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37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1 0 3 9 17 57 2062
本店铺共有 4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商品问题
3
75%
发货问题
1
25%
已解决
4
100%
店主称呼:东苑书店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986284335    地址:湖北省 武汉市 洪山区 珞狮路205号武汉理工大学东院
促销广告:需要书的各位亲请直接下单,我们会很快安排发货的。QQ1796600159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亲,本店图书利润都很低,不接受退货,所以买家请仔细确认是否是自己想要的书。发货前我们会仔细检查,不会缺页、少页、白页、倒页,保证不影响使用。需要的话直接拍下等我们确认就是。(所有书都无光盘学习卡等)
店铺介绍
本店经营:考研 考博 考研专业课教材 教辅 公务员 司法考试 计算机类 注册会计师(CPA)四六级 剑桥商务英语(BEC)报关员 MBA MPA MPAcc 托业 雅思 托福 GRE GMAT 会计从业 初中级会计 证券从业 银行从业 日语 法语 韩语 德语 俄语 西班牙语 文艺小说等全国各大出版社丛书……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邓大鹏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光纤通信原理
出版日期:2003年08月
ISBN:9787115113399 [十位:7115113394]
页数:196      
定价:¥18.00
店铺售价:¥7.20 (为您节省:¥10.80
店铺库存:1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986284335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店主推荐图书: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光纤通信原理》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介绍了光纤通信的发展;光纤的组成、导光原理,光纤光缆的损耗特性、色散特性;常用无源光器件的原理、结构和特性;光源的种类、结构、工作原理,光发送机的组成及特性;光电探测器及光接收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指标;光放大器的工作原理、特性指标;常用光复用技术;模拟光纤通信系统和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的构成、性能和系统设计;*后还介绍了相干光通信、光孤子通信和全光网络等光通信新技术。
本书是作者们多年教学和研究的总结,力求内容新颖,难易适度,深入浅出。避免了大篇幅深奥理论推导,注重理论性与实用性的结合。
本书为高等学校通信类专业的本科和专科生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光纤通信科研、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或相关科技人员的参考用书。
《光纤通信原理》图书目录:
**章 概述
1.1 光纤通信的发展与现状
1.1.1 早期的光通信
1.1.2 光纤通信
1.2 光纤通信的主要特性
1.2.1 光纤通信的优点
1.2.2 光纤通信的缺点
1.3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1.3.1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
1.3.2 光纤通信系统的分类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光纤和光缆
2.1 光纤的结构与类型
2.1.1 光纤的结构
2.1.2 光纤的类型
2.2 光纤的射线理论分析
2.2.1 基本光学定义和定律
2.2.2 光纤中光的传播
2.2.3 光纤中的模式传输
2.2.4 多模光纤与单模光纤
《光纤通信原理》文章节选:
30多年来光纤通信飞速发展,光纤通信新技术层出不穷,前两年还是作为新技术介绍的光放大器、密集波分复用技术等,目前已经大量投入使用,使光纤通信逐步进入了以光孤子为标志的第五代光波通信系统,并且可以预言,实现全光网络指日可待。光纤通信新技术的发展、新器件的使用使光纤通信系统无中继距离极大地延伸,光纤的巨大带宽容量得到了进一步的利用,同时也引入了一些诸如光纤非线性、光纤色散补偿、光孤子等许多新的概念和理论。 由于光纤通信日新月异,当前光纤通信原理方面的书籍有的部分内容已经过时;有的内容过于简单,不太适合作为通信专业本科生教材;有的太专,太深奥...
《光纤通信原理》编辑推荐与评论:
本书主要介绍了光纤通信的发展;光纤的组成、导光原理,光纤光缆的损耗特性、色散特性;常用无源光器件的原理、结构和特性;光源的种类、结构、工作原理,光发送机的组成及特性;光电探测器及光接收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指标;光放大器的工作原理、特性指标;常用光复用技术;模拟光纤通信系统和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的构成、性能和系统设计;*后还介绍了相干光通信、光孤子通信和全光网络等光通信新技术。 本书是作者们多年教学和研究的总结,力求内容新颖,难易适度,深入浅出。避免了大篇幅深奥理论推导,注重理论性与实用性的结合。 本书为高等学校通信类专业的本科和专科生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光纤通信科研、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或相关科技人员的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