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8年06月
ISBN:9787562444527
[十位:7562444528]
页数:357
定价:¥59.00
店铺售价:¥29.50
(为您节省:¥29.50)
店铺库存:1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8230226648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09 00:33:22]
刘**
温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04 07:54:41]
孔**
深圳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03 21:16:11]
张*
宿迁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0-27 23:12:11]
石*
常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0-22 00:38:30]
干*
咸宁市
《中国经济改革30年(区域经济卷)》内容提要:
追寻着改革的路径,本书勾勒了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由沿海与内地互倚到东、中、西三大地带推进并*终实现“四轮驱动”、四类主体功能区所形成的区域开发空间新格局的大变动画面;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变动背后的**区域发展战略变迁与完善;对中国区域经济差距进行了条分缕析,凸现了差距形成的内在逻辑;用“区域突破’’理论阐释了中国特色的改革与发展路径;对区域合作的分析再次证明了古老而崭新的分工与合作原理;测算并证明了区域竞争力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源泉;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分析则客观刻画了资源型城市过去的辉煌、当前的尴尬及产业接续与城市转型的希望。本书精挑细选了一批改革开放过程中区域经济领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它们分别是中国递给世界的四大名片——深圳特区、浦东开发区、滨海新区和成渝试验区,共和国行政区划的两大硕果——海南设省、重庆直辖,区域合作的新篇章——援藏、三峡大移民、海峡两岸合作交流、APEC。本书对**繁荣的区域经济研究学界言论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初步形成了区域经济研究的“学术书架”。
《中国经济改革30年(区域经济卷)》图书目录:
发展脉络篇
1 风雨兼程:区域经济格局大变动
1.1 全国一盘棋下的区域均衡发展
1.2 区域经济格局大洗牌
1.3 快速发展中的区域失衡
1.4 “四轮驱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1.5 主体功能区下的空间开发新结构
2 与时俱进:区域发展战略的嬗变
2.1 效率导向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
2.2 缩小差距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2.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区域统筹发展战略
2.4 结论与展望
3 破茧而出:改革发展中的区域突破
3.1 区域突破:经济体制转型的空间特征
3.2 开发区:区域突破的妙手
3.3 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区域突破的典型
4 分条析缕: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差距
4.1 区域经济差距的变动
4.2 区域经济差距的成因
4.3 区域经济差距与统筹区域发展
5 上下求索: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合作
5.1 政府主导的区域合作
5.2 政府和市场双重力量推动的区域合作
5.3 全方位、多层次、国际性的区域合作
5.4 结论与展望
6 百舸争流:区域竞争力的提升
6.1 省域竞争力发展概览
6.2 影响省域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6.3 东中西三大区域竞争力比较
7 涅槃重生:资源型城市的转型
7.1 资源型城市概况
7.2 资源型城市面临的困境
7.3 资源型城市与接续产业
重大事件篇
8 中国高地:递给世界的名片
8.1 深圳——改革开放的一着妙棋
8.2 浦东——起飞的长三角龙头
8.3 滨海——崛起的环渤海引擎
8.4 成渝试验区——新的增长极
8.5 第四个试验区——中部“双城记”
9 点石成金:行政区划调整的两大硕果
9.1 海南设省——南海蛟龙横空出世
9.2 重庆直辖——改革开放的“活眼”
10 同舟共济:区域合作的新篇章
10.1 援藏——区域合作促发展
10.2 三峡移民——区域合作解难题
10.3 两岸“三通”——区域合作开新局
10.4 APEC——区域合作连世界
学界言论篇
11 纵横捭阖:关于中国经济区域划分的讨论
11.1 宏观经济格局下的三大地带划分
11.2 地域劳动分工视角下的区域划分
11.3 “**一外围”视角下的区域划分
12 华山论剑:中国主要区域发展战略研究
12.1 西部大开发
12.2 东北振兴
12.3 中部崛起
13 百家争鸣: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13.1 区域差距
13.2 区域功能定位
13.3 区域分工与合作
13.4 问题区域
13.5 区域开发模式
13.6 区域竞争力
13.7 区域可持续发展
13.8 区域创新系统
后记
《中国经济改革30年(区域经济卷)》文章节选:
发展脉络篇
1 风雨兼程:区域经济格局大变动
在风雨兼程的区域经济格局大变动中,中国的经济社会实现了历史性大跨越。从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到东、中、西三带推进,决定了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的基本形态,以“第二个大局观”为基础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指导下的西部大开发掀起了东西呼应的西部开发热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统筹区域发展直接形成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的“四轮驱动”格局,四类主体功能区则重新规范了空间开发秩序,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在空间结构上由此将日趋合理。
区域经济问题是大多数**尤其是大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普遍性的经济现象。不同的地区在发展基础、自然条件、地理条件、人文资源禀赋等方面都存在客观上的差异,这些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都能产生巨大的影响,但从本质上看,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则是市场经济极化效应在区域层面上的客观反映。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的产生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其演化与变迁也表现出了极强的中国特色。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着眼于正确处理“沿海与内地的关系”,在全国这“一盘棋”上,由**本着生产力均衡布局的指导思想,力争实现生产力的均衡布局。我国各省市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相对较小,全国各地区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高度的同质性。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这一20世纪人类*伟大的实践,我国各地经济发展的绩效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改善,但省际、区际差异也在迅速形成,中国的区域经济格局发生了****的历史性大变动、大调整,全国各地的各种生产要素不断向东南沿海聚集,“孔雀东南飞”现象一度成为社会的热点。在此消彼长的省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省际差距进而区域差距问题浮上水面,并反映到**的生产力布局层面。“七五”计划**对我国区域经济版图作出了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地带和西部地带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并以此确定全国的产业全局。
……
《中国经济改革30年(区域经济卷)》作者介绍:
高新才,兰州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区域经济学学科带头人;主要学术兼职:中国区域科学协会西部经济研究会主任委员,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专家咨询组组长,甘肃省经济学会会长等;长期致力于理论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改革》《中国工业经济》《中国农村经济》《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等报刊上发表论文100多篇,主编和独立完成著作10余部;主持和参与了20多项**和省部级重大课题的研究,研究成果为**和地方政府所采纳;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宝钢**教师奖、甘肃省“园丁奖”、甘肃省社会科学**成果一、二等奖等**和省部级奖励10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