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9787302206880
[十位:7302206880]
页数:265
定价:¥48.80
店铺售价:¥10.10
(为您节省:¥38.70)
店铺库存:1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7335588169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18 11:44:23]
珠海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18 08:54:16]
向*
威海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17 15:20:13]
王**
北京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17 14:13:19]
孔**
天津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17 13:52:51]
刘**
重庆市
《中外美术鉴赏》内容提要:
本书结合中外美术发展的新形势和新特点,针对高职高专院校广告和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系统介绍了中国绘画与书法、外国绘画、建筑艺术、雕塑艺术、工艺美术、现代设计等中外美术鉴赏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注重体现时代精神,挖掘深蕴的人文内涵,精选风格鲜明的经典作品,力求教学内容和教材结构的创新。
本书结构合理、案例翔实、图文并茂,内容通俗易懂、突出实用性,并且采用新颖统一的格式化体例设计,既适用于高职高专院校广告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也可以作为广告企业和艺术设计公司从业者的职业教育与岗位培训教材,对于广大社会自学者也是一本非常有益的参考读物。
《中外美术鉴赏》图书目录:
**章 概述
学习要点及目标
本章导读
**节 为什么要进行美术欣赏
一、大众化艺术
二、陶冶性情
三、加强中外美术传统学习
第二节 美术欣赏的性质和条件
一、美术欣赏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
二、美术欣赏的主客观条件
第三节 美术欣赏的过程
第四节 怎样把握美术欣赏
一、有关知识的把握
二、有关作品内容和意义的解读
三、有关形式与技巧及表现性的把握
四、总体风格与品格的把握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二章 中国绘画与书法欣赏
学习要点及目标
本章导读
**节 壁画欣赏
第二节 卷轴人物、风俗画欣赏
第三节 卷轴山水画欣赏
第四节 卷轴花鸟画欣赏
第五节 20世纪绘画欣赏
第六节 中国书法作品欣赏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学习建议
第三章 外国绘画欣赏
学习要点及目标
本章导读
**节 宗教绘画欣赏
第二节 神话、历史及风俗画欣赏
第三节 肖像画欣赏
第四节 风景、静物画欣赏
第五节 20世纪现代诸流派绘画欣赏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学习建议
第四章 建筑艺术欣赏
学习要点及目标
本章导读
**节 宗教建筑欣赏
一、中国佛教建筑
二、欧洲的神庙和教堂
三、东南亚及中亚宗教建筑
第二节 宫殿建筑欣赏
一、中国宫殿
二、欧洲宫殿
第三节 园林艺术欣赏
一、中国园林
二、欧洲园林
第四节 陵墓和民居建筑欣赏
一、陵墓建筑
二、民居
第五节 公共建筑欣赏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学习建议
第五章 雕塑艺术欣赏
学习要点及目标
本章导读
**节 世俗雕塑欣赏
一、中国世俗及仪卫雕塑
……
第六章 工艺美术欣赏
第七章 现代设计欣赏
参考文献
《中外美术鉴赏》文章节选:
**章 概述
**节 为什么要进行美术欣赏
在人类的艺术活动中,艺术创造、艺术作品和艺术接受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其中,艺术接受不仅是构成艺术活动完整性的重要环节,而且还是使艺术作品与社会生活发生联系、作用于社会的重要途径。从接受学的角度看,美术作用于社会(换句话说,美术使社会接受)有多种形式,如美术欣赏、美术批评和美术史研究等。其中,美术欣赏是一种*主要的接受方式,同时也是其他方式的基础。
大众化艺术
作为视觉艺术的美术是*大众化、拥有*多观众群的艺术。就现代社会而言,在视觉范围内,可以说美术无处不在。建筑、工艺设计、商品包装、城市雕塑、室内家具、装饰品、工业产品的造型、包装、服装等,都是视觉艺术,都可以纳入美术的范畴。
就流传作品而言,在世界范围内,美术作品也是流传*多的艺术形式。许多艺术门类的作品很难存留下来,如音乐和舞蹈等。在录音、录像技术发明以前的古代社会,这些通过时间展开的艺术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复存在,而美术这种物化的、在空间存在的造型艺术却能够代代流传,例如:远古的岩画、雕刻;近代社会的绘画、建筑、家具和服装等。因此,美术作品占据了世界各大博物馆、艺术馆的绝大部分空间。这些凝聚着各民族、各时代精神和审美理想的作品都是可视的,因为人类有着共通的视觉生理和心理,所以美术又是*没有民族界限和障碍的艺术。
……
《中外美术鉴赏》编辑推荐与评论:
本书特点:
立足广告、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现状;
突出行业特色,体现*新的设计思想及设计技术;
全面展示设计过程、设计要点及设计技巧;
以丰富、多样的版块设置,展现创新教材体系,**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