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8年01月
ISBN:9787561135754
[十位:7561135750]
页数:236
定价:¥25.00
店铺售价:¥10.70
(为您节省:¥14.30)
店铺库存:4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8500172794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1-04-16 16:57:51]
孔*
南京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1-04-11 10:52:34]
张**
杭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1-04-07 23:15:26]
刘**
贵阳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1-04-07 19:35:59]
申**
珠海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1-04-04 14:07:12]
罗****
镇江市
《模具制造工艺学》内容提要:
《模具制造工艺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级规划教材,也是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编的模具设计与制造类课程规划教材之一。高职高专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是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以从事模具制造为主的高技能应用型技术人员,侧重于模具制造工艺设计、模具制造、装配、调试能力的培养。高职高专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生应当掌握的关键技能是:1.能操作普通机械加工设备和现代模具加工设备。2.能编制合理工艺方案,运用好各种加工设备加工出高质量的模具零部件。3.装配、调试出高质量的成套模具。高职高专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当围绕着上述三点建设。本教材指导学生在已经掌握模具设计基本知识和机械制造基础知识后,全面系统地学习机械制造技术、模具加工工艺编制、模具制造、装配、调试、模具生产管理、现代模具制造技术的知识;结合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尽可能地针对关键能力的培养,避免课程体系分得过细,造成课程内容的重复。本教材对原课程体系做了较大的改动,核心是模具制造与装配,与模具制造有关的技术知识被纳入同一体系,大大优化了课程内容。
《模具制造工艺学》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模具制造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1.2 模具制造工艺的任务
1.3 模具制造的特点及基本要求
1.4 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学习方法
第2章 切削加工工艺理论基础
2.1 切削加工概述
2.2 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
2.3 金属切削过程基本规律的应用
思考与练习题
第3章 切削刀具
3.1 车刀
3.2 铣刀
3.3 孔加工刀具
3.4 刨刀
思考与练习题
第4章 磨削
4.1 砂轮
4.2 磨削运动和磨削用量
4.3 磨削过程
4.4 磨削力和磨削功率
4.5 砂轮的磨损和修整
4.6 磨削温度
4.7 磨削表面质量
4.8 模具的成型磨削
思考与练习题
第5章 模具加工机床
5.1 模具切削机床与数控机床基本知识
5.2 车床
5.3 铣床
5.4 钻床
5.5 镗床
5,6 刨床
5.7 磨床
5.8 加工**
思考与练习题
第6章 模具工艺规程设计
第7章 模具的机械加工
第8章 模具装配
第9章 模具的管理
第10章 模具先进制造技术
参考文献
……
《模具制造工艺学》文章节选:
现代工业生产中,模具是重要的工艺装备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产品的品种和数量不断增加,产品的改型换代加快,对产品的质量和外观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对模具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模具设计与制造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世界上工业发达的**,其模具工业发展迅速,模具总产值超过了机床工业的总产值,其发展速度也超过了机床、汽车、电子等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之一。模具技术,特别是制造精密、复杂、大型长寿命模具的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目前,我国的模具行业生产厂家有数千个,职工有50万人,每年能生产百万套模具。模具制造技术从过去只能制造简单模具已发展到可以制造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的模具,但总体上还存在着制造的模具品种少、精度差、寿命短、生产周期长的弊端,很多精密、复杂、大型模具因为国内制造困难,不得不从国外进口。
由此又引发出高等教育的日的问题。既然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 它就必须按照不同领域的社会需要来完成自己的教育过程。换言之,教育资源必须按照社会划分的各个专业(行业)领域(岗位群)的需要实施配置,这就是我们长期以来明乎其理而疏于力行的学以致用问题,这就是我们长期以来未能给予足够关注的教育目的问题。
如所周知,整个社会由其发展所需要的不同部门构成,包括公共管理部门如**机构、基础建设部门如教育研究机构和各种实业部门如工业部门、商业部门,等等。每一个部门又可作更为具体的划分, 直至同它所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相对应。教育如果不能按照实际需要完成各种专门人才培养的目标,就不能很好地完成社会分工所赋予它的使命,而教育作为社会分工的一种独立存在就应受到质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如此)。可以断言,按照社会的各种不同需要培养各种直接有用人才,是教育体制变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