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84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0 0 0 0 1 4 372
本店铺共有 0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店主称呼:北京中佳图书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230226648    地址:北京 北京市 丰台区 永合庄镇四海
促销广告:本店各类图书品种齐全保证正版欢迎下祝大家购物愉快,一生平安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本店各类图书品种齐全,特低利润销售,薄利多销,保证正版,欢迎下单。祝大家购物愉快,一生平安。
店铺介绍
本店各类图书品种齐全,保证质量,保证正版,欢迎下单。祝大家购物愉快,一生平安。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李湛军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恐怖主义与国际治理
出版日期:2006年03月
ISBN:9787501769827 [十位:7501769826]
页数:390      
定价:¥48.00
店铺售价:¥24.00 (为您节省:¥24.00
店铺库存:1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230226648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恐怖主义与国际治理》内容提要:
李湛军的专著《恐怖主义与国际治理》,研究的是当前国际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和重大的国际政治现实问题,也是国内外学术界普遍关注的国际政治理论与实践的前沿性问题,不仅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该书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思维方法,对恐怖主义概念定义、类型划分、历史发展、形成机理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讨,分析了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与恐怖主义的关系,运用作者在国外调研掌握的大量可靠的**手资料,揭示了中国境外“东突”恐怖势力的真实面目,对国际反恐合作问题从“治理理念”和应对战略做了有益的探讨,提出了作者独具特色和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如,作者认为恐怖主义不仅是一种政治暴力行为,更是一种社会思潮;作者还提出,在国际反恐合作的问题上应严格区分国际治理与全球治理,并明确主张进行国际治理;此外,作者对“东突”问题的分析和研判,对打击恐怖主义需要新型战略的分析等等,都体现出了作者的新思维和新理念。另外,在研究方法和采用的材料上也都体现出来一个“新”字,实在是难得。因而,这本书对研究反恐问题和实施国际反恐合作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该书的*大优
《恐怖主义与国际治理》图书目录:

英文摘要(ABSTRACT)
导论
**章 重新定义恐怖主义
**节 充满争议的恐怖主义概念
一、对恐怖主义的界定难在何处
二、国内外较流行的恐怖主义定义
第二节 各种恐怖主义定义的共识与局限
一、众多专家学者对恐怖主义定义达成的共识
二、当前恐怖主义定义尚存在的局限性
第三节 恐怖主义定义之我见
一、如何给恐怖主义下定义
二、恐怖主义既是一种暴力行动,更是一种社会思潮
三、恐怖主义所具有的特征
第四节 理清对恐怖主义的几种模糊认识
一、恐怖主义是否是弱者反抗强者的武器
二、一方的恐怖分子是否是另一方的自由战士
三、对恐怖主义的判断是否存在有双重标准
四、恐怖主义是否是当前全球**的*大公害
五、恐怖主义是否是一种犯罪行为
第五节 定义恐怖主义的重要性
一、国际反恐合作的需要
二、国内立法和惩治的需要
三、赢取民众支持反恐斗争的需要
第二章 恐怖主义的历史与发展历程
**节 恐怖主义的历史演变
一、恐怖主义是世界进入强权化时代的产物
二、“9.11”事件促使全球重新认识恐怖主义
第二节 恐怖主义进人挑战主权**的新阶段
一、当代恐怖主义对传统的传承与变异
二、当前恐怖主义组织发展状况
三、当代恐怖主义的新特点及产生根源
第三节 “化生放核”恐怖主义威胁距离我们有多远
一、核武器恐怖主义
二、化学武器恐怖主义
三、生物武器恐怖主义
四、放射性武器/“脏弹”恐怖主义
五、如何采取应对措施
第四节 当代恐怖主义的类型划分
一、民族利己主义型恐怖主义
二、宗教**型恐怖主义
三、意识形态型恐怖主义
四、反对**政权型恐怖主义
五、政府参与型的**恐怖主义
第三章 自杀性恐怖主义的索源与探究
**节 自杀性恐怖主义的历史
一、自杀性恐怖袭击古已有之
二、现代自杀性恐怖主义始于20世纪80年代
三、世界*大的自杀性恐怖组织:本·拉登的“基地”组织
四、其他**的采用自杀性袭击手段的国际恐怖组织
第二节 什么是自杀性恐怖主义
一、对自杀性恐怖主义袭击行为的判断
二、自杀性恐怖主义定义
三、当代自杀性恐怖主义组织的分类及活动情况
第三节 自杀性恐怖主义产生的缘由
一、自杀性袭击对恐怖主义组织的益处
二、引诱恐怖分子自愿参与自杀性袭击的因素
第四节 恐怖组织如何选择和培训自杀性行动的攻击者
一、选择自杀性恐怖活动攻击者的原则
二、自杀性行动攻击者的选择程序和培训方式
第五节 女性对自杀性恐怖主义的参与性
一、女性人体炸弹成了自杀性恐怖主义的一支主力军
二、女性缘何易成为恐怖组织自杀性行动的殉教者
三、不同的恐怖组织对女性参与恐怖行动的态度不同
四、“解放妇女”的旗号将希望冲破旧礼教的女子引入歧途
