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23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4 1 2 2 12 46 1400
本店铺共有 5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商品问题
1
20%
发货问题
2
40%
退款问题
2
40%
已解决
5
100%
店主称呼:刘姐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3558697902    地址:四川省 成都市 双流县 四川省双流县白家镇西航港小学后面半边街
促销广告:同城满60元包邮韵达快递 付款请联系我确认库存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亲爱的同学们 书友们!新的学期开始啦!有木有没订教材的同学,抓紧时间哟。为了美丽中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教材循环利用,是你我对地球的一点贡献。本店是实体书店带网店,书籍品种很多,好多书没上架,需要其它书籍 请留言 【书名 作者 版次 出版社】团购优惠多多 QQ1427598296 电话13558697902
温馨提示
本店是在实体书店的基础上建立的网店,实体书店与网店同步销售 ,下单前请咨询实际库存哟
本店主发韵达快递 ,韵达不到的朋友 ,请咨询客服后下单哟
请书友原谅
东北三省 内蒙 西藏 新疆 不包邮
好消息
川大 华西校区 望江校区 江安校区 团购 可送货上门
店铺介绍
本店是实体书店同步网店销售,书籍品种丰富,库存保证,新书 二手书兼营,主要针对高校学生用书 下单请咨询库存哟 请 书友理解 东北三省 内蒙 西藏 新疆 不包邮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高永久 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
民族政治学概论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
ISBN:9787310030002 [十位:7310030001]
页数:315      
定价:¥34.00
店铺售价:¥9.60 (为您节省:¥24.40
店铺库存:1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3558697902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付?】
店主推荐图书: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民族政治学概论》内容提要:
民族是当代人类社会*基本且*具稳定性的一种共同体形态。所谓"民族大千世界"正是对人类社会这种共同体形态的概括。形成这种共同体的内在历史过程,造就了源流、称谓、原乡、语言、习俗等要素的认同;而其外在现实境遇,则产生着生存发展、**归属、社会地位、平等权利等问题的诉求。无论是文化范畴的认同,亦或政治范畴的诉求,其本质都是基于共同体差异和对这种差异比较产生的价值判断。诸如"先进"与"落后","文明"与"野蛮","**"与"低劣",等等。
古往今来,这种"类族辨物"的差异分类和价值评判,不仅发生在不同文化特征的共同体之间,而且由于**、**这些人类社会政治因素的**作用,使这种差异和价值判断引发了长期存在而又十分复杂的民族问题。毫无疑问,民族问题的内涵非常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用其中任何一种要素去判断民族问题性质的**性都会产生偏颇,甚至导致错误。民族共同体是组成人类社会的有机体,其相互关系的和睦、融洽、共存、共容是一个**、乃至整个国际社会和平、稳定的基本条件。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正确处理和科学解决民族问题。
科学地认识民族问题,把握民族共同体现象的发展规律
《民族政治学概论》图书目录:
序一/1
序二/1
前言/1
**章 导论/1
**节 什么是民族政治学/2
第二节 学科发展回顾/10
第三节 理论框架和体系/17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意义/19

**部分 民族政治体系
第二章 民族政治体系/27
**节 民族政治体系的概念/27
第二节 民族**政治体系/32
第三节 多民族**政治体系/46
第四节 非**形态民族政治体系/51
第三章 民族政治关系/54
**节 民族政治关系的概念/54
第二节 民族政治关系的特点和影响/59
第三节 民族政治问题的含义和特点/64
第四节 民族政治问题的类型与解决方式/68
第四章 民族**关系/77
**节 **、**与民族/77
第二节 当代西方**民族**关系/82
第三节 当代中国民族**关系/87
第五章 民族政治组织/94
**节 民族政党组织/94
第二节 民族政治社团/103
第六章 民族政治精英/111
**节 民族精英概述/111
第二节 民族政治精英的类型及其特征/117
第三节 民族政治精英的作用/123

第二部分 民族政治行为
第七章 民族政治管理/131
**节 民族政治管理的概念/131
第二节 民族政治管理的特点和类型/134
第三节 民族政治管理的方式和作用/139
第四节 民族政治管理的模式/145
第八章 民族政治参与/152
**节 民族政治参与的概念/152
第二节 民族政治参与的途径与影响因素/157
第三节 民族政治参与的作用和发展/163

第三部分 民族政治意识
第九章 民族政治文化/173
**节 民族政治文化的概念/173
第二节 民族政治心理/178
第三节 民族政治认同/181
第四节 民族政治社会化/185
第十章 宗教与民族政治/190
**节 宗教的民族政治性/190
第二节 宗教组织的民族政治目的及其分类/194
第三节 宗教组织的民族政治形态/197
第四节 宗教组织的民族政治作用方式/202
第十一章 民族主义/207
**节 民族主义的含义及其类型/207
第二节 民族主义的演变/213
第三节 民族主义的政治表现及政治作用/216
第四节 民族主义与地区冲突/223

