艺术创作的心理要素与艺术思维
一、艺术创作的心理要素
二、艺术思维
第四节 艺术创作方法
一、现实主义
二、浪漫主义
三、现代主义
第五节 艺术风格、艺术流派与艺术思潮
一、艺术风格
二、艺术流派
三、艺术思潮
第五章 艺术作品
**节 艺术作品的构成
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二、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三、再现与表现的统一
第二节 艺术作品的层次
一、艺术语言层
二、艺术形象层
三、艺术意蕴层
第三节 典型和意境
一、典型
二、意境
第六章 艺术接受
**节 艺术接受概述
一、艺术接受的理论
二、艺术接受的性质
三、艺术接受的中介
四、艺术接受的形态
第二节 艺术鉴赏
一、艺术鉴赏的内涵
二、艺术鉴赏的过程
三、艺术鉴赏的共鸣现象
第三节 艺术批评
一、艺术批评的性质
二、艺术批评的标准
三、艺术批评的形态
四、艺术批评的条件
五、艺术批评的态度
后记
《艺术概论》文章节选:
**章 艺术本质
五彩缤纷的艺术世界,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美妙的享受。人们辛勤地创造艺术,尽情地欣赏艺术,艺术也以特有的方式关注人生、抚慰人生、启迪人生、激励人生,对人生、社会产生着广泛的影响。尤其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艺术备受人们的青睐,一旦缺少艺术的介入,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将会变得单调乏味、黯然失色。因而,人们在创造和欣赏艺术的同时,还渴望洞察、探寻艺术的全部奥秘,发现、揭示艺术的本质,以把握艺术发展的规律,促进艺术的发展繁荣。
千百年来,许多思想家、美学家和艺术家不懈地探求着,从不同的角度诠释着艺术的本质。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发展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俄国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就是“再现说”的主要代表人物;德国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受其哲学思想的影响,把艺术的本质归结为“理念”,一种超脱于客观现实之上的“宇宙精神”;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鼻祖康德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把艺术当成主观精神的产物;英国艺术理论家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艺术是潜意识的本能欲望的变相表现;德国美学家席勒认为艺术是一种自由游戏;还有的认为艺术是一种自娱活动,是一种媒介,是一种异质同构,等等。立论多样、不一而足。这些观点不乏精彩卓识,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然而,终未能揭示艺术的本质属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