第六节 反对自杀性恐怖主义我们不能束手无策
一、建立快速的情报反应机制
二、部署实施周密的侦防监控方案
三、制定**的防范和反击措施
四、实施增强**心理感受的宽慰措施
第四章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与恐怖暴力
**节 恐怖主义不是伊斯兰教义或穆斯林的行为准则
一、暴力、仇恨文化与伊斯兰格格不入
二、早期的伊斯兰曾是一个能容纳百学的宗教
三、政教合一丧失了伊斯兰教对新鲜知识的敏感性
第二节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如何发展成当代恐怖主义
第四节 原教旨主义缘何对信徒具有一定的号召力
一、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信徒的心理分析
二、原教旨主义善于迎合部分对现实不满人的需要
第五节 如何有效打击原教旨主义恐怖活动
第五章 “东突”恐怖势力威胁中国****
**节 “东突独立运动”问题的由来及其国际背景
一、“东突”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东突”问题产生的国际背景
第二节 “东突”恐怖势力是国际恐怖主义的一部分
第三节 当前境外“东突”组织发展趋势分析
一、渐渐开始划分为恐怖暴力型和国际政治化两个阵营
二、境外“东突”组织相继成立了两个“海外流亡政府”
三、“东突”民族分裂势力出现新的表现态势
四、境外“东突”组织当前热衷的几项民族分裂活动
第四节 “东突”——美国地缘政治战略牵制中国的牌
一、美国打“东突牌”欲从深层次影响中国的****
二、艾尔肯与白根之间的矛盾及其冲突实质
第五节 “东突”势力是中国未来主要恐怖主义威胁
第六章 恐怖主义形成的机理及其理论解释
**节 攻击本能论
第二节 国际冲突理论
第三节 文明冲突论
第四节 无政府主义理论
第五节 博弈论
第六节 大众传媒效应论
第七节 **宗教理论
第八节 权利政治论
第七章 国际反恐新格局
**节 “9·11”事件对全球国际关系的影响
一、非传统**因素地位上升
二、地缘政治学说重新抬头
三、反恐拉进了**之间的政治合作关系
第二节 美国反恐带来的国际关系变化
一、反恐重组大国关系
二、反恐引发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矛盾加深
三、反恐引发世界格局更多深层次问题浮出水面
第三节 “9·11”事件后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大调整
一、美国全球**战略理念发生变化
二、反恐成为美国推行其全球战略的重要手段
三、控制世界石油资源遏制中国经济发展势头
第八章 反恐合作需要国际治理
**节 国际治理不是全球治理
一、“全球治理”与“国际治理”理念的异同
二、铲除恐怖主义需要进行国际治理
三、国际反恐合作中的国际治理理念
第二节 国际治理理念有关反恐合作的不同主张
一、“霸权稳定论”主张
二、“地缘政治板块学”主张
三、“联合国主导论”主张
第三节 反恐合作与国际治理的现实做法
一、目前流行的对付境内恐怖主义的主要方式
二、目前流行的对付外来恐怖主义的主要形式
第四节 区域合作为全球反恐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地区合作是一种新的**和发展战略思维机制
二、“上海合作组织”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反恐**机制
三、“上海合作组织”与中亚**反恐合作发展评估
第五节 国际反恐合作亟待加强
一、目前国际反恐合作存在着七大问题
二、当前开展全球性国际治理需优先考虑的问题
第九章 良好的防范措施是反恐*有成效的利器
**节 “9.11”以后的国际反恐合作成果丰硕
一、国际恐怖势力自“9.11”事件后受到重创
二、建立国际反恐大联盟取得国际共识
三、区域性的反恐合作方兴未艾
四、联合国的地位得到重视和加强
第二节 打击恐怖主义必须优先进行情报战
一、情报在反恐斗争中的作用
二、近年来情报工作的成就和未来将面临的困境
三、对未来恐怖主义威胁形势的评估
四、情报机构面临的任务
第三节 斩断恐怖主义组织筹措资金的渠道
一、国际恐怖主义组织筹措资金的基本途径
二、国际恐怖主义组织财务运营的基本情况
三、切断恐怖主义组织资金流通渠道的有效做法
第十章 打击当代恐怖主义需要专门机构和专业知识
**节 联合国应发挥领军国际力量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 建立一支国际反恐特种部队
一、组建反恐特种部队的意义
二、组建反恐特种部队的事项
第三节 当代**反恐防范措施的一般做法
一、先期准备计划部
二、**地区或目标**防范部
三、人力调配和培训部
四、作战参谋部
五、危机事件善后处理部
第四节 筑起一道公众战胜恐怖袭击的心理防线
一、放大恐惧是恐怖主义暴力欲实施的心理战略
二、修筑民众战胜恐惧的心理防线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恐怖主义与国际治理》作者介绍:
李湛军,山生于广东湛江。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学博士。曾先后任职于光明日报社和人民日报社,担任过光明日报社国际部副主任。现为光明日报社国际部**记者和北京大学东西方文化研究**研究员,并兼任河南大学旧际问题研究所讲座教授。作者70年代在广西农村插过队,当过农村人队长。80年代也曾公派留学澳大利亚。90年代升始至今,一直在驻外记者和报社国际部的岗位上从事国际时政的新闻报道和编辑工作以及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工作,先后参加过数十次国际重大事件的采访报道工作,到访过世界五、六十个**,大量新闻报道和学术性研究义章发表在国内许多报刊杂志上也有一些文章见诸外因报刊。先后独立或与人合作出版过五部书稿,这部《恐怖主义与国际治理》书稿是作者*近四年多来的研究心得。