第四部分 民族政治制度
第十二章 民族政策/23l
**节 民族政策的概念/231
第二节 民族政策的类型/235
第三节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241
第十三章 民族地方政府/248
**节 民族地方政府的概念/248
第二节 中国的民族自治地方政府/253
第三节 中国民族自治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257

第五部分 民族政治发展
第十四章 民族政治民主/27l
**节 民族政治民主的内涵/27l
第二节 民族政治民主的作用/277
第三节 民族政治民主的实现途径/282
第十五章 民族政治发展/288
**节 民族政治发展的含义/288
第二节 民族政治发展的目标/293
第三节 民族政治发展的动力、形式及其现实选择/299
主要参考文献/306
后记/314
……
《民族政治学概论》文章节选:
(一)民族分立和民族分离运动
民族分立和民族分离运动的核心内容与**政权紧密相联,是民族要求掌握或参与**政权的一种形式。从根源上讲,民族分立和分离运动是产生于近代资产**启蒙运动时期的民族自决问题。从历史上看,民族自决权首先应用于资产**反对封建社会民族压迫的民主革命;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张,在广大的亚非拉地区出现了殖民地问题,从帝国主义阶段直到20世纪80年代,民族自决成为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理论武器。从20世纪前期开始,民族自决权成为民族分立主义和民族分离运动进行**分裂活动的借口,主要是一些**的民族主义势力歪曲理解民族自决权,以达到其分裂民族和**的政治目的,如车臣问题、科索沃问题等。对于民族是否可以运用自决权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的自决权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并且首先要以"有利于该民族中的多数,有利于劳动**"①为标准。因此,自20世纪以来,民族自决权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民族分立和分离运动,这实际上是一个**内部少数民族与掌握政权的主体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即与**政权的关系问题,是否能够平等地参与**政权、享有政治权利、维护和发展本民族利益的问题;二是殖民地问题,即被剥削和被压迫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问题。尽管都与民族的自决权相联系,但是两者的性质又不完全一样:前者是以当今的全球化为时代背景,这个时代的主题之一是发展,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时代,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民族的发展问题;后者则是以帝国主义殖民时代为背景,其主题是战争与革命,是殖民地人民对自己民族命运的把握,解决的是民族的生存问题。
(二)原住民族问题
土著或部族问题是一类特殊的民族问题。之所以在这里将其划分为同一类问题,主要是因为土著问题和部族问题在政治方面有着相同或者相似的影响因素。由于发展的缓慢与落后,历史上的一些土著民族和部族遭受到西方的殖民统治,土著和部落问题在根本上说就是西方**对这些地区进行殖民统治的**问题。在存在这类问题的**中,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代,土著或部族问题的主要内容仍然是各土著民族或部族在现有政治权力框架下的生存问题。 民族是当代人类社会*基本且*具稳定性的一种共同体形态。所谓"民族大千世界"正是对人类社会这种共同体形态的概括。形成这种共同体的内在历史过程,造就了源流、称谓、原乡、语言、习俗等要素的认同;而其外在现实境遇,则产生着生存发展、**归属、社会地位、平等权利等问题的诉求。无论是文化范畴的认同,亦或政治范畴的诉求,其本质都是基于共同体差异和对这种差异比较产生的价值判断。诸如"先进"与"落后","文明"与"野蛮","**"与"低劣",等等。
古往今来,这种"类族辨物"的差异分类和价值评判,不仅发生在不同文化特征的共同体之间,而且由于**、**这些人类社会政治因素的**作用,使这种差异和价值判断引发了长期存在而又十分复杂的民族问题。毫无疑问,民族问题的内涵非常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用其中任何一种要素去判断民族问题性质的**性都会产生偏颇,甚至导致错误。民族共同体是组成人类社会的有机体,其相互关系的和睦、融洽、共存、共容是一个**、乃至整个国际社会和平、稳定的基本条件。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正确处理和科学解决民族问题。
科学地认识民族问题,把握民族共同体现象的发展规律,目的是解决民族问题,而这一点至今仍是人类社会面对的重大课题。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世界经历了原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引发的民族主义浪潮冲击之后,全球范围的种族矛盾、民族,中突和与此交织在一起的宗教纷争、文化认同,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分离主义、恐怖主义、新法西斯主义、土著人运动、移民问题都成为举世瞩目的国际政治"热点"。对这些现象,无论是人类学、民族学还是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都给予了日益广泛的关注和越来越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